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星期日TVBS文茜的世界周報及財經周報內容預告》
#麻煩觀看電視,56頻道,九點開始。TVBS的文茜世界周報Youtube已經改為非直播,節目播出隔日剪掉廣告之後,才在Youtube播出。
* 本週專輯:疫情,正如2008年金融危機後,許多原本國內宗教、種族矛盾、貧富懸殊、或是經濟貧困的國家,帶來動亂。當時是阿拉伯之春,歐債危機抗爭⋯⋯美國1%VS99%抗爭。
*本週南非爆發暴力抗爭,反對前總統祖魯因貪污入獄。祖魯為當年ANC活躍成員,曾經是反種族隔離政策的英雄。但取得權力後,成為腐敗之人。南非當地20%的人,控制70%的財富:目前疫情因為Delta入境,已成為世界上最嚴重的疫情地區之一。祖魯入獄事件,成為導火線,支持他的民眾街頭示威後砸搶商店。警方鳴槍,死亡數十人,街頭如戰場。
*緬甸疫情內戰。緬甸軍政府政變後,示威不斷,引入科興疫苗,抗爭者拒絕接受,鄰近印度,Delta病毒入侵,緬甸已從和平抗爭,走向局部地區內戰狀態。
*古巴爆發史上最大抗爭。美國經濟制裁下,經濟低迷,加上疫情,古巴正面臨革命之後,前所未見的示威。
*沒有任何疫苗的海地,其總統被前情報局退休官員,找外國傭兵刺殺,其背後指使者,本週浮現。
* 西歐百年一遇的洪水,代表當地球升溫1.2度時,每個人都曝露在極端氖氣的風險下。
*歐洲碳邊境稅。就在西萊因河百年洪災之前,歐盟選擇1969年人類登陸月球日,一個歷史性的日子,公布在哥本哈根2009年大會時,本來預定實施的邊境碳稅。
歐盟的目標是在2050年之前,讓歐洲成為第一個碳中和的大陸,這意味著排放到大氣中的碳量,不應超過可以被(例如森林)吸收的碳量。
歐盟在7月14日公佈了迄今為止全球,應對氣候變遷最具野心的一攬子計劃,這個被視為等同登陸月球的提案,叫做「Fit for 55」,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的排碳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從而實現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目標。
*印度雷擊。印度雨季雷擊事件頻傳,光是11日單日,3個省就有72人不幸被雷劈死。其中,在拉吉斯坦省,有11名死者是在當地12世紀建成的琥珀堡觀光,他們原本在瞭望台自拍結果被雷擊中。印度總理莫迪在社群平台發文,對遇難者表示哀悼。拉吉斯坦省也發給每名遇難者家屬,50萬盧比的補償金。
根據印度官方統計,從2001年至2018年,這18年間,總共是42500人是因雷擊事故死亡,而這個死亡人數,有超過九成在農村。由於農村基礎設施比較薄弱,很多地方屋頂根本沒有避雷針,另外農村的房頂,特別喜歡用鐵皮來搭建,這樣的建築條件,就很容易受到雷電的襲擊。
幾年前加州大學伯克來分校,針對頻發的閃電現象做過研究,並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報告指氣溫升高,會導致雷擊數量的增加。研究報告指,氣溫升高每攝氏一度,就可能增加12%導致雷電現象,而到了2100年本世紀末雷電的次數將增加50%。
*法國強制注射疫苗,將群體免疫拉高至全體人口八成以上。馬克洪祭出三道行政命令,包括必須注射完兩劑疫苗或者24小時核酸檢測証明,才能進入餐廳、酒吧、電影院。
*拜登反壟斷。民主黨在2020年大選中,左派力量崛起,除了批評富人繳稅過低之外,對於Facebook 、Google、Amazon 的壟斷也提出反壟斷聲音。拜登本週簽署行政命令,要求FTC調查其反壟斷行為。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萬的網紅賢賢的奇異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十字軍 #Crusader #真相 十字軍的真相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想到十字軍,就會想到騎士的威風凜凜,騎士的義勇行為,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讀了越多關於十字軍的記載,就發現這根本就是假借宗教的名義的殘酷戰役,而且參加戰役的並不全部是騎士,...
