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物之書】
有被記錄下來的,才算是真正發生過。(Scribere necesse est, vivere non est.)
——茱迪思.夏朗斯基(Judith Schalansky),《寂寞島嶼》(Atlas der abgelegenen Inseln)
清運公司傳來空無一物的房屋室內照,我想:啊,就是這樣了。
客廳的沙發、電視櫃、桌子、冰箱,以及房間裡的床墊、床架、窗簾,到廚房的流理台、瓦斯爐、抽油煙機,悉數消失,只剩下牆的四角。
「再見了。」我看著母親生活的痕跡,知道就此告別與母親一起生活的時光。
在有些地方,會將逝者的東西全數燒去,連照片也不例外,我想大概是要讓生者不再罣礙。而有朋友叮嚀,在七七四十九天內,可以以母親之名布施,物品、金錢,都可以。
「這是我們最後能為她做的事了。」
返回家鄉後,斷捨離過一波,母親的、自己的,有些是趁她住院時清掉的,在環保袋中搜集來的衛生紙、竹筷、吸管,標誌著讓人不忍心的節儉;有些則是在母親出院後跟她一起攜手處理掉的,可能也是出自於丟棄母親東西的罪惡感,也把自己的書賣掉了上百本,以及許多不合時宜的衣服,全數淘汰掉。
彼時正在流行的斷捨離書籍,告訴大家要把東西揣在懷裡,若沒有怦然心動的感覺,便心懷感激地與之告別、丟掉。
說不上那樣的斷捨離方法有沒有用,因為整理遺物的過程,就像是把有感覺的部位悉數割去,不能有太多感受,否則永遠都結束不了。堪用的物品,便捐給回收站,鍋碗瓢盆、櫥櫃、民生用品,甚至是未拆封的衣物、不知道為什麼有許多個的電熱水壺,或是那些擁有記憶的物品,小時候曾經見過的衣帽架、跟著母親許久的傳真機、一起出國旅遊買的紀念品,都選擇不再留下。
來幫忙整理的親友為了不讓氣氛憂傷,看著母親買的許多夾鏈袋、垃圾袋,語帶笑意地說:「妳媽真的很會買捏,」但旋即轉為苦笑,「不用這麼節儉也沒關係啊。」
裝箱,用封箱膠帶黏上,以麥克筆寫上內裝何物,不要的物品則是放進黑色大垃圾袋。
人生最後所擁有的物品,只剩下丟掉、捐掉、留著,這三種選項,而且數量逐漸遞減。
這段期間內,大家多多少少都捎來安慰訊息,「妳這樣是最好的。」比起臥床、長年的照護,母親做了最好的選擇,對她自己、也對妳。人們這樣說著。而我端看著收拾過後、重新安身立命的住處,感覺自己什麼都不想要了,物品以及金錢帶來的是空虛以及遺憾。
許多時候,我寄居在外婆家的小房間裡,那曾經是母親帶著新生的我寄居之處,同樣的磁磚、電燈,但如今對外窗已經用報紙封上,隔壁的建築緊緊貼著牆壁,成為一個外頭陽光照不進來的房間。床單已經洗過,登機箱裡放著我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黑色的,那陣子在靈堂前,都穿著這樣的衣服。
總是要搬出去的,找一個自己的地方。因此我再度瀏覽起租屋網站、網路社團,只想要一個地方可以安放自己,越快越好。
我用最快的速度在一周內找到了新的住處,有著已經簡配好的家具。我感覺自己其實並不缺少什麼,只要有一張床、一扇窗、一個浴室,然後有網路連線,就能稱之為家。朋友們陪著我去逛IKEA,我想著的只有簡單的生活器具,以及早些捨棄的物品如今又要再買回來,似乎有些可笑,因此認為自己不需要買什麼生活雜物。但朋友拉著我,依舊在購物車裡放入腳踏墊、簡單的碗筷、一只垃圾桶,回到家裡時,至少可以好好擦乾濡濕的雙腳。
