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似乎大家都在重溫《#鐵達尼號》,前天也就這麼在電視上又觀賞了一遍,帶著一種末日感,自此之後的日子都只是餘生。1912 年 4 月 15 日凌晨 2 點 20 分,一艘從英國 Southampton 前往美國紐約展開處女航的豪華郵輪「鐵達尼號」撞上了冰山,船身裂成兩半沉入大西洋,死亡人數超越 1500 人以上,生還者僅只有 170 多名,幾乎可以說是史上最廣為人知的海難事件。
⠀⠀⠀⠀⠀
鐵達尼號是以頂級規格打造的空前豪華客輪,配有室內游泳池、健身房、土耳其浴室、圖書館、升降機和一個壁球室。整艘輪船採用高級家具以及各種昂貴裝飾,最為奢華之處是頭等艙的主樓梯,配有橡木鑲板以及鍍金欄杆的大樓梯,頂部是由熟鐵支架支撐的玻璃穹頂,使自然光灑滿大樓梯。
⠀⠀⠀⠀⠀
近幾年報導透露,英國的藍星航運 Blue Star Line 公司決定打造一艘名為「Titanic II」的夢幻之船,預計於 2022 年再度照原路線揚帆,一樣足以容納 2400 名乘客與 900 名的船員,幾乎完全重現百年之前的豪華面貌。這艘耗資五億美元所打造的 Titanic II,則會先從杜拜出發,預計兩周的時間底達英國 Southampton,接著依循鐵達尼號的原始航線,從南安普敦前往紐約,依然打算經過北大西洋航線上的冰川區域。唯一不同的是,該公司絕對會準備完全充足的救生艇與救生衣,並補充許多現代的救生設備。
⠀⠀⠀⠀⠀
1997 年 James Cameron 根據鐵達尼號沈船史實和先前的版本自編自導自製成同名作品《鐵達尼號》,分別由後來的影帝 Leonardo DiCaprio 與影后 Kate Winslet 飾演男女主角,豪擲在當時有如天價的兩億預算,以打破社會階層的浪漫史詩愛情災難電影,橫掃第 70 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導演獎等 11 項大獎,成為影史上最受觀眾喜愛的經典電影之一。在 2012 年以 3D 版本重新全球上映,為鐵達尼號沉船事件 100 周年作紀念,也在世界各地寫下難以超越的票房紀錄。
⠀⠀⠀⠀⠀
多年之後,憶起整部電影最令我動容的一段,仍是那幾位時窮節乃見的演奏家,「Gentlemen, it has been a privilege playing with you tonight.」他們佇立於甲板上,耳邊此起彼落是絕望的悲鳴,周遭伸手不見五指似人生的終章,四名樂師選擇索性繼續做自己最擅長的事,嘴裡淡然幽默地說,反正無論用餐時或逃命時也都一樣無人聆聽,因此他們散了又聚,樂器再次架起,盡興演奏直至天光沫滅,那一刻真實存在,更是藝術令人肅然起敬的一刻,清風拂山崗,明月照大江(https://youtu.be/_RcVzevWX4U)。
⠀⠀⠀⠀⠀
⠀⠀⠀⠀⠀
所以,後來有了熱愛李奧納多的 Xavier Dolan,年僅九歲就寫了一封親筆信邀請偶像來蒙特婁拍電影,同時,也因此誕生了最受世人喜愛的好萊塢銀幕情侶,以各種型式持續他們超越愛情之上的浪漫旅程。Kate Winslet 永遠都是最支持李奧納多的身影,2016 年,他終於眾望所歸以《神鬼獵人》奪下影帝時,她不顧自己參與演出的《史帝夫賈伯斯》也在競爭行列之內,第一時間衝上前去給予無私擁抱和祝福,只見淚滴在眼眶中轉動,盡是無比驕傲的神情,此為那晚尤其真摯動人的瞬間。另一方面,當她低調於紐約的三度結婚時,李奧納多代替了新娘父親牽著她的手走過紅毯,在他們身上昇華成另一種的永恆動人的愛,多年後她如此說道:
⠀⠀⠀⠀⠀
「《鐵達尼號》至今如同昨日一樣記憶猶新歷歷在目,我從中體驗到最特別的事、所得到最美妙的回憶,就是能夠認識這一群演員們和可愛的劇組成員。於我而言,念念不忘的莫過於能親身參與其中,與這些如此傑出、敬業可靠又風趣幽默的專業人員共事,就是這部電影所給予我們最為難能可貴的回憶。當然,我更因此擁有了這輩子永遠無法離開的珍貴友誼,就是李奧納多。我們透過一個相當特殊的過程相知相識,我想,就是因為這段無可取代的電影歷程,才會讓我們願意成為對方的後盾,持續關心彼此,照顧彼此。」
⠀⠀⠀⠀⠀
至於 Céline Dion 1997 年膾炙人口的這首〈My Heart Will Go On〉經典歌曲也不能不提,由美國電影作曲家 James Horner 所譜曲,但當時導演 James Cameron 並不希望在電影中放入任何歌曲,因此是先請席琳狄翁錄製完成才找機會放給導演聽,幾次之後導演終於妥協,願意把人聲版的〈My Heart Will Go On〉排在電影片尾。但誰都沒預料到,這首「喚起人們的聲音」的一首歌曲,意外大舉榮獲奧斯卡與葛萊美獎等大獎殊榮,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單曲之一,並持續於世界各地廣為流傳,純樂器版本則在電影中成為 Rose 的愛情主題曲。
⠀⠀⠀⠀⠀
⠀⠀⠀⠀⠀
