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民意代表我愛桃園我愛台灣所以我關心國際局勢。
因為重要,也因為時差,很多個午夜我關注著演進發展:
美國總統大選結果的重要性會深深影響整個世界,對台灣的前途更有決定性影響,攸關台灣可能的命運、體制與現狀安全。
持續關注了一個多月的美國總統大選爭議,現任總統競選陣營法律團隊以林.伍德大律師為首的律師團隊及上個月註冊為軍事法庭的義務名律師愛國者鮑威爾女士…等,因搖擺州郵寄選票、據稱有些使用Dominion 有來自中國、伊朗、敘利亞威權操控的計票軟體系統之虞、死人投票、已離州的不符合資格選票與法不合也投票、非公民及沒有驗證身份的不合法選票選舉欺詐充滿疑雲。用台灣通俗語言稱之為「做票」而提起多方多樣的多起訴訟,從州法院開始打,到至巡迴法院到最高法院,過程會是冗長的。訴訟內容還有,例如賓州在選前不符合聯邦憲法而通過允許延長計票時間的爭議,有更多出來指證的證人願意在宣示的情況下在四個搖擺州的聽證會出來指控大小不一的選舉欺詐行為(宣示就帶有法律上的責任),非但指證歴歷,還有視頻錄影為證。
還現任的川普總統在2016年前,在不被看好下當選了美國45屆總統,是很難被左派、自由派、建制派接受的,也可以講這些泛被歸為左派是包羅了權貴、財團及媒體。
因此,川普總統上任以來這近4年,所謂主流媒體很少在報川普總統對美國的施政貢獻、經濟成就,如果有報導的也多給與不好的臉色,反倒是配合民主黨非實證指控「通俄門」事件,以國會調查、彈劾,卻無實證而拼命報導。不意外的,在選前爆發出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兒子杭特.拜登「硬盤門」事件,及整個拜登家族與中共外國勢力勾結、性醜聞重大事件,除了FOX新聞在選前以3分多鐘時間報導外,隨後及與其它所謂「主流媒體」同時噤聲,選舉期間主流媒體報導兩個陣營的選舉新聞則數更是天差地別,據統計是97%:3%。
有民間觀察團體連續幾周錄到CNN高層晨會指示不要報導拜登家族不利的事,而要盡量引往報導對川普不利的事,主流媒體從選前到選後的偏頗,已經讓很多美國人稱之為「下流媒體」,某一個層度不再受信任,因為是已成為接近民主黨的黨媒及極度親中以致被美國人陶侃為XINN,而非CNN,就是意謂帶表中共勢力的意思。
因為選舉結果的爭議及認證已經無法從下流媒體得知,又是牽動關係著美國及世界未來的走向,主要及客觀從實的訊息來源就只能來自非主流媒體及非常多元的網路平台供閱聽。Facebook 近日因長期僱用外國短期工而剝奪美國人就業平權違憲而被聯邦起訴,這家公司的政策背景用意很值得想像。
另外,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YouTube(華人稱油管) 及Twitter 前幾天公然宣佈要予言論審查,只要是提到「選舉欺詐」相關訊息,提到選舉欺詐透過YouTube 的網路平台也會受限制或移除。
天啊!沒人想到世界自由燈塔、民主標竿的美國,怎麼會變成這樣?彷彿是瞬間成為共產世界!是的,來由冰凍三呎,非一日之寒。美國這個社會因為是資本主義指標國家也因為民族熔爐享有高度自由,其它國安、軍事、科技技術、教育等領域被滲透部分就不談,在政商上數日前爆發的疑似間諜案,中國留學生「方芳事件」被貼標以性交易接觸衆議院外交委員主席,逾10件以上還有其它政治名流等的相關,約2年在FBI開始關注時,當事人已逃回中國。
在華爾街系統的滲透,因為牽扯到龐大商業利益,中共自克林頓政府時起的使力更不在話下,歐巴馬政府對整個共產主義的態度基本上也承襲克林頓總統政策,對中國共產黨採取懷柔綏靖政策,期待中共政體在自由貿易架構下循國際貿易規則,慢慢內造改變,朝向民主發展。然而美、中貿易談判回到遵守WTO規則的15年期限過去了,顯然中國對外貿易政策還是採取國家掌握,是操控的(rigged),這一點鉅亨商人出身的美國總統川普先生應該看得很清楚,於是上任以來持續對中方採取持續力道加重的關稅制裁。
川普總統一連串的舉動,得罪了多少近20年來與中共勾兌的多少利益份子、組織及大企業。擋人財路的事,從各個面向來看都是不受歡迎的,對躲在陰暗角落的一大批人至少是適用的。
再反觀美國的改變,在美國政治通常是世家、權貴、系出名門玩的,怎麼會容忍半路殺出來的不夠純正的元首來統領整個華盛頓地區媒體、財團、與外國勢力長期眉來眼去的組織、與自認系出美國各大名校的眾事務官們。因為在這些人的認知、感官是完全顛覆了雷根總統在冷戰時期以後大、小布希總統、克林頓、歐巴馬的政策所不容的。所以在川普總統在2016年競選總統時,美國政商名流在各式論壇場合,只要提到川普這個名字之時,只要沒笑出來或面露揶揄的,在群體裡會被視為不正常或很low.
