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不到就是沒有|水逆期間3個感情雷區】
各位,你們到底多沒感覺啊! 聽說這張「感覺不到就是沒有」已經點燃全世界的靈性聖火了?
這邊我講個故事給你們聽聽:
2021年9月23日收到包裹的那刻,我還在掙扎於:「這段關係是否要繼續下去?」但這個人會在我喝醉時載我回家、陪我聊天到深夜、常常說關心我、卻從來不說是否喜歡我。直到打開小愛卡的首張牌:「感覺不到就是沒有」才瞬間打醒我:不要給自己加戲。
上述是一位真實體驗小愛卡者的分享。你拿到的命定之牌也是「感覺不到就是沒有」嗎?其實你並不孤單。小愛卡的乾媽乾爹都有一種共性叫做:「容易給自己加戲」、「但睡太久現在開始甦醒」,避免讓自己與對方的感覺產生落差,在社交來往時你可以避免三個雷區:
◇沒有確定的結果就不要到處告知
以前我很喜歡水瓶座的時候常常都告訴大家我有多喜歡他,結果落得下場是對方只當我是朋友。
短短兩句話道盡多年的心酸,老是覺得自己臨門一腳可以變天仙,但對方只當你是許仙。同理可證:當你默默在跟某人曖昧、偷偷去面試、低調地去創業時,真的不需要跟旁邊的人講太多。成功再說,不成功就當沒這回事。「感覺不到就是沒有」適時地為自己留點後路。
◇平常心面對每一次的心動
這真的需要時間的提煉。小時候的我們常常活得太像水象星座,卻只以為水象星座很需要浪漫,卻忘記其實他們很務實。真正能把心動控制得宜的反而是他們。每個人都有一種超能力叫做:「控制自己的感情,收放得宜。」只是有人很早就知道靈性的重要,有人活了一輩子還不知道什麼叫做頂級的自律。
心動,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時刻。世界上有兩個東西是藏不住的,打噴嚏跟喜歡你。「感覺不到就是沒有」,打噴嚏藏不住,喜歡你又怎麼藏得住呢?
◇擁有3個生活重心
生活重心來自於你整個人對自己的期許。有些人生活重心是家庭,代表他想扮演好父母親的角色。有的人生活重心是工作,代表他想成為職場指標。你的生活重心是什麼呢?
我個人建議生活重心至少要有3個,以我自己為例:我是一個自己也可以跟自己玩得很好的人,雖然我朋友很多,但我非常喜歡一個人去走走看看。所以對我而言,
👉「每週要有獨處的時光」
👉「每天要寫至少一篇文章」(這指的是小瑜星座社群工作)
👉「時常跳zumba」(這邊要看老師的開課情況哈哈哈哈)
所以當對方沒有回覆我訊息時,我已經不是當年苦苦在心中掙扎的小哭包,我會選擇想去哪裡就去哪裡,身上有錢就好。與懂得欣賞我的靈魂交往、認識有趣的人、寫作成為我廢話連篇的園地、跳zumba讓我自信爆棚,「感覺不到就是沒有」?這三小,我他媽對我自己超有感覺的耶!
你的三個生活重心是什麼?
感覺不到就是沒有->關於你的故事又是如何?
|如果你沒跟到小愛卡,我擔心你錯過年底的曬日曆活動。|
365天,天天都可以曬一句毒雞湯。
這次你舔著屏幕看著人家曬小愛很懊悔。
記得年底,我們要「曬小聊」,準備好了嗎?
👉【今日宜小聊-沉浸式日曆】
https://reurl.cc/n50L02
#星座 #小瑜星座 #日曆 #感覺不到就是沒有 #今日宜小聊 #曖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貪食人/Gobbl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貪食人粉絲團: https://reurl.cc/qDkA0N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 全球巡迴超過50個城市,累積600萬參觀人次《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6 公尺動態巨幕+3,000 幅梵谷經典畫作,帶你遊歷19 世紀歐洲風情! 台灣首度引進以世...