「法國傭兵條件」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提問] 僱傭兵定義的問題? - 看板Military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關於法國外籍兵團的二三事與迷思... - OTT Gear 軍規戶外裝備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法國]外籍兵團- 軍旅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法國外籍兵團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法國外籍兵團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法國外籍兵團薪水的推薦與評價,PTT、DCARD、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獨家當兵就要當最硬的! 專訪法軍外籍兵團台灣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法國傭兵條件 在 PALLADIUM聯名軍靴PALLABROUSSE LEGACY開箱 的評價
法國傭兵條件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茜的世界周報》
白俄羅斯正面臨著自蘇聯解體以來最大的政治危機,成千上萬的示威者連續十幾天走上街頭,大批國營工廠的工人也加入罷工抗議的行列,要求掌權超過26年的連任總統盧卡申科下台。認為8月9日的總統大選結果已被非法篡改,選後逃亡至立陶宛的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也出面呼籲民眾繼續和平抗爭,並且要求重新舉行選舉。反對派聯盟也不排斥讓盧卡申科參加新的選舉。
歐盟理事會主席週三(8月19日)表示,歐盟表示不承認白俄羅斯大選的結果,未來將對參與選舉欺詐和鎮壓抗議活動的人實施制裁。歐盟將進行針對性制裁,以針對參與暴力進程或偽造選舉的個人以及有關部門。
歐盟執行機構負責人馮德萊恩表示,歐盟委員將把撥給白俄羅斯的5300萬歐元從政府轉移到民間社會,支援遭受暴力鎮壓的抗議受害者,以及協助白俄羅斯抵抗新冠疫情。
莫斯科雖然在第一時間就承認了盧卡申科獲得連任的選舉結果,但是盧卡申科在選前高調逮捕了33名俄羅斯傭兵,指控他們在選前策劃恐怖行動介入選舉,被反對派認為是藉機來加強對競爭對手的鎮壓。這也說明了明斯克和莫斯科之間彼此亦敵亦友的複雜關係。但是選後的抗爭升溫讓四面楚歌的盧卡申科主動向普丁求援,表示外力介入的街頭抗爭同樣威脅莫斯科。
普丁目前尚未表態,莫斯科不希望重蹈2004年烏克蘭的覆轍,也不樂見街頭抗爭行動的外溢效應。但是歐洲多數分析家認為,普丁不會出兵協助已經是強弩之末的盧卡申科。
{內文}
這不是他們的午餐時間,也不是換班上工的時間,在抗議白俄羅斯總統大選結果第十一天,國營化工廠的工人參加了罷工,他們不再害怕威脅,而是一步一步逼向盧卡申科信譽的崩盤,被認為是強弩之末的盧卡申科,決定直接面對另一批明斯克拖拉機工廠罷工的工人。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如果某人不想工作並且想離開,沒有人會阻止你,從今天開始沒有人會向你施加壓力,請原諒我不受歡迎的話,但現在我需要老實把話說清楚,我說完了謝謝,現在你們可以喊「下台」了
盧卡申科怒氣沖天地,在工人們高喊「下台」的噓聲中離開,這些國營工廠工人原來是他堅不可摧的鐵票基本盤,但是高喊「盧卡申科下台」的呼聲無所不在,上個週末明斯克的前所未有的抗議人潮,令人印象深刻,盧卡申科卻絲毫不肯示弱。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選舉結果已經通過驗證,不可能有80%的假票,如果你們失去了你們的總統,那就會是你們末日的開始
在8月9日大選之後,因為質疑得票率僅有10%的結果,而遭受審問威脅長達7小時,被迫連夜逃往立陶宛尋求庇護的反對派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也從立陶宛公開向盧卡申科喊話,要求重新舉行選舉。
(白俄羅斯反對派流亡領袖/季哈諾夫斯卡婭)
我準備好了在此期間擔負起領導國家的責任,以便讓國家安定下來恢復正常狀態,並且釋放所有政治犯,制定法律框架和條件來舉行新的總統大選
四面楚歌的盧卡申科表面上,並不拒絕重新舉行選舉,但是他也擺明了接受重選的條件缺一不可。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vs.工人)
總統不能在壓力之下做出決定,(總統應該要尋求妥協),對 就是應該如此,我們必須通過一個新的憲法,使反對派無法不同意,我們需要為此進行一個公投,因為我們之前的憲法就是通過公投而產生的,然後根據新的憲法,如果你們想要,我們將可以進行新的選舉
很明顯的盧卡申科在爭取時間採取拖延戰術,企圖消磨即將進入第15天的街頭抗爭,盧卡申科本人也沒有放棄繼續參選。
