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看世界—— #投資策略看未來
2021-04-16
當今散戶多推崇兩位股神,一位是傳統強調價值投資法的 #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另一位是科技女股神 #伍德(#CathieWood)。兩位股神分析市場的方法迥異,究竟反映美股市值泡沫太高的「巴菲特指數」對?還是跟隨女股神的步伐,押注顛覆未來的真正科技股呢?
以前的巴菲特對科技股缺乏興趣,但新冠疫情打擊傳統企業後,他便逐步大手沽出銀行、保險、煉油和航空股,投入新常態的生活股份。巴菲特的拍檔 #芒格(#CharlieMunger)高調購入阿里巴巴股份,認為「少量持有更勝美國國債」,反映當中的投資策略變化。「巴菲特指數」指美股已升到百分之二百水平,遠高於七成五至九成的合理指標。
女股神伍德則持不用意見。日前她回應Tesla創辦人馬斯克的提問時強調,當下社會投資環境有如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的電話、電力和汽車面世的突破性時刻。泡沫也許會爆破,但「健康」的通縮、加上低利率和突破性的生產力,可以推高企業的價值。換個角度看,今天的 #基因排序、#機械人、#能源儲存、#人工智能、#區塊鏈 等顛覆性科技帶來的動力,較電力、電話和汽車更大,所以也有機會帶來更大的通縮,但這是「#好的通縮」。
伍德提醒那些只顧追求股東利益卻沒有投資科技創新的企業,將無可避免受到「#惡性通縮」的打擊。
#張慧慈
#泡沫終會爆破
#通縮必會出現
#投資創新科技才有出路
同時也有2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巴打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4NwH5iRbI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
「泡沫終會爆破」的推薦目錄:
泡沫終會爆破 在 852郵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盧寵茂否認不守承諾。
全文:https://www.post852.com/?p=319329
港深醫院院長盧寵茂曾在今年2月武漢爆發肺炎疫情時表示,將會帶隊到武漢支援抗疫,惟最終未能成行。盧寵茂接受《星島日報》專訪時,否認自己違反承諾,稱一直在等候中聯辦及深圳市政府的安排,更指「知道去不到好多同事都哭。」
盧寵茂在訪問中,將團隊比作「自願後備軍」,形容武漢當時如同戰場,「士兵不可自作主張,自己貿貿然去會增加他們負擔」。他透露當時中聯辦及深圳市政府曾表示可以起行,「甚至已安排飛機,但最後暫時停了」,後來武漢疫情出現好轉,故未能成行。
盧寵茂又提及本港疫情,批評港府的決策、執行能力及全體人民支持度均比內地差,直言「在內地邊個做不到嘢,就會俾人炒」。對於香港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他直指「旅遊氣泡」等同「泡沫」,終會爆破,並重申香港最重要是與內地通關,經濟才可以復甦。
#852郵報 #武漢 #盧寵茂 #武漢肺炎
泡沫終會爆破 在 BennyLeung.c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BBC中文網】芝加哥商交所發行比特幣期貨 泡沫警告持續
比特幣登陸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在CME推出期貨,再向主流投資品邁進一步。
本周日比特幣的價格一度升近20,000美元(約13.2萬人民幣),後回落至19,000美元(約12.6萬人民幣)之下。
上周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開始期貨交易,但CME規模遠較前者為大。
瑞銀(UBS)主席、前德國央行行長韋伯(Axel Weber),加入其他批評者,對比特幣的盛行發出警告。
「比特幣不是真的金錢,」韋伯在一次訪問中如此表示,並促請監管機構介入。
與此同時,法國財政部長勒梅爾(Bruno Le Maire)認為明年四月的G20峰會上應討論比特幣事宜。
「現時很明顯有投機的風險。我們要對此予以考慮及檢視,看看G20成員國如何監管比特幣。」勒梅爾向法國新聞頻道LCI表示。
比特幣的價格今年不斷上揚:今年一月,一枚比特幣的價格不足1,000美元,但根據網絡新聞網站「硬幣辦公桌」,在剛過去的周日,價格已經達到19,783美元的歷史高位。
分析人士相信,CME加入比特幣市場,會令投資者對這種加密貨幣的興趣進一步增加,令價格再攀升。
CBOE的比特幣期貨,根據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Gemini交易所的拍賣價格計算。 Gemini交易所由虛擬貨幣創業者溫勒佛斯兄弟(Cameron and Tyler Winklevoss)所有。
CME的期貨價格則根據多間不同交易所的價格計劃,面向投資者的透明度較高。
「CME的期貨價格,是根據更廣泛的交易所價格。」有25億美元另類投資的美國投資集團Altegris,投資總裁奧斯邦(Matt Osborne)表示。
「所以CME的期貨或許能夠帶來更多的投資意欲、以及交易量。」
「隨著專業交易員熟悉交易及其流動性,交易量將逐漸增加。」
因為市場不受監管,目前機構投資者被禁止直接投資比特幣,但他們可以購買期貨。
什麼是期貨?