沉浸式回家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聽見這世代 × 青策世代的創新與想像】 #文末贈獎
你喜歡看展嗎?😊展覽不只是掛在高牆上的展示,也可以透過互動遊戲、沉浸式故事體驗,讓藝術以多元型態呈現在大小觀眾面前,迸發更趣味和想像力的參與感!👀
《聽見這世代》邀請以親子互動展示、藝術教育為專長的獨立策展人陳薇涵,分享她在英國攻讀當代策展設計的學習歷程,以及與知名IP #柴語錄🐶 合作,從「廢柴」的探險之旅,串聯「共創遊戲基地」的展覽核心!
AJ HOTEL 新竹安捷國際酒店(高鐵站2號口、2百米)
【本節目由中華民國資源媒合互聯協會贊助播出】
--
#抽獎囉!
🎁想要獲得 柴語錄絨毛玩偶 或 AJ新竹安捷國際酒店午晚間美饌免費兌換券(兩人份) 嗎?
📌贈獎辦法▻即日起至2021/10/01 (五) 中午12:00以前完成三步驟:
①「IC 之音 FM97.5」粉絲頁按讚👍
②標註一位 @親朋好友
③本篇留言回答出:「本集節目的世代學習關鍵字是什麼?」
答案正確,就有機會將禮物帶回家唷!
👇答案就在節目中,想要再聽一次,歡迎點選下方照片即可收聽完整內容。
--
❗️貼心叮嚀:
▶️得獎者請於10/04 23:59回覆聯絡資訊,逾期回覆得獎者,領獎資格將順延下一位得獎者。
▶️領取獎品時,請出示粉專按讚證明!
沉浸式回家 在 我是賀禎禎 - 攝影教學 & 自助旅行 & 數位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攝影131] 細說分鏡 Vol.08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100
🖍從包包裡拿出器材,為了拍攝準備,花費了不少時間
🖍當相機握在手中,腦海卻開始一片空白
🖍心裡讚嘆著美景同時,卻忘了該怎麼好好的透過相機、鏡頭
🖍將眼前的感動加以保留下來
到了美景當前,你是選擇先好好欣賞一下,再開始拿出器材拍照? 還是二話不說先把器材準備好,拍上幾張再拍照? 這點每個人不同,但我想若是一般不熱愛拍照的朋友,這問題是不存在的,倒是我們這些喜歡拍照的人,不管拍的好不好,我們來想一下這個情境問題。
🟥他人的聲音
「你不要老是拿著相機拍照」,我們常會聽到類似的聲音,是的,當我們一但開始拍起照來,似乎就沒有停過,因為眼前的畫面實在太漂亮了,捨不得停下來,儘管怎麼拍最後結果都差不多,最多改變構圖、曝光,但我們就是會多多嚐試以免回家後感到後悔。
不過呢,這樣子也是不好,我們花費太多時間與心力在「拍照」的所有動作上,若是要將一景色,用雙眼看下、在大腦留住深刻的體會,確實是要停下手邊的動作,雙眼凝視著前方,隨著空氣的流動調整呼吸,試著左看右看、轉轉脖子改變一下視野,舒展一下四肢順便做個沉呼吸,再吐氣同時…,景色又變了。
🟥停一下做個沉浸
或是坐下來,閉上嘴,闔上雙眼,用耳朵聽聽除了旁人的騷動之外的聲音,身體感受陽光照射下的溫暖,或是冷風剌骨的感受,會發現一但閉上雙眼靜下心來,進入到另一種欣賞美景的層次,別急著睜開雙眼,再多沉浸一會,這需要一點時間,才能讓心靈自表層的雜閙表層,深潛的方式觸及到心底,你的身體的韻律改變了,奇妙的是,一但到了這個層次,你將改變了世界的節奏,當你的心跳一拍、一拍的跳動越來越緩慢,這個世界著你的心跳再一點、一點的變化。
若身體深深的感受到此刻美好的感受,好了,可以睜開眼,動動身體,再度拿起相機開始拍照,就算光影、色溫並無變化,你會發現你又重新擁有另一個視野,專注在剛剛沒發現的角度,再補捉幾張照片。
以上的順序,我覺得可以交換,先拍完後體驗一下「當下」,或是先享受「當下」再來拍照,又或是這二個過程不斷的交叉「拍一下、停一下、拍一下、停一下」都可以,若你沒有這個拍照習慣,下次不彷試看看,別急,你會有時間的。