(德國之聲DW記者/Vladimir Esipov)
反對派的聯合陣營聲明,表示白俄羅斯的反對派同意,讓盧卡申科重新參選
(德國記者/Gesine Dornbluth)
但是我認為盧卡申科所言,只是想要贏得時間,他不願意離開
在選後的第十天,本週三歐盟理事會召開了特別會議,27國一致決議表示,不承認白俄羅斯大選的結果,並且將針對參與選票詐欺,和鎮壓抗議活動的個人實施制裁
(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
停止暴力,而且我們不接受有罪不罰的現象,我們不能容忍有罪不罰,這就是我們做出這個非常重要的決定的原因,我們決定進行制裁,針對性制裁參與暴力過程或偽造選舉的個人以及當局
歐盟對白俄羅斯危機的處理可以歸結為八個字「表明立場 謹慎行事」,歐盟心知肚明不能輕舉妄動的原因是,不能助長盧卡申科聲稱,有外國陰謀勢力介入的藉口,儘管白俄羅斯與三個歐盟國家接壤,白俄羅斯到底是不是屬於歐洲,這是一個很大的問號,更何況至今沸沸騰騰的街頭抗爭,只是反對總統大選的結果,並沒有任何親歐或要求加入歐盟的訴求。
(德國之聲DW記者/Vladimir Esipov)
抗爭10天之後,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種趨緩的動力,街頭抗爭的人數在逐漸減少
歐盟等了10天才為了白俄羅斯召開特別峰會,10天,昨天我看到明斯克的獨立廣場上,只有大概5000人左右,這是很少的人數
反對派表態了,歐盟表態了,暫停血腥鎮壓釋放被捕民眾,同意修憲重選的盧卡申科,在某種程度上也算表態了,但是真正能夠決定白俄羅斯未來命運的普丁還沒有出手。
(白俄羅斯政治學家/Olga Dryndova)
新的公民委員會已經提議進行調解,或是說他們已經要求歐盟出面調解,但是我認為 你知道,調解觀察都必須非常謹慎,這真的會引起俄羅斯非常情緒化的反應,所以如果我們談到這個調停委員會,我認為至少要邀請俄羅斯參加,這是合理的,這樣顯示這個抗爭行動,不是反俄羅斯也不是親歐
普丁還沒有出手也是一種表態,俄羅斯雖然在第一時間接受了選舉結果,但是在大選前十天7月30日,盧卡申科高調逮捕了33名俄羅斯人,懷疑他們在選前策劃恐怖行動介入選舉,藉機來加強對競爭對手的鎮壓,這也說明了明斯克和莫斯科之間,
彼此亦敵亦友的複雜關係。
(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
對白俄羅斯的侵略行為正在展開,我們需要聯繫俄羅斯總統普丁,
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對白俄羅斯構成威脅
歐洲多數分析家押注的是,2020的白俄羅斯不同於2004年的烏克蘭,普丁這次不會派遣俄羅斯軍隊,公開支援已經失去民心的盧卡申科,此舉將帶來重大風險,恐怕會適得其反。
(白俄羅斯政治學家/Olga Dryndova)
對於俄羅斯而言,最重要的是白俄羅斯不要變成烏克蘭,
在某種意義上反俄羅斯
根本的問題是白俄羅斯的選後抗爭,對於普丁到底是不是具有威脅性。
(德國之聲DW記者/Vladimir Esipov)
我不認為這是對普丁的威脅,這只是回應街頭抗議活動,或是所謂顏色革命的另一場演習,因為俄羅斯一直在練習回應,和分散注意力上力求精進完美,因為2004年烏克蘭的橘色革命,讓俄羅斯政府措手不及,所以他們之後對此補強,所以他們在累積回應街頭抗爭的經驗,不只是在俄羅斯境內,也包括在俄羅斯境外
普丁當然不願意見到盧卡申科政權,真的被街頭抗爭推翻,他不可能不擔心,白俄羅斯選後抗爭行動的外溢效應,對於普丁而言,容忍白俄羅斯的選後抗爭,無疑是對俄羅斯民眾一個不良的示範。
(法國歷史學家/Pierre Grosser)
有意思的是明斯克把自己定位成一個在烏克蘭議題上中立的空間,盧卡申科不是一個普丁的追隨者,還有許多其他的議題,例如在普丁想要創造的的新的國際組織裡
他都不是一個追隨者
普丁與盧卡申科之間複雜的關係,讓普丁不願意冒然在盧卡申科身上繼續下注,如果盧卡申科大勢已去,那麼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可以讓普丁在白俄羅斯選後重新洗牌的政局裡,進可攻退可守。
(白俄羅斯政治學家/Olga Dryndova)
但是同時我也問我自己,一旦白俄羅斯人看到俄羅斯進行干預,我不知道是軍事上的或是其他形式,他將失去什麼,他會失去一個對俄羅斯最為友善的社會,因為和其他國家相比,白俄羅斯人是對俄羅斯最為友善的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軟實力工具
1994年就任總統的盧卡申科,曾經在蘇聯解體後,以保持國營產業和局部私有化並行的經濟佈局,在共產主義瓦解的驚濤駭浪裡,扮演了防波堤的穩定角色,26年之後面對無堅不摧的民意巨浪,歐洲最後一位獨裁者的堤防還能抵擋多久。
含主持人陳文茜解說,請點閱【完整版】2020.08.22《文茜世界周報-歐洲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8QaMLTtiUk