以為自己可以什麼都不需要了,但在日常裡,仍有些必要的消耗。
——洗衣
洗衣機的聲音響著,獨占了整個空間。最後那一天,我把衣服丟進去,想著要洗乾淨。找到母親後、在等待葬儀社的人繼續程序前,仍有最後的理智要將洗衣機裡的衣服撈起、晾乾。儘管腦袋一片發白,卻依舊內建了不讓一切更糟的反射動作:不想在整理遺物的過程,還得分心洗衣機中濕透的衣服。
距離那日的幾個月後,在陽光極好的這一天,將床單、被單、枕頭套一併丟入洗衣機,然後披掛在陽台的椅子上,想來是令人舒心的一件事。事實上,南部的陽光從未讓人失望。
而我想起母親,有一次她在教會中向其他姐妹說著,還要替我做家事、洗衣服,所以不能垮掉,不能生病。在一旁的姐妹說:她終究要成自己的家,終究會學會這些事情。
是的,我想,母親終於從她這樣的身分卸下,不再為女兒操勞了。
洗衣機的聲響停了,我起身,拿出裡頭的衣物脫水,日常的這些舉動都像是在向母親告別,成為兩個獨自的存在。
——廚房
只要我返家,儘管下班時間再晚,她都要炒一盤菜、或是熱一鍋湯,甚至是買外面的便當重新擺盤。我會邊吃邊笑著說:「妳不是要我減肥?怎麼又給我吃這麼多。」
在母親留下來的筆記本中,她抄寫著許多食譜,那些菜式我一道都不會。自炊的生活裡,也多是煮些簡單的麵、燙青菜或煎肉排,電視機或電腦螢幕裡發光的影像,比菜餚還要吸引人。
看著電腦畫面裡日本偶像吃著鹹鹹的梅子,湧上一股酸鹹感。我曾在租屋處的冰箱裡擺上一盒,是母親寄上來的包裹中安放著的梅子,我曾疑惑沒有出國的她,是怎麼擁有這些日本食材的?直到在她住所附近的百貨裡看到異國食品展,心中約莫有了答案:自己一人在百貨中逛著高級或是陌生的食材,想要試試看、想嘗試更多的味道,因而買下,也想著要與我分享吧。
酸鹹感又再度湧了上來。
——衣櫃
悲傷總是來得有點慢,例如,窩在沙發上看合購版時恍然想起,不知道跟母親去京都玩時買的那個牛皮背包上哪去了,清掉遺物時沒印象看見,可能再也無法覓得,那扇門已經緊緊掩起。比起怦然心動地斷捨離,現在感覺更加深刻的是如何不感到疼痛地捨棄,以及珍惜留下的物件,但不執著,知道這一切終究都會失去,卻也不輕易放棄。
母親的衣櫃裡有幾套好的套裝,本想著百日時化給她,但最後仍是猶豫了,因此就帶在身旁。她已經許久沒有穿過那些衣服,那是在她意氣風發工作時買下的吧,或是她想著要去應徵體面工作時穿的,只是有些從未穿到。平常僅穿POLO衫、排汗衫,搭上黑色長褲,腳踩著我買給她的運動鞋,她還囑咐著不能買白色的,因為做清潔工作時容易弄髒。
而母親送過我幾次衣服,是從成衣賣場買來的,或是百貨中沒有見過的小牌子,尺碼總是不合身,卻也捨不得丟,因此我搬了幾次家,都還是帶上這些吊牌未拆的衣服。在把母親的衣服捐出去時,我也一併將這些衣服裝箱寄出,不再徒留好幾年都沒穿的服裝。
極簡主義愛好者之中,有人拍了一部紀錄片,跟他們的網站同名,裡頭總是提到一句話:「愛人,以及使用東西,並非全數地捨棄或完全不購物,而是好好使用每一個生活中的物件。」(Love people and use things, because the opposite never works.)
