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農業應對氣候變遷任重道遠
文/李武忠(農漁經學者)
近來全球各地不斷發生嚴重的天然災害,台灣亦無法倖免,而農業是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的部門之一。農漁業的生存發展高度依賴氣候,原因在於作物的種植、成熟、收穫、運輸及儲藏等,都取決於一致的季節性模式,只是農業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可能威脅到數以千百萬人的生計及糧食安全。氣候變化帶來乾旱、酷熱、颶風、暴雨和洪水等災害,重塑了作物、害蟲、病原菌和雜草之間的關係(包括化肥農藥使用量增加、土壤健康狀況惡化、授粉昆蟲減少、病蟲害加劇、改變降水模式、生長季節變短、成長減緩等),生產條件惡化給農漁業帶來空前挑戰。
#農業發展 #氣候變遷 #氣候智能型農業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20的網紅江啟臣,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極端氣候的來臨,靠天吃飯的農友最有感,最清楚。 年前連續的寒流,讓許多農作物都受到影響,年後又因為缺水乾旱,無法灌溉,今年的農產真的令人非常擔心。 東勢是水梨之鄉,啟臣近期走訪農友,實地會勘,了解梨穗接枝的狀況,也發現今年的梨穗嫁接成功率僅1至3成,將致農民血本無歸。 台灣農業在氣候變遷下能永...
氣候變遷影響 台灣 農業 在 張淵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日期 2021/06/25 星期五 農曆五月十六日 風速:
基隆市議員張淵翔服務處新式工作法✨
👉方式:臉書粉專線上直播服務
👉時間:週一~週五 9:00~9:30
👉內容:接受各方建議,分享有趣的時事與基隆市新聞分享
因應新冠疫情,保持社交距離,淵翔的服務處暫時關閉,大家都少出門,少了與民眾面對面互動,因此淵翔開直播跟大家聊聊天,大家有問題也可以上線來問我歐👌
🎥直播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keelungsean/live_videos/
或是臉書搜尋keelungsean
張淵翔Line ID: @seanchang 聯繫電話:02-24692122
📣直播了一段時間,分享好友Tsao John留言說:「我們喝的不是茶…我們喝的是一種感情……」
#今日分享主題:
分享一 國際新聞
大堡礁恐遭列瀕危
監管世界文化遺產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廿二日建議將澳洲大堡礁列入瀕危名錄,認為大堡礁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澳洲中間偏右的政府對其保護不力。澳洲政府將提出抗辯,並暗示北京可能在後面搞鬼。
此一警告呼應了環保團體的關切,因為五年來大堡礁已歷經三次大規模白化事件,科學家將如此高的頻率歸咎於氣候變遷。白化現象發生在水溫升高時,可殺死珊瑚,去年一項研究更指出,自一九九○年以來,大堡礁已消失過半。
https://udn.com/news/story/6809/5550957
分享二 奧運
柔道女王連珍羚拿到奧運門票!
連珍羚參加女子57公斤級賽事,世界排名第8,楊勇緯在男子60公斤級排名第11,兩人都以積分排名取得參賽資格。林真豪在女子48公斤級排名42,靠著洲際配額,獲得參賽資格。
連珍羚,台灣女子柔道選手, 2014 年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 2015 年成為臺灣柔道史上的第一面國際柔道大獎賽金牌得主。在 2016 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柔道女子 57 公斤級比賽獲第五名,創下臺灣柔壇在奧運最佳成績。