法國傭兵條件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下評論】《屍速列車:感染半島》(Peninsula)
#以下有雷斟酌閱讀
4 年前的坎城影展,以法國新浪潮巨擘尚盧高達的作品《輕蔑》定為主視覺,似乎正向世人宣告法國的電影地位仍屹立不搖,但誰也沒能想到,那年的坎城掀起一股強烈韓風。以「復仇三部曲」名聞遐邇的南韓名導朴贊郁以《下女的誘惑》打入主競賽單元,大膽的女女性愛寫出男性父權底下的慾望凝視,此外,在競賽外的兩部南韓類型片,羅泓軫的《哭聲》以及延尚昊的《屍速列車》也造成風潮。
這三部作品都在同年於台灣院線亮相,首先由《下女的誘惑》在 6 月登場,接著是 8 月的《哭聲》,南韓電影的口碑在這兩部作品堆疊下,於台灣逐漸延燒,最後由 9 月亮相的《屍速列車》收割,導演延尚昊熟稔類型電影的鏡頭語言,走入病毒與人性間的對立,在末世中豪筆一揮,於高度娛樂性中寫下令觀眾聲淚俱下的類型片典範。
4 年後,延尚昊完成《屍速列車》的系列作《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續集的時間軸也在病毒爆發的 4 年後,環境與背景條件相同,但因孔劉、馬東石等人確定捨身取義,續集自然不會有這些角色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以姜棟元、李貞賢為首的人馬,描述姜棟元飾演的大兵逃離失控南韓後,在姐夫苦勸之下,逼不得已共同返回被外界孤立的半島,找尋失落的 2000 萬美金,進而展開一場自我救贖的辯證旅程。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的核心,就是「救贖」,是表面以活屍包裝,實則探問人性的公路電影。導演延尚昊在開場戲便替全片定調,姜棟元駕車逃離南韓時,途中撞見恐慌的家庭求助,李貞賢飾演的驚慌母親請求姜棟元帶著孩子逃難,但姜棟元因恐懼及猜忌,就此踏下油門別離。延尚昊在此寫下男性的狠心及女性的無助,讓男性的「過去」埋下虧欠(還有在船上另一位母性的遇難),替「現在」的救贖之路鋪墊,而兩性間的對立與互助,此後更隨著劇情推移層層激化。
而後,姜棟元離開南韓逃往香港,4 年來在香港如走肉般遊蕩,按照電影設定,朝鮮半島因活屍肆虐成一座孤島,人人敬而遠之,而在《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中窺見香港,並與南韓相互觀照是有趣的。
過去一年,香港因「反送中」抗爭動盪不安,人民與政府衝突日趨惡化,甫推動的「港版國安法」更加速香港死亡。此時香港人心惶惶,自我審查底下出現諸多不敢入境香港的人民,某部分喪志的港人也希冀逃離香港,以免承受牢獄之災。從現實中的香港局勢,遙相對望虛構中因活屍淪陷的朝鮮半島,成了某種意在弦外的解讀——香港因人為因素、中共惡法受困;南韓則因病毒蔓延、活屍大軍遭到遺棄,兩相對比之下,人類與活屍就成了某種折射,都能斷開現今社會群體網絡的鏈結,香港甚至不用活屍便已成孤島,「現實總比電影荒誕」這句話某程度的確精準,不勝唏噓。
然而,這樣的過度解讀(相信延尚昊絕對沒有此意),卻也碰巧拉出延尚昊在救贖之路的另一層核心——與「活屍」相比,「人類」更可畏。「活屍」沒有情緒,只能聽音、面光狂奔,只懂無腦地獵捕生人;人類不同,是乘載七情六慾的裝置,在《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中,更放大了「貪婪」,美國商人、武裝傭兵部隊、返回朝鮮的難民,皆圍繞 2000 萬美金,你爭我奪,於是在角色的求生當中看見人性的醜陋,彼此互相猜忌,黑吃黑,人吃人,貪婪駕馭人性,延尚昊在活屍底下,描繪出一幅人性浮世繪,是底層人類處在煉獄的難堪眾生相。
隨著主角一行人返回朝鮮半島,延尚昊迅速以「車」為引導,建構出被遺忘、詛咒的失落國度。當開車的人說道:「南韓我很熟悉,開車沒問題。」延尚昊旋即以武裝傭兵的閃光彈丟出幾道熱辣、鮮明的光,光是一把雙面刃,能驅趕夜幕,照亮城市,但同時也能吸引活屍,當活屍湧入時,在光的見證下,南韓面目全非,熟悉的家園、街道變了樣、走了味,一般的「車」無法立足,更別說是由逃離南韓 4 年的「外地人」操控,於是主角們便落入武裝傭兵的圈套之中,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危機依舊是由人類給出,若非閃光彈,活屍並不會發現主角們,這場戲也帶出「人類」比「活屍」可畏的意旨。說穿了,活屍縱使可怕,仍舊是被人類操控的低端生物,真正用腦袋算計的,是人類,可畏之處不在肉身的強大,而在內心的盤算。
一般的車無法在廢墟中生存,延尚昊便拉出另一組救援部隊,由李甄、李濊沅兩名小女孩開著升級版改良車款,前往營救主角,展開一場又一場目不轉睛的飛車動作場面,俐落的轉場,極具律動的剪輯,宣告了這是人與人、人與活屍的相互追擊,三者對立下,是一場場屬於城市的戰鬥,與第一集的高鐵車廂相互對照,延尚昊 4 年前精準掌握密閉空間的特性,4 年後也能在開放場域中揮灑自如,再再證明延尚昊在動作類型片中駕馭「空間」的導演功力,更道出被活屍摧殘 4 年的朝鮮半島,已經是被棄置的人們的主場,每天處在生存邊緣、汲取末世氛圍養分的孩童們,面對活屍都能是神色泰然的姿態。