「期貨」是一種交易方式,讓投資者投注一種交易品在未來某個時間的價格。投資者現在可以用這種方式,在不實際擁用比特幣的情況下,投注比特幣未來是升是跌。
一般而言,期貨交易是根據實物貨品,譬如石油,來進行的。
比特幣期貨交易的一項爭議是,一些人認為比特幣並不是實物。雖然比特幣被稱為一種貨幣,但它亦可以被稱為一種沒有任何真實作用、真實價值的財產或貨物。
本月11日交易首日,CBOE的比特幣期貨價格上升了近20%,當日收市時,已進行了4,000期貨交易。
但在投資者對虛擬貨幣的興趣不斷增加的同時,警告亦隨之而來。
瑞銀主席韋伯向瑞士傳媒表示,比特幣泡沫終會爆破,勸喻投資者不要趨之若鶩。
「不可持續」
韋伯指出,比特幣不具備貨幣的三個主要功能,因為他認為,比特幣不是一種有效的付款方法,也不是一種計算價值的單位(因為價格不會以比特幣計算),亦因其不穩定的特式,比特幣不是儲存價值的載體。
韋伯說,瑞銀建議客戶不要投資比特幣,因為瑞銀認為這種虛擬貨幣「沒有價值、也不可持續」。
但為了保護不接納銀行建議的客戶,韋伯強調:「監管是有需要的。」
然而,由於比特幣自誕生以來設計就並不透明,一些意見認為監管是困難、甚至不可能的。
比特幣於2008年由不知是個人還是團體的「中本聰」創造,是第一種成功運用加密技術確保安全性和隱秘性的電子貨幣。
#投資 #科技
泡沫終會爆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4月27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I4NwH5iRbIM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新冠病毒檢測承辦商華大基因接連出錯,政府要求提交調查報告,同時暫停委派華大服務流動採樣站。外圍疫情風高浪急,變種病毒肆虐多國,外防輸入從嚴從緊,檢測把關尤其重要,華大負責在機場及指定酒店為檢疫者採樣檢測,更是不容有失。最近華大檢測出現多宗假陽性個案,亦有入境者離開檢疫酒店進入社區後,方發現確診,前線人員採樣是否到位、實驗室防污染措施是否存在漏洞,當局有必要切實跟進,為了確保調查報告中立客觀,政府應安排獨立第三方參與其中。
蘋果頭條
本港單日多2人打中國科興COVID-19滅活疫苗後逝世,分別為深夜經傳媒查詢才獲確認的76歲針後中風死者,以及首名針後亡醫生。據悉,本身是撐警藍絲的公立醫院九龍中聯網普通科門診替假醫生、63歲高血脂的鄧曉煒,4月26日在家中抽搐後失知覺,送院不治。本港累計25人針後亡,當中21人打科興,4人打德國BioNTech復必泰mRNA疫苗。
東方正論
廢官禍港,又一力證!香港與新加坡「旅遊氣泡」,由去年夏天開始商討,秋天臨門抽起,本來上周四公布細節,卻又取消,一波三折,昨日終公布細節,「旅遊氣泡」將於下月26日啟動,但被發現是「不平等條約」,逼港人打針,卻毋須星洲人先接種疫苗,所謂氣泡,原來是港人受氣的「氣」。港星「旅遊氣泡」將於下月26日啟動,每日一班航班往來,由國泰航空及新加坡航空負責,每日可載最多200名乘客
星島社論
香港與新加坡去年十一月達成「航空旅遊氣泡」協定,惟第四波疫情爆發,導致「氣泡」變「泡沫」,臨時煞停。隨著疫情緩和,商經局局長邱騰華昨日宣布,雙方政府決定在下月二十六日重啟「航空旅遊氣泡」,但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最少十四天後,才可乘搭專屬航班前往新加坡,換言之,有意在重啟首日前往新加坡的市民,最遲要在五月十一日前接種第二劑疫苗。不過,有關「氣泡」並未要求新加坡旅客抵港前要接種疫苗。專家擔心會引入輸入個案,兩地疫情隨時因變種病毒經航空交通傳播,導致新一波疫情爆發。
經濟社評
香港與新加坡昨天公布旅遊氣泡,下月26日正式開通,市場反應熱烈,可惜與此同時,本港的自由行套票鼻祖安運旅遊,宣布結束長達35年的營運。氣泡規模暫時有限,對旅遊業杯水車薪,惟只要兩地政府今後一個月切斷社區傳播、力推疫苗接種,做好把關,預防氣泡爆破,有望取信更多已遏制疫情的近鄰加入,為各界帶來更多實利。