4年任期即將過去了,川普總統在外交關係上、在反恐上,乃至對美國本土經濟的貢獻,就由懂美國的人士及美國人去評判,我也只是以一個外國人從多元媒體及居住在美國的美國友人及移民美國的台美人得知大致上的評價。
有人說美國這次大選是正邪之争,或許講得過於嚴重,以是否維繫美國價值的路線之爭,可能比較貼切一點,我個人是這麼認為。
世界各國,包含世人傳統認識世界第一強權的美國,主導世界金融的美元計價數年金融體系的美國,還是有經濟力相對薄弱的所謂窮人。沒有任何國家政府的存在並能夠完全消除貧窮是大家可以接受的說法,但是有為的政府是致力於減少貧窮、給予合理的社會福利而不是無限上綱,也給在人權平等的普世價值上,給予國民、人類同等的機會。
不幸的是,人性弱點充分被影響或煽惑到極致,也因為中國經貿、武力強權的崛起,於是有些人開始陷入迷思而開始嚮往社會主義體制,而起來反抗資本主義,於是以往從未出現在美國的極端組織BLM、Antifa從沒被聽過的極端份子組織,近2年形成美國社會的動盪不確定因素。
不同價值理念組織的成形絕非一朝一夕,是有人給了溫床與環境,甚至講嚴重一點是策動與包庇。那會是誰幹的?在美國有人直指長期以來與外國勢力勾兌企圖顛覆美國聯邦政府的「深層政府」Deep States, 很難想像是遍佈在各領域,包括合法政黨、FBI、CIA、華爾街金融圈等。
美國大選的爭議,已被形容為下流媒體的傳統主流媒體評論川普總統是戀棧權位心有不甘才會這樣。事實是否如此,再過幾天就揭曉了。
世界各國的媒體所發佈的都是以美國主要媒體發佈的新聞認定總統候選人拜登先生當選了,這或許不是結論,在美國歷史上也曾發生過選舉爭議,這次的選舉爭議的發展已經走向由各州推舉的選舉人或由9位聯邦大法官投票決定,值得關注之外,也拭目以待。
有可能導致發生戲劇性巨大轉折時間點是美東時間12/8在美國大選重要認證時程的隔日,德州檢察總長向聯邦法院提出否定4個搖擺州選舉認證的訴訟,其基於的理由是基於美國憲法之下人人平權平等,豈容存有選舉欺詐的州連帶影響整個大選結果,從美國歷史來看,德州這個聯邦州在美墨戰爭時扮演重要的角色,在戰後加入美國聯邦,因此一乎百諾,至今日為止至少有19個州加入訴訟的行列。
為何川普總統普遍收到美國庶民愛戴?虔誠基督徒的川普總統及其團隊,包括國務卿蓬佩奧先生矢言永不放棄維繫美國價值,抽乾華府沼澤,其背後帶表的意義是要讓叛國者、貪婪勢力的巨鱷一一現形,到目前的發展可形容為本世紀上演的首齣大戲,在Convid 19疫情影響全世界人類之後,也提供未來全世界影視界編劇、導演們素材的競爭角力。
「法政學群迷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桃園市議員李光達-市長初選民調參選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堂前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堂前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Re: [心得] 關於法律系的一些迷思- 看板SENIORHIGH 的評價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志願選填】 法政學群迷思大破除... - IOH Innovation Open ... 的評價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資訊學群的迷思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資訊學群迷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資訊學群迷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法政學群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法政學群英文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法政學群迷思 在 【ColleGo!大學OPEN DAY系列影音】法政學群|東海大學法律 ... 的評價
法政學群迷思 在 堂前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民主黨,成也中華,敗也中華
香港政局迷思之一:大中華派