延尚昊也透過這場戲,點醒姜棟元,當姜棟元陷入危機,是由小女孩拯救,延尚昊寫意地拉出意旨——「面對弱小應當給予幫助」,給了姜棟元當頭棒喝,再度批判面對求助的李貞賢未伸出援手的舉動(且是男性漠視女性),有了教訓後,才逐步給出「救贖」的可能性。
而從這場戲開始,《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才揭示這是一部女性主義的電影。除了兩名小女孩的英勇之外,後續也能看到李貞賢經過 4 年的洗禮,從一名無助的母親,轉化成能手握真槍與男人、活屍拼搏的女性,更疊影出片頭另一位選擇與孩子死在船上的母親,母親的角色,在《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中皆是保護他者的存在。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是一部積極、主動的女性電影,女性不再是消極、拖累、等待男性救援的拖油瓶,反而能拯救男性,這點與權海孝飾演的老兵,不斷發電報向名為「Jane」的女性求助也可窺見。順應 #MeToo 時代也好,打破南韓父權窠臼也罷,延尚昊都在續集中,挖掘出和第一集不同的面向,是對父權社會的咆哮,2020 年拯救弱小的不再是孔劉、馬東石,而是李貞賢、李甄和李濊沅等人,她們攜手剽悍開著兩台大車,用堅毅而溫柔的身影,替活屍類型片注入一股別開生面的女性樣貌。
除了女性之外,延尚昊更善用「被世界遺棄的朝鮮半島」的特性,在所謂的第三世界中,側寫出第一集較少刻畫的階級脈絡。當人類文明脫離法治,面對災難與死亡進逼時,人性便無止盡惡化,於是延尚昊透過掉落體制之外的傭兵部隊,構築出「地下社會」、建立新的秩序,弱小的人類被稱作「野狗」,遭到豢養、奴役,食物鏈最低層的人類猶如鬥犬般,供上一階層的人類娛樂,延尚昊放大此等特性,讓觀眾窺探脫離法治以及處在生存邊緣的原始人性,所謂「性本惡」,在延尚昊的鏡頭底下精準且到位。
或許,讓人類陷入末日危機並非喪屍病毒,而是人之本性,脫離律法依附時,是比喪屍更泯滅人性的存在,延尚昊全片的另一層意旨,也就慢慢浮現而出。這也是續集需要注意並嘗試刻畫的重要角落,延尚昊對於喪屍類型片的世界觀,仍舊極為敏銳。
都說了這是一部「自我救贖」的公路電影,姜棟元被小女孩拯救喚醒內心良知,所以在片子中段義不容辭地回頭拯救被傭兵部隊圍困的姐夫,這是延尚昊描寫角色的醒覺,縱使最終姐夫仍舊亡於傭兵部隊,但正如李貞賢所說:「盡力就好」,姜棟元透過「被拯救」(小女孩)和「拯救他人」(姐夫),兩種互為表裡的主/被動關係,揮別纏住己身多年的愧疚。
而在「救贖」的命題底下,延尚昊還使用了「光」的意象。如上述所言,「光」能吸引活屍,是殺人武器,但同時「光」也是黎明升起的象徵,是逃離朝鮮半島的指引,傭兵部隊利用「光」追擊,姜棟元等人也能利用「光」反擊,活屍、人類都能見「光」,「光」是殺人武器抑是續命良藥,端看如何運用,延尚昊的符號隱喻,也如「光」一般,極具可視性,在大銀幕中閃現。
片尾,延尚昊設下與首集不同的結尾取向,《屍速列車》的孔劉拼命救人,最終喪命,而《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則讓姜棟元順利拯救李貞賢,若再細看,便能發現除了權海孝之外,其於喪命的人皆因「貪婪」而死,活下來的姜棟元、李貞賢等人,是救贖,是保護,是犧牲,拾起的皆是人性良善面,從此角度來看,是延尚昊的轉變,也是身為導演「懲惡揚善」的價值取向。
綜觀《屍速列車:感染半島》,在活屍類型片底下,將女性、救贖、貪婪、階級等元素熔冶一爐,提煉出人性的複雜面向,全片深入淺出,一語中地讓觀眾感受核心意旨,雖然結尾權海孝的死亡因為角色刻畫不足,力道稍稍偏移,且略嫌濫情薄弱,而母女間重逢擁抱的慢動作也盡顯俗氣,情緒則過於飽滿、突兀,不懂收斂之美,但考量到商業取向,面對的市場與獨立製作取向不同,便能理解延尚昊的處理方式。
一部好的類型片,是能夠在動作、娛樂等取向之外,賦予角色立體性,才能激盪觀眾情緒,並非一味遞送驚險場面才是緊張刺激、才是效果十足,《屍速列車》這兩部系列作呈現出來的,正是抓緊角色、扣緊主題的優等佳作。在現今疫情動盪底下,《屍速列車:感染半島》提醒世人的是,當社會集體意識產生的焦慮,轉化為末日前人類的巨大恐懼時,這股恐懼共感的背後,延尚昊正透過影像緊抓微弱的光,希冀逃離黑暗,與觀眾共同飛往和平彼端。
‼️感謝『GaragePlay 車庫娛樂』試片邀約,《屍速列車:感染半島》現正熱映中。
#屍速列車感染半島
法國傭兵條件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十字軍 #Crusader #真相
十字軍的真相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想到十字軍,就會想到騎士的威風凜凜,騎士的義勇行為,我當時也是這樣想的。
但是讀了越多關於十字軍的記載,就發現這根本就是假借宗教的名義的殘酷戰役,而且參加戰役的並不全部是騎士,而是一些犯過罪的人。
我們今天要說的故事就是十字軍,如果你也喜歡這些傳說中的故事,歡迎你訂閱HenHenTV,順便打開旁邊的小鈴鐺,然後選擇全部,這樣你就不會錯過所以精彩的故事啦!
好!我們開始吧!
