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儀雄讚
鄉親ㄟ~5月7日台南市議會第3屆第5次定期會進行『工務部門業務報告及質詢-工務局、水利局』議程,鴻儀向鄉親報告今日質詢重點。
#臺南市仁德區勝利路計畫道路(文華路至中正路)計畫進度
勝利路延伸至東區(仁和路)本計畫設計之初僅延伸到文華路,鴻儀極力推動,認為應再往西延伸至東區仁和路,才能疏導東區仁德往來德車潮,並緩解文華路的交通車潮,2020年12月8日說明會由顧問公司提出調整(西延構想)兩案。
1.構想一:延伸到仁和路與德昌路交岔口,但會在仁和路形成五岔路口,鴻儀認為該路口會成為新的交通瓶頸,以致車禍頻繁等問題。
2.構想二:延伸到仁和路與德信街路口,該計畫與德昌路交岔口僅距離20公尺,若增設路口號誌也容易造成交通壅塞。
鴻儀建議,依仁德都市計畫區邊緣延伸至仁和路,既可避免上上述兩案的交通瓶頸問題,更可減少都市計畫變更程序(原案跨越仁德交流道特定區、仁德都市計畫、台南市都市計畫三區塊)。
#歸仁高鐵特定區(公兒六)特色遊戲場工程
鴻儀於108年6月17日正式函文工務局,建議將公兒六開闢為特色公園,獲得工務局正面回應,109年納入總經費800萬元的預算,目前已於109年12月25日開工,預計110年8月31日完工,將以「學習和探索」為主題,塑造科學城中的野趣生態遊戲場,主要遊具會包含滑索、砂坑、磨石子滑梯、攀爬牆、索橋、圓柱爬梯、木棧橋、梅花樁及平衡木等設施。
#將成為新豐區第一座特色遊戲公園。
#道路挖掘管理完工案件抽驗機制
為執行道路挖掘案件抽驗機制,工務局設置「臺南市政府工務局道路挖掘復舊品質抽驗小組」,逐月抽選抽驗案件,自109年8月16日至110年2月28日為止,由本府工務局抽驗小組抽驗 89件申挖案件(含施工現場缺失加強抽驗),其中45件經現場抽驗發現與本市自治條例不符,不合格比率超過50%,到底是因為工程品質不佳還是檢驗標準有問題?鴻儀於本次會研議道路挖掘管理自治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期盼能促成市府與管線單位的共識,以利未來公共工程的發展。
#關心「大臺南會展中心」工程進度
「大臺南市會展中心」由經濟部委託本府代辦,行政院核定總經費為20.02 億元,定位為綠色智慧展覽館,著重綠色產業展覽及會議,強化與綠能、科技及農業等地方特色相結合,興建 1 座室內展場淨高 12 米無柱空間之現代展覽館,除可容納 601 個標準格位的現代展覽館,並可作為多功能大會堂,至少可容納約 5,500 席會議使用需求,亦可利用活動隔屏分成兩展場獨立使用,互不干擾,可以做為表演、展示、體育競賽及其他活動等複合式多功能使用,工作報告中 本工程自107年9 月25 日開工,預定110年6月底完工。目前工程進度順利,文化局也正計畫今年底興辦第一次的展覽,讓我們一起期盼大台南會展中心落成。
#核發建築使用執照應完善里長通報機制
鴻儀於第二屆定期會聯合多位議員提案,要求臺南市政府工務局驗收發照前應邀請區公所經建課及里長共同會勘完成改善才能核發。但市府回應:為免影響民眾申請時程,使用執照竣工查驗不宜再由區公所及里長共同會勘,惟為顧及各公所及里長並無新建案資料,未能掌握公共設施是否受損。
鴻儀建議市府建立標準流程,將里長在審查流程機制中定位完整,避免不必要的誤會與觸法的可能,也能符合地方建設的實際需求。
#台86線快速道路高架橋下空間運用
