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金???〕
......子夜時分,師父在村子唯一的入口開壇祭香,總算把三個迷了路的老阿公魂魄給引領了回村子。
隔天一早,警察和救難隊神奇的在溪邊某個深潭處,找到了三名阿公落水溺斃的遺體。
奇特的是,那一處深潭,專業的水下救難人員曾經潛下去尋找過卻一無所蹤。
三位阿公終於得以回家,三戶人家家屬強忍悲痛,還是真誠地感謝了師父的幫助。
寶圓還記得自己和師父搭上公車離開村子的那一刻,眼角餘光瞥見了三個阿公顫巍巍彎腰朝師父鞠了個躬。
師父只是和藹悲憫地笑了笑,輕輕地擺了擺手──安心去吧!
「師父,阿公們到底是怎麼落水的?」
師父嘆了口氣。「那日是陰日,時辰太不好了,他們恰逢遇水鬼抓交替……」
寶圓打了個冷顫。
師父回到道觀後,又整整跪在祖師爺面前抄經三天,為那三名被他破壞了交替轉生投胎機會的可憐水鬼們超渡。
師父接下來又大病了一個月才好。
「師父……」她明白師父做的都是好事,可心裡還是為師父的受苦而深深難過。
「有些事,總該有人做啊!」老師父摸摸心愛小弟子的頭,又瘦了一大圈的蒼老臉龐上平靜而安詳。「為師天生道骨拙鈍,用盡了數十年歲月修習,也始終道法淺薄。不過寶圓哪,妳性情單純敦善,心無塵垢,若好好修練,自有更大的能力去幫助人……也需切記,我道門中人,固守本心,最重要的便是『道、德』二字,知道嗎?」
「知道。」寶圓泫然欲涕,吸吸鼻子點點頭。
師父的教誨,她點點滴滴都牢記在心頭的。
狐九看著她感傷又懷念的神情,眸光微微一閃。「開心很好,助人為善也好,但能助人為善又能賺錢不是更開心?只要不是斂財騙色,收取合理的報酬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可是我師父說,錢財名利都只是浮雲,是虛妄。」她小小聲卻堅定地道。「人不能成為金錢的奴隸,失了本心。」
「勞動部於109年9月7日公布,自110年1月1日起,每月基本工資調整為新台幣24,000元,每小時基本工資調整為160元起。」他聳起一邊的濃眉,微帶戲謔。「──告訴我,你們每次出去濟世助人,客戶/資方有付給你們至少一小時160元的工資嗎?」
寶圓低頭掰著手指頭算了許久,後來拿出手機的計算機功能按了按,沉默了幾分鐘──
「……呃,應該沒有。」
「那濟世助人比較有意義,還是賣手搖杯珍珠奶茶給客人比較有意義?」
寶圓想也不想,一挺小胸脯,正氣凜然。「對我來說,當然是濟世助人更有意義了!」
「那妳為什麼瞧不起濟世助人應得的工資?」
「我……」她一呆。
「那些需要幫助的善男信女,比不上想買手搖杯止渴的客人嗎?」
「當然不是……」她已經被繞暈了。
「那妳想成為一個合理收費濟世助人,並繳得起健保勞保跟房租水電瓦斯手機通話費和吃穿用度的道門弟子,能在這個社會上撐比較久,幫助更多的人?」
「呃……」
他句句犀利、狠追猛打。「──還是要當一個純粹做功德然後己身窮困潦倒、缺衣少食的修行之人,等善男信女需要幫助的時候還沒錢搭計程車,只能慢吞吞地坐公車抵達現場去捉鬼降妖伏魔,結果因為動作太慢導致應該被拯救的NPC都掛光了?」
「……」寶圓傻住了。
同時也有2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41的網紅Dr.詹姆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詞 (lyrics):詹益承 /曲 (composition):詹益承 主唱 (vocal):詹益承 /和聲 (vocal harmony):詹益承 & 陳泓道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詹益承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陳鵬安 鍵盤 (keyboard):陳泓...
