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行 台灣不行?
節水大作戰 台灣加加油
台灣面臨56年來最大乾旱,一時之間搶水成為全民運動。政府每年投入數百億元治水但是還是缺水,看到前瞻預算中有多少是真正拿來治水,又有多少預算是拿來建置親水設施,蔡政府自己要向國人說明!
我國各類用水比例民生用水不到二成,農業用水佔七成,工業用水約一成。而我國現在儲水的方式還活在上世紀,仍靠水庫存水為主。台灣每年降雨量是世界平均2.5倍以上,但是卻缺水,原因在於降水方式及時間集中不易調配。但是為什麼台灣會缺水,但以色列不會?
以色列是乾旱沙漠國家,缺水壓力嚴重,國內生活用水和工業用水50%依靠海水淡化廠供應,而且90%以上的水可重複利用和回收,進一步用於工業與農業。由於戰略地理位置特殊,為防止駭客入侵飲用水資訊管理系統,以色列研發網路科技隨時監控。
OECD國家平均約30%的漏水率、台北市約15%,以色列只有7%。台灣水費與世界國家比較是低的,台灣人民是幸福的。如果不要陷入三到五年就要為了「找水」發愁,開源節流就必須做好。台灣科技廠對廢水回收投入大量的資源,但是還是無法補足使用缺口,現在天天找地下水應急。台灣有很好的科技人才,相信資源認真投入,一定會找出辦法來。如果政府真的想做事,就做點實事,經濟部的找水辦法不能只有挖水井好嗎?
#開源節流
#漏水率
#挖水井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水庫 用水比例 在 郭國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確保南科三期與台南地區供水無虞❗️
國文與林志展議員上午邀集 #水利署、 #南區水資源局、#自來水公司、 #嘉南農田水利會、#水利局 等單位,會勘「#山上淨水場改善工程進度」,並瞭解未來水利會改制後台南地區水權配置狀況,同時要求在南科三期提前在113年完工時,在民生農業優先用水需求下,園區同時要獲得穩定供水。
因應極端氣候變遷,將改變用水配置。根據水利署資料,去年台南地區每日用水平均每日277萬噸。#農業用水 所佔比例最高為65.7%、#民生用水 第二高有24%、 #工業用水 佔10.3%。未來隨著人口增加以及產業轉型,民生與工業用水比例將會逐漸提高。雖然山上淨水場改善工程可以提供 #備援水源,但未來水資源配置仍將考驗各管理單位的智慧與協調能力。
目前台南各水庫平均蓄水量僅53.38%,如何讓水庫可以達到最高之蓄水比例,有效利用水庫功能是第一步。其次,是既有水權分配上,雖然水利會將改組,但一定會監督確保農業水權優先於工業用水。最後,目前南科三期可能會提早於113年完工時,也需保障工業用水能無虞。
🔗新聞聯結👉 南科用水將大增 郭國文:確保工業用水但不能「搶水」 https://udn.com/news/story/7326/4612470
台南每日用水量達277萬噸 郭國文會勘用水配置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187158
憂南科三期與民生農業搶水 郭國文籲政府及早規畫 https://is.gd/9dByaJ
#顧台灣好生活
水庫 用水比例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防疫勤洗手…水庫夠嗎?
張炎銘/退休人員(台中市)
新冠肺炎疫情,民眾加強自保只有戴口罩、勤洗手。交通部長宣布更換交通部管轄公有水龍頭為感應式,以減少接觸感染;有立委要求要提高水龍頭出水量,讓我好奇,勤洗手與用水量關係。
台水公司網站沒有隻字片語,水利署官網最新消息強調供水無虞,防疫用水充足。洗手,占民生用水比例不高。假設勤洗手後,每人每天增加十公升用水,全台一千萬人響應,則每日增加用水約十萬立方公尺,乍看不算小數目,但民眾收到水單,每人每月增加零點三度,費用也絕對無感。
倒是從去年九月迄今,水庫集水區雨量僅歷年五至八成,水利署已啟動增雨作業,但我進抗旱專區,水情燈號還停留在去年五月,可見各區用水還算正常。但若看各區供水分析表,則又有另一層隱憂。
除東部及離島外,各區彼此支援用水已是常態。以水利專業言,水庫建設必須考慮地形、地質、水文、用地等條件,並不是何處需要用水就可在當地蓋一座。
但近年從川普「美國優先」,到本國「台灣優先」,甚至各地方政府「在地優先」,大家都逐漸自利,也因此衍生出建設水庫時,地方政府反對此地徵地,卻供水他處的「不公義」。水庫興建完成後,犧牲當地、成全眾人,若無更優厚補償將越來越不可能,水資源建設將愈發困難,後果是各地用水自己解決。
防疫與水利一樣?本國、在地優先,人之常情,但若多考慮防疫專業,少點政治手腕,是否作法會不一樣?效果會更好、所耗資源與費用能更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