——舊照片
選了一日,一口氣掃描好手上的舊照片,那是母親許久之前就整理成相本、放在行李箱內,早早就交付好的存在。不只是照片,還有著我自國小開始的獎狀與文件,直到我碩士畢業那一天。
好像日子就停留在那裡了,在那之後,我去了哪裡?畢業後,工作浮沉,閒暇時出國散心,投身戀愛,母女之間的聯繫轉為網路上的相處、數位的相紙。
這些相紙吸納了碳的味道,不只是記憶與時空,更成為氣味的載具,彷彿又回到母親離開的那一天。還真是4D啊,忍不住跟朋友這樣說道。有些相片已經遭白蟻啃噬,母親搶救下來,我想像著她珍惜地放入相本、夾鏈袋、鐵盒、行李箱的畫面。
許多時刻我都已不記得,包括五歲時去到東京、河口湖以及迪士尼的照片。相片替我記得,母親也都記得,我放進掃描機裡,讓數位的訊號代替我記得。
這陣子以來,我很怕睡著、或看人睡著的模樣,那就像是我早已經預習許多次母親的死亡,躺著、眼睛就再也沒有張開了。但當那樣的畫面真的來到眼前時,當下只有停不住的眼淚。到現在依舊每天重播這樣的畫面。
也許仍有些快樂的事。掃描了三百張舊照片,原以為此生再也找不到父親的照片,但裡頭仍存著幾張與他的合照,還有一張全家出遊的照片,儘管彼時大家都已經破碎,我還曾經在母親與父親吵架時拿出剪刀剪去全家福,留下我與母親的半邊。
我記得母親的美麗,照片裡也是如此。如果母女之間勢必爭論,我想她是贏的,她年輕時的美麗我完全看不到車尾燈,也服氣她總是嫌我胖。
放舊照片的盒子,是我參加高中同學喜酒帶回來的喜餅盒子,裡頭還掉下了幾根母親的頭髮。我知道是她的,因為總是比我的頭髮還要來得細軟。蓋上蓋子,我知道這就是所有了,而我終於悲傷起來。
日子持續往前推進,每一天醒來,知曉自己生命又將延續的那一刻,我想起有人曾這樣囑咐過我:不要責備活著的自己。
結束儀式、收整遺物、打包自己,從寄人籬下到在陌生但屬於自己的床鋪上醒來,一切依舊很不真實。緩慢起床、出門吃早餐的途中,想起袁哲生〈父親的輪廓〉:「好好活下來,不一定要在意別人的話,人生有時候要走自己的路。」
摘自《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
水簾式油煙處理機 在 黃后駕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總算...
難產許久的裝潢過程擠出來了!
前些篇章我們分享了買房的一些小經驗,很謝謝很多人都用心耐心的看完!有私訊我們的,我們也都儘量的回答你們的疑問。
而這次我們要分享也順道開箱我們的新家!!
開頭先說明,買了新成屋,除了基本的衛浴設備以及部分的廚具空間外,其他的就是「零」。
在今天分享的文章內,不會提及廚具的部分,因為廚具我們是跟原有建設公司搭配的廚具公司做變動!如果有興趣的可以讓我們知道,有空我們可以再分享!
今天的重點是「設計師的重要性和室內裝潢」這部分
從買了房子後,爸媽(公婆)就給了我們震撼的一彈「必須要裝潢完才能入住」。對於這個想法,其實一剛開始我們真的沒有做好心裡準備,因為總覺得先入住再說,存了錢之後再慢慢裝潢!但他們以過來的身分經驗告訴我們,住進去東西多了「要裝潢根本是場災難」!
而且我們心中也有一個既定的印象「設計師要設計費,而且非常的貴!!」
然後呢!我們就開始了尋找「裝潢」的公司。最先開始,我們找了傳統的統包商再搭配上他們所謂的「設計師」做接洽以及溝通,但幾次的談論下來,都不太合乎我們心中想要的樣子,那位設計師給了我們一些她特有的想法,也用「平面」出圖的方式告訴我們她的室內空間規劃!甚至於直接跟我們約在新家的現場實地畫出她要規劃的空間!
但我們總覺得這個櫃體好像不應該是這樣?這邊的空間上不會壓縮到嗎?用這種的色調會不會顯得很突兀?這種的隔間真的適宜嗎?
之後也看了很多她曾經的作品!我們總算明白不合心中樣子是什麼意思了!