「沉默 也 替 你 說 說 你 不 愛 我 了」的推薦目錄:
沉默 也 替 你 說 說 你 不 愛 我 了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們渴望刺激與認可,以填補生活中的空檔
我們已經有明確共識,撫摸嬰兒以及對成人施予與之相當的象徵性待遇(認可),都具有生存意義。那問題是,接下來是什麼?日常生活中,人們互相問候完要做什麼?
在「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之後,接下來便是「結構渴望」(structure-hunger)。青少年經常面臨的問題是:「(互相問候)接著,你要對她(他)說什麼呢?」不光是青少年,對很多人而言,沒有什麼比社交中斷、一段沉默、空白的時間更令人不舒服。人類的永恆問題是如何安排其清醒的時間。從存在主義的角度來看,社會生活的所有功能都是為了讓人們朝該目標前進而互相幫助。
「時間結構」(time- structuring)的操作方面可稱為「程式」(programming),它有三個方面:物質、社會和個人的。安排時間最常見、最方便、最舒服和最實用的方法,是制定計畫以處理外部現實中的物質:這便是通常所說的「工作」(work)。這種規劃可稱之為「活動」(activity),「工作」這個詞反而不太合適,因為社會精神病學的一般理論應該會認為社交也是工作的一種形式。
「物質程式」(material programming)是為了應對變化無常的外部現實,就這一點而言,物質程式化的活動僅僅是安撫、認可,以及其他複雜的社交形式所產生與發展的條件。物質程式化一開始並不是社交問題,它在本質上以資料處理為基礎。建造一艘船的活動要依靠一連串的測量和評估其可能性,而為了讓建造活動持續進行,在此過程中所發生的任何社交互動都應當處於次要的從屬地位。
「社會程式」(social programming)產生了傳統的儀式性或半儀式性交流。其最主要的判斷標準是能被地方所接納,即通常所謂的「有禮貌」。世界各地的父母都會教他們的孩子要懂禮貌,也就是讓孩子知道如何適當的問候、進食、排泄、求偶和進行哀悼儀式,以及在一段主題式談話中如何表現出進退得宜。這種進退得宜便體現出一個人處理人際關係是否老練或得體,其中有些是普世通用的,有些則具有地域性。通常,正式儀式後面是半儀式性主題式談話,而為了區別,可以將後者稱為「消遣」(pastime)。
隨著人們愈來愈熟悉彼此,將會出現更多「個人程式」(individual programming),結果就會發生「關鍵事例」(incident)。關鍵事例在表面上似乎是偶然出現的,而且當事人也能夠將它們說清楚,但如果仔細考察就會發現,它們往往遵循明確的模式(我們可以對這些模式進行整理、分類),而且有一些潛在規則限制了這些關鍵事例的發展順序。只要大家按照心理遊戲規則玩下去,無論雙方是友好還是敵對,這些規則便持續潛藏,但是一旦有人違背心理遊戲規則,它們就會現身,並且帶來一聲象徵性、口頭上,或者「有法律意義」的大喊:「犯規!」和消遣不同,這樣的發展順序更多基於個人程式而非社會程式,所以我們稱之為「心理遊戲」。家庭生活和婚姻生活,以及各種組織生活,都有可能在年復一年的進行著同一種心理遊戲的不同變體。
「大多數社交活動是由心理遊戲所構成」並不意味著心理遊戲「好玩」或者玩遊戲的人沒有認真參與關係互動。從一方面來說,如同「玩」足球和其他體育「遊戲」有可能一點都不好玩,而且參與者也可能相當嚴肅。人類心理遊戲的本質特徵並不是虛偽的情感,而是將人的情感規則化。一旦出現不合規則的情感,就會施以懲罰。「玩」心理遊戲可以非常嚴肅,甚至嚴肅到具有致命性,但是只有當規則被打破時,才會出現嚴肅的社會制裁。