時間回到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發生,不少香港人為此痛心疾首――因為同胞之死,更因為祖國墮落。本來抱著民主回歸這種良好願景的司徒華與中共割蓆,退出基本法草委,而僅僅數年前,他還在高呼打倒港英回歸祖國。
這一刻,他發現曾經無限嚮往的祖國原來如此猙獰,於是決定以另一種方式,去獻身於這個祖國:打倒萬惡的中共,建立民主中國,拯救千千萬萬的同胞――從那時起,黨國民三者分家,中共是騎劫祖國的萬惡勢力,中國人是無辜的同胞以及被脅持者。
姑勿論這種帶著精神分裂色彩的論調是否真確可行,但司徒華是如此、也只可這樣相信著,否則他將墮入一個兩面不是人的地步:唯有如此將中共、中國、中國人分家,他才可以保全自己心理上中國人的身份來繼續拯救祖國的偉大理想。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也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共識和處境,司徒華可說是那個時代香港社會精神面貌的一個濃縮――不是他帶起種思想,相反,他才是這種思想底下的產物。
唯有這樣,才能解釋香港人當時對中國那種矛盾的態度:因對中共恐懼而引發的移民潮、因悼念同胞而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因祖國華東水災而辦的籌款晚會,若果把黨國民視作三位一體的話,是不可能解釋到上述那種矛盾的情緒。
當了解到那個時代整個社會的想法以後,司徒華提出的中國沒民主香港沒希望此一中港命運共同概念就顯得相當自然而然,以致於在民主黨內醞釀出一種今天被稱為大中華主義的思想:香港人即中國人,香港即中國一部份,香港有責任為中國以及同胞福祉著想,亦與中國一榮俱榮一辱俱辱。
這種大中華思想與其說是源自支聯會民主黨,倒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而支聯會民主黨無非是順應潮流提出民主中華此一高遠得幾乎無法觸及、卻同時最強而有力的政治理念來撈取政治資本好,來抒發熱情也罷,或者兼而有之――他們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並在往後的時間裡主導香港政壇近二十年,只不過,他們不會想到,這將在日後成為他們最沉重的政治包袱。
四份一世紀過去,時間來到二零一四年,六四燭光晚會來到第二十五個年頭,民主中華這一理念終因其高遠得近乎虛妄而漸漸流於口號和形式,大中華主義被新一代視為對香港社會眼下諸多緊迫議題的束縛甚至是阻礙而遭唾棄,而這群被稱為本土派的人有足夠的理由去這樣做。
上承黨國民三分法,本土派與大中華派最大的不同在於對後兩者迥異的態度:眼見在大中華派主導香港政壇的二十年裡香港民主發展遲滯,甚至可說是絲毫未進,而同時香港民主發展日益嚴峻,本土派開始反思中港命運共同此一概念――為甚麼香港人要背負民主中華此一沉重的包袱?當下連香港的民主也未必能夠實現,香港是否還有餘力去聲援中國人爭取民主?又或者,香港人是否應該放棄假大空的民主中華夢而將目標定為自保?
這一連串的反思一方面體驗了香港本土意識的崛起:『香港』開始從『中國』裡分離,香港人開始意識到兩者在一些方面的利益衝突,或者至少是利益的不一致,而六四燭光晚會作為民主中華的政治運動,或者說大中華派的旗幟運動也開始被質疑其成效和意義。參考台灣的經驗,本土派對六四的反思是一種去中國化的表現,也是本土意識成熟的前奏。
本質上,大中華派的民主中華是一個要求七百萬人背負十三億人責任的運動,而本土派的主張無非是七百萬人就負責回七百萬人的責任――也就是,香港的民主,至於那十三億人的民主,就是那十三億人的責任。本土派的主張無論是從實踐的角度抑或是權責相稱的角度,都相對合乎邏輯,因此對本土派忘本的批評並不成立,因為從一開始大中華派的主張就不是一個合理的願景。
而作為本土派中堅的香港年青一代,他們大多沒有親身經歷六四事件,有人說這令年青一代忘記歷史,但正正由於沒有親身經歷那段歷史,而正好令他們能夠不帶主觀感情的去看待,並對六四事件的意義和目標作出合理的反思。
至於對中國人的態度,則是本土派與大中華派大部份爭議的導火線。對於大中華派來說,對中國人態度這一說法政治上不正確,因為他們主張香港人中國人血統文化種族一脈相承,所謂黃皮膚黑頭髮,香港人就是中國人,既然不分你我,也就沒有利益衝突、族群矛盾。究其原因,在大中華思想誕生的時代,一則中港來往不像今日頻繁,產生的矛盾也就不如今日,二則當時的香港社會發展程度不如今日飽和,生存空間的爭奪也不如今日激烈。