不停被討論的,還有到底傑克需不需要領便當,肇因於 Kate Winslet 有一年在 BAFTA 紅毯講出:「我覺得海上那扇漂浮的門也可以容納得下 Jack。」雖然她旋即補充說李奧納多打從心底不在乎那扇門,但因為曾有此句發言,也讓悲劇結局成了世紀爭議,所有人多年來不停詢問導演相關問題,令他不勝其煩,終於在前幾年一次爆發:
⠀⠀⠀⠀⠀
「答案其實很清楚,白紙黑字寫在劇本第 147 頁,簡單明瞭。我覺得在 20 多年後還在討論這個話題真的滿蠢的,但同時也可看出《鐵達尼號》讓 Jack 深受觀眾喜愛,以至於不願看到他死去。但如果他活下來了,將會讓整部電影變得毫無意義,這部作品講的正是死亡與離別,所以他必須撒手人寰,無論他是在海裡凍死,或是被掉落的著火乾草堆燒死,他都必須死去。這就是藝術,他之所以犧牲是為了藝術,而不是為了什麼物理原因。」
⠀⠀⠀⠀⠀
「我們真的試過,當 Jack 置身於約攝氏 -2 度(華氏 28 度)的海水裡,你的腦袋已經開始失溫,曾經有節目問過讓兩人脫下救生衣,兩分鐘交換一次,一個人在門上一個人在海裡,海裡的人與漂浮的門想辦法固定住,但在綁與鬆綁、爬上爬下的過程一次平均花上五到十分鐘,當一個人回到門上時幾乎就已經瀕臨死亡,所以無法採用。Jack 唯一能做的就是至少讓上半身保持在海面上,抱著希望等待凍死前會有救生艇把他救出。」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的推薦目錄: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Re: [閒聊] 哪本書水調歌頭抄得最好- 看板CFantasy 的評價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廣東話資料館Cantonese Museum - 《水調歌頭》 宋.蘇軾丙 ... 的評價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水調歌頭心得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水調歌頭心得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水調歌頭王菲的推薦,YOUTUBE、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水調歌頭王菲的推薦,YOUTUBE、DCARD和網路上有這些評價 的評價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以月之圓盼人之團圓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
作者:謝穎豪
中秋,最早現於《周禮》,其起源有多種說法,除了源自古代皇帝的祭祀活動外,也有一說是紀念唐官員裴寂發明月餅解決軍糧一事。千百年來,人們以不同的方式慶祝中秋節,亦是因農曆八月十五的月亮尤其皎潔圓滿,故中秋節也被稱為「團圓節」,象徵中國人祈求家庭團圓、美好的願景。在古代,不少文人士大夫都以詩詞來「詠月」,當中包括月亮的鐵桿粉絲一「詩仙」李白。而不少有關中秋節的詩詞更是表達了詩人身在異鄉,盼望團聚的愁緒。本文將會揀取其中兩段著名詞句來細讀。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 手足情深盼重聚
詞句摘錄於蘇軾的曠世佳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的下片。那時正值熙寧九年八月十五號的中秋之夜,也是蘇軾在密州擔任知州的第二年。這晚,蘇軾在密州北邊的超然台上大宴賓客,喝酒賞月,享受這難能可貴的休歇時光。然而當客人紛紛散去,醉意闌珊的蘇軾並沒休息的意思。他依舊仰着頭,凝望着上空的那輪明月,臉上浮現淡淡憂傷的同時,也向一旁的夫人王閏之緩緩地嘆了口氣。
善解人意的王聞之明瞭蘇軾是在思念子由,即夫君的弟弟,蘇轍。這年,已是兄弟倆離別的第六年。從小與弟弟一起成長,一起讀書的蘇軾在這闔家團圓的佳節裏不禁泛起對闊別已久的弟弟的掛念之情,因而寫下這流傳千古的中秋名詞。
望月懷人 嘆離合無常
想起當年與弟弟一同赴京考試,經歷仕途的各種高低跌宕,如今卻久久不能團圓的蘇軾再也壓抑不住內心對蘇轍的牽掛,直言質疑月亮為何每次月圓的時候,都是在他與弟弟分隔之時,只顧着自己的圓滿,而絲毫不理會人間的離合。但蘇軾轉念間馬上否定了自己的質疑,認為月亮還是有情有義的。因為月亮一月只能圓一回,當中的殘缺遠遠多於其團圓的時候,這正好切合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
這樣的寬慰也讓我們見到蘇東坡特有的灑脫,既然恒古不變的月亮也難以常常圓滿,那與弟弟分別的惆悵也不用多介懷,「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弟弟的滿心思念也可透過月亮來訴說、傳遞與寄託。