消遣和心理遊戲,是現實生活中真實親密關係的替代品。因此,我們可以把消遣和心理遊戲視為訂婚,而不是真正的婚姻結合,這也是為什麼它們會展現出一種尖酸的戲劇性特點。當個人(通常是本能)的程式變得更強烈並且人們開始放棄社會模式和隱蔽的動機與限制時,就會出現親密關係。親密關係是唯一能夠完全滿足刺激渴望、認可渴望和結構渴望的方法。它的原型是充滿愛的受孕行為。
結構渴望具有與刺激渴望一樣的生存意義。刺激渴望和認可渴望表達了個體避免感覺饑餓和情感饑餓的需要,缺乏感覺和情感會導致生物退化。結構渴望所表達的需要則是避免無聊,齊克果(Soren Kierkegaard)曾指出,「惡」始於時間未結構化。如果這種未結構化再持續一段時間,無論多久,無聊就會成為情感饑餓的同義詞,並且帶來相同的結果。
一個人獨處時有兩種安排時間的方法:活動和幻想。有的人即使在人群中也有可能維持獨處,每一位學校老師都知道這一點。當個體成為由兩人或多人組成的社會集合的一員時,就有多種結構化時間的方法可供選擇。根據複雜程度,它們是:(1)儀式;(2)消遣;(3)心理遊戲;(4)親密;(5)活動,後者是前四種方式的基礎。
社會集合中,每一個成員都想透過與其他成員交流儘量獲得滿足,愈容易讓人接近並獲得的滿足就愈多,而他的大部分程式化社交都是自動的。由於有些「滿足」(satisfactions)是在諸如自我毀滅這種程式化之下獲得,我們很難用「滿足」一詞的一般意義去理解,所以最好使用更中性的詞來替換,例如「獲益」(gains)或「獲利」(advantages)。
社交接觸的獲益圍繞身體和心理平衡展開。它們與以下因素有關:(1)緩解緊張;(2)避免有害情境;(3)獲得安撫;(4)維持已建立起來的平衡。生理學家、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師已經詳細調查和討論了這些因素。若用社會精神病學術語來說,它們可表示為:(1)內在原發獲益(primary internal advantages);(2)外在原發獲益(primary external advantages);(3)次級獲益(secondary advantages);(4)存在需求獲益(existential advantages)。前面三個恰巧與佛洛德所描述的「疾病獲益」(gains from illness)相對應,分別為:內在原發性獲益(internal paranosic gain)、外在原發性獲益(external paranosic gain)和繼發性獲益(epinosic gain)。我們的經驗已顯示,從獲益的角度來考察社交作用要比視其為防禦機制運作更具啟發性也更有用。
.
【註】
安撫(stroke):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
伯恩將「安撫」定義為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認可,並認為安撫對個體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現在,物質剝奪、嬰兒依戀以及身體接觸對健康的重要性可能是心理健康領域研究最充分的幾個主題。例如,研究已證明幼兒需要身體安撫來維持生存,但是隨著他們學會用言語和非言語方式來交換安撫,實際的生理安撫已非必需。
.
以上文字摘自
《#溝通分析心理學經典1【人間遊戲】》
拆解日常生活每一個互動、每一段對話中的真實密碼
Games People Play: The Psychology of Human relationships
.