當大中華派用這種過時思想來應對當下一系列中港矛盾時,盡顯其無力與蒼白:去年蔡耀昌何喜華等人協助新移民爭取綜援,社會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與批評。但他們不單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指責香港社會歧視排外法西斯,並在那面同胞大愛的旗幟下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般的自我感覺良好――他們與時代脫節得有如你老細在今時今日叫你將文件fix比客戶一樣:他們又不像在開玩笑,他們還很較真地說你不明白。
另一方面,讓我們看看另一位以大中華主義者自居的傳媒人謝志峰:談起六四,他滔滔不絕,民主中國夢未敢言棄,自由行、新移民、普教中多多包容,中港同祖同宗,畜生笑甚麼你也是中國人。在筆者看來,他活像一個剛從一九八九年跨越來到二零一四年的人一樣,大中華思想在他身上體驗得淋漓盡致――包括這種思想的矛盾。
讓我們從另一角度再看看熱血愛國、義無反顧的大中華主義者謝志峰:九七移民潮中遠走他鄉,一家幾口都拿著加拿大護照,回流後子女統統就讀國際學校。這種又怕又愛的矛盾情緒跟前文所述八九十年代香港人的矛盾心理如出一轍,甚至乎謝志峰無非是作為一個典型例子引證了上文的論點並為我們揭示出大中華思想在與時代脫節以外的另一缺憾:這是一種由距離產生的美,是一種猶如靚女唔痾屎一樣的美麗遐想。
謝志峰在思想上熱愛中國,現實生活中卻處處與中國保持距離,也因著這種距離,二零十四年的中港矛盾就沒法闖進他一九八九年的思想並發生衝突,也就是所謂的離地――在筆者看來,香港社會中很多所謂最堅定的大中華主義者,同時也是最離地的階層。因著日常生活遠離中港衝突,他們體驗不到基層受到來自新移民和自由行的負面影響,甚至繼而站在道德高地上一面說風涼話一面批評基層對待中港衝突的激烈反應。
毫不誇張地說,香港的大中華主義帶著濃濃的葉公好龍意味,而在海怡半島居民拖篋圍Prada一事中,鄭家富作為一個絕佳的例子登場。他在事件前後幾乎是一百八十度相反的態度展示了當沒有了距離、中港衝突殺到埋身之際,大中華思想如何馬上分崩離析:不到半年前,鄭家富批評廣東道的驅蝗行動是法西斯排外,而今日,他卻以領軍人物姿態做著幾乎一模一樣的事,甚至事件中的口號:海怡不是廣東道,更說明了距離,或者說離地這個維持大中華思想的必須元素。
回頭翻開歷史,零八年京奧時,香港社會仍然為大中華主義主導,從對中國隊一榮俱榮同仇敵愾的氣氛和輿論中可引證這一點,而今日大行其道的諸多本土派論述,在當時看來,屬於異端邪說而為社會大眾所唾棄。那何以在短短五年間,大中華主義與本土派互換位置,前者終被拉下神壇,而後者又變得如日中天?
當中的決定性因素在於隨著中港交往漸頻而大增的中港矛盾。內地來港旅客數目從二零一零年起每年以雙位數增長,具體數字是從一千八百萬人次增長至二零一四年的估計五千萬人次。零三年沙士之後,開放自由行無疑是正確的決定,但隨著旅客數目失控般暴增,自由行開始影響到香港人,特別是基層的日常生活。
此時,香港人意識到,大中華主義對族群矛盾的空白解決不了這個時代的難題,而新移民和自由行引發的中港衝突更成為了壓死大中華主義這只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至此,香港人需要一種新的思想來適應這個時代、來回應這個時代,本土派於是應運而生。
陳雲的香港城邦論一如司徒華的中港命運共同概念一樣,是時代的呼喚――不是陳雲創造了這股本土派的風潮,而是香港社會需要這股風潮來解決時代的難題。這數年間香港社會的巨變不是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而是顯示社會發展到另一階段,這是一種成熟和合理化的表現――盡管這個過程需要諸多摸索,也伴隨著一些變革中必然的動盪,也縱使這些動盪從來都不討人喜歡。
可以說,是中港的利益衝突催化了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以及本土派的迅速崛起,本土派在將來的發展有多快視乎這種利益衝突擴散得有多快,而隨著中港全面融合,這種衝突將全方位來臨:從自由行藥房金鋪,到綜援公屋;從專業人士如會計師執業資格,到電力電訊等行業,而這將使更多的香港人走向不同程度的本土派。