基督教崛起
從耶穌被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後,他的使徒就開始在羅馬帝國的猶太國傳教,到了4世紀,基督教已經是羅馬帝國的最大的宗教,在380年時羅馬帝國的狄奧多西大帝正式把它列為國教。在隨後的幾世紀裡面,耶路撒冷,巴勒斯坦,敘利亞等地區都是屬於羅馬帝國和其分裂出來的拜占庭帝國的管轄範圍內。
伊斯蘭教開始盛行
到了7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在阿拉伯地區崛起,而先知穆罕默德的後繼者,穆斯林們就開始向阿拉伯半島擴張,而在636年,穆斯林就打敗了拜占庭帝國而佔領了耶路撒冷,並稱之為古都斯。而在北非的穆斯林也越過了直布羅陀海峽,直搗伊比利亞半島中部,也就是現在的西班牙,而在730年代,北非的柏柏爾人(Barbarian)入侵法蘭克國,但是在732年被查理。馬特挫敗,717-718年君士坦丁堡,也就是現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堡的舊名,它曾經是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重要的城市。它重挫了烏邁爾王朝的穆斯林軍隊的圍攻,到了9世紀,西西里島地中海島嶼都被穆斯林佔領了。
和平共處
在9世紀時,在阿斯巴王朝的管理下,耶路撒冷的年市集吸引了大量的西歐商人和朝聖者,而當地的基督徒也可以建造教堂和依照自己的法律過活。,穆斯林和基督徒的生活也算和平。到了十世紀,拜占庭帝國開始威脅到穆斯林王朝,而他們就開始引進突厥僱傭兵。
突厥
什麼是突厥人呢?花木蘭對抗的士兵就是突厥(Turkler)。而在中國北朝史書裡面,突厥比較像是一種政治概念,而不是一種民族的名字。
突厥人並沒有像阿拉伯人那麼寬容,而那個時候什葉派,也就是比較排外的伊斯蘭宗教勢力開始崛起。而創造了法蒂瑪王朝,中國史書上面稱為‘綠衣大食’,而設都在開羅,也就是埃及的首都。到了第六任的埃及法蒂瑪王朝,出了個暴君,叫哈基姆,他摧毀了聖墓教堂(耶穌復活的地方)還有基督徒的一些教堂和猶太會堂,加深了推非穆斯林的逼害。而西歐的基督徒去耶路撒冷朝聖的路也被封鎖了,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的衝突也越演越烈。
塞爾柱帝國
在1039年,哈基姆死後,他的繼位者就放寬了對基督徒的逼害,因為他們開始意識到朝聖者是他們很重要的收入財源,但是破壞和逼害已經成為事實,基督徒和穆斯林之間也有了芥蒂。而後來加入突厥的塞爾柱人,更是讓基督徒更憂慮。
塞爾柱人過後推翻了白益王朝,控制了巴格達,成立了塞爾柱帝國,它的擴張(kuo )更讓拜占庭和法蒂瑪王朝有了利益衝突,開始了之間的戰爭,拜占庭打輸了,耶路撒冷也被塞爾柱人佔領了。
騎士文化
在1000年時,隨著基督教在維京人,馬扎爾人和斯拉夫人開始傳開,開始停止了遷移,農民開始耕種和得到比較穩定的生活,有了交易和金錢,就可以買更好的戰馬和盔甲保護地區性的城堡,而這些城堡的領主和隨從們稱之為騎士,成為了貴族階級層的一個象徵。騎士精神就是崇尚勇武,榮譽和忠誠,但是要看他們的領主是不是一個明君,有時也是一些掠奪人民的財產和濫用職權,而騎士就是他的爪牙。因為他們的精神裡面,沒有禮義廉恥。
十字軍名字的由來
由於那個時候耶路撒冷被塞爾柱人佔領了,教宗烏爾巴諾二世就在意大利呼籲領主和拜占庭帝國一同解救在東亞地區的基督徒,並且最終目的就是要奪回聖地,也就是耶路撒冷。這次的號召得到了貴族和平民百姓的支持,更以十字架為軍隊的徽幟,定制大量的十字徽章派送給士兵,所以十字軍的名字(Crusaders)
逼害猶太人
其實很多領主也號召這次的戰爭,並不是真的為了解救耶路撒冷,而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因此就碰碰運氣,希望十字軍可以奪回穆斯林霸占的土地。
由於打戰需要很多現款,因此很多領主就開始籌備金錢,包括一些平民百姓也千方百計的製作盔甲,組織了平民十字軍自己上場去,而沒有錢的時候,就去打劫猶太人,因為他們是最有錢的。但是這些平民百姓沒有士兵的紀律,每去到一帶更是姦淫擄掠,更是逼害和殘殺他們眼中認為的異教徒。尤其是猶太人,更是被他們當成主要攻擊目標。
然而這支隊伍也沒有好下場,去到了君士坦丁堡後,被它的皇帝派去對抗塞爾柱軍隊,更是全軍覆沒。
正規十字軍東征
在1096年,第一個正規的貴族十字軍就正式出發,在三年後,十字軍打敗了埃及法蒂瑪王朝控制的耶路撒冷,並建立了十字軍控制的耶路撒冷國和三個附屬小國:伊德薩伯國,的黎波里伯國和安條克公國,而他們攻進了耶路撒冷過後,把兩個城市,安提阿和耶路撒冷裡面所有的平民百姓都屠殺了。這造成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間就結了深海大仇。
第二次十字軍東征
過後當然穆斯林也反擊十字軍駐守的地區,尤其是塞爾柱人,更是開始攻打耶路撒冷的附屬國伊德薩伯國,而耶路撒冷的國王就向法蘭克國王和德國國王求助,第二次的十字軍東征就開始了,但是卻敗於塞爾柱人手下,而伊德薩伯國就滅亡了。
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1187年,在埃及的王朝就被阿尤布王朝代替了,更是統一了什葉派的法蒂瑪王朝和遜尼派這兩個巴格達的力量,他的蘇丹是連西方國家的人都認為他有騎士風範的薩拉丁,我記得這個人是因為我在一出電影Kingdom of Heaven 裡面有講到他,而另外一個主角就是Orlando bloom。而Kingdom of Heaven裡面講的時代背景就是第三次十字軍東征。
