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海獅說的文章,德國在1954年的世界盃玩了個心眼,也就是在預賽期間故意派二軍對陣一流強隊。
今年世界盃,有幾場比賽被人狂噴。
比如法國對丹麥,這兩隊踢了一場非常消極的比賽,最後0比0平局收場(我稍稍看了片段,真的是很難看的比賽,根本沒啥動力)。
又比如英格蘭對比利時,這兩支球隊當時已確定晉級,但贏的那對雖然會獲得小組冠軍的殊榮,卻又被分配到強敵較多的區域(會遇上烏拉圭、法國,以及最熱門的冠軍候補─巴西),所以雙方索性都派二軍上場,可想而知,比賽的精采度就下降了。
然後,日本對抗波蘭的比賽,日本在0比1落後的狀況下,收到競爭對手塞內加爾也已經戰敗,為了考量進球及失球的計算,以及更細緻的犯規次數比較,日本隊教練當場下令:給我消磨掉最後的10分鐘。
那場比賽我有看到最後,最後的10分鐘,日本隊球員就是一直在後場傳球,確定出局的波蘭也沒有意願進攻,就醬......我虛度了人生的10分鐘(不過比起看了一些雷人電影,10分鐘還不至於讓我有過多的遺憾)。賽後,日本隊由於黃牌次數較少,最終晉級16強,這引起南韓媒體的不滿,他們認為日本這種消極打法沒有運動家精神......踏馬蹄韓國!你跟我講運動精神?全世界都有資格批評日本就你韓國不行!我沒看過有哪支隊伍針對守門員鏟球,更別讓我掀舊帳提那醜惡至極的2002世界盃!你的醜惡除非有奇蹟,不然我瞧不起韓國足球一輩子!
賽後,日本隊總教練表示:他只能為下一場比賽還有晉級做最合理的考量。法國球員針對批評,也不客氣地反擊,認為他們並沒有錯。
這時有個狀況發生了:運動家精神(或可稱道德),以及勝利,孰輕孰重?
當然如果可以,兩個最好都要,如果大敗虧輸,那就選擇佔據道德制高點也不失為一種體面,但當遇到上述三場比賽的任何一種情況,那又該如何?
我只能說:端看目標而定。
我舉一個有點離題的例子來描述。
老ㄕ最近不知怎麼搞得,到星期天早上精神是奇差無比,但那是我要去教會作主日的時間,如果在主日中睡著,對講道的牧師是非常不尊重的。我能怎麼辦呢?後來我用了一個辦法:當天早上一罐蠻牛喝下去,短時間內,我最起碼不會睡著。
那事情不就結了嗎?但讓我糾結同時也有感觸的,是有時候和我一起做主日的小夥伴也有精神不濟的時候,有時候會有人提到:「這是操練意志的時候,即便有狀況,但仍應該選擇堅持。」這時我就會不太好意思,因為比起小夥伴們,我無疑是偷吃步的,雖然從來也沒人禁止喝提神飲料,但如果我的小夥伴要嘴我:「呦嗃!這個沒底氣,竟然要靠飲料提神呀?好沒意志力呀。」那我還真不能說什麼(不過倒是沒有人這麼說過啦,以上一些情節只是我內心的假設,事實上,喝提神飲料是完全OK的)。
這讓我連帶多想:「我的目標是為了有精神的聽完主日,那我為達目的,是不是能動用不同手段?那如果有一天我嗑藥,是不是也可以說我只是為了達成目的呢?」(由此可知,老ㄕ真的很無聊,沒事都在想些有的沒的,好孩子別多學呀,不然就會變成一個年齡30但長相卻像50多歲的大叔樣呀。)
以上極端的想法跟例子,是我想要表明面對目標總要有手段及方法,有些方法絕對OK,有些方法絕對不行(像運動嗑禁藥),但爭議性的方法又該如何評價?
就像1954年德國的上駟對下駟的戰略,本屆英比二國不求勝的佈局,其實都可以被指責,但當時的德國順利晉級,落敗的英國如今面對較優的賽況(尤其在西班牙輸了以後,英國面對的對手如今世界排名都較低),這難道不也可以被頌揚是一種避實擊虛的智慧嗎?
寫到這,我認為與其探究道德、勝利孰輕孰重,倒不如探究評論者背後的心態顯得更有意思。有時讓我感到好笑的,是有些人高舉道德大旗時,往往其實是失敗者的腳色(像是韓國、韓國、韓國......這一類的國家)。又像是前一陣子對岸武術界不是出現一個踢館狂人嗎(就是暴打太極宗師的那位)?許多傳統武術的人就罵他一味挑戰不懂武德......怎麼就不道德了?人家是囂張,但比賽也沒用奧步呀?那如果說好戰是沒武德,那歷史上的霍元甲可是蠻常和人約架PK,那他是不是也很沒武德?
那說到底老ㄕ到底要講什麼?我要說的是......海獅的文章很好看,然後今年的冠軍會是巴西!巴西必勝!
