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中的滋味——鹽埕區三信巷子的蝦仁肉圓】
美食,雖有一定評比,其實大家都有各自偏好。
我,為什麼會對蝦仁肉圓這麼執著?和童年記憶有關。但今晚才發現,也和我媽媽的童年記憶有關。
我最愛吃的清蒸蝦仁肉圓,是南高雄鹽埕廟附近高雄三信旁邊市場的,那是媽媽出生的地方,也是媽媽長大的區域,媽媽少女時期公司的附近,嫁給爸爸之後,搬到三鳳中街又搬到北高雄,想來吃這攤蝦仁肉圓,當年交通不發達,家裡也沒車,得搭公車跑老遠。
於是,帶孩子去吃清蒸蝦仁肉圓,我猜想,大概成了媽媽犒賞自己和孩子的方式。
在三信市場有家清蒸蝦仁肉圓老店,記憶中,經營超過30多年,但20年前或15年前因為兒女不繼承了,就收了。現在賣清蒸蝦仁肉圓的店家不是那攤,但當時吃清蒸肉圓就得順便喝扁食魚丸湯是習慣搭配法,賣扁食魚丸湯的攤子還在,只要有空,媽媽還是會來光顧,一直說:「他們家煮的味道就是不一樣。」
16歲搬到台北之後,很懷念蝦仁肉圓,我吃遍了台北許多夜市,都覺得不對,直到在東區216巷便利商店門口找到一個流動攤子,他們賣的清蒸蝦仁肉圓和高雄那家好像,無論是餡料、皮的Q度和湯汁都好像,我於是每天光顧,下班還外帶回家,當時我在仁愛路的魔岩唱片上班,曾被同事笑說:「妳都吃不膩啊?!」
對呀,吃不膩。
後來,這攤子突然從216巷消失,我充滿了失落感,直到某一天在永康街公園發現這流動攤子搬到這裡來,非常高興,雖無法天天去吃,去吃的比例還是挺高,甚或搭計程車去購買。
曾有個下雨天,好想吃,我搭計程車去買,並請司機等我一下,買了就上車,返回原地,司機很驚訝:「有這麼好吃到妳要特地坐計程車去買?」我說:「對啊。」哈哈,我怕涼了。
這攤子,後來變成店面,都在永康商街,共換了五、六個大大小小的店面,經營者也不再是那對老夫妻。有一天,換了一塊白底紅字大招牌叫《台南府城蝦仁肉圓》,賣的食物越來越多,我通常還是吃它的蝦仁肉圓,頂多搭配現炸土魠魚羹,它的魚丸羹湯沒有南部新鮮好吃。
最離譜的事是——
這家店門口貼了一些推薦報導,我從來不曾發現那塊貼著「名人推薦」的版子上有某雜誌訪問我的文字和照片,我慣常去購買,就回家了。某天提到這家店,朋友說:「妳沒看見嗎?」「咦?!」另一天,我去購買時,特別去看,完全嚇到,我的照片也太大了吧?!昏倒。幸好,後來又後來,它們在我的照片上貼上其他推薦報導……只剩下我的鞋,哈哈哈。
媽媽到台北,我也帶她去吃過,她覺得味道和高雄三信市場那家很像,高雄其他家蝦仁肉圓都不像,有的皮厚、有的肉餡太硬、有的醬汁不對,多少年下來,我們也吃過無數家店。
今晚,和媽媽去看花燈,愛河旁的花燈都撤了,只剩大型景點有裝置藝術的花燈,熱鬧的攤販也沒了,喜歡熱鬧的媽媽有點失落感,就說去三信吃扁食魚丸湯吧,可惜打烊了,只好去吃滷肉飯,不,是肉燥飯,高雄稱魯肉飯(滷肉飯)都叫「肉燥飯」。
幾十年來,鹽埕區變化很大,特別是捷運通了、愛河整治完畢之後,媽媽每到這區塊,就會指著哪個店、哪條街、哪棟樓原來是怎麼樣,後來又怎麼樣,老人家是活歷史,雖然他們某部份記憶也會模糊。
我不知道媽媽是否有感性的小小區塊,比如,想起青春時代的自己。
我問她:「妳在這裡會想起以前嗎?比如少女時代?」
媽媽說:「太久了,都忘得差不多了。」
夜深了,媽媽覺得很累,因為今晚不夠熱鬧,畢竟是周一,元宵節也過了。媽媽很喜歡熱鬧的地方,或許和她在鹽埕區的童年記憶有關,小時候就是熱熱鬧鬧、人群擁擠的一塊繁華地帶,現在大家都不愛擁擠(特別是我,誰叫我生長在清幽的中油社區),凡只要擁擠鬧熱的地方,媽媽精神就很好。
深夜,我望著那個打烊的三信小市場,想起靠著牆的那一條靠牆小桌面,小時候,牆壁應該不是黃色的,但童年的我,就和弟弟們在那裡坐著高凳子、腳踏不上地面,吃著熱騰騰得清蒸蝦仁肉圓、喝著熱騰騰的扁食魚丸湯……完全不知道媽媽的童年與青春期就在這裡渡過……
更扯的是,我今天才知道三信市場的地理位置,別怪我,我青春期開始,就生活在台北,我對高雄地理環境很不熟的。
哎,小時候,每次都想下次來吃蝦仁肉圓,又要很久了,連碗裡的湯汁都珍貴地舔乾淨;搬到台北,每次回高雄,肯定要去光顧。直到這家店收攤,再也吃不到,台南府城蝦仁肉圓,變成我的代替品。
搬到上海北京,思念一發不可收拾,我開始試做清蒸蝦仁肉圓,坦白說,做得九分像,也挺好吃。
偶爾在想,我們懷念的美食,其實記憶也佔據很大的成份吧?!所以現在很流行「古早味」。不過,不是打著「古早味」或「○○年老店」標語,就一定能打動人,這一點,我想大家都知道。
值得一吃二吃三吃四吃、值得一去再去反覆去的店,都有其特點。以這世代說法,當年的鹽埕區是高雄小吃一級戰區吧,經得起考驗的,才能存活。
我和媽媽的美食口味,老實說,有非常多不相同,仍有一些一樣,比如,清蒸蝦仁肉圓、扁食魚丸湯……等。
那是嘗試過許多店的評比,自然包括彼此記憶中的感情滋味,我媽媽的,我的,可能還有你的他的,不同的故事。
^_^"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