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我想來點心裡話😉
還記得五月疫情爆發,
5/12 那天,我幫老公過了一個足不出戶的生日。
兩天之間,幾乎所有當月的演出、工作、教學全取消,我們的公司大樓好幾位確診,連去都不敢去。就這麼悠閒幾天後,我開始焦慮驚惶,躁鬱微微的發作,心悸、睡不好、吃不下,還瘦了一些。
所謂分散風險,雞蛋別裝在同個籃子還真有道理。我跟老公的經濟來源基本一樣,所以遭遇經濟上突如其來的斷頭,再面對一如繼往的帳單開銷、公司住家房租跟貸款,相信大家都經歷同樣的心境,
一個字,慌。
焦慮了一週,我開始嘗試經銷一些商品,搞團購,跟一些廠商談合作,做點小買賣。我跟先生還在蝦皮不露臉直播。甚至,我用最原始的方法,一個一個敲line訊息,介紹商品,詢問有沒有人需要。
其實,每則訊息發送的時候,心中都糾結不已。
一邊問,一邊尷尬萬千配兩行老淚,已經習慣演出跟教學工作模式的我,因為疫情之『不得已』要改變賺錢方式,心裡真不好受。
雖然難受,但過程中有個聲音一直指引我,
『你要擴張』、『放下你的驕傲去做。』
記得有天我正在自己的焦慮中,看到一位教會姐妹的貼文分享,她在東區的餐廳無法營業,龐大租金跟人事壓力加上房東的為難,她不知前方的路在哪裡,但她還是很堅強,努力求神帶領,開發外帶外送餐點創造各種可能。
看到這位姐妹的處境,我突然覺得自己已經很幸運,我們的壓力不如她大,還有!我是不是可以為她做些什麼。(感謝主,她不但撐過疫情、還在過程中提供很多醫院餐點,現在天天客滿!真的好替她開心喔)
於是,有了後來粉專幫小農跟攤商宣傳的,疫起度過系列。
從那時候開始。我漸漸變成喜歡經營社群的人。我不再那麼驕傲,經營一個高高在上或為了工作而不得不敷衍的粉絲團,而是想在那個看似絕望的當下多作點什麼,想跟你們分享,像朋友一樣的對話。
你們知道嗎?我本來真的很排斥經營社群,
總覺得,好煩喔😔
我也要趁此跟大家道歉,過去十年我沒有真誠得經營這裡。我只是利用這裡。
不可思議,社群開了十年。
十年,當我謙卑下來的時候,我居然開始享受了。
老粉絲應該看得出來,我跟以前不一樣了。
這就是背後的故事,我的成長與轉變。
每天早起看看大家的留言,並且回覆,變成我期待的事,或許有人每天都貼一樣的圖,都講一樣的話,想是『漂亮的小姐姐』、『美女早安』。以前覺得這種留言很無聊,但現在也覺得他們很可愛XD
然後我越真誠,你們也越真誠,在最近觸及率被鎖之前,我們一度締造了很膩害,媲美50、60萬粉專的觸及成績,讓我從業配冷宮一下子變成業配新寵,紓解了我的壓力,你們知道嗎~這都是你們的功勞🙂
同時間,我本來流淚的買賣事業,也越玩越開心,我跟先生的購物社團,不但小有補貼,也在疫情間協助了攤商跟小農的生計,群組裡每天都在廚藝大賽,看著大家烹煮我們販賣的食材,相互分享,本來的『不得已』也變成了『享受』。
眼尖的你們一定也發現,粉絲團在這兩個月,也開始『團購』,這兩個字要放上來粉專,我還是有些害羞的,畢竟我全方位音樂才女性感女神來著XD。
那些能夠體諒的粉絲們,謝謝你們,我一定會推薦很棒的東西給大家。
那些不習慣的粉絲們,別擔心,我一定莫忘初衷,本來的孟孟一直都在,努力給大家好演出好音樂的我,會一直努力著,有天拿自己的獎盃讓你們驕傲😃。
這篇是百分之百真實的我自己,
或許不體面不迷人沒有光環,但這就是疫情下的我。