鴻儀於上次定期會,提案盤點新豐區台86線路線橋下閒置空間活動,選址開闢「青少年及兒童運動共融遊戲場」、『台86線-東西向快速公路高架橋下空間利用可行性評估作業』等,解決休閒遊憩空間用地取得不易問題,市府回應要區公所評估及維護管理意願研議,視地方民眾需求而開闢,鴻儀再次強調,應整體盤點整體需求一起規劃,不應將責任推回公所。
#仁德治洪池園區增設公廁與照明
在市府大力推動將仁德滯洪池營造為「仁德景觀之心」,爭取經費改善周邊治水環境,同時可提高仁德滯洪池景觀與親水教育功能,鴻儀呼籲水利局,仁德治洪池占地超過24公頃,未來將會是民眾遊憩休閒的勝地,應增設公廁與照明,給予民眾方便;另外為維持水中生態,於枯水期時,應從進水廠引進基本水源,讓生態能夠延續。
本影片連結:https://youtu.be/39ofeaASwpA
鴻儀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TSZPoIbIrweY2Wb2CyP4w/
水源特定區建築管理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窺「淡海新市鎮」20年變化
謝謝網友友信分享他於2001年11月2日和2021年2月14日在淡水「摩天31」社區(新北市淡水區新春街190號)高樓層往西北方拍攝的「淡海新市鎮」樣貌,今昔對照之下可明顯看見該區域的快速發展。2001年照片裡的唯一高樓群是位於淡水區崁頂三路101號、地上18層的「國家新都」社區,其完工時間為1998年12月。
1992年,內政部營建署為紓解臺北都會區中心都市成長壓力,配合土地儲備制度,解決都會區住宅不足及房價飆漲等問題,並樹立都市發展典範規劃,便以淡水為特定區域開發基地,在淡水都市計劃區北側的沙崙、港子平、公司田、崁頂、埤島、林子街等農業地區規劃出1,756公頃土地,作為淡海新市鎮範圍(南北以臺二號省道之二號橋與九號橋為界,西濱臺灣海峽,東臨淡水水源國小),原計畫年期為25年(1990至2014年),計畫容納人口為30萬人,且將此大規模計劃納入「六年國建」中。
1994年4月,淡海新市鎮特定區計畫第一期工程開始動工。
根據內政部營建署原本的規畫,淡海新市鎮的土地使用分區包含住宅區、中心商業區、海濱商業區、鄰里商業區、產業專用區、政商混合區、行政區、醫療專用區、藝術文化專用區、車站專用區、保存區、海濱遊憩區、河川區、高爾夫球場專用區等,其生活機能相當完整,但由於歷任政府在建設推動過程中,出現了決策草率、反覆且沒有持續性等狀況,而造成淡海新市鎮的發展遲滯,甚至停擺。
2006年6月,因土地徵收進度及人口移入與預期落差過大,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經建會決議停止淡海新市鎮的後續開發,僅完成第一期工程中的第一開發區及第二開發區共約446公頃之土地徵收、整地、道路公共設施,和興建600戶的示範國宅。
經建會決議停止淡海新市鎮的後續開發,並一併縮小淡水新市鎮的範圍至已完成整地之446公頃土地(此乃目前大家看到的淡海新市鎮範圍),同時將預估人口下修至13萬人。
2011年,中央政府宣示居住正義,提高住宅供給,故全力開發淡海新市鎮;此外,為促進淡海新市鎮的發展,內政部營建署在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將淡海新市鎮全區劃出山坡地,使其全區建案可以不受到山坡地建築之規範限制。
淡海新市鎮因鄰近淡水舊市區,且區內規劃有完整之街廓及人行步道,加上近年來大型量販店、新市國小、淡水區聯合辦公大樓陸續進駐,以及淡海輕軌(綠山線於2018年12月23日通車、藍海線一期於2020年11月15日通車)等公共建設的啟用,令區內生活機能大幅提升、人口持續增長,已成為大部分想在淡水區購屋者的首選。
