<生命中的陽光>
「能看喜歡的書是福、能做喜歡的事是福、有人惦念著你是福、有知心的朋友是福、能有健康的身體更是福」,樂天知命的他家庭和樂、子孫賢孝可謂五福臨門!
【樂觀豁達的實踐家─張法鶴先生】(上篇)
受訪者:張法鶴先生/中華民國法學研究會榮譽理事長
今天要介紹的張法鶴先生,是位多才多藝,且橫跨多個不同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不過,他卻謙虛的說,他很感謝生命中出現的每一位貴人!他也同時表達了對本會陳淑珠理事長「綻放芬芳並不在為高貴自己,是為充實自己、服務社會,進而提昇婦女地位。」的理念推崇。
他接著說「貴人是對我的人生,有所規範、指引、正確的啟示,無論是否謀面過,邀請我、改變我人生的途徑、協助過我的事業,都算是我一生中的貴人」,這些冥冥中特殊的緣分,牽出他不凡的人生閱歷跟故事,如同他的先祖晚清四大名臣–張之洞先生,張法鶴說:忝為其後,受其庇蔭。他出生在一個從傳統走向現代化的起點,同時受到新舊思想的衝擊,那是一個最動盪的時代,也是影響後世的開端。他說先祖曾任湖廣總督並創辦兩湖書院,對中國近代重工業影響深遠,一脈相承注重「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教育方式,並訂「仁厚遵家法,忠良報國恩,通經為世用,明道守儒珍」家訓亦為家譜,後代秉此傳家。父母親尤其注重子女品德的養成,而這淵源的家學也是家教〜是他最珍貴的寶藏。
戰亂中成長 陶冶樂觀天性
看似一帆風順的他,經歷了許多轉折;他說人生沒有吃不了的苦,卻有享不了的福!因為逃難時看過太多苦難,他回憶道:父親早期在天津開印刷廠掩護從事抗日的地下工作,母親才生下二弟沒幾天,父親突然衝回家掀開棉門簾說了一句「出事了,妳們趕快回鄉下!」就不見了。母親倉促收拾東西就帶著我們從北平逃難到鄉下,二年後才輾轉有了父親的消息。他回憶起陪著母親逃難時看到的生離死別,許多難民和行軍的士兵在路途中倒下,我們一路爬山、過嶺、涉水歷盡千辛萬苦,最後輾轉跟父親在大後方重慶相會。幼年時在隨時躲警報的克難生活中度過,直到對日抗戰勝利後,張法鶴全家才從西安返回北平,就讀私立四存小學,開始接受教育。這些顛沛流離的苦難讓他更懂得珍惜,散發出生命中的陽光,造就了他的豁達開朗、覺得「人生其實可以很快樂,端看每個人怎麼想、怎麼看!」。
民國三十八年初,張法鶴全家遷至台灣,父親是軍人,既是嚴師也是慈父,對於他成長的每個階段都相當關注,這些諄諄教誨對於他日後擇校、擇偶、擇職業都有深遠影響,他在建國高級中學畢業後,考進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今國立台北大學)法律學系。
讀大學時期,他的課業每每受到系上何孝元系主任的關注與磨練,起初他還不了解這份「福」是老師特意栽培,一直到他後來被校內師長們共同推選為「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優秀青年代表」,每一所大學僅有一位代表,並接受全國青年節大會表揚,獲得當時青年反共救國團蔣經國主任頒獎時,才明白何孝元老師其實是對他用心良苦!這也讓他感念師恩,協助老師的遺願在他的學長李志鵬邀集幾位學長共同參與努力下成立了「財團法人何孝元法學研究基金會」獎助法律系後期優秀清寒學子。後來更在民國九十年,與張平沼等人共同創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法學研究會,並於民國九十二年當選國立臺北大學第三屆傑出校友,那一年他也同時受邀擔任第四十屆臺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主席。