但願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滿江紅·中秋寄遠〉
辛棄疾 | 鐵漢柔情寄相思
此詞摘取自辛棄疾眷戀妻兒之佳作〈滿江紅·中秋寄遠〉的下片。獲譽為「詞中之龍」的辛棄疾與蘇軾合稱「蘇辛」,但辛棄疾的仕途更迂迴曲折,懷着满腔政治理想的他屢屢遭到現實的打擊。在投奔南宋政府後,辛棄疾有長達二十多年被南宋王朝投閒置散的日子,而他在擔任地方官時雖功勞卓著,但仍受政敵的故意攻擊而頻頻被調往不同地方任職,故與妻兒分隔的次數亦增多。〈滿江紅·中秋寄遠〉一詞便是寫於和家人分離時的中秋夜。
借月寫意 盼所愛者長相聚
主戰的立場讓辛棄疾的仕途倍添坎坷,幸好,他覓得與其舉案齊眉的知己。秀外慧中的妻子范氏為辛棄疾營造了一個溫暖的港灣,撫慰着在工作上屢受創傷的丈夫,故對愛人一往情深的英雄豪傑辛棄疾,也在這團圓的中秋夜抒發着對妻子的思念之情。
中秋月色格外潔淨明亮,但所愛之人卻不在身旁,承接着蘇軾的「此事古難全」,辛棄疾也明瞭人世間有種種無奈,如月亮也常有殘缺不全般,故感慨說「嘆十常八九,欲磨還缺」。但即便知道月亮不可常圓,辛棄疾仍然祈禱着:但願每個夜晚都能像中秋節一樣,月亮能圓滿,相愛的人也能圓滿,不用再分離。繼而可將離別的愁緒化為相聚時的歡欣,直白地喊出了對妻子的相思和愛意。
由蘇軾到辛棄疾,自古到今,中國人與月亮的關係總是緊密地扣連在一起,為的或許只是那最殷切的期盼——但願中秋夜,人月兩團圓!
(本文曾於2020年9月29日在星島日報「悅讀語文」刊登,並由「國史教育中心(香港)」授權「知史」發佈,特此鳴謝。)
中心簡介:
國史教育中心(香港)(https://www.cnhe-hk.org/)是民間慈善團體,冀望本「香港心、中國情、世界觀」理念,凝聚社會各界共識,向年青一代、老師及公眾人士,傳承中華文化精萃。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悅讀語文 #中秋 #蘇軾 #辛棄疾 #月圓之日 #團圓 #月亮 #周禮 #中秋節 #團圓節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早晨呀各位,【中秋節快樂】‼️
踏入10月,象徵某好朋友離開香港的日子越來越近。
兩星期前跟她吃飯,暢談 #池袋酒店鬼故 跟拘留所典故好不暢快。
雖然明知科技發達,只要有網絡全世界都可以迅速連成一線,但能夠出來見到真人、拿着咖啡杯吹水的感覺和隔着螢光幕並不一樣。
幼稚園小學雞年代中秋節拿着燈籠在公園玩、少年的時候跟朋友名正言順出夜街、成為大學生就要去MMW玩螢光棒(!?)、現在的我只記得去年中秋節也好10月1日也好,都是大圍捕😊🔥
明年今日,可能更多朋友移民了。
喂,#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中秋節回味在教室裏背誦《水調歌頭》那段 #曾一起走過的日子 吧!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庚子年中秋節,祝願各位平平安安🙏🏻
🛫Kiri出沒注意🛬
https://www.instagram.com/kirita/
https://www.kiri-san.com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日本一人旅》
支持本網營運:
Payme Link:https://payme.hsbc/kirisan
Paypal Link:https://paypal.me/wongkiri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廣東話資料館Cantonese Museum - 《水調歌頭》 宋.蘇軾丙 ... 的推薦與評價
《水調歌頭》 宋.蘇軾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 ... <看更多>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水調歌頭心得2023-精選在Youtube/網路影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一天聽一點#665】跟蘇東坡學「創造意義」的人生| 過好人生的歷史人物No.4 · 流行結他課程010:記下100首的方法(2) 和弦進行式(有字幕). ... <看更多>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段意 在 Re: [閒聊] 哪本書水調歌頭抄得最好- 看板CFantasy 的推薦與評價
前幾天追調教大宋時,剛好看到抄水調歌頭的部份。
節錄那章後作者「為什麼作者都只抄那幾首」的回應。
──
這裡只是想替所有的歷史作者說句公道話。
有的書友說:
「怎麼所有的歷史書,翻來覆去,抄的就是那幾首詩、幾首詞?