作者:艾瑞克.伯恩(Eric Berne)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是等一下(9/18)晚上9點半贈書直播我要討論的書,抽書三本,歡迎參與。
上面這段摘文讓我用簡化的語言來說明:就是人與人之間透過互動滿足彼此的需要,這過程中會自然而然表現出情感,而情感表達的規則,跟社會文化環境,還有每個人的個性有關。那些透過情感表達規則滿足雙方需要的互動,可以形成一種心理遊戲。
譬如說,有人常要搶占受害者的位置,因為恐懼為自己負責,所以把自己的某些情緒與行為,歸因於加害者的迫害。而被指派的加害者也可能透過這個過程,滿足自己的控制慾。受害者與加害者,都在這樣的互動中,滿足了部分的需要,儘管對彼此不滿,卻沒有覺察背後的動力。當這樣的互動方式固定了,就可能是一種心理遊戲。
「人們為了心理存活就必須獲得安撫,但由於社會及個體內在規則限制了人們自由交換安撫,所以人們普遍缺乏安撫,因此心理遊戲便成為成年人為獲得安撫而展開的權力鬥爭。」
這段引自施坦納(Claude Steiner)的說法,也可以作為補充。
這本書是50年前的經典,所以在閱讀起來會感覺吃力,這是自然。對我來說,這本經典是教科書等級的著作,書裡面有不少概念,含納相當大的知識量,但缺乏足夠的說明,讓讀者能消化明白。這或許要等到下一中譯本出版,才能讓一般讀者抓到個相對清楚的理論樣貌。
祝願您,能覺察自己如何結構時間,意識每段關係中或遠或近的交流,坦承面對自己的生活!
沉默 也 替 你 說 說 你 不 愛 我 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張鈞甯因碩士論文曾提及「我國」二字,加上過去在上節目時,提到一句「台灣不能輸」,遭小粉紅出征說是台獨,張鈞甯工作室則在微博回應,「張鈞甯女士無台獨立場,她一直堅定地認同自己的中國人身份,也絕不允許任何有心人利用地域製造矛盾」、「兩岸中國人都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我不是台獨,五千年中華文明讓我們學會的是堂堂正正頂天立地的中華兒女之道」
.
這是張鈞甯本人的真心話嗎?我想神父表示懷疑.事實上,這不會令我震驚,早在新疆棉花的時候,她發表聲明中止與愛迪達合作,
「稱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張鈞甯女士及工作室堅決抵制一切污化中國的言論及行為」,她寧願將維吾爾人被迫害的事情,當作是一種對中國的污名化言論,我想那時她就已經是不能自己了,而今,就連她自己,也成為汙名化中國的一部分.
.
當她身影極其自然的,作為一位台灣影星,出現在日立冷氣的廣告上,在她替新疆血棉花背書後,彷彿這一切都不曾發生,她站在加害者身旁,合理化他們的暴行,又若無其事的,在台灣觀眾前面相信她純真善良的形象,坦白說,這令人感到衝擊,如今,她也成為被害的對象,但她採取的行動是,任由一群中國人代言自己,繼續出賣其他人的權益,以成為中國人,滿足他們,彷彿在說「我也跟你們一樣邪惡」.
.
舔到這個地步,其實有點令人同情了,不知道中國的利益有多麼龐大,或者她有多麼執著於抓著自己的演藝前途,除了成為加害者的幫兇以外,自己被害了以後,仍然跪著舔加害人的腳指頭,繼續出賣其他人,她可能認為,自己保持沉默,就與自己無關,然而,不斷出售自己的靈魂,任由別人拿自己的名字,聲望,持續傷害他人,也傷害自己,坦白說,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是一種罪.
.
讓自己成為不能自主的,交由他人來主宰,一方面,用以傷害別人,另一方面,又要用「我是不能自主的」,使他人同情、理解、接受,而接受了這樣的不能自主,又得接受她帶來的傷害,而不能反駁,譴責她,又好像自己顯得無情,這樣子使人置入退無可退的境地,像這樣不能自主又要保持公眾影響力的人,做著負面的事情,又要人們正面看待她,實在是個災難.
.
不過,話說回來,小粉紅既然要用「台灣不能輸」來進行文革式的批鬥,那麼,對其他人,也要一視同仁才行,這樣子,才能表現自己批鬥的公正性.
.
中國有一位偶像明星,其實也犯了同樣的錯誤,他在公開場合上,竟然當眾演說「愛拚才會贏」,這來自於台灣一位歌手葉啟田唱的歌曲,意思是,鼓勵台灣人要贏,而且他還是一首台語歌,在台灣民間流行,像這樣的行為,比「台灣不能輸」還要嚴重,完全就是搞台獨.
.
