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四 - 二 》
最早我會使用青金石,也是受一位老和尚影響所及,因為這位老和尚本身就是修持藥師法門。據他所說,他是在年輕的時候在五台山受到一位中國唐密的阿闍黎傳授,因此他就持誦至今,從未停輟過,主要是因為他一生中受到藥師佛的感召極多,因此他深信不疑。他來台灣之後,自己也曾開壇傳授唐密的諸多法門,例如準提觀音菩薩、千手千眼觀世音、大隨求觀音、穢跡金剛……等,據老和尚所說,過去在中國所常住的那間廟是傳承自唐代惠果阿闍黎的傳承。惠果是真言宗極重要的祖師,惠果極小的時候就受學於不空大師的傳承,而得到阿闍黎的位階。
講到真言宗的傳承,可以源自於印度的善無畏大師以及金剛智大師,在中國之所以會普傳開來,也是由於這幾位印度的高僧,原本是奉中國皇帝指示翻譯經典,進而遭逢到旱災或有流行性的諸疫時,他們一登壇立刻滂沱大雨如注般傾瀉不已。當朝皇帝也因為這幾位高僧所顯現的神蹟,令他們信服而祈求為其灌頂也是時而有之,可見唐密在當時是連皇帝都極為重視的信仰。尤其不空大師更是受人矚目的唐密大師,唐朝的三位君王幾乎都皈命於他座下,尤其唐玄宗對於不空大師更是推崇有加,原因是玄宗當政的時候,幾乎國家在有難時,不空只要一設壇,無不感應道交,尤其幾乎只要不空主壇,皆是求風得風,求雨得雨,為此唐玄宗還特地幫不空訂製了一套紫色袈裟。中國歷代以來,都用紫做為最高規格的敬意,因此在幾次求雨的儀式中,隨修隨下的功力讓唐玄宗不覺愈發尊敬,因此乃御賜紫色袈裟一套,象徵身分的顯貴,從此之後,不空的身分自然也隨即遷喬出谷,赫奕逾常,唐玄宗還特別給予「智藏」的尊稱。由於唐密的高僧幾乎都是由皇室所供養,因此一般平民百姓無法承襲法脈,所以在唐朝的時候唐密是只限於皇親貴冑所能修學的法門。
唐密究竟有多厲害,根據早期傳授我穢跡金剛的老和尚所言,過去的穢跡金剛真言曾經被隱藏十二個字。因為唐代時候有許多修持此咒的神異事蹟,最後連當朝的皇帝也親聞此事,因此心想如果這麼厲害是否會影響到江山王位,所以便召請了一位專修穢跡金剛有成的僧人,沒想這一和尚一持咒,整個宮殿完全化空,只剩下皇帝和這位出家人,這皇帝心中乍驚之下做了決定,命人把原本四十幾個咒字刪去部分再傳世……不管事實如何,早先我受持穢跡金剛咒時,原本已經先持滿準提咒不知凡幾,過往在老和尚派系傳承下,凡授持此咒者起碼準提咒要先持滿五百萬遍做為加行,並且要受過菩薩戒者方可傳授,但手印不可妄傳。我所知道過去認識過一位還俗的阿闍黎,據他所說,清末在鼓山寺廟中的後山各有不同洞穴及關房,關房中所修僧眾皆是雜密行者,有的專修尊勝佛母,有的專修準提法,也有的專持大悲咒,亦有以藥師行門為主之行者,如前面所言,我所認識的專修藥師法門的老和尚便是如此。
老和尚手上的那串專修藥師法門的青金石乍看之下極為吸睛,整串念珠用深藍色的線穿過,每一顆青藍色的念珠上點綴著如星辰般黃金斑點,既神秘又耀眼,這是我初次對青金石的印象。由於受法於這位老和尚的緣故,之後便不斷地尋找有無類似的青金石念珠,但當時那個年代台灣修藥師法門的並不多,即便少數幾位知道藥師法門的修行人也大都只知拜拜藥師懺,唸唸《藥師經》,或者持誦藥師琉璃光如來聖號,更遑論顧及所持念珠。
老和尚當時說根據所修本尊不同,所持的念珠也有所講究,藥師佛既屬於東方淨土,東方又屬於金剛部,所修的主尊身體皆屬藍色,因此,若要圓滿能有一條藍色念珠會更殊勝,後來,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在林森北路當時有整條街都在賣珊瑚的店中找到了青金石,青金石其實價錢也不貴,當時挑了串一百零八顆九公厘青金石當作念珠,老闆也很幫忙,從箱中打開了一整箱成串的青金石,從上百串原珠中我挑選了最藍色的念珠,這種蔚藍色為底點綴著金光閃閃的石頭,在古代是波斯帝國極為寶貴的寶石,據說蘊藏著一股神秘又無法探測的能量,那種藍就