跨領域成功 是福氣也是實力
說起他跨足影視產業又是一個機運與轉折,張法鶴娓娓道來,當時他還在母校擔任助教,因為生活的需要得兼職打工,民國五十四年他還曾在《電視法庭》節目裡擔任辯護律師,後來又因緣際會主持了台視每個禮拜天晚上七點半的益智節目「大千世界」,這個節目連續兩年都是收視第一。兩年後有一天,張法鶴接到中央電影公司的通知,龔弘總經理問他:「你有沒有興趣來中影?」,這句話打動了原本對電影就有興趣的他,也開啟了這段不解之緣。張法鶴說龔弘是他很感謝的貴人!謙虛的他說道:人家一個公司的負責人找你,問你有沒有興趣?問你要不要來?這是別人主動考慮到你。其實有人想到你,是福氣;有人願意用你,是運氣也是福氣。試想想,一個人在人生當中,有機會去做你有興趣的事,又有人幫助你、支持你、全力讓你去發揮,我覺得真是『福氣中的幸運,幸運中的福氣!』。
中影的工作一進去就很忙,包括選劇照、找人設計海報、開記者會、隨片宣傳,然後推動各項宣傳活動,佈置各個戲院。另外還跟其他廠商合作,做宣傳活動,後來轉進企劃部,開始編劇跟製片的工作。源自幼年時對武學的熱愛,他初試啼聲的編劇作品便是由丁善璽執導的民初俠情動作片《落鷹峽》,一九七一年電影上映後非常賣座,也把丁善璽推上金馬獎最佳導演。也因為這個機緣,兩人又合作拍攝了愛國電影《英烈千秋》、《八百壯士》等好片。同樣是他所提攜的鄧育昆,也無獨有偶以《梅花》獲得金馬獎最佳編劇。
(未完待續)
#生命中的陽光
#張法鶴先生
詳全文:
https://new.lilac.org.tw/2021/08/25/樂觀豁達的實踐家-張法鶴先生/
更多生命中陽光的故事:
https://new.lilac.org.tw/category/生命中的陽光/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合作播出 愛丁堡藝穗節回來啦! ✨臺灣季✨也再度強勢回歸! 今年團隊將以線上的方式,在藝穗節的雲端和大家見面, 雖然無法在現場看到那些日益增肥、貼了又貼的海報柱, 以及吵吵鬧鬧的街宣團隊, 甚至是為了趕場奔跑的觀眾們🏃🏻♂️ 但是,我們的數位作品24小時不打烊,隨...
民國風海報 在 風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土銀真的要推出「麟洋」聯名信用卡啦~
大家有興趣嗎?
---------------------------------
㊙LINE好友獨家全新服務
http://bit.ly/3bTyVIZ
🌊加入﹝風傳媒Telegram﹞,獨家內幕搶先看
http://bit.ly/2Ta3nWR
♞國際政經強強聯手,風傳媒x華爾街日報,給您最權威的中英日全球新聞!https://bit.ly/2tehBg1
🔥下載﹝風傳媒APP﹞,更多熱門資訊一手掌握
http://bit.ly/2P4VOzg
民國風海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疫情期間不能趴趴造,只能翻翻相簿回味以前能自由奔放,出門採訪的日子QQ
有人知道這在哪裡嗎?好啦!其實答案就在照片裡「台南全美戲院」登登~可別小看它喔!李安導演可是從小就在這裡看戲長大的,也可以說是他電影夢開始的地方。
全美戲院建於民國39年,初期名稱是「第一全成戲院」,到了民國58年才改名為全美戲院。特別的是,除了歷史悠久,這間電影院的海報,通通都是由國寶畫家-顏振發先生所繪製!