民主中華此一政治理念破產了,民主黨、大中華派,甚至是何喜華蔡耀昌謝志峰,他們的歷史角色完結了,但迎來的不是泛民的末日,而是新生――歷史自會為其尋找出路,若果說有誰背棄了大中華派和民主黨的話,只可以說是時代背棄了他們,甚至乎,從香港決定了回歸以後,中港衝突和本土意識抬頭就是必然的結果,這是從一早就已經決定的命運。
時代的步伐不因某一撮人的意志而停下,在政治這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舞台上,屬於大中華派的這一章來到了謝幕一刻,他們要麼帶著餘暉鞠躬下台,要麼在觀眾的噓聲下消耗掉自己最後的光環。
法政學群迷思 在 堂前燕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往後打算對香港政治作比較有系統的論述,所有有關政治的文章都會放在相簿《沒有硝煙的戰爭》裡。
香港政局迷思之一:大中華派
時間回到一九八九年,六四事件發生,不少香港人為此痛心疾首――因為同胞之死,更因為祖國墮落。本來抱著民主回歸這種良好願景的司徒華與中共割蓆,退出基本法草委,而僅僅數年前,他還在高呼打倒港英回歸祖國。
這一刻,他發現曾經無限嚮往的祖國原來如此猙獰,於是決定以另一種方式,去獻身於這個祖國:打倒萬惡的中共,建立民主中國,拯救千千萬萬的同胞――從那時起,黨國民三者分家,中共是騎劫祖國的萬惡勢力,中國人是無辜的同胞以及被脅持者。
姑勿論這種帶著精神分裂色彩的論調是否真確可行,但司徒華是如此、也只可這樣相信著,否則他將墮入一個兩面不是人的地步:唯有如此將中共、中國、中國人分家,他才可以保全自己心理上中國人的身份來繼續拯救祖國的偉大理想。更重要的一點是,這也是當時整個社會的共識和處境,司徒華可說是那個時代香港社會精神面貌的一個濃縮――不是他帶起種思想,相反,他才是這種思想底下的產物。
唯有這樣,才能解釋香港人當時對中國那種矛盾的態度:因對中共恐懼而引發的移民潮、因悼念同胞而舉行的六四燭光晚會,因祖國華東水災而辦的籌款晚會,若果把黨國民視作三位一體的話,是不可能解釋到上述那種矛盾的情緒。
當了解到那個時代整個社會的想法以後,司徒華提出的中國沒民主香港沒希望此一中港命運共同概念就顯得相當自然而然,以致於在民主黨內醞釀出一種今天被稱為大中華主義的思想:香港人即中國人,香港即中國一部份,香港有責任為中國以及同胞福祉著想,亦與中國一榮俱榮一辱俱辱。
這種大中華思想與其說是源自支聯會民主黨,倒不如說是那個時代的產物,而支聯會民主黨無非是順應潮流提出民主中華此一高遠得幾乎無法觸及、卻同時最強而有力的政治理念來撈取政治資本好,來抒發熱情也罷,或者兼而有之――他們搭上了時代的順風車,並在往後的時間裡主導香港政壇近二十年,只不過,他們不會想到,這將在日後成為他們最沉重的政治包袱。
四份一世紀過去,時間來到二零一四年,六四燭光晚會來到第二十五個年頭,民主中華這一理念終因其高遠得近乎虛妄而漸漸流於口號和形式,大中華主義被新一代視為對香港社會眼下諸多緊迫議題的束縛甚至是阻礙而遭唾棄,而這群被稱為本土派的人有足夠的理由去這樣做。
上承黨國民三分法,本土派與大中華派最大的不同在於對後兩者迥異的態度:眼見在大中華派主導香港政壇的二十年裡香港民主發展遲滯,甚至可說是絲毫未進,而同時香港民主發展日益嚴峻,本土派開始反思中港命運共同此一概念――為甚麼香港人要背負民主中華此一沉重的包袱?當下連香港的民主也未必能夠實現,香港是否還有餘力去聲援中國人爭取民主?又或者,香港人是否應該放棄假大空的民主中華夢而將目標定為自保?
這一連串的反思一方面體驗了香港本土意識的崛起:『香港』開始從『中國』裡分離,香港人開始意識到兩者在一些方面的利益衝突,或者至少是利益的不一致,而六四燭光晚會作為民主中華的政治運動,或者說大中華派的旗幟運動也開始被質疑其成效和意義。參考台灣的經驗,本土派對六四的反思是一種去中國化的表現,也是本土意識成熟的前奏。
本質上,大中華派的民主中華是一個要求七百萬人背負十三億人責任的運動,而本土派的主張無非是七百萬人就負責回七百萬人的責任――也就是,香港的民主,至於那十三億人的民主,就是那十三億人的責任。本土派的主張無論是從實踐的角度抑或是權責相稱的角度,都相對合乎邏輯,因此對本土派忘本的批評並不成立,因為從一開始大中華派的主張就不是一個合理的願景。
而作為本土派中堅的香港年青一代,他們大多沒有親身經歷六四事件,有人說這令年青一代忘記歷史,但正正由於沒有親身經歷那段歷史,而正好令他們能夠不帶主觀感情的去看待,並對六四事件的意義和目標作出合理的反思。
至於對中國人的態度,則是本土派與大中華派大部份爭議的導火線。對於大中華派來說,對中國人態度這一說法政治上不正確,因為他們主張香港人中國人血統文化種族一脈相承,所謂黃皮膚黑頭髮,香港人就是中國人,既然不分你我,也就沒有利益衝突、族群矛盾。究其原因,在大中華思想誕生的時代,一則中港來往不像今日頻繁,產生的矛盾也就不如今日,二則當時的香港社會發展程度不如今日飽和,生存空間的爭奪也不如今日激烈。