淡海新市鎮屬中央層級管理,具有較大的發展腹地(相較於都市重劃區而言)、完整的土地空間規劃,與都市計劃指標意義,初期雖因交通政策配套不足而導致其發展停滯多年,不過近年因中央政府宣示開發與交通建設藍圖,加上其房價比大臺北生活圈其他和臺北市區通勤距離近似的林口、汐止等地區低,其存在已逐漸受到大眾重視。
因此,淡海新市鎮發展的成敗關鍵在於周邊交通建設是否完善,包括臺北港、淡江大橋、淡北道路、淡海輕軌、芝投公路⋯⋯等,都深深影響其未來發展的潛力。
水源特定區建築管理 在 林姿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12鄉鎮_到宜蘭縣政
#系列報告之四
#員山鄉 #五結鄉
座落於蘭陽平原的圓形山丘「員山鄉」,風光明媚綠水環繞,大雪山純淨充沛的水源、特殊的湖埤景色、自然景觀獨特秀麗,各種農產品也因這得天獨厚而豐碩甜美,如果細細品味,那豐富的民俗采風更是絕對不容錯過,是歌仔戲的原鄉、是水的故鄉、是宜蘭的富麗農村。
五結鄉位於蘭陽溪出海口,宜蘭亮點之一的冬山河中、下游精華盡在鄉境之中,每年於親水公園舉辦的「國際童玩節」享譽全國,與國際接軌,更是「宜蘭縣總體運輸發展計畫」四縱六橫路網的重要樞紐,地勢平坦與宜蘭各鄉鎮市為鄰,各項發展利碁良好,未來將持續挹注資源,發展各項產業,打造亮點五結!
-----------------------------------------------------
員山,豐饒的山湖之景,我們努力提升當地觀光量能,爭取交通部觀光局補助2500萬元,展開大湖風景特定區周邊景觀改善第一期工程,將打造入口廣場、水岸碼頭及整修服務中心等,預計明年完工,藉此營造觀光新亮點,帶動周邊產業發展,提升整體的觀光效益。
大湖風景特定區屬於縣轄風景區,縣府已與員山鄉公所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達成初步共識,希望營造出有別於梅花湖的遊憩及龍潭湖的生態之優質休憩空間;未來縣府也將持續分年分期向中央爭取建設經費投入,縮短整體大湖風景區建設期程,以回應縣民及員山鄉民的期待。
我們也在去年2月在員山進行「第一消防大隊暨員山消防分隊辦公廳舍新建工程」,規劃興建地上3層、總樓地板面積約562坪的建築物1棟,這項工程將全面改善原有廳舍老舊狹小問題,以有效強化整體消防戰力,更完善的守護縣民生命財產安全。
五結,這片廣闊區域,承載了數條重要的交通樞紐。二結聯絡道做為東西向交通幹道,是「宜蘭縣總體運輸發展計畫」四縱六橫的路網之一。其中,東起縣道191線側車道、西至宜31線的「都外段」已經通車,而宜31線連接省道台9線的「都內段」則預計110年完工,屆時可望減緩市區道路負荷,同時改善五結、羅東及三星的交通狀況。
環境安全方面,位於冬山河出海口的五結防潮閘門,長期保護該流域上游的民眾免受海水倒灌,建成迄今歷經半個世紀,即便縣府每年編列預算維護,仍不敵結構及機件老舊,以及地震頻仍導致主結構受損的影響。為了解決這樣的隱憂,我們新建一處新的五結防潮閘門,該工程將於110年開辦,大大增強防洪禦潮之功能。
另外,正在興建的茅仔寮抽水站將於今年提前投入防汛運作,解決茅仔寮地區因地勢低窪,每逢大雨易淹水和積水的情形。這座顛覆傳統外觀的抽水站,以龍貓為造型,除了保障居民生命財產安全,未來也能成為休憩的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