出生於中和,父親是新竹市警察局副局長連金河,一家四個兄弟姊妹都是柔道及運動好手,連珍羚也喜歡排球、籃球等球類競技。小學就讀錦和國小,因不想參加校學早自習課,於是參加運動社團開啟柔道生涯。錦和高中時期的連珍羚,擔任亞青選手赴日本集訓,原先「一度覺得自己有柔道天分,到日本才赫然發現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後來有留學機會,原本不懂日文的連珍羚,就讀國立體育大學二年級時放棄臺灣學業, 2008 年到日本東京山梨學院就讀並接受完整柔道訓練、成為該校史上第一位柔道隊外籍隊長,畢業前獲日本小松柔道隊簽約,成為台灣柔壇第一位旅日職業選手。連自嘲,在日本公司的職業隊,也常有人跟她說她沒天份,「同學都會笑我,怎麼會跑來練柔道。」
https://reurl.cc/mLrKMY
https://www.tpenoc.net/athlete/chen-ling-lien/
分享三 SDGS
國產有機肥補助 受理申請
農委會持續補助國產有機質肥料及友善環境農業資材,鼓勵農民施用有機質肥料增加農田肥力。農糧署南區分署表示,各項資材補助即日起開始受理申請。施用國產有機質肥料每公斤補助兩元,每公頃最高補助六公噸。國產微生物肥料及生物防治資材,依購買憑證總金額補助二分之一,每公頃補助上限五千元。
南區分署表示,除了過去的國產有機質肥料補助,今年延續友善環境農業資材補助。目前國產微生物肥料推薦品牌有四十三個,以溶磷菌或溶鉀菌為主,可促進根系吸收土壤養分。農業改良場提供免費土壤肥力檢測服務,協助農民了解田區土質問題,作為購買農田地力改良資材的參考。
https://www.cdns.com.tw/articles/95322
分享四
基隆市新聞
停電訊息6/26 0時到6時止
基隆市中正區
中正路(單)141至143號,151號,165-1號
中正路119巷(單)3至31號(雙)2至26號,30號,40號
中正路119巷1弄(單)1至39號(雙)2至38號
中正路119巷15弄(單)1至17號,19號後面漁販
(雙)2至14號
東海街(雙)8號
東海街8號一樓
東海街大沙灣派出所口右後邊
基隆市中正區
北寧路(單)329至353號,371號,371-1號,487-1號
(雙)392至400號,472號,472-1號,472-1號前半部,476號
北寧路369巷(單)1至61號
(雙)2至58號,66號,66號左側汙水池,68號
北寧路396巷(雙)4至6號
調和街1巷(單)5號(雙)6號
望海港海巡署海防哨所旁(景觀燈)
北寧路369巷口LED智慧站牌
漁港一街長潭里漁港邊漁船上架場
北寧路371號左側20公尺橋頭處景觀照明
北寧路373號邊(望海巷漁港)
北寧路384號前BL2020電信箱
北寧路369巷口BL2030電信箱
北寧路371號前(號誌燈)
北寧路446巷口(號誌燈)
北寧路371號旁號誌桿(監視器)
北寧路369巷66號旁自立桿(監視器)
北寧路369巷47號旁自立桿(監視器)
北寧路369巷66號(長潭里安檢所)
北寧路472號附壁(有線電視增波器)
北寧路369巷61號
北寧路472號對面(望海巷營區)
氣候變遷影響 台灣 農業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321國際森林日
#台灣森林蓄水量約等於73座石門水庫
#舊文重推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氣候變遷影響 台灣 農業 在 江啟臣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極端氣候的來臨,靠天吃飯的農友最有感,最清楚。
年前連續的寒流,讓許多農作物都受到影響,年後又因為缺水乾旱,無法灌溉,今年的農產真的令人非常擔心。
東勢是水梨之鄉,啟臣近期走訪農友,實地會勘,了解梨穗接枝的狀況,也發現今年的梨穗嫁接成功率僅1至3成,將致農民血本無歸。
台灣農業在氣候變遷下能永續發展,不只是農民要面對的問題,更是政府考量整體國安下,應該積極處理的問題。
政府除了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更重要的是,農政單位務必要針對極端氣候積極的找出應對方式。協助農民改善,讓台灣農業能夠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影響 台灣 農業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青年氣候外交培力線上論壇第三集:氣候X調適
在氣候緊急時代下,我們了解調適的重要性,但調適該怎麼做?
有哪些知識基礎?該如何整合?
而我們賴以為生的農業如何結合科技來因應氣候變遷的影響?