請中國小粉紅勇敢的檢舉這個台獨,他完全就是在冒犯全體中國人,還當著中國人面說出這種話,根本就是辱華,何況,張鈞甯出生台灣,這個人卻是道地的中國人,他還擔任政府官員,公開宣稱台灣要贏,擺明就是貪官,骨子裡就是台獨,不能容許這人一邊賺中國人錢,一邊搞台獨.
.
加油,小粉紅,愛拚才會贏,brother.
沉默 也 替 你 說 說 你 不 愛 我 了 在 Dr.詹姆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詞 (lyrics):詹益承 /曲 (composition):詹益承
主唱 (vocal):詹益承 /和聲 (vocal harmony):詹益承 & 陳泓道
木吉他 (acoustic guitar):詹益承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陳鵬安
鍵盤 (keyboard):陳泓道 /貝斯 (bass):許廷暉 /鼓 (drums):歐陽欣漢
錄音工程 Recording–
台中 灰帽音樂工作室:梁祐鈞
嘉義 樂在其中音樂工作室:劉耀文
混音 Mixing–台北 Sweet-Tune Studio:張靖
母帶後期處理 Mastering–台北 Sweet-Tune Studio:張靖
樂團形象攝影 Imaging–道道爸攝影 陳泓道
發行–好有感覺音樂事業有限公司 2020年二月
緣由:
添光(Lighting Up)本為替復健醫學會所寫的主題曲,主歌四段分別敘述了復健科四大領域-神經、小兒、心肺、骨科復健,副歌鼓勵醫療人員,困難挑戰會不斷來臨,但我們仍要勇敢迎擊!專輯發行於2020年,但因全球疫情影響,許多宣傳與演出活動都取消,一直到今年台灣疫情大爆發,再借用這首歌製作成MV,希望能記錄在台灣發生的事,也鼓勵持續努力著的每一個人。
歌詞/和弦簡譜:
前奏: 1 5 6m 5 / 4 4M7+ 2m7 5
- A (神經組)
當雙手不再靈活如往 1 5 6m 6m/5
雙腳走不到他身旁 4 4M7+5 2m7 5
說不出完整的一句話 吞不盡淚光 1 / 6m
有人會陪你一起倔強 4M7 5 4 1
- B (小兒組)
看著你無辜微笑臉龐 1 5 6m 6m/5
無力展開潔白翅膀 4 4M7+5 2m7 5
有一天你仍會飛高高 世界更寬廣 1 / 6m
寶貝你並沒有不一樣 4M7 5 1 17
- 副歌 -
雖然 困難不斷在前方 我們要大聲唱 4 / 1
唱出人世間最美麗的 夢想 4 / 5
今後 歡笑會跨越悲傷 歌聲更嘹亮 4 / 1 6m
手牽手共同築一個家 4M7 5 4 1
間奏: 1 5 6m 5 / 4 4M7+5 2m7 5 / 6sus4 6 ( E - #F )
- C (心肺組)
當心痛的感覺太猖狂 1 5 6m 6m/5
呼吸彷彿置身海洋 4 4M7+5 2m7 5
裹足不前深怕會缺氧 該冷靜一下 1 / 6m
記得要慢慢吐出慌張 4M7 5 4 1
- D (骨科組)
陪伴疼痛的日子很長 1 5 6m 6m/5
心酸在背後隱隱發脹 4 4M7+5 2m7 5
挺不直抬不起舉不高 沉默的肩膀 1 / 6m
我們用愛和耐心治療 4M7 5 1 17
- 副歌 - //:
雖然 困難不斷在前方 我們要大聲唱 4 / 1
唱出人世間最美麗的 夢想 4 / 5
今後 歡笑會跨越悲傷 歌聲更嘹亮 4 / 1 6m
手牽手共同築一個家 4M7 5 4 1 ://
今後 歡笑會跨越悲傷 歌聲更嘹亮 6m / 1 6m
手牽手共同築一個家 4M7 5 1 努力為家人添一盞光 4M7 5 1
樂團簡介:
醫師也玩創作樂團?是想訴說什麼呢?