就沒點新鮮的了?什麼水平啊?」
有新鮮的。
「一年春事都來幾,早過了,三之二。」
「綠暗紅嫣渾可事。綠柳庭院,暖風簾幕,有個人憔悴。」
很少有人讀過這首詞吧?寫的是什麼?誰寫的?好在哪裡?
如果單拿出來,你們看著是不是一臉懵逼?
歷史文抄詩詞這是必然,大家都是知道的,可是想寫好一個抄詩的橋段,
不單要情節夠突出,
而且抄來的詩詞要附和意境、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不然就是瞎抄。
中秋節我抄個《滿江紅》不合適,
同樣作者抄個九成九的人都沒聽過的詞,你們也得認可才行吧?
所以抄詞的同時,詞要合境、意要達心。
還要有極高的辨識度,減少因註解旁白出戲的可能。這很重要。
那麼什麼樣的詞讓人一聽就知道是幹什麼用的,誰寫的,表達什麼意思呢?
也就只有那麼幾首了吧?
「明月幾時有」寫中秋的,《滿江紅》愛國的,「人生若只如初見」騷包耍帥的。
這就是名詞名句的辨識度,
不用作者再破壞整體文章的連貫性去特別交代詩詞背景、意境的現成貨。
就比如剛用過的《聽穎師彈琴》,
你們回頭再看蒼山用了多少筆墨去說明這首詩的成因和意境?還要刻意去渲染氣氛?
可即使渲染了那麼多,蘇子瞻最後把《聽穎師彈琴》改成宋詞,
似乎你們的反響也不是很大吧?甚至沒當回事兒。
殊不知,蘇軾改那首詞從技術層面和美感上都比《水調歌頭.丙辰中秋》牛的多。
這就是它的天然缺失,知道的人太少了。
所以以後看歷史文,別噴作者就會那幾首詞。真的是能用的太少了。
───
「水調歌頭」、「青玉案」等等有名,辨識度高。
與其說是給古人看,不如說是給多數古文造詣不深的讀者看。
通常來說是作者不會寫,只能用抄的。
但就算作者文學底子深厚能自己寫,讓主角用自己寫的詩去打臉,
多半也會被質疑「哇你算老幾?憑什麼你寫的能折服古人?」,
用一些不有名的大概也是「這首聽都沒聽過,憑什麼折服古人?」
還得花篇幅解釋這首好在哪,
不如大家都抄地位就擺在那的大殺器來用省事。
誰敢說蘇東坡的水調歌頭不好?
誰能質疑青玉案的「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寫得不美?
讀者不敢,書裡的古人也就不敢。
既然大家都說好,甩出去能技驚四座也合情合理了。
用到爛的那幾首,
穩定發揮著讓讀者知道「懂,這裡是主角要裝逼。」的作用。
至於要怎麼「抄得好看」,才是作者發揮本事的地方。
說到底就只是網路小說─歷史分類,不是古文賞析。
詩詞只是點綴,用途在烘托氣氛。
也知道作者的極限多半就在那裡,可說是「不得不抄」。
別太荒謬的我都能接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0.23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antasy/M.1504735343.A.3FC.html
另外我想是金庸的關係,「興,百姓苦,亡,百姓苦」也算榜上金句。
當然可以不寫,但主角是走文人體系的話多半繞不開,讀者愛看。
我看過一本主角是趕快丟一丟那幾首超強的出來把所有人打一遍臉,
再宣稱「詩詞只是小道,恁爸不屑玩了,以後封筆啦!」
對於作者跟主角來說都算藏拙了。
(不是慶餘年那種丟三百首的。)
其實就是公式套路,
好比現在網小要找個不是重生穿越的還比較難。
※ 編輯: shuanpaopao (218.161.0.232), 09/07/2017 15:42:2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