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巡禮-文化小旅行
感謝家扶所有小朋友的相伴,讓芝樺姊姊渡過一個豐富的上午。
今(20)彰化市團委會在暑期即將結束前偕家扶中心的小朋友一起渡過一個快樂的文化小旅行,很榮幸芝樺也能深在其列,與孩子們同樂。
此次旅行以徒步的方式參觀彰化的「孔子廟」、「元清觀」,最後在地方美食小吃名店「阿璋肉圓」共進午餐,順利完成豐富而知性的文化巡禮。
現今資訊取得豐富,孩子們往往過渡依賴電子產品,而疏忽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道理,俗云「百聞不如一見」,透過專業的解說員告訴我們歷史的典故與建築時空背景的意涵,更能讓我們了解古文明的偉大,在這次的小旅行中,孩子們雖然各個汗流浹背,但接觸文物與戶外巡禮的喜悅之情完全藏不住,在專注的聆聽解說外,當然也有嬉戲打鬧的畫面,但也因此更顯的童真。
接近中午時刻,大伙的力氣幾乎用盡,但最終總算順利達成今天的小旅行任務,在終點站「阿璋肉圓」用餐,Q彈的外皮包覆肉餡,淋上特調的醬汁,軟嫩的肉餡入口散發淡淡的肉香,在搭配外皮,口感極佳,若稍嫌味道太重,還可以喝一口清甜的貢丸湯,融合醬汁的氣味,不一會兒功夫,看到孩童們臉上露出飽足的笑容,阿璋肉圓的阿姨、叔叔也都自豪地感受到分享的快樂與幸福。
常年來「阿璋肉圓」不僅是外地旅客的必吃美食,也是異鄉遊子返鄉的必到之處,更是地方民眾偶爾打打牙祭、三五好友相約用餐的地方小吃,長年門庭若市,有鑑於此,「取之於民,反饋於民」,每每公益活動的邀約,「阿璋肉圓」也都是二話不說,長年力挺,最後非常感謝「阿璋肉圓」的所有工作夥伴,讓家扶中心的孩童能夠在文化小旅行的終點站享受這樣幸福的在地美味,也祝福「阿璋肉圓」能夠業績長紅,為我們鄉里回饋更多。
https://www.peopo.org/news/477861
新彰化新聞
彰化市即將舉辦慶祝建城3百年,而彰化市的到底有哪些好吃又好玩的美食小吃和古蹟,彰化縣救國團彰化市團委會為了讓家扶兒能在暑假最後階段能夠充實生活,更能了解自己的家鄉,特別籌劃彰化文化一日小旅行,由專業導覽老師解說帶領,了解彰化城發展故事,以及品嘗彰化小吃。
https://www.facebook.com/934852003260084/posts/3235282156550379/
https://youtu.be/06YAX3ExeWQ
Nownews
影/彰化小旅行 家扶兒走訪古蹟、品嚐美食
https://www.nownews.com/news/local/5048537
台灣新生報
https://www.tssdnews.com.tw/?FID=64&CID=522262
亞太新聞網
https://www.atanews.net/?taiwan-changhua=70937
大彰化新聞
救國團彰化團委會 攜家扶兒遊彰化古城
今年暑假因為疫情的關係比往年少了兩個禮拜,眼看再一個多星期就要開學了,救國團彰化市團委會與縣議員溫芝樺服務處攜手,帶著30位家扶中心的小朋友一起暢遊彰化古城,由專業導覽老師解說帶領,了解彰化城發展故事,以及品嘗彰化小吃。
https://www.facebook.com/1625987004334759/posts/2682179775382138/
https://youtu.be/keMR8wVIVvQ
#阿璋肉圓
#彰化市團委會
#救國團
#彰化縣議員温芝樺
汗流浹背典故 在 貝琪梨 旅行藝創空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泰國旅行不思議] 之一
這趟出門前很多人(其實只有三、四個人XD)問我
接下來要去哪裡
當朋友知道我要去「撒哇滴喀」國度的時候
紛紛露出驚奇的表情
「太近了」
「這不像妳會去的地方」
其實我跟對方的想法是一樣的
我自己也沒料到會來泰國 XD
不過人生中總是有些旅程
妳知道如果不趁現在跟很熟的人一起去
自己一個人並不太會有動力去
至少現在已經對夜店咖的青春人生遠目
不太會自己一個人來泰國尋找青春
而雖然很能買東西
但並不愛進行單純吃吃喝喝買買的旅行
泰國變成了一個知道它很棒、卻總不在我的首選旅行地之列
就如同前年底和朋友去走尼泊爾聖母峰基底營
同時期撞期了原本想再去南極
不愛爬山的我