一位擁有永久重大傷病卡的復健專科醫師兼創作歌手–Dr.詹姆士–帶領樂團成員:吉他手(復健/疼痛專科醫師)Pac、鼓手(麻醉專科醫師)抓哥、貝斯手(工程師)杰哥、和音兼鍵盤手(營養師)道道,一同譜出關於生命與醫療的樂章。
Dr.詹姆士醫療團隊FB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DrJamesMusic/
=KKBOX:
https://www.kkbox.com/tw/tc/artist/y1-oCaJWZOt1uu0F0UX7708K-index-1.html
=博客來網購: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20216433?sloc=main
=誠品網購:
https://www.eslite.com/product/1004292712828769
沉默 也 替 你 說 說 你 不 愛 我 了 在 許靖韻「小背心」Angela Hu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有些歌,小時候未必能理解箇中意義
人大了,便懂了❣️
#許靖韻 #AngelaHui #悲傷回憶情歌 #小背心
#今晚唱飲歌2 #今晚唱飲歌 #AngeLadys
Lyrics 歌詞
《 #愛得太遲 #古巨基 》
我過去 那死黨 早晚共對 各也紮職以後 沒法 暢聚
而終於 相約到 但無言共對 疏淡如水
日夜做 見爸爸 剛好想呻 卻霎眼 看出他 多了皺紋
而他的蒼老感 是從來未覺 太內疚擔心
最心痛是 愛得太遲 有些心意 不可等某個日子
盲目地發奮 忙忙忙其實自私
夢中也習慣 有壓力要我得志
最可怕是 愛需要及時 只差一秒 心聲都已變歷史
忙極亦放肆 見我愛見的相知
要抱要吻要怎麼也好 偏要推說等下一次
我也覺 我體質 彷似下降 看了症得到是 別要太忙
而影碟 都掃光 但從來未看 因有事趕
日夜做 儲的錢 都應該夠 到聖誕 正好講 跟我白頭
誰知她開了口 未能挨下去 已恨我很久
錯失太易 愛得太遲 我怎想到 她忍不到那日子
盲目地發奮 忙忙忙從來未知
幸福會掠過 再也沒法說鍾意
愛一個字 也需要及時 只差一秒 心聲都已變歷史
為何未放肆 見我愛見的相知
要抱要吻要怎麼也好 不要相信一切有下次
相擁我所愛又花幾多秒 這幾秒 能夠做到又有多少
未算少 足夠遺憾忘掉
多少抱憾 多少過路人 太懂估計 卻不懂愛惜自身
人人在發奮 想起他朝都興奮
但今晚未過 你要過也很吸引
縱不信運 你不過是人 理想很遠 愛於咫尺卻在等
來日別操心 趁你有能力開心
世界有太多東西發生 不要等到天上俯瞰
《 #耿 #汪蘇瀧 》
從前座位右邊
總是你的側臉
時光變遷
好像沒人能倖免
留言冊也忘了留言
你喜歡我嗎
我曾問過你吧
你回沒回家
紙條拆開了嗎
我們都很傻
傻到一起相信永遠會到達
你在微笑嗎
還有沒有牽掛