疫情漸穩,但後疫情時代會持續面臨更多挑戰,我會更真誠地在這裡陪伴你,也希望你能做我的後盾,支持我每個決定,每個腳印。
陳珊妮老師在金曲32引言說:
「學會做好一切不喜歡的事情,才能讓你更喜歡自己正在做的每一件事」。
感謝疫情帶給我的養分,當那些不得已成為享受時,
我知道我長大了。
感謝主,這是疫情教會我的。
-----------------
🥳🥳來來來,工商時間工商時間🥳🥳
今天推薦韓式立體魚型口罩(照片帶的是牛仔藍):https://gbf.tw/7sr8k #跟我戴一樣的吧
#環保鼻樑條彈力耳帶 #3D立體空間呼吸順暢
#下顎貼合全方位包覆 #熔噴布三層防護
#多色選擇另有兒童尺寸 #SGS檢驗及衛生署核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耀仔 X 閃耀胖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片: #沒有獎盃就自己做一個吧 獨一無二的黃金左手獎盃 淡水的複製手真的是個難得的體驗 加上噴漆竟然變成一座帥氣的獎盃 有興趣的可以想一下能比什麼奇怪的手勢 #記得分享出去喔~ 喜歡的話歡迎訂閱和分享!! 也可以看看我其他精彩的影片~喜歡的話歡迎分享和訂閱~ 其他推薦的精彩影片(2000...
沒有獎盃就自己做一個吧 在 張之豪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在天與地之間,你會選哪一個?
你有一雙天使翅膀,可以往最高的天際飛翔,你會繼續飛,還是會給其它的孩子一雙翅膀,讓他們也變成天使,也敢飛,也能飛?
小戴把她職業生涯最精華的時刻,獻給了我們。
2017,戴資穎,23歲,達到她羽球職業生涯前所未有的巔峰。
2006,她才12歲,就打到台灣全國乙組冠軍,成為甲組國手,征服國際賽事,到了2016-2017左右,她達到最巔峰,各國舉辦的頂級超級賽,印尼、丹麥、香港、世羽聯、全英羽、馬來西亞、新加坡、亞錦賽,四處征戰,四處奪冠,到哪裡都所向披靡、一路連莊。
白目的外行人,會問白目的問題。
2018年,小戴得到亞運金牌後,一名中国記者提問,「妳長時間排名世界第一,但是在這個比賽前,還沒拿到大賽冠軍證明自己。你心急嗎?你覺得這是對全世界球迷、對自己最好的證明嗎?」
小戴說「沒有什麼需不需要證明,就是這樣子比賽,贏了就贏了,輸了就輸了。」
小戴不需要再更多的頭銜證明什麼,在頂尖運動員的世界裡,她的對手,就是寥寥數人,我們在重大賽事裡,看到前八強、前四強的,就這些人。
冠亞軍,對最頂尖的選手來說,就是當天的狀況是不是最佳的問題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在奧運裡的各國國手,為何對對手總是充滿敬意,因為,在他們的頂尖世界裡,華山論劍,就是這幾大高手的對決,彼此都是可敬的對手,也是學習的對象,洪七公一次比式輸給了歐陽鋒,不表示洪七公不是絕世高手。
高手彼此之間是尊重,圍觀的人怎麼看,就是國民素質問題,大家心理有數。
但離開了頂級運動員的世界,那個庸俗的「大賽冠軍證明」的標準,仍然是看熱鬧的外人才看懂的東西。
大賽,指的是什麼?
在羽球界,所謂大賽,就是羽球界唯二的一級賽事,「世錦賽」與「奧運」。
世錦賽攸關積分,拿下世錦賽冠軍,就是「大賽冠軍的證明」。
小戴最巔峰的2017年,她確實曾經可以參加世錦賽,也最有機會拿下冠軍,要這些外行人閉嘴。
但小戴沒有。
為什麼?