🟥機會不是人人有
雖然前面說的很美好,但並非人人都有這個機會。
抵達地點,別說先靜下來欣賞美景,倉皇的自包包拿出相機等器材,又在考慮該用什麼鏡頭,先裝上鏡頭,再插上記憶卡、電池,再把包包背好,如果又沒有好習慣,把那些小東西放在包包該有的位置,你又在包包裡頭翻找半天,中間不但浪費了時間,同時還讓自己更加焦急,更糟糕的是 – 忘了帶記憶卡,或是電池沒電,這些經驗我想大多數人都有過。
❗❗ 這些流程,其實可以在出發前就先準備好的,該用哪顆鏡頭,就先裝在相機上,記憶卡、電池早已經放在相機裡,一但抵達地點,相機一抽,鏡頭蓋一開,就順勢開始拍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好的習慣,且這習慣是有好處的,其一是剛講的,你不減少現場慌忙不必要發生的過程,再來就是在家就先檢查電池電量、記憶卡容量,出了門更減少發生「少帶電池、少帶記憶卡」的問題,如果你沒有這個習慣,你可以試著學習。❗❗
好了,回到現場,相機握在手上,拿起相機調整鏡頭構圖好,一切準備好蓄勢待發前,你開始遲疑了,在按下快門之你還有更重要的事 – 曝光的決擇,曝光三要素該怎麼適應眼前的景像,相同的視角,不同的構圖,參數又要隨時調整,剛剛那一鼓做氣的衝勁,在這裡又像破了洞的氣球緩慢的洩氣,腦海又開始空白了起來。
心裡讚嘆著美景,手上握著相機,腦舊依空白,心裡有些些後悔攝影觀念好像不夠熟練,無法將所學用在這裡「當下」,眼前的感動又只能好好的記在心裡,又中真是遺憾又可惜。
但還是得拍呀,於是最簡單又安全的,切換到「自動模式」,自動的曝光,只需要調整構圖就好,快樂、簡單,這也是一種拍法,但近年手機相機又進步不少,再拿出手機多拍幾張,讓人感嘆的是,手機拍出來的照片,至少在手機螢幕上看起來,又比相機拍的更加鮮豔動人,此時就在想「為了相機器材,事前的準備、中間的辛苦背負、抵達的慌忙整理、腦海的空間緊張」,這些都不需要,一隻夠聰明的手機就好,不是嗎?
🟥那該怎麼辦
當然我們會說,這些都是攝影知識與技術不夠熟練,平時不練習的結果,但要一些朋友說說話,很多人平時是不大有機會「刻意」的去練習這些東西,任何學習與「生活技能相關」以外的任何知識、技術,都要刻意在一天中,規畫些時間去「操作」,一但脫離太久,就算你拍再多回、上再多課,到了現場你就是無法運用。
❗❗ 雖然我前幾面說到 – 完成一張照片所需的所有動作,都是「當下與世界互動下,感受到剌激」後所做的決定,身體就像是根大天線般,不斷吸收當下世界給你的剌激,決定了你拍什麼、怎麼拍、拍多拍少,此時就像是進入「心流層次」,不用別人指導你,你就如行雲流水般一張接一張,最怕的是被外界干擾、中斷你的心裡歷程。 ❗❗
這層次抽象嗎? 一點也不抽象,太多人跟我一樣,擁有這種體驗,只是要達到、經驗到這種體會,老實說,真的得在攝影的基本功夫上,熟練、熟練、 再熟練,到了現場當下,你才能先用心眼欣賞、打量、沉浸當下,才能順順的拿起相機一張又一張的拍了下來,這點,依舊是很現實的答案。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沉浸式回家 在 貪食人/Gobbl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貪食人粉絲團: https://reurl.cc/qDkA0N
📣合作邀約請來信至: cocklion0817@gmail.com
全球巡迴超過50個城市,累積600萬參觀人次《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6 公尺動態巨幕+3,000 幅梵谷經典畫作,帶你遊歷19 世紀歐洲風情!