如同透悟報身佛本身的湛藍,開顯明朗中給人一種身、口、意寧靜的感覺,有時握在手中冥想時又恍如置身於浩瀚無垠深藍色的星河中……青金石念珠也曾經伴隨過我一段波瀾不驚、海晏平靜的生活,並且也感受到藥師佛不可思議的加持佛力,印象極為深刻,七〇年代在我主持的一處講堂,由於大樓他戶夜晚受祝融之災,一剎那間整棟大樓皆受波及,但奇妙的是唯獨講堂絲毫不受牽擾,不但毫髮未損更無珠破玉碎之相,當日有值班佛堂數位同修親眼所見,只看樓下火舌直往上一層樓闖進,而佛堂只有火燒過後之煙霧,人員全皆平安,這全皆仰仗佛堂所供藥師佛之威神力庇蔭之故……。(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6萬的網紅memehongko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18. 希臘文明—西方文明的源頭 希臘文明雖然較波斯、埃及、印度、中國文明後起,但對現代世界的影響至鉅。古希臘文明在愛琴海大約在公元前800年才興起。後來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希臘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亞的大片地區擴散。又由於古希臘文明對羅馬帝國有過重大影響,再由羅馬人將希臘文明帶到環...
波斯帝國諸王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時事求世 35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德里的胡馬雍陵(1996)
有很長一段時間,印度是由北方來的蒙古人統治,身為成吉思汗以及帖木兒後裔的巴布爾,在1526年結束了德里蘇丹國的統治,開創了蒙兀兒帝國,長年征戰讓他英年早逝,1530年47歲時死於阿格拉。
但和他的祖先一樣,在很短的時間內打下江山,但如何維持戰果就是個大問題。其實帝國在開創之初,並沒有建立完善的制度,軍隊是由多族群組成的烏合之眾,金戈鐵馬下以大量施散錢財維繫軍隊,造成國家財政困難,對於皇權的傳承也沒確立,連宮廷貴族也覬覦王位,因此也使得他的兒子各個有機會,人人沒把握,帝國的延續最後由他的兒子胡馬庸即位。
胡馬雍的手腕不如巴布爾,來自北邊的阿富汗人尚未被粉碎,來自東邊比哈爾的統治者:舍爾沙,這個普什圖人成為阿富汗人的新共主,帝國在內政諸侯伺機奪權,外交面臨古吉拉特的進攻下,不得不和舍爾沙簽訂緩兵之約。但這也給了舍爾沙坐大的機會,1540年,胡馬庸兵敗,舍爾沙在德里建立蘇爾王國,統治著西起阿富汗,東到孟加拉的區域,胡馬庸也展開了長達15年的流亡歲月,蒙兀兒帝國名存實亡。
還好他沒有成為末代皇帝,機運還是站在他這邊,胡馬庸逃到當時的薩非王朝,也就是今天伊朗,在薩菲國王太美斯普一世的應援下,他重新建立軍隊,在今天伊朗伊斯法罕的四十柱宮的壁畫中,還可看到兩人相見的壁畫。1545年,死對頭舍爾沙在進攻卡蘭賈爾堡時死於意外的火藥爆炸,蘇爾王朝陷入混亂,1555年胡馬雍打敗短命的蘇爾王朝,重回德里,恢復蒙兀兒帝國。本該大展鴻圖,沒想到隔年竟然從圖書館樓梯上跌下來摔死,寧可光榮戰死沙場,沒想到有點落漆的結束一生,但其繼位者阿克巴,迎來蒙兀兒帝國全盛時期。
胡馬雍雖然一生充滿戲劇化,但死後所葬的地方卻開啟蒙兀兒帝國建築的濫觴,最著名的蒙兀兒建築泰姬瑪哈陵就是以此為藍圖設計。泰姬瑪哈陵述說著沙賈汗國王與王后的愛情故事,其實胡馬雍墓也是,設計者是胡馬庸的王后哈米達,與胡馬庸顛沛流離,同甘共苦,結果丈夫又過世,波斯裔的她親自設計陵寢,於1572年完工,在胡馬庸死後48年,哈米達以77歲高齡過世,和丈夫長眠於此。一入內的花園就是由步道和流水分為四部分的波斯花園,陵墓矗立在一個7公尺的平臺上,整棟建築由紅砂岩建造,陵墓是白色大理石圓頂,矩形結構的下層裝飾有優雅的拱門,鏤空的設計透光呈現伊斯蘭的圖案。