因為 2017 的同時間,台灣在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也就是「世大運」。
「世錦賽」與「世大運」,兩個賽事撞期,一個是高額積分、高額獎金,個人羽球生涯的最高成就,一個是把榮耀留在主場台灣。
對很多人來說,這兩個比較,根本不用思考,一定是世錦賽。
請注意,只為自己著想,並沒有錯,每個人都該認真經營自己的人生,尤其職業選手生涯只有短短幾年的運動員。
當時甚至有一個泛藍的名嘴說,戴資穎捨棄世錦賽,去打世大運,根本就是叫李遠哲去背九九乘法表。
但是,小戴的心裡想的,不只是她自己。
針對選擇世大運,放棄世錦賽,小戴說:
「台灣很難得辦一個大型運動賽會,我覺得我一定要留下來,跟著大家,跟著其他選手,一起去支持這個比賽,希望可以把最好的成績留在台灣。」
「在台灣比賽,我覺得非常好,因為會有很多人來看,而且會有很多人,去支持,然後看到所有選手,可以在台灣的場上發揮,我覺得任何的單項,都是非常需要被支持的。」
在台灣難得主辦的大型運動賽事,小戴身為台灣出身的羽球世界冠軍,她要把獎盃留在台灣。在這個多數人看熱鬧,體育發展還有很大進步空間,各種條件都不利的台灣,她希望透過她的參與,讓更多台灣人,看見台灣的頂尖運動選手,在各個單項運動裡,展現出最好的自我。
到國外去征戰,得到的是羽球圈內人的關注與肯定。
留在台灣,參加世大運,是讓所有的台灣人參與在其中,讓台灣人看到。
在台灣的孩子心中,種下一顆顆的種籽,不論是啟發人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啟發她拾起球拍,或是穿上柔道服,或是踏上田徑場,或是穿上拳擊手套,或是踏上投手丘。
甚或是啟發我們政治人物、公共事務的參與者,更去實質投身台灣體育改革。
這些,都是那個選擇放棄世錦賽,投入世大運的小戴,所應該掀起的漣漪。
前天是李登輝前總統的辭世週年,台灣體育界的改革與被重視,正是從李前總統把體育政務,從體育司,提升為體委會開始的。
李前總統也在晚年,提出了「我不是我的我」這個概念,一言蔽之,就是在「個人私利」之上,「給自己更高層次的動機」之意。
小戴在23歲那一年,在自己職業生涯最巔峰的時刻,選擇了台灣,就是這個更高層次的動機。
今年,小戴已經27歲,在職業運動員的生涯裡,已經在與時間賽跑。天才型的新人輩出,甚至這次的女單羽球冠軍,中国的陳雨菲,幾乎就是以戴資穎為唯一假想敵在訓練自我。
這次奧運,小戴征戰奧運金牌,為了她自己嗎?這就像世錦賽一樣,小戴不需要證明什麼。
但為台灣多拿下一面奧運金牌,卻是在理當最平等的國際賽事裡,卻仍必須被稱為「Chinese Taipei」的台灣,很需要的。
我輩的台灣政治人,不需要因此己願他力,把什麼政治的重擔放在小戴身上,但小戴確實不曾在這些訪談裡,說她要最好的成績留在「中華台北」,是吧?
對小戴昨晚的比賽,再說什麼誰失誤太多,這些都是很多餘的,難道小戴十幾年的職業羽球生涯裡,是靠我們這些羽球外行人來幫忙出什麼偉大的見解而成為羽球女帝的嗎?