台灣首度引進以世界級經典畫家為主題的沉浸式光影藝術展,《#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於台北展出後好評不斷,更引發打卡風潮,許多觀眾都有「走入畫中」的美好感受!
《再見梵谷-光影體驗展》透過當代科技,將荷蘭後印象派巨匠梵谷的《向日葵》、《星夜》、《麥田群鴉》……等 3,000 幅作品與珍貴手稿,轉作動態影像,使用澳洲知名策展公司暨授權單位 Grande Exhibitions 開發的SENSORY4™ 投影系統,以40多台高畫質投影機搭配影院級環繞聲效,結合高達 6 公尺的巨型螢幕,搭建成目不暇給的絕美空間,聽覺上則有李斯特、韋瓦第、舒伯特、巴哈…等大師經典樂章作為陪襯,更驚喜的是,隨著梵谷的創作生涯演進,在陸續遊歷荷蘭、亞爾、聖雷米和奧維爾小鎮的同時,現場將散發出不同的香氣,不止「看」跟「聽」,更能實際「聞」到 19 世紀的歐洲風情,帶領觀眾以當代風行的科技藝術形式,直接走入畫中探索梵谷跨時代的美學成就!
除了兩大主要投影展區帶來超越視覺的極致聲光體驗之外,靜態展示區則透過梵谷最膾炙人口的作品介紹,引導觀眾走入他曲折短暫的一生,「#在亞爾的臥室」則以實景裝置重現梵谷生前的最後的創作時光,讓觀眾一腳就能踩進畫作之中,並留下珍貴的拍攝紀念!
而最後一區則有最適合親子共同參與的「#繪畫區」將透過參考影片素描技法,並提供畫架和紙筆,讓大人小孩一起互動臨摹,兼具娛樂性與教育意義!
出口處的「商品區」則提供眾多台灣獨有的實用品項,如:雨傘、T 恤、襪子、托特包、資料夾、明信片、水杯…等,喜歡的都可以把他們買回家唷!
🔰展出時間:2020 年 7 /1 (三) ~9/27(日) AM11:00~PM8:00
🔰展出地點:新光三越高雄左營店10 F國際活動展演中心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高鐵路 123 號
🔰票價:
▪️全票$340元
▪️學生票、玉山信用卡$320元
▪️親子票$600元(一位成人+一位6~12歲兒童)
▪️特惠票$170元(65歲以上長者、3~6歲幼兒、身心障礙及其陪同者)
▪️免票(未滿3歲幼兒)
#藝術展推廣 #走入梵谷的一生
背景音樂:
Music by Epidemic Sound (http://www.epidemicsound.com)
沉浸式回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大同、周浩導演專訪
本集將專訪周浩導演,談他7/8將將上映的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大同」,他本周也特地來台灣宣傳這部影片,7/4晚上在誠品電影院還舉辦了上映記者會,主持人當天也在現場,為大家收錄了完整的致詞,還有去年一同入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灣生回家」製作人田中實加,也現身力挺這部影片,記者會現場他也說明了推薦的理由。
致詞: #CNEX董事長 #蔣顯斌先生
#CNEX執行長 #陳玲珍女士(同時也是本片的監製)
#灣生回家製作人 #田中實加女士
由華人影史第一位蟬聯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中國導演-周浩-執導的紀錄片《大同》,自去年金馬影展放映後即獲得廣大迴響,電影預告上線三天內就突破30萬點擊率,許多人看完後直呼不可思議,竟然有人能夠這樣近距離貼身拍攝中國地方行政系統運作,就連金馬影展執行長聞天祥老師都說:「看完《大同》,好想知道導演會怎麼拍柯P。」
這部片費時三年跟拍山西大同市長耿彥波推動都市更新的過程,改革的手法與規模之浩大,讓其他身在民主國家的觀眾們難以想像,在去年日舞影展便得到評審們讚譽《大同》是能夠近身拍攝中國官場現形記的紀錄電影,更給予「評審團特別獎」的肯定。
