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抽獎結果整理出來通勤族最愛的集數終於來了🥳趕快收藏起來吧!
感謝大家的參與,還有大家的創意 例如 每日30分鐘 讓你瞭解世界大小事、30分鐘日常必備、通勤陪伴好節目、每天利用零碎時間瞭解國外財經時事。甚至看有聽眾朋友說「從你們的節目聽到盤後,這讓我更立體的對市場情緒產生畫面。」大家的鼓勵我們都收到了😌
🔥這次整理了這兩季大家最喜歡的前三名,以及大家的留言,剛好趁著週末,可以重溫一下還沒聽過的集數🎧
**精選動態有第一季的產業分類集數,歡迎點選收聽!
💡Season2
EP1
大家最喜歡的一集。帶給你啟發的致勝心法,強化Growth Mindset,讓你能笑著加班,還有有趣的小朋友實驗。
EP2
卡車界的特斯拉(第一季也有許多電動車跟自動駕駛的介紹,有興趣的通勤族千萬別錯過了)
EP4 聽聽看不一樣的領域介紹,介紹從黑能到綠能的沃旭能源。
💡Season1
EP49
四大科技巨頭財報分析 表現優異。
EP48
詳細講解反壟斷聽證會。
EP33
投資入門必讀的好書推薦,不只是本投資的書📖
不知不覺就陪伴了大家這麼多集,也感謝通勤族們熱情參與給我們很多的鼓勵,之後我們也會繼續陪伴大家,讓我們一起每天早上都一起成長一點點吧🎈💡✨
沃旭能源財報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積電轉變成綠電大戶的啟示(07/10/2020 自由時報)
台積電向沃旭能源大舉購買九二○MW離岸風電,除了回應Apple供應鏈全面轉用綠電的要求,也證明企業能夠承擔綠電成本,同時更應該肩負起「用電大戶」的社會與環境責任。
台積電年用電量佔全台四.八%,超過台北市年用電量,未來三奈米廠投產後用電量更達全台七.二%,也是用電最多的單一企業。根據綠色和平研究,台積電轉用再生能源可以減少民眾每年的潛在健康成本二十八億元,因此綠色和平樂見台積電在最新的CSR報告書中公布再生能源目標,減輕灰電造成的環境與健康傷害。
去年台積電與另外九家台灣企業加入Apple的「供應鏈清潔能源計畫」,承諾製造蘋果產品的過程將使用一○○%再生能源電力。不僅Apple,包含Google等全球企業將使用再生能源的方針從品牌向外擴展至供應鏈,台灣企業已無法置若罔聞,再生能源已是維持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必需品。
相較於最大用電戶台積電積極回應客戶需求,工總、工商協進會等團體卻以成本過高、時間不夠作為藉口,逃避再生能源購置義務,甚至要求「用電大戶條款」延後上路。然而,綠色和平分析電子、塑化、鋼鐵、水泥四大產業中的指標企業二○一八年財報資料與綠電購買成本,結果顯示企業最低僅需額外增加萬分之二(○.○二%)成本,即可滿足目前用電大戶條款的草案需求,轉用綠電並不會摧毀企業運行。
電力使用是台灣最主要的碳排放來源,但台灣距離國際共識、控制升溫在攝氏一.五度內的減碳目標仍十分遙遠,若消耗台灣半數電力的「用電大戶」不願積極轉用再生能源,一味放話要求政府延後實施法規,將拖慢台灣減碳腳步,遑論更進一步追上國際要求的碳中和目標。
本文作者蔡篤慰現任台灣綠色和平組織特聘能源專案主任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85383
♡
沃旭能源財報 在 Mr. Market 市場先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前幾天跟一位研究員朋友聊到關於離岸風電這個主題,前一陣子剛好也有網友詢問,以下分享一些我和朋友聊天過程談到的概念,以及我自己對這個領域的看法。你可以當成筆記在看。
所謂離岸風電,就是把風力發電機建到海上。風力發電是一個非常受時間和地點影響的發電方式,在適當的地點發電效率極佳。海上由於沒有陸地上的各種障礙阻攔,風力遠遠比陸上強很多,發電效率非常好。不過並非每個海域也都能建設離岸風電,只有風向穩定、風力強、海水下為大陸棚的地區才有建設離岸風力的條件。另外在海上不會與人爭地,以及風力發電本身的環保特性,也算是個優點。
而缺點則是因為建在海上,難度與成本較高,另外即使是海上,真正很適合設立風力發電機的空間也是有限,不過仍是比陸上廣闊不少。另外冬季東北季風風力較強、夏季則風力較弱,算是供電周期性的問題,目前看到普遍的論點是搭配太陽能發電能夠補足夏季的缺口。
目前離岸風電在歐洲已經算是成熟的產業,許多好的風場都已經有很多離岸風力發電機的建設。全球有許多知名風場,發電效率很好,例如紐西蘭南北島之間、英國等地,而台灣海峽也是全球最適合風力發電的風場之一。目前看到的數據是,在未來幾十年完成離岸風電建設,有機會提供台灣20%的電力。
從投資面的角度來看,離岸風電在歐洲已經是很成熟的產業,從風場評估到建設再到後續售電,由於後續售電都是簽定長期合約,從風險到報酬都有數據可以評估,所以離岸風電也是全球很多避險基金投資標的,以及銀行融資的標的之一。
有興趣了解這產業研究的人,可以去看沃旭能源Orsted官網上的Annual report (這不是投資推薦喔)。
在台灣目前已經有離岸風電的風場Formosa 1營運中 ,後續也有其他風場陸續啟動,影響相關周邊產業也包含原物料提供、風力機組、海上工程、電力設備等等。
早年市場先生自己曾經有機會參訪過製造風力機組零件的公司(現在也是上市櫃公司,但就不說是哪一家了),了解到這種組件生產的技術要求不低,因為大型的風力發電機一台光葉片就接近一百公尺,這樣能確保更大面積有效的使用到風場的風力。但製造過程如果有產生稍微大一點的誤差,在運轉時就很容易損壞故障,而需要投資的設備通常動輒上億,門檻不低,好處則是利潤率會比一般傳統製造業高很多。
目前台灣的離岸風電建設,已經有許多台灣本土廠商參與其中,所以也有和朋友聊到這個產業的建設投資對未來一些個股的影響。離岸風電算是基礎建設,屬於重資本投入、回收期很長的產業,過程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過程也不可能僅由一家企業完成,而是由許多企業在各領域分工合作完成。對於台灣的企業,目前能查到的是各家台灣廠商簽訂的合約金額(有看到今周刊的數據在留言),我覺得想從中評估投資機會的人,可以去關注未來新訂單與合約總規模潛力,以及細看各家財報了解對實際營收的幫助大小,才容易對未來做出判斷。
最後有聊到一點跟投資無關,但蠻有趣的,是關於離岸風電對台灣帶來的額外好處。全球目前有許多知名大企業,例如Google、微軟、FB等大型企業,都有設定未來大幅降低碳排放的目標,但全球能提供乾淨能源的地點其實很有限。如果未來能大量提供綠色能源,那很有機會吸引更多全球大企業進駐台灣,對提升就業與升級產業環境頗有幫助。
以上是目前對離岸風電的了解,做個紀錄,也分享給大家。
市場先生 2020/04
以上提到的股票企業僅為個人筆記,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投資前務必自行判斷。
#對於離岸風電你還有想了解些什麼呢
#歡迎在底下留言
#雖然我不一定有辦法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