1950年代起,台灣電影產業開始蓬勃發展,手繪電影看板的行業也隨之興起,熱愛畫畫的顏師傅,就在這股風潮中,開始他艱苦的學徒之路,直到數位化時代來臨,手繪看板畫家幾乎都被機器給取代,顏師傅也成為台灣碩果僅存的手繪看板師。
記得,當時採訪顏師傅時,他頻説「手繪海報比起電腦輸出的更有韻味!」的確,年近70的顏師傅,仍靠著他的職人精神,努力保留手繪的溫度,就是不想被數位化的浪潮給吞噬。採訪完顏師傅後,再看看他的作品,除了細緻,似乎又多了一份嚴謹和執著。
等疫情結束後,大家到台南旅遊,不妨去全美戲院走一遭,說不定可以看到顏師傅在電影院門口騎樓,努力作畫喔~
#台南全美戲院
#顏振發
#站我旁邊的不是顏師傅是戲院經理吳俊誠先生
#採訪完師傅就急著去畫畫ㄌ
#有夠認真
民國風海報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合作播出
愛丁堡藝穗節回來啦!
✨臺灣季✨也再度強勢回歸!
今年團隊將以線上的方式,在藝穗節的雲端和大家見面,
雖然無法在現場看到那些日益增肥、貼了又貼的海報柱,
以及吵吵鬧鬧的街宣團隊,
甚至是為了趕場奔跑的觀眾們🏃🏻♂️
但是,我們的數位作品24小時不打烊,隨點隨看、永不間斷!
2021年8月,來個雲端偽出國,
享受「臺灣季」精彩的數位作品與「愛丁堡藝穗節」吧!
#taiwanseason
#edfringe
👉🏻追蹤「臺灣季」facebook 粉絲專頁,關注更多資訊:https://reurl.cc/7rvzy1
👉🏻到「臺灣季」官網購票,準備來場盛大饗宴:https://reurl.cc/DgQrke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立場。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體育改革 #奧運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44【愛丁堡藝穗節】廣告段落
02:55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問題是「體協」?
04:31 用《國體法》整治體協!
05:19 舊勢力頑強抵抗!
06:43 沒有錢,問題會更多!
08:25 美國:政府最小限度的介入
10:07 中國:國家全力主導
11:16 台灣的路線是哪一個?
12:24 我們的觀點:台灣真的要選這條路嗎?
13:45 我們的觀點:小心別把「手段」跟「目標」混淆了!
15:04 我們的觀點:所有的選擇,都有代價
16:27 問題
16:4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關節
|腳本:關節、土龍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鎮宇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體育協會的「成魔之路」:https://bit.ly/3iy9lP7
→選手東奧持續發光!2 金 4 銀 4 銅 台灣奧運最佳成績!(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https://bit.ly/3Apc8A7
→經濟艙風暴延燒!國家選手擺第一?體育改革改了多少?(公共電視 - 有話好說):https://bit.ly/3iw5KAY
→蔡英文只會「蹭奧運熱」? 6年來台灣體育5大改變一次看:https://bit.ly/3lMpKla
→新華體育研報②:我們能從美國體育管理機制中學到什麼?:https://bit.ly/3s2PwT3
→林佳和/體育改革的抉擇:更多國家控制?更多社會支持?:https://bit.ly/3lLSom8
→黃金計畫與運科支援 扎實培訓國家隊:https://bit.ly/3jzyZSV
→百度:舉國體制:https://bit.ly/3Cpscnv