當大中華派用這種過時思想來應對當下一系列中港矛盾時,盡顯其無力與蒼白:去年蔡耀昌何喜華等人協助新移民爭取綜援,社會上幾乎是一面倒的反對與批評。但他們不單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反而指責香港社會歧視排外法西斯,並在那面同胞大愛的旗幟下有一種雖千萬人吾往矣般的自我感覺良好――他們與時代脫節得有如你老細在今時今日叫你將文件fix比客戶一樣:他們又不像在開玩笑,他們還很較真地說你不明白。
另一方面,讓我們看看另一位以大中華主義者自居的傳媒人謝志峰:談起六四,他滔滔不絕,民主中國夢未敢言棄,自由行、新移民、普教中多多包容,中港同祖同宗,畜生笑甚麼你也是中國人。在筆者看來,他活像一個剛從一九八九年跨越來到二零一四年的人一樣,大中華思想在他身上體驗得淋漓盡致――包括這種思想的矛盾。
讓我們從另一角度再看看熱血愛國、義無反顧的大中華主義者謝志峰:九七移民潮中遠走他鄉,一家幾口都拿著加拿大護照,回流後子女統統就讀國際學校。這種又怕又愛的矛盾情緒跟前文所述八九十年代香港人的矛盾心理如出一轍,甚至乎謝志峰無非是作為一個典型例子引證了上文的論點並為我們揭示出大中華思想在與時代脫節以外的另一缺憾:這是一種由距離產生的美,是一種猶如靚女唔痾屎一樣的美麗遐想。
謝志峰在思想上熱愛中國,現實生活中卻處處與中國保持距離,也因著這種距離,二零十四年的中港矛盾就沒法闖進他一九八九年的思想並發生衝突,也就是所謂的離地――在筆者看來,香港社會中很多所謂最堅定的大中華主義者,同時也是最離地的階層。因著日常生活遠離中港衝突,他們體驗不到基層受到來自新移民和自由行的負面影響,甚至繼而站在道德高地上一面說風涼話一面批評基層對待中港衝突的激烈反應。
毫不誇張地說,香港的大中華主義帶著濃濃的葉公好龍意味,而在海怡半島居民拖篋圍Prada一事中,鄭家富作為一個絕佳的例子登場。他在事件前後幾乎是一百八十度相反的態度展示了當沒有了距離、中港衝突殺到埋身之際,大中華思想如何馬上分崩離析:不到半年前,鄭家富批評廣東道的驅蝗行動是法西斯排外,而今日,他卻以領軍人物姿態做著幾乎一模一樣的事,甚至事件中的口號:海怡不是廣東道,更說明了距離,或者說離地這個維持大中華思想的必須元素。
回頭翻開歷史,零八年京奧時,香港社會仍然為大中華主義主導,從對中國隊一榮俱榮同仇敵愾的氣氛和輿論中可引證這一點,而今日大行其道的諸多本土派論述,在當時看來,屬於異端邪說而為社會大眾所唾棄。那何以在短短五年間,大中華主義與本土派互換位置,前者終被拉下神壇,而後者又變得如日中天?
當中的決定性因素在於隨著中港交往漸頻而大增的中港矛盾。內地來港旅客數目從二零一零年起每年以雙位數增長,具體數字是從一千八百萬人次增長至二零一四年的估計五千萬人次。零三年沙士之後,開放自由行無疑是正確的決定,但隨著旅客數目失控般暴增,自由行開始影響到香港人,特別是基層的日常生活。
此時,香港人意識到,大中華主義對族群矛盾的空白解決不了這個時代的難題,而新移民和自由行引發的中港衝突更成為了壓死大中華主義這只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至此,香港人需要一種新的思想來適應這個時代、來回應這個時代,本土派於是應運而生。
陳雲的香港城邦論一如司徒華的中港命運共同概念一樣,是時代的呼喚――不是陳雲創造了這股本土派的風潮,而是香港社會需要這股風潮來解決時代的難題。這數年間香港社會的巨變不是今日之我打倒昨日之我,而是顯示社會發展到另一階段,這是一種成熟和合理化的表現――盡管這個過程需要諸多摸索,也伴隨著一些變革中必然的動盪,也縱使這些動盪從來都不討人喜歡。
可以說,是中港的利益衝突催化了香港人的身份認同以及本土派的迅速崛起,本土派在將來的發展有多快視乎這種利益衝突擴散得有多快,而隨著中港全面融合,這種衝突將全方位來臨:從自由行藥房金鋪,到綜援公屋;從專業人士如會計師執業資格,到電力電訊等行業,而這將使更多的香港人走向不同程度的本土派。
民主中華此一政治理念破產了,民主黨、大中華派,甚至是何喜華蔡耀昌謝志峰,他們的歷史角色完結了,但迎來的不是泛民的末日,而是新生――歷史自會為其尋找出路,若果說有誰背棄了大中華派和民主黨的話,只可以說是時代背棄了他們,甚至乎,從香港決定了回歸以後,中港衝突和本土意識抬頭就是必然的結果,這是從一早就已經決定的命運。