你還有遺憾嗎
你敢不敢回答
又是一年盛夏
會偶爾想我嗎
你還有遺憾嗎
為什麼不說話
我真討厭長大
學會了隱藏自己情緒的辦法
也許這是結局
我們不能一起
也許是我沒那麼好的運氣
陪你淋你想淋的雨
就笑一笑吧
擦一擦眼淚吧
你會恨我嗎
至少別忘了吧
其實每個人
都有屬於自己心裡的朱砂
只不過
有些人假裝忘了吧
你還有遺憾嗎
你敢不敢回答
又是一年盛夏
會偶爾想我嗎
你還有遺憾嗎
為什麼不說話
我真討厭長大
學會了隱藏自己情緒的辦法
默默守著電話心裡的淚一直下
那是耿耿於懷
傷疤未結痂
你還有遺憾嗎
你敢不敢回答
又是一年盛夏
會偶爾想我嗎
你還有遺憾嗎
為什麼不說話
我真討厭長大
要怎樣讓你相信我說的謊話
《 #學不會 #林俊傑 》
你的痛苦我都心疼 想為你解決
擋開流言 緊握你手 想飛奔往前
我相信愛 能證明一切 夠真心 會超越時間
多付出 也多了喜悅 讓幸福蔓延
總是學不會 再聰明一點
記得自我保護 必要時候講些 善意謊言
總是學不會 真愛也有現實面
不是誰情願 就能夠解決
一次爭吵 一個心結 累積著改變
內心疏遠 足夠秒殺 外表多濃烈
才發現愛 不代表一切 再真心 也會被阻絕
這世界 天天有詭雷 隨時會爆裂
還是學不會 少浪漫一點
拼命著想的事 未必帶來感動 或被感謝
還是學不會 解釋我最傷 最 累
痛死都不願 怪誰
把每段癡情苦戀 在此刻排列面前
也感覺不埋怨 只懷~念
總是學不會 再聰明一點
記得自我保護 必要時候講些 善意謊言
不是學不會 只是覺得 愛太美
值得去沉醉 流淚
《 #明天以後 #林峯 #泳兒 》
女:曾流行情歌雖則都繼續播
可惜今天無緣一起高歌一趟
唱沒結果 再合唱亦沒結果
男:明明從前是我傻 求求你姑息我
填詞人替我寫出的痛楚
期望你開口唱吧 合唱歌那可得我
女:當初你 拋開我
(男:我獨唱一次認錯)
女:你為何盲目地高歌 (男:唱下去不理為何)
合:消失的激情還要熱播
誰人仍然是你記住的一個
女:失去的 戀愛難以勉強
男:開一句聲 聽著情歌總可滿足一秒遐想
男:日後留戀你的聲線
女:恐怕未放下 明日更不堪設想 (男:而我不堪設想)
合:一千句 親愛的 恐怕時間到了無緣又遇上
男:我亦無辦法得到見諒
女:忘掉我聲音以後別惆悵 (男:沉默一刻我在惆悵)
合:始終無法合唱
男:祈求回頭亦太難 如何唱多一晚
無人饒恕我比悲歌更慘
女:其實你分手以後 這一天已經心淡
男:當初你 拋開我 我獨唱一次認錯
女:你為何盲目地高歌
合:消失的激情還要熱播
誰人仍然是你記住的一個
女:失去的 戀愛難以勉強
男:開一句聲 聽著情歌總可滿足一秒遐想
男:日後留戀你的聲線
女:恐怕未放下 明日更不堪設想 (男:而我不堪設想)
合:一千句 親愛的 恐怕時間到了無緣又遇上
男:我亦無辦法得到見諒
女:忘掉我聲音以後別惆悵 (男:沉默一刻我在惆悵)
合:始終無法合唱
女:你要試著放低我
男:我怕我以後還是唱沒結果 (女:已是結果)
合:以後得一個...