知道自己如果錯過那次機會跟朋友去聖母峰基底營
也許這輩子自己一個再也沒有動力去
但是南極就算有人阻止我
我自己一個人也會再去
於是當年選擇了去尼泊爾
而這次的泰國之行有異曲同工之妙
總之我來了 🤣
這次來曼谷除了見老朋友之外,
曼谷幾乎只做極為短暫的停留,
主要前往曼谷東北部車程約三~四個小時的考艾國家公園,
這裡算是距離曼谷一日可及的自然生態環境
從曼谷可以參加一日行程前往國家公園觀賞爬蟲類、長臂猿、野生大象和附近的葡萄酒莊園
不過喜歡生態自然健行的朋友
建議安排住宿在巴衝(Pak Chong)兩晚或三晚
可以時間充裕地遊覽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裡腹地廣大的景點到景點之間幾乎都是距離幾公里
正確地說,被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的是東巴耶延山-考艾山森林保護區(Dong Phayayen- Khao Yai Forest Complex),而非考艾國家公園。
翻譯自世界文化遺產網站的介紹:
東巴耶延山-考艾山森林保護區橫跨在柬埔寨東部邊緣的巴耶延國家公園和西部的考艾山國家公園之間,綿延230公裡。這裡是100米到1351米高的崎嶇山區,總面積61萬多公頃,其中有7500公頃在海拔1000米以上。北部由孟河的幾條支流匯聚而成,其本身也是湄公河的支流。南邊是許多瀑布、河谷和由四個溪流匯聚而成的巴真武里河(Prachinburi River)。這裡棲息著800多個動物種群,其中有112種哺乳動物(長臂猿類有兩種)、392種鳥類,200種爬行和兩棲類動物。保護世界上受到威脅和瀕危哺乳動物、鳥類和爬行動物具有全球性的重要意義。這其中有19種動物易受危害,4種動物處於瀕危狀態,還有1種受到嚴重威脅已快滅絕。這一地區包含豐富而重要的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為這些動物的長期生存提供了一個適宜的棲所。
從曼谷前往考艾國家公園,可以搭火車或巴士到巴衝,再搭計程車到旅館,或是從曼谷租車。
我們選擇從曼谷搭乘火車到巴衝,再由民宿到巴衝接駁,因為之前要訂票的時候,訂不到有冷氣的火車,於是繼六年前在斯里蘭卡之後,又久違地搭了吹自然風的火車三個半小時,火車上只要有停站,就會有各種小販上車兜售商品,從很好吃一個40泰銖的泡打豬便當、雞肉便當,炸豬皮、炸昆蟲等零嘴,泰式奶茶、椰奶各種飲料、冰淇淋、芒果青,到賣包包、玩具都有。
我們參加 Greenleaf 民宿的國家公園生態行程,半日行程下午三點出發,約七點半返回,一人500泰銖,先前往Ban Tha Chang Spring游泳,再前往地下洞穴看蝙蝠,導遊帶大夥前往洞穴深處,介紹完蝙蝠的生活習性,請大家全關掉手電筒,洞穴裡想當然爾地黑到伸手不見五指,此時導遊幽幽地說,蝙蝠平常生活在這樣的黑暗之中,還有去年受困在洞穴中的足球隊就是呆在這樣的地方十天後才獲救,當下身歷其境,光是想像就覺得困在裡頭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視線,何其可怕!
接著莫約下午17:20~18:20,前往一處空曠野地,可以觀看幾萬隻的蝙蝠出洞覓食,導遊說一整年幾乎的差不多時間,頂多前後差個十分鐘,我想蝙蝠的定時用餐習慣比大多數人類還好呢(笑)。
隔天參加一日行程,早上八點出發,約晚上七點返回,一人1500泰銖(包含國家公園門票、導遊、午餐、點心、水),若半日行程和一日行程都參加可以折200泰銖,小孩半價,比起網路上五年前部落格文章看起來漲了200泰銖,國家公園入門票400泰銖倒是沒漲價,整體來說除了在森林裡健行之外,只要回到車上就是一直被餵食的行程。
穿好防水蛭的小腿襪套,先到世界文化遺產的石碑打卡,再進到森林裡健行,遠處遙聞長臂猿的叫聲,不過穿梭在森林裡,發現導遊帶我們往另外一個方向尋覓,原來是有標誌性的大嘴鳥,再來尋找長臂猿,高處的樹梢上,看見黑色的公長臂猿和白色的長臂猿寶寶,雖然帶著長鏡頭大砲,但是想要手持三公斤半的相機高仰角拍攝高速穿梭樹叢間的靈長類,真的是非常自虐的行程,拍攝的當下,我就在想著泰式按摩了XDXD。除了長臂猿之外,還有巨型蠍子、巨蜥蜴、巨型蟻丘、人面蜘蛛、椿象、青斑鳳蝶等等,不過老實說,身為台灣南部囡仔出身,人面蜘蛛、椿象台灣也看很多XD,下次若再來考艾,我已經想好包導遊只鎖定拍長臂猿和大嘴鳥。