「她會把我們想要裝潢的空間填到最滿!」
意思就是,我們想要這面牆有收納的空間,她就將整面牆填滿櫃體。
我們想要這邊有天花板,她就讓我們選擇出想要的天花板樣式然後弄出來。
我們想要這邊有個擋門,她就將她曾經做過的擋門樣式讓我們選擇。
最後整個空間都是用個別決定然後再拼湊起來的樣子,當然會不合我們的意!因為根本沒有統一性也沒有任何協調的美啊!!
然後我們也因為跟第一位設計師來來回回了談論了一兩個月,實在也覺得乾脆用我們自己的想法去傢俱行買傢俱,然後某些無法買到尺寸的傢俱再用系統櫃去補足!
但殊不知這樣的決定更把我們推向另一個深淵!
因為我們想要的太多,我們的風格也無法統一!所以每每再看傢俱的同時都會對自己產生疑惑!這樣真的適合嗎?啊電線怎麼辦?啊那邊沒有插座!啊這個牆面的櫃子好像太小了!啊有大一點的櫃子嗎?啊有淺一點的櫃子嗎?看了一個月下來也都毫無頭緒,最常聽到的就是「你們要這個尺寸可能要用訂做的哦⋯⋯」「這個顏色沒辦法做出那樣的櫃子啦!換那個顏色也不錯啊⋯⋯」「沒插座就拉延長線出來就好了啦⋯⋯」
搞得我們兩個每次看完傢俱都要緊張兮兮的又趕回沒完工的新家去丈量尺寸,然後又發現尺寸不對...來來回回一個月真的心好累!
某天,我們突然講起「如果直接有人幫我們從頭到尾都弄到好就好...」這時候我們突然覺得「設計師」的重要性!
很碰巧的!我同學的老公剛好就是,就秉持著試看看的心態我們約了第一次的碰面!還記得那時候我們的房子還是毛坯屋!牆壁尚未抹平也未上油漆!當天設計師丈量了整個家的平面空間尺寸(花了很多時間,陵陵角角無一處不放過,連插座配置位置都細心的紀錄著)這是第一個設計師沒有做到的事⋯⋯
然後第一次他沒有問我們太多的想法,反倒是給了我們很多設計上的概念(其實蠻像上了一堂課)從木工與系統櫃體的不同、油漆粉刷的方式、燈光線路的配置、空間規劃的建議都說得清清楚楚!然後問了我們心中想要的風格,也看了我們參考了哪些的設計作品,之後就約了下次的碰面!
第一次的討論,讓我們放鬆了很多,因為我們不再需要擔心管線會不會卡住、這個板材好不好、顏色要怎麼搭配、這個空間應該要怎麼規劃...
因為我們只要努力的把我們想要、需要的想法,盡可能的表達讓設計師明白就好!
爾後的幾次討論,都讓我們緊繃的心情漸漸舒緩下來!不管在交屋、驗屋、廚具進場..等等惱人的問題都有專業的設計上替我們擋著!讓我們少吃了很多悶虧!
在經過無數次的修改討論,從平面圖出到3D圖!到了最後的板材配色、燈光顏色選擇...對我們來說,除了期待就是期待,已經沒有任何的擔心了!
很碰巧的,交屋後,老公有任務必須北上一陣子,而老婆懷孕回北部娘家也無法出現監工!這時候設計師真的幫了我們很多的忙,每天群組的進度拍照回報、還有幫我們規劃好的行程進度(什麼時候要丈量窗簾、什麼時候傢俱可以開始購買、什麼時候需要完成些什麼⋯⋯)以及我們家電冷氣安裝的接洽還有危機上的處理!全部都不需要我們擔心...
一直到了裝潢撤場驗收,我們看到了就是當初3D圖的樣子!接近百分百的還原度...當下我們真的明白「設計師」的重要性了!
說了那麼多!
當然重點還是要開箱一下我們的新家啦!
我們最在乎的就是「空間」以及「收納」,因為老公很不喜歡家裡雜物很多,而老婆喜歡簡單明亮不喜歡家裡凹凹凸凸不平整!
所以一直跟設計師強調說,我們的風格就是簡單乾淨,然後要有很多的收納空間!還有老公一直希望有面清水模的牆面,因為他從以前就很喜歡安藤忠雄的風格!