→中國體育運動制度:https://bit.ly/3jvg9Mw
→當「政治不可凌駕體育發展之上」變成了單項協會的免死金牌:https://bit.ly/3Cuj5lm
→兩則新聞稿看大聯盟與美國棒協的合作關係:https://bit.ly/3fKkdYv
→羽球/金牌獎金怎麼領? 李洋父親:建議兒子月領12.5萬行善:https://bit.ly/2Xc5ijh
→奧運憲章(英文版):https://bit.ly/3yB7wGy
→奧運憲章(中文版):https://bit.ly/3lLSev6
→中華民國羽協理監事:https://bit.ly/37sBNvg
→足球協會財報專區:https://bit.ly/3ivFI0F
→中華民國桌球協會-109年預算:https://bit.ly/3yyKCQr
→中華民國棒球協會-109年決算:https://bit.ly/3yy2dI7
→中華民國滑輪溜冰協會-109年決算:https://bit.ly/3jAIMZ0
→中華民國籃球協會-109年財報:https://bit.ly/3lIzFYH
→粉絲敲碗!一卡通、土銀搶發「麟洋配壓線球」信用卡:https://bit.ly/3xxINle
【 延伸閱讀 】
→喬瑟芬:打破髒水缸之後,台灣體育改革還有哪些未竟之路?:https://bit.ly/3s3p7o7
→體育協會的「成魔之路」:https://bit.ly/3xCKAW5
→金融業贊助中華隊奧運選手一覽圖:https://bit.ly/3Cwkec7
→國體法翻修 朝野立委都感謝助理焦佳弘:https://bit.ly/3Aqmakv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WIG1zTGIPRs/hqdefault.jpg)
民國風海報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重返十三行常設展
第二次帶著聽眾朋友走入十三行博物館,首先由館方解說員 #鄒昀臻小姐,為大家介紹此常設展,此常設展共分為六個單元:
單元一 發現十三行
本單元自博物館一樓大廳左側開始,利用飛機與鐵渣模型的展示及互動設計,重現十三行遺址的發現經過。民國四十四年秋天,一位空軍飛行員隨機飛越觀音山上空時,驚見飛機的羅盤出現了磁力異常的反應,他以為發現了鐵礦,才會影響羅盤!於是少校決定協同地質學家林朝棨等人前來探勘,才知道在地面上到處可見的鐵塊與鐵渣,其實是史前人類煉鐵的遺留物,另外也發現了許多史前陶片、石支腳與凹石等,由此判斷為史前遺址,並根據此地的地名,命名為「十三行遺址」。
另外,本區也陳列十三行遺址地層、考古探坑工作模型、遺址發掘影帶等,以傳達考古學相關知識。
單元二 搶救十三行
1989年政府計劃在十三行所在地進行污水廠興建工程,此舉勢將徹底破壞十三行遺址,考古學家大力呼籲保存遺址,並在社會大眾的熱烈迴響下,進行十三行遺址的搶救工作。本單元的主要用意,即在紀錄此一臺灣社會史上的重要事件,呈現當年文化保存與經濟發展間的矛盾,以收鑑古知今之效,並希冀這樣的衝突不再重演。
展場中陳列了當時的簡報與影像紀錄,並藉由怪手、抗議海報與探坑出土文物的模型擺設,帶領觀眾回到搶救發掘現場,感受當時的壓力與無奈。
單元三 探索十三行
舊名八里坌的八里,山水環繞、雨量均勻,氣候溫熱宜人,其東南側為沖積平原之外,後方是觀音山,西北接大海,東北側為淡水河口,水陸資源非常豐富,相當適合人類居住,早在西班牙、荷蘭時期,八里即有平埔聚落。本館特設立「八里坌繁榮時期」、「回到清初漢人出入墾時期」、「回到荷西時期」及「回到史前時期」等四個時期進行介紹。其中史前時期的展區中,我們設計了刺青、捕鹿的互動設計,及仿製原住民獨木舟的陳列,藉此呈現部分原住民生活的面貌。
要了解八里,除了從歷史面向外,地理環境的演變亦不可忽視,因此為瞭解八里地區的自然環境,及遺址分布與地質環境變遷的關係,特於五處地點鑽取連續岩蕊,希望由該地沉積物內容,探究當時期的地形及演變。經研究,挖仔尾至十三行遺址一帶,一萬年前為陸地,一萬年至六千年間因全球海平面上昇,而為海水淹沒。一直到六千年前左右,全球海水面沒有顯著的改變,這一帶才因沉積物而成為陸地。陸地的誕生,提供了十三行人的居住場所,一千八百年前,十三行人在此大規模定居。