英文裡有一句話說,我沒有教你怎麼做你的工作,也請你不要來教我怎麼做我的工作。
如果我們要以小戴作為一個故事,我們該傳頌的,是台灣曾經有個世界頂級的人,在她最可能接觸到天空的時候,把溫暖留給了這塊土地,讓每個孩子,都勇敢作夢。
無須,也不要,再加諸什麼期待與壓力在小戴身上,從小戴身上,我們該看到的是,她為台灣做了這麼多,那麼,我們每個人,又能為台灣做什麼?
小戴接下來要不要、該不該繼續征戰下屆的奧運,那是她的決定。
我們該做的,是不論如何,都全力、毫無保留地,支持她。
小戴加油,我們永遠支持你。
照片來源: 戴資穎/ Tai Tzu Ying
基隆市議員 張之豪
沒有獎盃就自己做一個吧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為了我們即將上線的 YouTube 與 Podcast 節目 EP03,要來繼續暖場相關主題電影,上週複習了《最酷的旅伴》,今天則要來喚醒一下上半年度淚灑戲院、哭濕整個口罩的記憶《#淺田家!》,相信應該不難預測大方向,而且還有邀請到特別來賓,容我先小小賣個關子,敬請期待一下囉:)
⠀⠀⠀⠀⠀
特別獨鍾那類流暢、寫意、平淡、誠摯,而處處扣人心弦的故事,幾度潸然淚下,幾度破涕為笑,思考著上一部被以如此方式緊緊牽動且無比情真的日本電影,應該是《橫道世之介》了吧,如今能加重狂踩淚腺的力道仍不顯絲毫刻意或矯情,中野量太改編自真人真事的《淺田家!》就這麼成為 2021 年最喜愛的新片之一。
⠀⠀⠀⠀⠀
除了不可或缺的「溫柔」,其實也不過就是號稱全日本「最會拍全家福」的男人淺田政志之家庭成長詩篇,然而,他的家與他的根,卻老是讓周圍的人難掩羨慕之情。淺田家有一個偉大的父親,為了守護妻子的夢想,甘願日日在家張羅三餐,各式甜點、手工章魚燒、辣味咖哩飯,牢牢抓住一家四口的向心力;淺田家也有一個不簡單的母親,總是笑臉迎人,帶著愛與耐心,溫和不失嚴謹地養育下一代。可想而知,非典型的父母組成了非典型的家庭,他們有一些堅持,有一些赤子之心,好比持續每年拍攝兩個小兒子的可愛照片製作賀年卡,幾乎不打不罵,從小尊重孩子的多元性與選擇權等等,隨著國小、大學、出社會,充斥在那處簡單卻美滿的屋簷下,是歲月未曾沖淡的溫馨笑鬧聲以及快門聲,細聽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多年來不絕於耳。
⠀⠀⠀⠀⠀
在喜愛攝影的爸爸耳濡目染之下,淺田政志接過了人生第一台相機,從此開啟了他的攝影之路,還不懂如何拍照的他,已經懂得該怎麼理解自己景框裡的靈魂,愣頭愣腦拉著青梅竹馬前往海邊,童言童語談笑間,毫無準備的一聲喀擦,就這麼留住那個女孩最真實的笑靨,後來他才知道,這張照片也留住一輩子的可遇而不可求的緣分。即使成長過程一度迷惘茫然,一度浪擲光陰,也難以磨去他骨子裡對攝影的天賦與熱忱,因此大學剛畢業的淺田政志不知所以然地拖了全家人下水,一方面完成父母的未竟心願,一方面呈現出他理想中的全家福,像是爸爸夢想中的消防員,媽媽對黑道的憧憬,賽車選手,超級英雄,大胃王比賽無數場景,就在整家人全力以赴創造回憶的日子中一閃而逝,剩下散落餐桌上一張張鮮明生動的照片,看著看著便漾起了笑容,便毅然決然帶著這些全家福前往東京追尋攝影夢。
⠀⠀⠀⠀⠀