周浩是一位多產型的紀錄片導演,13年內完成了9部紀錄片,手上經常同時好幾部片子在進行著,其中有超過半數在國際上大小型影展都得過獎。《大同》是他第二部金馬獎得獎作品,前一部則是2014年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棉花》,紀錄中國成衣產業底層工人的故事,挾著金馬獎的高人氣,《大同》將於今年七月八日正式上映。
【故事大綱】
大同,這座1600年前輝煌的古城如今正在一片新的廢墟中期待著不確定的未來。耿彥波,這位以拆建城市,發展文化著稱的市長,正準備用著非凡的手段,去實現他心目中城市發展和變革的巨大藍圖。他不僅要消除大同令人瞠目的污染,更要用古代的文明和輝煌重塑這座城市的未來。
耿彥波市長的方案大膽而冒險,他希望恢復大同在北魏年代的城牆,修建博物館,將這座榮譽和恥辱都立於煤炭開採上的城市重新變成中國人探尋古代繪畫,書法,雕刻,建築和佛教的目的地。他總是將巴黎和羅馬掛在嘴上,證明GDP和文化傳承相比,顯然後者能留給人們更高尚的品味和深刻的印象。但是,若希望實現這個宏大的藍圖,耿彥波市長面臨著艱難的抉擇,他需要拆掉10萬戶住宅,搬遷整個城市近50萬人口,並成功籌集到數倍於大同政府年收入的資金。他還需要得到政府和共產黨內其他高級官員的支持才有可能實現這一方案,而共產黨的權利平衡規則確定市委書記才是真正的權力中心,這成為耿彥波市長城市改造方案中最不可探測的因素。
耿彥波市長每天早上六點出門,十點回家,整日都在城市的各個工地視察。他面臨著工程的延期,質量的偷工減料,他直接呵斥那些工頭,如同呵斥自己手下的各位局長處長,但一人拖拽的馬車無論如何也無法飛速而平衡地前進。每天清晨,總有上訪的人圍在耿彥波市長的住所外,希望自己的問題能得到耿市長的簽字解決,而無法解決問題的人們會在城市充滿塵灰的各個角落聚集一團,彼此將怨氣和詛咒和著唾沫一吐而出。
兩年過去了,當耿彥波市長的藍圖初具規模的時候,上級省委突然宣布耿市長調到太原擔任代市長。消息不脛而走,第二天,本來以為會因為住所被拆遷而對政府部門恨之入骨的百姓們,沒想到居然發動大規模遊行要離職的市長別走,,他們沒說出口的是,房子都拆了,市長卻走了,後續重建誰來管?
耿彥波市長曾說,大同就這一次機會,沖不上去就上不去了。他還說,他所有的問題都來自這個體制。他說,他曾經的夢想是當一名優秀的記者,當他沉浸在古代詩賦的海洋中時是最快樂的。
【影片特色】
●華人影史第一位連續獲得兩座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導演周浩執導。
●片中主角耿彥波市長行事風格雷厲風行,可與台灣政壇現狀作對比。
●「都更議題」與台灣民眾貼近,可做中國與台灣兩地都更方式對照。
●大同市「古城翻新」呼應近期台北市北門重建及各地老屋再生。
●近距離拍攝大同市政運作,一窺簾幕後的中國官場文化。
【導演簡介】
周浩,職業紀錄片導演,曾擔任新華社、《南方周末》等媒體記者多年,2001年開始紀錄片製作,作品百餘次入選各類國際電影節並多次獲獎,並出任芝加哥國際紀錄片節、台灣國際紀錄片節、廣州紀錄片節評審,同時創建了紀錄片中文資訊網站鏡像中國。媒體評價,他的鏡頭如同深入中國社會生活的解剖刀。
2014年10月,周浩以《棉花》獲台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2015年以《大同》再度奪下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及美國日舞影展評審團特別獎。
【作品年表】
2003《厚街》、2006《高三》、2008《龍哥》、2009《書記》、2010《差館》、2011《差館II》、2013《急診》、2014《棉花》、2015《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