泡沫終會爆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29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0XdEtVO6QuU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述職,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到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必須堅持「愛國者治港」,只有做到這一點,中央對特區的全面管治權才能有效落實。反修例風暴和《港區國安法》,為本港政治生態帶來重大變化,中央強調「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並要將這一政治規矩化為法律規範及制度,港人關心的是這條規矩界線會劃到哪個層級,若說立法會等特區政權機構必須遵從,一些擁有實權的法定機構、諮詢組織以至專業自主團體,是否也要服膺於此原則?支持港獨和勾結外國勢力者,不可能符合愛國者原則,與此同時,當年鄧小平亦強調,港人治港以愛國者為主體,「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中央這條規矩界線劃得有多闊有多深,對香港影響深遠。
蘋果頭條
全球散戶挾淡倉興高采烈,焦點股GameStop(GME)昨晚反覆勁升134.8%,報347.51美元,升勢仍未作罷,惟多項監管相關的不利消息令其股價於市後交易下跌16%,報292美元。以Reddit為首的全球網民挾爆沽空機構空倉行動,令到美國政府關注。同一時間美股有復蘇迹象,道指最新升逾400點,至30744點,納指升130點,至14301點;標普升50點,至3802點。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在其網誌發表個人意見,當股價愈偏離合理水平,無論是淡友還是好友,拋售的誘因是只會不斷擴大,泡沫會如同正在上升中的氦氣球一樣,不斷膨脹最終爆破,「Reddit軍隊中的步兵(散戶)沒有意識到,在泡沫爆破時,最後加入的成員最終只會「養肥」最後一批短倉持有人。」
東方正論
本港疫情失控,連國家領導人都大表憂慮,偏偏港府廢官好整以暇,抗疫慢十拍之餘,還自吹對比歐美已算「力保不失」,簡直不知醜字怎麼寫。單是已造成多區淪陷的三無大廈,衞生情況極之惡劣,惟不管輿論如何狂轟,港府也是置若罔聞。這樣下去,別說疫情無法休止,死得人多才是最不堪設想。目前全港約有5,300幢三無大廈,大部分位於油尖旺、深水埗、九龍城及紅磡等舊區,而這些區域亦接連失陷。
星島社論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政府昨日第三度緊急封區!因應北角錦屏街東發大廈先後有十三人染疫,懷疑住戶共用天井出現垂直傳播,當局昨晚七時突擊將四座全封,受限區域內的人士須於今日凌晨二時前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在所有人有檢測結果前,受檢者必須留在處所內,以減少交叉感染風險,政府目標在今晨七時前完成檢測。特首林鄭月娥、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及警務處助理處長郭柏聰於晚上十一時半左右,先後前往封鎖區現場視察。本身是北角居民的立法會議員張國鈞認為,區內疫情近期亦在東發大廈開始不斷向外擴散,理解政府須採突擊行動應對。
經濟社評
環球疫情居高不下,航空業苟延殘喘。國泰航空僅約半年前,才接受港府注資兼供股籌集390億元,昨日又再發債逾67億元,令股價創逾12年來最大跌幅。變種病毒肆虐,全球檢疫限制易收難放,削弱各地航企賴以續命的貨運生意,疫苗接種進度和功效雙雙存疑,客運復常遙遙無期,業界或仍要苦候新一代針劑促成國際「疫苗護照」,才能真正脫困。本港經歷的4波新冠疫情,源頭皆是外地,港府為外防輸入、填補潛在漏洞,萬不得已對機組人員設限,卻變相令國泰流血更不止。國泰昨日宣布發行可換股債券集資67.4億元後,股價暴跌9.71%,收報全日最低的5.95元。

泡沫終會爆破 在 巴打台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香港今日社論2021年01月01日(100蚊獅子頭)
https://youtu.be/lPLxH_Zs0ik
請各網友支持巴打台
巴打台購物網址
https://badatoy.com/shop/