女:失去的 戀愛難以勉強
男:開一句聲 聽著情歌總可滿足一秒遐想
男:日後留戀你的聲線
女:恐怕未放下 明日更不堪設想 (男:而我不堪設想)
合:一千句 親愛的 恐怕時間到了無緣又遇上
男:我亦無辦法得到見諒
女:忘掉我聲音以後別惆悵 (男:沉默一刻我在惆悵)
合:始終無法合唱
沉默 也 替 你 說 說 你 不 愛 我 了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遠距離的愛情,發生在每個城市之間;
我們都以為已經習慣了那些不習慣,
但原來只是沒說出口。
「你知道嗎?我很想你。」
理想混蛋 雞丁 The 1st Solo EP 《底片裡的夏卡爾》
:: 心碎抒情主打〈習慣不習慣〉 ::
〈習慣不習慣〉是《底片裡的夏卡爾》整張EP中最早於網路上釋出的單曲,晚安版 Demo 於 StreetVoice 街聲熱門排行榜獲得點播冠軍,陪伴許多人度過心碎夜晚。正式收錄版的編曲以鋼琴聲引領聽眾,一步步深入遠距離戀人的內心。溫厚的木吉他與弦樂重奏,將心裡的故作堅強緩緩抽絲剝繭、顯露出最敏感的情緒,帶聽者一窺說不出口的「我想你」。
:: 理想混蛋 雞丁【底片裡的夏卡爾】演唱會 ::
▶ 台北場:05.14 (五) 20:00 @ Legacy Taipei
▶ 高雄場:05.22 (六) 19:30 @ LIVE WAREHOUSE
▶ 售票連結:https://reurl.cc/GdvXEx
:: 期間限定 Podcast【耳朵裡的夏卡爾】 ::
▶ 每週五各大Podcast平台連載中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hagallintheears/platforms
:: 【底片裡的夏卡爾】全EP數位發行 ::
▶ 各大數位平台已正式上架
https://kidding.lnk.to/chagallinthememory
理想混蛋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理想混蛋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理想混蛋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理想混蛋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Bestards
理想混蛋 雞丁 Instagram|https://reurl.cc/pm48Qr
理想混蛋 雞丁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c546666
【習慣不習慣 I Miss You】
日落的台北並不十分寧靜
燈火通明的巷弄裡 獨坐咖啡廳
想像著你 是否也曾在此寫下詩句
用什麼詞彙描述我和你
等待月光為你鋪設路徑
讓我看看你那一雙 最愛笑的眼睛
城市風景 又在你身上鑿刻什麼痕跡
是我未能參與
你說我們已習慣這樣的距離
習慣了用問候包裝求救
習慣想念用一句晚安帶過
習慣獨自入夢
卻不習慣你不在我左右
習慣了用微笑代替揮手
在每個又要分開的時候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為何看著你卻又沉默不語
忘記所有該表的情 該聊的甜蜜
好不容易 見上了一面卻又怯了情
討厭這樣的自己
是否我們已習慣之間的距離
習慣了用問候包裝求救
習慣想念用一句晚安帶過
習慣獨自入夢
卻不習慣你不在我左右
習慣了用微笑代替揮手
在每個又要分開的時候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為何總學不會 誠實地告訴你
總在一些太黑的夜裡 盼著你的關心
倔強說我可以 距離不是問題
卻在獨處時忍不住哭泣
習慣了用問候包裝求救
習慣想念用一句晚安帶過
習慣獨自入夢
卻不習慣夢見你你不在我左右
習慣了用微笑代替揮手
在每個又要分開的時候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作詞 Lyricist:邱建豪 Kidding Chiu
作曲 Composer:邱建豪 Kidding Chiu
製作人 Producer:吳奕宏 Wu Yi Hung
編曲 Arrangement:吳奕宏 Wu Yi Hung
鋼琴編曲 Piano Arrangement:李詠恩 Joshua Lee
鋼琴錄音 Piano Recording:盧思蒨 Szu-Chien Lu
弦樂編曲 Strings Arrangement:盧思蒨 Szu-Chien Lu
小提琴 Violin:盧思蒨 Szu-Chien Lu
中提琴 Viola:盧思蒨 Szu-Chien Lu
大提琴 Cello:張心維 Hsin-Wei Chang
木吉他:吳奕宏 Wu Yi Hung
人聲編輯 Vocal Editing: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Playroom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母帶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OP:好混蛋音樂有限公司 Bestards Music Co., Ltd.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ISRC:TWHE52100003
導演 Director:黃翊軒 Huang Yi Xuan , 陳科宏 Chen Ko Hung
攝影 D.O.P.:黃翊軒 Huang Yi Xuan
剪接 Editor:陳科宏 Chen Ko Hung
標準字設計 Logo Type Design:陳科宏 Chen Ko Hung
#理想混蛋 #雞丁 #底片裡的夏卡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