薩拉丁以聖戰為號召,集聚了所有的穆斯林向耶路撒冷進攻,最後攻陷了耶路撒冷還俘虜了耶路撒冷的國王。所以神聖羅馬帝國的國王腓特烈一世,也稱之為紅鬍子,和英國獅心王查理一世和法國國王腓力二世發動了第三次的十字軍東征,但是在途中紅鬍子就墜水而死,其部隊就退出了十字軍,而腓力二世和查理一世也不和,到最後就只剩下查理一世孤身和薩拉丁作戰,各有輸贏,最後達成了停火協議。
第四次十字軍東征
大家以為十字軍一定是找穆斯林麻煩的,對嗎?其實並不是,十字軍過後只是掛著宗教的名義去達成自己的目的而已。在那個時候,威尼斯是個中立國,也是一個大財主,凡是有國家需要金錢和糧食來打戰,就需要經過威尼斯借錢和糧食,而那個時候教宗意諾增爵三世就發起了第四次十字軍東征,原本最初的目標是埃及,但是因為要用海路來攻擊開羅,需要威尼斯包辦戰船和運輸,而威尼斯開出的價格就是八萬五千馬克,也就是當時英國加法國的總收入X 2,還有開出條件,打下的土地,威尼斯需要佔一半,不過他也有派出6000名士兵參戰。由於到了最後原本預計的八萬的士兵,到最後來的人只有一萬,但是威尼斯的戰船全部做好了,而十字軍也只給了三萬多,由於還欠債,因此需要幫助威尼斯攻打札拉城,
札拉和君士坦丁堡
但是扎拉城也基督教城市哦!雖然他們也高舉十字的旗幟,但是十字軍還是攻陷了札拉城,並且大量的掠奪和殺害裡面的百姓。
其實以前扎拉是在威尼斯的管轄下的國家,但是過後就在匈牙利的支持下脫離了威尼斯,十字軍為了還債只好答應威尼斯攻打札拉,然後也幫拜占庭王族的後裔阿萊克修斯四世奪回君士坦丁堡,也是基督教城市。因為他答應支付20萬馬克,會出一萬士兵幫忙攻打開羅,更會將希臘東正教歸於羅馬天主教。
到最後大家包括教宗考慮了利弊之後,就開始攻打並且奪下了君士坦丁堡,之前的國王
阿萊克修斯四世和他爸爸就共同管理國家,但是由於他們需要支付十字軍的錢和兌現之前的承諾,所以開始對人民實重稅,引起人民的不滿!於是人民發生叛變,阿萊克西斯四世和老國王就被殺了,而新上任的國王不認之前對於十字軍的承諾,於是十字軍開始攻打君士坦丁堡,攻陷君士坦丁堡就大量的搶裡面的金銀珠寶,很多君士坦丁堡的歷史文物可以在威尼斯的博物館可以看到。很多希臘和阿拉伯文學作品,都在拜占庭帝國滅亡後,被十字軍帶回來歐洲。
最後打來打去都是為了利益。而且打的都是基督徒。
十字軍一共發動了十次的東征,除了第一次剛好遇到塞爾柱帝國的國王剛好駕崩,其他的東征都是失敗的。那麼為什麼他們還要去打他們所謂的聖戰呢?
教廷的迷惑
由於那時的羅馬教宗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因此他們就利用那個時候的宗教狂熱,去遊說平民百姓參軍,而這教宗的迷惑下,就說參加十字軍可以贖罪,可以洗淨之前所犯的罪,在那個時候,他們並不是說去打戰,而是去耶路撒冷朝聖,但是由於之前的塞爾柱人的逼害,因此他們只是變成了武裝朝聖而已。而且用宗教的名義號召人民會更加有說服力,因為人民都是自掏腰包去參軍,除了自己的旅費和飲食之外,還需要自己傾家蕩產去打造盔甲和武器,更還會失去生命,應該沒有比宗教更好的理由吧
金錢,權力和領土
戰爭離不開金錢和權力,由於是在東歐和西亞地區的伊斯蘭王國開始威脅到這些領主,還有開始眼紅他們可以在聖城得到不少朝聖者的收入,更是想搶回之前屬於自己國家的領土。所以假借十字架的名義出兵,第一沒有人說你是為了利益去攻打其他國家,第二,更能得到平民百姓的支持。
宗教原本是美好的,但是卻可以在一些人的手中,變成了殺人的武器,那些在新約裡面的教誨,那些愛戴其他人的美德,在一些人的迷惑下,就變成了達成他慾望的工具。戰爭從不會改變現實,只會製造更多的殺戮,仇恨,而剩下的只有屍骨遍野。
動物界裡面沒有所謂的戰爭,只有為了食物而打鬥,而醜陋的人才會想出不是為了食物去殺害,而是為了更多領土和慾望,去殘殺自己的同類。
但願世界不再有戰爭,Peace!
好啦!今天的十字軍故事就到這裡,它並沒有你想像中崇高,如果你朋友不知道這些十字軍的故事,記得分享給他們看,如果覺得我頻道做得不錯,也可以加入會員支持我做更優質的影片吧!
好!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法國傭兵條件 在 關於法國外籍兵團的二三事與迷思... - OTT Gear 軍規戶外裝備 的推薦與評價
而根據日內瓦公約,兵團也無法滿足傭兵的條件,所以在法理上,外籍兵團是毋庸置疑的法國正規部隊,並隸屬與法軍的序列中,接受法軍指揮。 ... <看更多>
法國傭兵條件 在 [法國]外籍兵團- 軍旅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04/08/2021更新:我在法國第二外籍傘兵團的生活,首先這不是招募文宣,我也不建議任何人來因為這裡不是任何一個正常人該來的地方, 只是在板上淺水也 ... ... <看更多>
法國傭兵條件 在 [提問] 僱傭兵定義的問題? - 看板Military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reurl.cc/zreEDy
以上是紅十字會網站
裡面可以看<<反對招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軍國際公約>>
其中對僱傭兵進行了兩種定義
但我對於裡面的定義有些疑問
第一個定義,即第一條第一項的b提到僱傭兵的報酬必須是"這項報酬遠超過該方對其武裝部隊中擔任相同職級和任務的戰鬥人員所
承允或給予的物質報酬"
對於這條定義我的疑問有兩個:
1.各國的經濟條件不同,一些國家如用本國現役軍人薪資或甚至較低的薪資聘請僱傭兵
對於一些較窮的國家的人而言同樣可以帶來吸引力,使其產生為賺取利益而戰的動機
也就是說假設其他其他條件都符合,只差在這些"僱傭兵"本身較窮
故等同正規軍的薪資,也能激起他們為賺取這些錢而戰的強烈動機
這樣這些人何故不算傭兵?