我們開箱正式開始囉!
喔對了!因為預算的問題,我們只裝潢了ㄧ、二樓的空間⋯⋯
從大門口進來看到的就是寬廣乾淨的空間,直直穿透的視線能夠看到後面將近四坪大的後院!在視覺上這樣一連貫的視覺就會讓家有放大變深的效果!
右側的電視牆面用了老公期望的清水模,但礙於成本以及維護的問題,設計師這次使用的是特殊的技術,在木工離場後使用特殊塗料模擬成的清水模牆面!其實不摸單看相似度真的極高!電視牆面大氣的清水模樣、搭配簡單又有基本收納功能的矮櫃,其實整體的視覺上就只有簡單、舒服好言語!
另一側就是簡單的沙發以及我們夫妻倆挑選的特殊客廳桌!
至於天花板,因為我們有監視器設備、投影機設備、音響設備的管線,所以用了簡單的天花板去做遮擋,符合當初老公要求不要有落差的天花板!加上幾盞鑲燈(那個是什麼燈我不會打...)整個客廳用簡單的方式帶過,既舒服又簡單明亮!
中間的區域,左側是廁所,為了減少存在的突兀性改成了連貫整個牆面的推拉門,一路延伸到整個樓梯的側面。很多人來做客都還會找不到廁所呢!還有設計師小巧的設計了一整面能夠讓我們紀錄行程以及讓女兒自由作畫的牆面!右側就是諾大的收納空間,打開裡面全是可以自由挪動更改間距的層板空間!不管什麼東西都能清楚明瞭的收納在其中!還有老公最需要的酒櫃收納!
在客廳以及收納區域,設計師大膽的用了黑框以及燈條做兩個空間的區隔,其實一剛開始真的很怕這個黑色會壓縮了整個空間,但秉持著相信專業的道理!我們最後所看到的成果實在非常的成功。因為這個黑框帶出了後側空間(廚房、收納空間)的範圍性,讓原先會因為視覺擴散導致讓中後段空間虛掉的窘境,用黑色讓視覺自動的將後側空間聚集後往後的延伸出去,讓整個空間感覺更深更大!老婆很常笑著說,這個好像一個畫框,後面的空間就好像一幅畫一樣!
收納空間以及廚房的部分,當初我們夫妻倆也提出了要有區域分隔的要求,除了偶爾可以讓廚房空間獨立出來之外,也能隔絕油煙或是冷氣的流通!在這之間的推拉門,設計師用了同色調的板材再加上了玻璃,讓視覺依然有穿透性之外,也能在關起門後能保有自然光的照射!
至於主臥,就是有滿滿的收納更衣室,極度符合需要大衣櫃的夫妻倆!
要說的細節真的說不完!
在同個社區裡,很多鄰居都來跟我們抱怨他們給統包處理之後的災難,怎麼會當初說的跟做出來的差那麼多。也疑惑為什麼一樣的房子我們的看起來就是比較大也感覺不一樣!
只能說,術業有專攻!
要尊重各行各業的專業!
喔對了!
另外補充一下...
因為老婆懷孕關於板材甲醛含量的問題!
因為我們是...木工+油漆然後系統櫃完後再由油漆收尾...
在系統版的部分,設計師幫我們選擇了「環保低甲醛」材質!
裝潢好進到房子裡,味道上完全不強烈!再加上入住前每天電風扇開著+門窗打開通風!
也買了淨化空氣的植物(虎尾蘭、袖珍椰子)
以及空氣濾淨器兩台24小時不停的運轉!
所以在甲醛濃度上雖然不是完全沒有!但儘量壓到最低了喔!
#佐一空間設計
#無著色空間影像
#專業的就是不一樣
#設計費付的心甘情願
#每天都期待回家
水簾式油煙處理機 在 富收實業有限公司- Home 的推薦與評價
革命性無耗材**水簾式油煙處理機、空氣清淨機(非靜電機.非一般水洗.非濾網過濾) 21207187540074 | 露天拍賣-台灣NO.1 拍賣網站. 直購價:12,000元。物品狀態:全新。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