臺灣北部東北季風強盛,產生東北往西南方向的沿岸流及輸砂。近十年來,臺北港防波突提的興建,使得淡水河口以南、防波堤以北之海岸泥沙淤積加劇;反之,臺北港西南之海岸則加速侵蝕,人為的建物成為海岸線變遷的另一主因。
單元四 走進十三行
在這個單元裡,我們利用考古學家的研究結果及合理的推測想像,復原了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呈現他們的生計活動、交易、墓葬、工藝技術、服飾、家屋與聚落等各個面貌。為了讓十三行人的生活情景更為逼真,我們將此區營造成劇場,利用音效、燈光及旁白,帶領觀眾認識十三行人一天的生活。
當時為求復原圖的逼真與生動,繪製者除了設定時間及場景,親自自八里海灘取景攝影外,並聘請演員充當原住民,扮演劇場中的角色,以進行拍攝紀錄,再依據其成果繪製。
單元五 遇見十三行
這個單元是我們展覽的重點所在,因為遺址出土的文物就陳列在這裡。藉由實際文物的擺設,帶領觀眾想像十三行人的生活面貌。除了文物外,此區對於十三行人的墓葬、遺址的出土現象,也做了更為詳細的解說。另外,利用十三行出土人骨所復原的十三行人面貌亦陳列在此。
復原十三行人面貌計畫是國內考古學界首次與國外學者合作所進行的研究計畫。在計畫執行的過程中,亦遭遇許多困難,例如十三行人骨,因長期埋在地下,經常受地層擠壓或各種侵蝕因素,而脆弱變形,或分離散落,增加復原工作的難度。再者,人骨只能提供頭型和面形,關於眼耳口鼻和鬚髮等部分之復原,就需要依賴相關之生物性資料和民族誌比對資料。另外,人的神韻和性格,及其容貌上的裝飾,都需要參照相關的民族誌資料。這個計畫總共成功地復原了一位男性、一位女性和一個兒童的面貌。
單元六 認識十三行
這個展區中強調的是資訊的傳遞,讓有興趣深入探究的觀眾,得以在本區中自我探索。因此本區主要為互動的考古遊戲,及相關的影帶:如「複製文化層─展示製作紀錄」、「考古發掘日記」、「如何測出十三行人的年代」、「臺灣的平埔族」以及「臺灣的南島民族」等。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WlTFP4cY6k/hqdefault.jpg)
民國風海報 在 陳儀君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8第二屆【參與式預算.新店500萬】
(08案)達觀國中小.「仲夏之夜」安坑音樂祭
提案內容:
安坑地區早年已是商業及文化重地,但受限於地形及交通條件,發展稍有遲緩,但近年因交通瓶頸解決,吸引許多新住民遷入,人文匯萃再現安坑榮景。達觀國中小創立後於民國100年起正式招生,致力於地區文化的傳承與科技新知的接軌,努力辦學,期能讓學子都擁有多元的知能、儒雅的涵養。本提案希望藉舉辦「仲夏之夜」安坑音樂祭,提供在地各校音樂團體表演與觀摩的機會,並結合社區表演團體的共襄盛舉,提升地區文化素養與音樂的薰陶。
預期效益:
★結合安坑地區學校及社區音樂性社團,提供公開演出的舞台。
★提供安坑地區居民正當休閒活動,拓展本地音樂風氣,構築新的文化特色。
★接合附近高職學校提供師資,培育本校高關懷學生音控、燈光之專業技能,提升其繼續升學意願。
預算金額:
★音響設備購置:295,900元;燈光設備購置:85,600元
★各校指揮老師出席費:10,000元;表演單位誤餐費、點心費:20,000元
★海報宣傳及會場布置:25,000元;學生及器材運輸費:52,000元
★保險及雜支費用:23,000元
總計約:51.15萬元,申請參與式預算補助:50萬元,其餘自籌。
提案人:
達觀國民中小學吳自輝學務主任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bFZR6dRSlSs/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