時代的步伐不因某一撮人的意志而停下,在政治這個你方唱罷我登場的舞台上,屬於大中華派的這一章來到了謝幕一刻,他們要麼帶著餘暉鞠躬下台,要麼在觀眾的噓聲下消耗掉自己最後的光環。
法政學群迷思 在 【#志願選填】 法政學群迷思大破除... - IOH Innovation Open ... 的推薦與評價
志願選填】 法政學群迷思大破除「法律系都在背法條吧!」「你讀政治系,是要出來選舉嗎?」「外交系除了考外交官,還能幹嘛?」 ✨想讀法政學群,先來看看你對這些科 ... ... <看更多>
法政學群迷思 在 資訊學群迷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在資訊學群迷思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ostracize也提到作者: ostracize (bucolic) 看板: FITNESS 標題: Re: [心得] 不吃早餐的168斷食真的是最強減肥法! ... <看更多>
法政學群迷思 在 Re: [心得] 關於法律系的一些迷思- 看板SENIORHIGH 的推薦與評價
小弟於法律系畢業,有幸考上律師,故於此分享淺見。
1.法律系就是「背」很厲害。
先就思考邏輯方面討論。
(1)最基本的入門”邏輯思考”,不外乎是”法學三段論法”。
先釐清案例事實,再將之套入相關的法條,最後引用法律效果為結論。
總之摸久了就上手,沒什麼困難。
(2)我認為更重要的是培養就同一個事件”正反兩面思考的能力”。
例如:就同一個案件,當你為原告律師你會如何主張,反之若為被告律師又會如何主張。
就正反兩方的觀點設想支持其立論的理由,這是你大學四年讀法律系,甚至以後成為執
業律師所必須具備的能力。
至於法律系要不要”背”? 我會回答,要背。而且要背得有非常多。
(1)就像是讀英文,背單字是一個必備的過程,基本的法條、立法理由、學說、
實務見解必背。而且若你畢業後有心參加律師、司法官考試、公務員考試,
由於考試時間有限,必須一看到題目就直覺性、機械性的把答案寫完。
(2)但這裡說的”背”並非單純的進行字面上的背誦,而是透過上課、教科書的研
讀、筆記整理將之理解、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
(3)大學時,有教授曾分享過自己讀法律的方法 : 看書、想書、用書。
A.看書:上課、教科書研讀、筆記整理。
B.想書:把書蓋起來,把之前唸進去的東西在腦中跑一次。
(若比較不熟悉,可以先參閱無註記的法條本或書本目錄加以進行)
C.用書:寫題目,透過案例的適用測驗東西是否真的有讀進去。
2.我數學不好,只好念法律系
數學這部分的確不用擔心,我數學大概只剩國中程度吧…。
3.我英文不好,只好念法律系
(1)以小弟母校政大來說有英語畢業標準(英檢中高級初試、多益600分)
因此強烈建議在考完指考後考個英檢或多益,否則等到英語荒廢一陣子後,
要重頭開始是一件相當痛苦的事…。
(2)研究所考試英文是上榜重要關鍵。
(3)若你畢業後考上律師要找實習或受雇,大所會要求英語能力。
(甚至筆試時直接拿case讓你英翻中)
(4)另外若你有心於學術研究,德文以及日文也是必要的。
4.法律=正義?
小弟並沒有偉大到可以定義出何謂”正義”,且若有一群人認為自己的想法是”絕對的正
義”,那群人可能會以”正義為名”行人權迫害之實。
(例如人道、霸道、王道不就是某人所認為的”居住正義”?)
小弟僅與大家分享這句話: ”法律並不是為了公平與正義、而是為了秩序與和平”
(大學時有個教授第一堂課說了這句話,小弟一直到現在依然印象深刻)
5.法律系=國考系
直接說一下同屆同學們的近況:
(1)一大部分的人當公務員
(據稱是覺得準備律師麻煩就考個高普考混口飯吃)
(2)一大部分的人擔任律師
(FB上大家都以大律師互相稱呼,考上比沒考上的還多很多…。)
(3)擔任法官、檢察官、檢事官、書記官
(4)留學進修
就我所知還是以國考路線居多,畢竟法律系若沒考上國考以及考上律師執照,
若仍然想要從事法律相關的工作,大多會去擔任法官助理(非公務員,為法院自行招考之
約聘員)、公司法務、律師助理。其薪水行情,法官助理有到30K出頭、非大公司法務在
22K~28K、律師助理亦同公司法務。
但我還是認為法律系並不完全等同國考系,畢竟法律系只是提供你國考這一個就業選擇,
你仍然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作其他的選擇。
6.我該不該讀某間法律系、該選填哪間法律系?