(沒錯,這就是篇沒重點的文章,所以作文想拿滿級分或高分的同學千萬別學呀。)
#世界盃8強賽讓人好期待
#海獅的文章還有第三篇喔
【#海獅說】#下集來了
在1954年,匈牙利隊的綽號叫「魔法馬扎爾人隊」。
當時這絕對是世界上最好的球隊,沒有之一。前一年前他們在倫敦對戰現代足球的鼻祖英格蘭隊,僅僅只花了 45 秒就攻進了第一球。
英格蘭人全傻了。看著匈牙利談笑用兵;看著他們從空中抄球、用胸口控球;看著他們從後場就發動攻勢,更看著自己的隊員跟著球滿場跑,卻也不知道接下來可以做什麼。
甚至在接下來的 50 分鐘內又被攻進了 5 球。
面對這種變態的隊伍,德國隊竟然只能派出自己的二軍??
#德國隊需要一個奇蹟
#今日的德國隊好像也要
#就是今天了拜託贏吧
#講座就是下週六了拜託來吧
-
海獅說:那些你(可能)不知道的世足賽故事|《足球是圓的》新書講座
▌講者:神奇海獅(故事網站專欄作者)
▌時間:6月30日(六) 19:30 - 21:00
▌地點:城邦書房(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樓)
▌活動內容: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63692103681188/
▌主辦單位:商周出版
▌協辦單位: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沒有運動家精神 例子 在 桌球旅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運動精神是重要的價值,在奪牌之外,更值得追尋!
我相當不認同那種「拿了名次才是台灣之光」的文化。在那種文化下,不擇手段贏得比賽才是主流。
我在國外有次在男女混合沙灘排球賽中,為了拿到冠軍,搶著幫女生接球,事後那兩位外國女生很不高興,認為這不合乎運動家精神(Sportsmanship) (註)。
我們有些自以為很好、很合理的事情,其實在國外人眼中不見得是什麼光彩的事情。
運動的本身,或許需要許多的算計,但運動家精神,是不需要那麼多的算計的,而是尊敬對手、自我覺知在作用。運動和運動家,一字之差,恐怕真能理解的人不多吧?
是的,我贏得球賽,我證明我是那次賽事中最強的,但那又如何?我只證明我擅長那項運動,但若不懂運動家精神,不僅對手,連隊友都不欣賞。
我沒說外國人比較好,但運動的重點是交流學習,最好以平常心看待。以上所講的國外親身經歷,只是舉個例子說明自己當初的無知。
我這篇的主旨,只是在講過度重視獎勵,往往讓我們忽略了運動家精神;並不是說得了名次、拿了獎金的人,就沒有運動家精神。
(註)Sportsmanship,我翻譯為運動家精神,維基百科給這個名詞的定義如下:Sportsmanship is an aspiration or ethos that a sport or activity will be enjoyed for its own sake, with proper consideration for fairness, ethics, respect, and a sense of fellowship with one's competitors. (中文版的維基百科的翻譯不佳,閱讀時請注意。)
網址:https://en.wikipedia.org/wiki/Sportsmanship
沒有運動家精神 例子 在 KaL-EL Sport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西門思之運動雜談】在對手罰球時大喊「麵包﹗」是違反運動家精神的嗎?
‧‧
當球迷替所支持的球隊加油時,不免會對敵對球隊或球員口出惡言或嘲諷,但是在威斯康辛州的高中,這也許是不被接受的。該州校際運動協會(Wisconsin Interscholastic Athletic Association)注意到學生在比賽時出現辱罵字眼的頻率越來越高,於是在去年12月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該州的高中校長們,信中提到:「任何對敵對球隊或觀眾,帶有辱罵、輕蔑、使人分心或慫恿沒有運動家精神行為的回應,都是不符合運動家精神的。學生團體、學校行政人員和活動主辦單位應該採取立即行動,糾正這種沒有運動家精神的行為。」,該封電子郵件中舉出一些例子,包括「air ball」、「scoreboard」、「fundamentals」、「season’s over」和「there’s a net there」。
‧‧
這封信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直到上周。一所高中籃球隊的April Gehl將該封電子郵件截圖,並且搭配一句髒話放上推特,而該協會也將Gehl的推特截圖並以電子郵件寄送給Gehl的高中,最後導致身為球隊得分王的她被禁賽五場,但是她的推特卻被分享超過1,200次。經過當地新聞報導,這項政策在社群媒體上引起激辯,有人覺得這是文明的展現,也有人說這是過度溺愛年輕人的證明。這個禮拜,至少兩所高中的學生在比賽時把嘴巴貼上膠布,以表達對於這項措施的不滿。