巴打台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badatoyhk/
巴打台Youtube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mc27Xd9EBFnc2QsayzA12g
-----------------------
明報社評
2020年改變了全世界,一場百年不遇的世紀疫情,令以往理所當然的日常,忽然變得可望而不可即,國際格局本已處於歷史十字路口,現在更是迷霧遍佈,看不清前方;香港憂患重重,不少人感到前路茫茫。新一年來臨,否極泰來、大破後大立,當然是人心所欲,然而每况愈下、破而不立的可能性,絕對不能低估。新年伊始,疫苗面世、白宮易主為世局發展帶來變數,然而疫症大流行何時方能受控、環球經濟是否真能強勁反彈,仍是未知之數;拜登上台,中美角力進入新階段,香港無法置身事外;發達國家印鈔救市所掀起的股市狂潮,究竟是高處未算高,還是埋下泡沫爆破伏線,同樣影響香港。
蘋果頭條
高等法院上周批出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保釋後,受官媒及左報文革式攻擊。中聯辦控制的《文匯報》和《大公報》一連8日向法庭發炮,轟主審法官李運騰批准黎保釋是「有違法理傷害法治」。官媒《人民日報》也發文稱批准黎保釋對香港法治傷害太深,於終院處理上訴前夕「警告」司法機關「作出正確選擇」。終院終在今午(31日)裁定黎智英需要再次還押,民主派相信有關裁決是官媒以文章向法庭施壓、及本地建制派瘋狂批鬥法官的結果,形容連日評論形同「恐嚇」,擔心黎日後未能獲得公平審訊的機會。
東方正論
黎明前的黑暗最漫長,回歸後香港滿是亂象,去到2020年最後一日,早上大家仍然忐忑不安,究竟大漢奸黎智英會否獲得保釋,繼而潛逃他方,幸好終審法院沒有冒天下之大不韙,決定接受律政司上訴申請,黎智英須暫時還押牢房,待2月初再審理。這個判決,讓全港市民對司法界仍抱有一絲希望,過渡到新的一年。然而前面的路依然荊棘滿途,原因是司法制度根深柢固的問題從來未被正視,深層次矛盾尚待解決。
星島社論
世紀疫情來襲,港人走過不平凡一年,差不多整年也要戴上口罩,與人保持社交距離。二〇二〇年的除夕也變得與別不同,寒夜下少了市民在街上倒數玩通宵,大部分倒數派對取消,食肆生意減半,酒吧常客亦提早在下午到蘭桂坊的食肆小聚自娛,但晚上十分冷清。艱難的一年正式畫上句號,市民及商界都異口同聲期盼疫情減退,新一年可回復正常生活。而全港最大型的旅發局除夕倒數活動,首度將活動移師網上。不過,維港兩岸雖人流大減,但仍有大批市民湧到海邊倒數,當中有市民大喊新一年願望,盼可盡快疫情消失除下口罩生活。
經濟社評
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中國跟歐盟談判7年的投資協定取得重大進展,而且是在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就職前達成共識,無疑是打亂其聯歐制華布局,為明年與美國周旋成功造勢。盡管中國積極爭取與歐盟簽協定,但箇中存在變數,尤其是歐洲議會中的反華勢力和美國,令形勢變得錯綜複雜,猶如三國時代的魏蜀吳之間博弈。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晚與歐盟領袖舉行視像會議,宣布談判完成。據悉,中國在市場開放、公平競爭環境和可持續發展三方面作出實質性承諾,例如向歐盟投資者開放金融、醫療和雲端服務業,並承諾加大對中國國企補貼的透明度,爭取與歐達成共識。

泡沫終會爆破 在 相馬的日本音樂- 【1991年為何日本泡沫經濟已經爆破,卻反而 ... 的推薦與評價
1991年為何日本泡沫經濟已經爆破,卻反而造就CD唱片市場的高銷量相繼出現。 ... 其實我個人認為這一日終必會到來,可是以現在而言,應該還未可以,AI仍有一段時間學習 ... ... <看更多>
泡沫終會爆破 在 【經濟篇】2000年股災:科網股泡沫爆破,為2008年金融海嘯 ... 的推薦與評價
上世紀90年代,互聯網急速發展,引致很多科網企業股價炒上高峰,終釀成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爆破,股市瞬間蒸發了數萬億市值,連同隨後發生的「9.11」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