(1)這類問題時常在高中版筆戰,在此提供一個較為客觀的觀察方法。
除了可以看各校國考榜單外,不妨去google各間法律事務所的所長、合夥律師、受雇律
師看看他們之前是就讀哪幾間法律系,理由如下述。
(2)我想大部分的法律系學生,還是以成為執業律師為目標。
又鑒於現在律師名額及錄取率增加,各間法律系出來的畢業生,只要肯努力,我相信大
多能通過律師考試。(至於花多久的時間通過又是另外的問題了)
但通過律師及格考試僅能取得律師及格證書,更重要的是要找到事務所願意收你以進行
五個月的實習,以及實習及律訓完畢正式取得律師執照後,你也要找的到事務所願意僱
用你。畢竟初出茅廬的小律師,沒有人脈、沒有資金,正常情況下根本不可能自己開事
務所。
(3)這時候你所就讀的學校是否為”名校”、以及律師界的前輩們是否為你的同校學長姐
就很重要了,因為這可能會是他們是否願意讓你有面試機會、是否願意收你實習或僱用
你的重要因素之一。
(當然了,若你的外語能力很強、律師考試的名次是前五十名,上面所說的就沒有那麼重
要了XD)
7.法律只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多學習其他領域的東西吧!!!
政大各系所都有開給外系的整開課程(如心理學、經濟學、會計學、民法概要、社會學等)
,各個不同領域的”法”若你要透徹的理解,有時候需要運用到其他領域的學門。例如你
可以藉由研讀社會學來更了解憲法上的一些理論、藉由了解會計學來更了解公司法及證券
交易法的法條規定。
8.要成為法律的泥水匠,而非成為法匠
這句話是我大學時的導師(亦為我的恩師),在課堂上送給大家的一句話。在此亦以之勉勵
高中版的各位”準大學新鮮人”。
在捷運或公車上,偶爾會遇到法律系的學生大聲地聊天,動不動就把一堆專有名詞掛在嘴
邊,似乎深怕身旁的陌生人不知道他們唸的是法律系。
我想,法律是活的,法律是人創造的。讀法律並非是把自己的思考框架於法條的窠臼之內
,並且動不動就在日常生活上搬出法律。而且法律並沒有那麼偉大,如同其他的學科,其
僅是解決事情的一種學問之一。因此我們要試著成為塑造法律的泥水匠,而非僅會適用法
條的法匠,與各位共勉之^^
--
「それはね,その砂漠に,ただ一人だけでも,
花を愛してくれる人がいるってした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36.226.139.35
這句話是林秀雄教授上課時所說的。
1.混的好不好也很難去定義,去當律師助理、法官助理、公司法務混口飯吃,
這些最起碼有自己賺錢,自食其力過生活吧。
有些人或許選擇非法律相關工作,但那也是自食其力的過生活。
反而是某些萬年重考生自我感覺良好的每年在補習班混(有些都三十幾歲了),
而不去工作,我真的挺同情這些人的父母...。
2.這個系考上率,100年新制後有11趴(全程到考人數)的錄取率,
每年產生八、九百個律師,我認為錄取率頗高...。
至於前四個法律系大學(台、政、北、東吳)之後要不要唸,我認為還是可以唸。
以政大來說,以我同屆為例,畢業後平均兩、三年大部分的人都可以考上律師。
不過就算是非前四大的某些學校,如輔大法、中正法,都還是不錯的法律系。
再者,我認為只有考上或沒考上的差別,各校錄取率僅供參考。
(面試時遇到不少所長是輔大法律系的,該系人脈真的很廣...)
另外考上後我才發現,考上律師真的不算什麼(面試時每個所長都這說)
真正開始執業後又是另一個嶄新的戰場,執業個幾年後大家會看你的能力而非學校。
就算學校不好多花個幾年才考上律師,他執業後的表現也不一定輸給名校的學生。
(只是剛開始找實習或雇用可能會比較辛苦)
1.讀文組的人如何念理工科系?
2.理工科系出來的人,為什麼也有不少人去考國考?
3.這麼多理工科系每校系出路都很好?
公司法務若指的是沒律師執照的,工作大多是擬定契約、提供法律諮詢。
有時會擔任公司的訴訟代理人 (需先經法官同意)。
比較常招考法務的如各大銀行或保險公司,有興趣可上網查詢。
(銀行法務考科大多是民法、民訴、強執、票據,保險公司法務則是民法、保險法)
不過由於沒律師執照,公司法務薪水行情大多是28K。
不過好處是這算是"法律相關的工作經驗",有些所收實習律師會希望你擔任過法官助理、
或者是公司法務。
※ 編輯: b391702 來自: 36.226.145.156 (02/10 22:5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