那時的他,有熱情,有理想,卻還不明白攝影之於自己、之於世界的意義,多數出版社認知「不過就是全家福」的作品缺乏商業效益,導至他處處碰壁苦蹲多時,好不容易熬到舉辦個展、出版攝影集,卻又得面臨滯銷的窘境;偏偏就在人生最谷底的時候,終於盼到真正得以翻身的機會,淺田政志憑著這些照片一舉奪下攝影大獎,在淺田一家的見證下又哭又笑捧起這座得來不易的獎盃,從此邀約不斷,有的家是女兒準備上小學,有的家則希望留住癌末兒子的身影,含淚按下快門的剎那,終究理解到自己背負超越小我且比想像中沉重的使命,準備好好大顯身手的他卻沒料到,等在前方是整個日本都猝不及防的三一一大地震。
⠀⠀⠀⠀⠀
命運向全日本上了一堂震撼教育,淺田政志職業生涯的第一個客戶就在海嘯的東北重災區,記憶中一幢幢的平房只剩碎裂的木板、殘破的家具,放眼望去滿目瘡痍,在這片斷壁頹垣中,竟然有人默默挨家挨戶蒐集起滿是泥沙的相冊,獨自一張一張細心洗淨,掛起來供災民和家屬認領,一股力量推動著他暫擱相機,投身清洗照片義工行列。
⠀⠀⠀⠀⠀
「這是我第一次打你呢,手還真痛,但是啊政志,這份痛楚,是目送兒子拋下重病的父親,做母親的心痛,你要謹記在心。儘管去做你想做的事吧,偶爾也記得討家人歡心,這樣就夠了。應該是很重要的事吧?快點回東北去吧。」
⠀⠀⠀⠀⠀
一對令人欽羨的父母,就是適時囑咐孩子銘記自己的根,同時學著放手讓孩子展翅尋找天空,此為淺田政志最幸運之處 —— 家人的理解與信任。此刻的相片不只是相片,許許多多的故事更代表無數人存在的證明,此處所遇見形形色色的人,更重新帶領淺田政志透過鏡頭端詳自己、端詳每一個曾經美滿溫暖的家庭。
⠀⠀⠀⠀⠀
看著災區裡日日尋找父親的小女孩,手腕掛著大到不成比例的男錶,她找到的照片裡媽媽、妹妹熟悉如昔,卻遍尋不著爸爸的身影,眼噙淚水聲聲拜託他幫忙拍張要有爸爸全家福。無奈相機、攝影師皆沒有魔法,消失的人無法進入景框裡,但溫柔的他怎麼樣也說不出口,兜兜轉轉之下,他終於藉由淺田家領悟到真正幫助小女孩的方法。那一幕,影廳裡的我頓時潸然淚下,相機遮住了掌鏡者的五官,戴著同樣一隻手錶的手轉動鏡頭,原來爸爸未曾消失,原來相片裡的我們一直活在溫柔的凝視之中。
⠀⠀⠀⠀⠀
導演輕盈笑看生死議題,命運起落,透過一個攝影師的成長軌跡與近代日本的共同記憶,滿是善意與溫暖勾勒出一個家庭最令人嚮往的輪廓,你會轉而審視並珍惜自己過去擁有的一切,每一張照片,承載無數回憶,拍出來、留下來,故事就會被牢牢記得,而每一張薄薄的照片,都可能成為某個人努力活下去的力量。
沒有獎盃就自己做一個吧 在 耀仔 X 閃耀胖子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片: #沒有獎盃就自己做一個吧 獨一無二的黃金左手獎盃
淡水的複製手真的是個難得的體驗
加上噴漆竟然變成一座帥氣的獎盃
有興趣的可以想一下能比什麼奇怪的手勢
#記得分享出去喔~
喜歡的話歡迎訂閱和分享!!
也可以看看我其他精彩的影片~喜歡的話歡迎分享和訂閱~
其他推薦的精彩影片(20000訂閱特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8556EpJczo
~~~~~速速追蹤我們的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hineFatty/
#新年快樂
合作邀約: eddie901117@g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tq8k4zzQrA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