2.如果這些傭兵是透過那些軍事服務公司請來的人員
且參戰國付錢的對象是這些承包商,而非直接給予這些傭兵
那麼這條定義要如何解釋這類交戰人員是否為傭兵?
承包商支付給僱傭兵的薪水多是浮動的,可能有時獎金很高,但平時可能並不比正規軍好
這樣要如何評估這些交戰人員的收入相較於正規軍如何?
對於第c提到交戰者不可是交戰方的國民或占領區的居民
這裡的問題有兩個:
1.如果交戰國透過軍事服務公司請到的交戰人員中除了外國人外,還有部分本國人
這時這些本國人即便其他條件都符合,是否也不能算僱傭兵?
2.如果衝突的一方是民間叛軍,而他用金錢或其他利益聘請了動機單純為賺錢
而非其他理念參戰的本國國民,且該國民來自叛軍控制區之外
若將來有衝突方願意支付更高的價格,他們隨時可能會跳槽
不將這類人列入傭兵是否合理?
對於第d,也有兩個問題
1.若該衝突為兩國之戰,衝突一方的武裝部隊成員是否涵蓋民間私辦武裝(私辦民兵)?
2.若私辦民兵花錢邀請外籍人士參與戰鬥(烏克蘭似乎有這類案例)
且參戰的外籍人士實際動機為獲取利益,而非真為理念而戰,這類人算傭兵嗎?
至於第二種定義,也就是第一條第二項,似乎定義的更寬泛
只要求參戰者被招募的目的是推翻或破壞某國領土完整
且參戰者是為利益而戰,並且不是受侵害國的公民
亦非他國派的公務,且非事發這片土地的國家的軍隊成員
就算是傭兵
因此照這樣看如果有國家:
1.擁有外籍兵團,且許多成員加入兵團的目的是為了對他們而言豐厚的收入或其他利益
2.動用該外籍兵團入侵他國,並破壞該國領土完整
那麼這些外籍兵實際上是符合者些條文的,例如過去當英國廓爾喀軍團參加錫克戰爭時
還有參加八國聯軍之役時就屬於條文裡對傭兵的描述
但這樣說,當交戰雙方利用自己外籍兵團爭奪有爭議的領土時
又要如何判斷誰的部隊符合"破壞一國領土的完整"標準?
還是說這會變成交戰雙方及其盟友各自解讀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70.42.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M.1667739770.A.6C5.html
可以發現他們確實曾因為受到英國給的利益的驅動,從事侵害他國的事情
若依照對對僱傭兵的第二種定義,這樣的行為與僱傭兵相符
至於烏國除了編制在後備部隊的國際志願兵團外
在編制之外也看過其他組織出錢請外籍人士參戰,他們的性質恐怕和國際志願軍不同?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00:04
https://reurl.cc/AykWqY
https://reurl.cc/pZgbyb
若屬實,這些人的性質恐怕與國際志願兵團不同
至於國際志願兵團的性質目前感覺仍有爭議?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15:07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18:01
這篇紐約時報提及除了國際兵團外,在烏克蘭仍有其他團體接收外籍人士作戰
其中有些是無償的,有些則是會一次性支付費用
但總體來說這些團體較複雜,對外國兵有較高的風險
因此這些團體中有收錢的外國兵的性質估計和國際志願兵不同
而且僱傭兵或正規軍的認定牽涉到敵方的態度,因此感覺在實務上這事有些複雜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2:37:01
若有國家試圖使用外籍兵團侵害他國,而被入侵國國成功俘虜部分外籍兵團成員
該國可否<<反對招募、使用、資助和訓練雇傭軍國際公約>>第二條第二項
將其認定為傭兵,並以傭兵的條件處置之?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3:05:14
若台海開戰時,有國際志願兵來台支援
假設他們有人被共軍俘虜,他們被共軍認定是傭兵的可能性高嗎?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6/2022 23:17:06
以英文維基百科的說法是的"為利益而非理念而戰,否則就是局外人者即是傭兵"
"但仍有程度問題,因為理念和利益可能重疊"
所以這些外籍兵團中若有人加入的目的是為了錢或其他利益,而非理念
說這部份的人是傭兵未嘗不可
但若有人加入軍團中是真心為了理念,那麼可以說這部分人不是傭兵
例如英國的廓爾克外籍兵團在八國聯軍之戰時,他們身為尼泊爾人卻參加入侵清朝的活動
如果這時他們參加的目的是英國人給的錢或其他利益,他們便是傭兵
話說烏克蘭除了正規軍外,我確定過去有正規軍之外的民兵
包含有組織及沒組織的民間武裝,除此之外,除國際軍團之外
同樣有加入其他團體的外籍兵,他們的性質可能有所不同
※ 編輯: sdhws (118.170.42.102 臺灣), 11/07/2022 06:45:1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