每件課題都相當龐大,我們無法單打獨鬥來進行調適,
多頭馬車也不會是最佳解,該怎麼做,
第三集讓我們從不同面向中,
邀請@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童慶斌教授、@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彭啟明博士、@阿龜微氣候林泰佑執行長,
三位各領域的代表與我們分享整合調適的重要性、知識基礎的調適行動。
藉由三位講者的分享,我們或許可以在氣候議題的迷霧中,
找到一些微光,一些我們前進的方向。
第三集:氣候X調適
主持人:臺灣大學氣候變遷與永續發展國際學位學程/林孟慧
臺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
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博士/彭啟明
阿龜微氣候執行長/林泰佑
#第三集調適場#青年氣候外交培力論壇
#花旗台灣青年氣候培力行動#廣編企劃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氣候變遷影響 台灣 農業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幾個月前呢,一種源自亞洲的巨型大黃蜂,宣告正式入侵美國,這是美國史上頭一遭!這種大黃蜂下顎非常發達,體型巨大,可以長到3~5公分,會多次螫人,毒液多又毒,據說7隻就能撂倒一頭牛,被稱作「殺人大黃蜂」。在日本,每年有超過50人因此喪命,我還記得1985年我小的時候,台灣也曾經發生過虎頭蜂叮死人的案件,造成陳益興老師和兩名學童不幸罹難,後來好長一段時間,人人「聞蜂色變」。不過這回入侵美國的亞洲大黃蜂,主要威脅對象不是人類而是小蜜蜂,目前華盛頓州已經傳出災情,有蜂巢被殺個片甲不留。
去年11月的某天早上,華盛頓州北部一名蜂農做例行巡視的時候,赫然發現他的寶貝蜜蜂們一夕間全部死光光,成千上萬隻的蜜蜂橫屍在蜂箱外,而且每一隻都「身首異處」,死狀淒慘!然後這個蜂農打開蜂箱,看到被斬首的蜜蜂,以及牠們的頭,散落在箱子裡,完全就是一場大屠殺!
這些亞洲大黃蜂會專門鎖定蜜蜂,發現蜜蜂巢穴之後就會用費洛蒙默默標記下來,然後派遣殺手過去展開掃蕩,牠們攻擊非常的快速,而且只鎖定頭部,砍完一隻就換下一隻,平均每1.5秒就能砍斷一隻蜜蜂的脖子,每分鐘可以殺死40隻蜜蜂,就跟動作片裡面扭脖子殺人一樣快,所以如果二三十隻的大黃蜂聯手攻擊,就是上演《進擊的黃蜂》,幾個小時內就可以殺光成千上萬隻的蜜蜂,滅掉一整個蜜蜂聚落,蜜蜂毫無招架之力!
而這次美國會那麼緊張,主要是蜜蜂的存亡,會牽動糧食生產,據說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如果蜜蜂從地表上消失,人類活不過四年。」大家可能沒有意識到,我們每天吃進肚子的東西,都跟蜜蜂息息相關,其實我們的每一口,裡面有三分之一是靠蜜蜂授粉,主要是蔬菜水果類,例如蘋果、櫻桃、草莓、黃瓜和堅果類,還有最近很流行的酪梨,統統都仰賴這些小幫手繁衍後代。
如果不靠蜜蜂,就得用人工授粉,非常耗時耗力,還常常失敗,所以如果蜜蜂滅亡了,我們就挫賽了。但是近年因為氣候變遷、農藥汙染以及殺蟲劑的濫用,都導致蜜蜂快速消失,已經讓全球各地的農業損失,上看幾千幾百億台幣了,而美國又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糧食生產國,如果美國蜜蜂萬一死光,人類恐怕難逃缺糧危機!
因為之前發現大黃蜂蹤跡的時候,正好是冬天,所以牠們會自然消亡,但現在牠們差不多醒來開始覓食了,接著會在夏天展開大規模覓食和獵殺蜜蜂的行動,所以專家們現在已經開始用玻璃罐製作陷阱,再跟蹤牠們回巢穴,希望能一舉殲滅蜂巢,但其實基本上非常難趕盡殺絕,頂多只能抑制牠們的規模而已,如果接下來一兩年內無法控制災情,那我們剛剛提到的蜜蜂大屠殺恐怕會在美國各地上演。
最近受到「排華」氣氛的影響,連大黃蜂入侵美國,都被貼上「黃禍」的標籤。雖然亞洲大黃蜂會捕食害蟲,也能擔任授粉者的角色,但比起牠們殺害的蜜蜂數量,終究是「弊大於利」。過去30年來,全球昆蟲數量已經嚴重下滑24%,再加上最近沙漠蝗蟲肆虐,我們先前提到的「聖經級饑荒」恐怕不是說說而已。美國沒能抑制住Covid-19疫情,但這回亞洲大黃蜂災情,真的不能再掉以輕心了。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九點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