中午在國家公園遊客中心附近的樹下桌椅用餐盒,下午前往蘇瓦瀑布(Haew Suwat Waterfall),從停車場走下去只有一段大約20公尺高的階梯,一下子就到了瀑布。泰國觀光旅遊局的介紹提到,瀑布名稱的典故是一個叫做Suwat的人要躲避軍官而從這個瀑布一躍而下,但是是否真實就無從考證了。
接著又驅車前往第二個瀑布那羅克瀑布(Haew Narok Waterfall),這個瀑布來回要走半個小時左右,瀑布有三層第一層落下垂直高度達60公尺,抵達觀看瀑布的看台前有一大段迂折八九折的陡梯,現在是乾季走起來還好,可以想像如果是雨季來,應該稍微不好走。
行程最後的最後,會經過一段路有機會看野生大象,可惜最後沒有看到,當天同團的一對台灣夫婦,表示他們女兒去年來推薦他們來考艾,不過去年他們女兒沒看到大象,今年也沒看到~
因為在森林裡穿梭,既要防蚊、防蟲還要防水蛭,長褲、小腿襪套外加薄長袖外套、帽子,再扛著相機,身上衣褲一整天大溼了好幾輪,終於結束汗流浹背和相當有趣又自以為有益身體健康的行程,國小以上的小朋友蠻適合參加,可以認識熱帶雨林生態動植物,學齡前的小朋友參加的話,同行父母就得辛苦一點了,萬一小朋友後來在森林裡走不動,爸媽就得背著小孩健行了XD。
另外這次旅行改變攝影記錄的習慣,除了大砲相機拍動物,
嘗試以手機作為主要的攝影工具,
意外發現手機加上好的外接廣角鏡頭和魚眼鏡頭,
變得隨時都可以從口袋拿出魚眼鏡頭來拍攝的概念,
在狹窄空間和線條結構性很強的空間中使用所創造出來的畫面,
相當有趣~
#SANDMARC超廣角手機鏡頭
#SANDMARC魚眼手機鏡頭
九折折扣碼傳送門 (只到八月中唷)
SANDMARC專業手機鏡頭濾鏡系列 URL
https://lihi1.cc/eRHAH
汗流浹背、蓬頭垢面、傷頸椎的追動物行程之後,
接下來改走偽裝亡美系列了 XD
汗流浹背典故 在 陳安儀的窩心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安親的老師談到教孩子「成語造句」的問題。這個我想提出我的看法。
我個人是覺得,以國語文教學的狀況來說,如果經過講解,孩子還是造不出來,或是這個成語在他目前應當閱讀的書籍範圍內讀不到,那麼,這份作業對他而言,就是太難了!
對於這樣的作業,家長、或是安親班老師,應該勇於向任課老師提出,而非抄參考書、甚至替他完成。
比方說,低年級的孩子,你給他的成語造句功課,可以是「津津有味」、「垂涎三尺」、「狼吞虎嚥」、「人山人海」、「白髮蒼蒼」、「七上八下」、「汗流浹背」.......
因為這些成語,在他的生活經驗中,很容易聯想。我在教低年級孩子作文的時候,經果講解、舉例,再要求孩子把上述的成語用進文章中,絕大多數都可以用得很好。
但如果這個成語是「鷸蚌相爭」、「三顧茅廬」、「螳螂捕禪」.......這在他的生活中,看不到也聽不到,閱讀的書籍中也很少見,那麼,懂意思、典故即可,回家功課就不該造句。因為,他絕對造不出來,需要大人幫忙,甚至大人也造不出來,只能抄參考書。
我想這個是「教學經驗」的問題,因為老師看到的都是孩子「做出來」了,便不會考量到孩子是抄的。因此,沒有想過這個題目適不適合當回家作業。
比方說有一次,我兒子三年級時曾有一個作業,是寫出三個「重組之後會變新字」:
比方說:(音、昱)、(怡、怠)(悲、悱)......
兒子找我求救,我就直接在作業旁邊寫:此題太難,孩子做不出來。確實,這樣的作業已經超過孩子的程度,即便會查字典也不一定找得到。
還有一次是「編一個繞口令」。如果我出這樣的題目給小孩,一定會在我的引導下完成,要給予思考的線索(先找出同音韻、或同聲母的字,再模仿現有的繞口令。)但單獨要一個三年級的孩子自己想出來,即屬太難。
其實教學相長,老師也需要家長反應,才能掌握孩子的學習進度。所以,我的想法是:與其在背後抱怨,不如直接坦白且誠懇的告訴老師即可。
汗流浹背典故 在 名師說成語153 汗流浹背-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成語故事由補教名師彤憶老師親自編纂錄音,用深入淺出方式搭配精選完整歷史考據典故的成語故事,透過風趣的口語演繹搭配活潑的動畫,讓孩子看完故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