‧‧
「老實說,我們大概把那封電子郵件當作建議。」當地一所高中體育主管Joe Beran說:「我想有些學校把它當作指令,而他們沒有採取最好的方式告訴他們的孩子。」「任何時候你告訴一個學生他們不能做什麼時,猜猜會發生什麼事?你馬上就會嘗到苦果。」Beran說。「WIAA的政策立意良善。」喬治亞州Clayton州立大學傳播學系的助理教授,專精青年權利的Brian Amsden說:「但那也是非常愚蠢和不適當的。那樣帶有懲罰的意味—我不認為那是一個說服學生或讓學生社會化的最好方式,而後者才是真正的最終目標。」
‧‧
為了弭平風波,WIAA在本週二再用電子郵件解釋說,前一封電子郵件只是要提醒針對欠缺運動家精神行為一直以來的規定,該協會並為校長所受到的傷害表示歉意。,信中提到:「為求清楚,該電子郵件沒有附帶任何新的規定、新的規則、新的指令和新的強制期待。」但是該協會公關主管Todd Clark在接受訪問時仍補充說:「那也不是表示我們說:『那就別管這檔子事了。』」。
‧‧
一位曾經寫過運動狂熱相關主題的作家Eric Simons說,美國人會被任何想要管理運動文化的意圖給激怒—把它當成擅自干涉人性本身。「我不認為人們大喊『air ball』或其他東西是難以避免的。」他說:「我不認為人們辱罵運動對手的需要是難以避免的,我覺得質疑這點絕對有道理。」但是對於威斯康辛的風波,他也回答說:「說實話,我把那看作是某種難堪又混亂,沒什麼爭辯必要的事情。」
‧‧
參考外電:http://goo.gl/0Ne3yc
‧‧
作者個人專欄:
www.sportsv.net/authors/theBostonGarden
作者個人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SportsAndOthers
更多好文歡迎加入KaLEL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KaLELsports/
https://www.facebook.com/…/a.482998468539…/503045676534688/…
【在對手罰球時大喊「麵包﹗」是違反運動家精神的嗎?】
當球迷替所支持的球隊加油時,不免會對敵對球隊或球員口出惡言或嘲諷,但是在威斯康辛州的高中,這也許是不被接受的。
該州校際運動協會(Wisconsin Interscholastic Athletic Association)注意到學生在比賽時出現辱罵字眼的頻率越來越高,於是在去年12月發了一封電子郵件給該州的高中校長們,信中提到:「任何對敵對球隊或觀眾,帶有辱罵、輕蔑、使人分心或慫恿沒有運動家精神行為的回應,都是不符合運動家精神的。學生團體、學校行政人員和活動主辦單位應該採取立即行動,糾正這種沒有運動家精神的行為。」
該封電子郵件中舉出一些例子,包括「air ball」、「scoreboard」、「fundamentals」、「season’s over」和「there’s a net there」。
這封信沒有得到太多關注,直到上周。一所高中籃球隊的April Gehl將該封電子郵件截圖,並且搭配一句髒話放上推特,而該協會也將Gehl的推特截圖並以電子郵件寄送給Gehl的高中,最後導致身為球隊得分王的她被禁賽五場,但是她的推特卻被分享超過1,200次。
經過當地新聞報導,這項政策在社群媒體上引起激辯,有人覺得這是文明的展現,也有人說這是過度溺愛年輕人的證明。這個禮拜,至少兩所高中的學生在比賽時把嘴巴貼上膠布,以表達對於這項措施的不滿。
「老實說,我們大概把那封電子郵件當作建議。」當地一所高中體育主管Joe Beran說:「我想有些學校把它當作指令,而他們沒有採取最好的方式告訴他們的孩子。」
「任何時候你告訴一個學生他們不能做什麼時,猜猜會發生什麼事?你馬上就會嘗到苦果。」Beran說。
「WIAA的政策立意良善。」喬治亞州Clayton州立大學傳播學系的助理教授,專精青年權利的Brian Amsden說:「但那也是非常愚蠢和不適當的。那樣帶有懲罰的意味—我不認為那是一個說服學生或讓學生社會化的最好方式,而後者才是真正的最終目標。」
為了弭平風波,WIAA在本週二再用電子郵件解釋說,前一封電子郵件只是要提醒針對欠缺運動家精神行為一直以來的規定,該協會並為校長所受到的傷害表示歉意。,信中提到:「為求清楚,該電子郵件沒有附帶任何新的規定、新的規則、新的指令和新的強制期待。」
但是該協會公關主管Todd Clark在接受訪問時仍補充說:「那也不是表示我們說:『那就別管這檔子事了。』」
一位曾經寫過運動狂熱相關主題的作家Eric Simons說,美國人會被任何想要管理運動文化的意圖給激怒—把它當成擅自干涉人性本身。
「我不認為人們大喊『air ball』或其他東西是難以避免的。」他說:「我不認為人們辱罵運動對手的需要是難以避免的,我覺得質疑這點絕對有道理。」
但是對於威斯康辛的風波,他也回答說:「說實話,我把那看作是某種難堪又混亂,沒什麼爭辯必要的事情。」
http://www.nytimes.com/…/air-ball-chants-become-a-high-sc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