胡馬雍墓不僅是一個人的陵墓,它影響了整個蒙兀兒王朝的建築,1857年,也成為了蒙兀兒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的避難所。在胡馬雍墓園區內還有座伊薩汗(Isa Khan)墓,他是輔佐蘇爾王朝的兩朝元老,死後皇帝幫他蓋了陵墓,其實應該說胡馬雍墓在伊薩汗墓旁,因為是伊薩汗墓先蓋好的,曾經敵對的雙方,死後共享一坏土。
波斯帝國諸王 在 馬老師的旅遊跑馬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時事求世 15
從時事看世界遺產:內姆魯特山(1987年)
土耳其面積是台灣27倍大,到土耳其旅遊的人雖不少,但多半都是在土西,土東鮮少人去,一來夏天炎熱,二來冬天寒冷,再加上居住在這邊的庫德族人被土耳其政府視為叛亂恐怖組織,也讓此地籠罩不確定的陰影。
土東是幼發拉底及底格里斯兩河流域的發源地,傳說中伊甸園所在地。在亞歷山大東征建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過世後,帝國一裂為三,歐洲巴爾幹半島是馬其頓王國,埃及是托勒密王朝,亞洲是塞流古斯王朝,雖然地處亞洲,但源自於希臘的文化與在地的文化互相融合,使得歷史邁入希臘化時期。但也因為塞流古斯王朝疆域太廣,文化差異太大,實在很難有效管理國家,在東面,波斯建立安息帝國以及同為希臘人在中亞建立巴克特里亞王國,西面又面臨羅馬的擴張,許多諸侯紛紛獨立。有趣的是,巴克特里亞王國應該就是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張騫出使西域時所遇見的大夏國,東西文化在此相連。
從塞流古斯王國獨立出來的科馬基尼(Commagene)(西元前163~西元72年),建國者托勒密厄斯據說是波斯大流士一世的後裔,其實從地緣關係來看是有可能,但是不是真的其實並不重要,因為他也有希臘的血統,對於掌權者來說,血統或繼承的純正才是政權穩固與否的關鍵,所以說是神的後代,說是聖君的後代,這些都不足為奇,反正那個年代又沒有DNA鑑定,一切都是誰掌權誰說了算,著毋庸議,能夠左右逢源更佳。在選舉的時候,許多候選人不也是說自己是客家女婿、台北媳婦,射後不理的渣人一堆。科馬基尼王國在歷史上地位並不重要,但因為國王安條克一世為自己興建了墳墓,而這墳墓又被列為世界遺產,當真是死了比活著更出名。
內姆魯特山海拔2,134公尺,在山頂就是安條克一世為自己修造的陵墓,他在世時,結合了波斯和希臘的信仰,為自己創立一套王室膜拜儀式,從他留下的銘文中,說明他的宗教觀點及解釋作為的目的。他在其中一篇銘文中提到,他的陵墓豎立在高而神聖之地,要遠離同人而應接近眾天神,且與天神並列,他果然做到了。
到目前尚未發現進入墓室的入口,陵墓用石頭壘成,外表看來與山形合而為一,也就是這樣,看起來像是大型疊疊樂,若不小心抽動下層,上層砂石的重力也許會導致整個墓室損毀。東、西、北三面有類似台階式空間,矮牆上有一尊高8公尺安條克的雕像,分側兩邊的有海克力斯(希臘大力士)、宙斯、堤克(Tyche,希臘神話中的幸運女神)、阿波羅、密特拉(古老的雅利安人神明,波斯是雅利安人種),神像衣服、頭飾和龐大外形受波斯影響,而塑像則受希臘影響,具有希臘特色與風格,只不過頭部與身體早已分離。兩側各有獅子和鷹的雕像,同樣倒塌散落,神像底座有刻有神的名稱,和有關宗教儀式、法律、敕令等銘文。
要到內姆魯特山並不容易,從靠近敘利亞的大城桑尼烏法(Sanliurfa)出發必須包車,抵達內姆魯特山需要四個小時車程,可選兩個時段:一是中午12點出發,抵達看古蹟看夕陽,回到桑尼烏法晚上10點;二是半夜12點出發,抵達看日出看古蹟,中午左右回到桑尼烏法,到內姆魯特山還得爬來回一小時的路程,一般旅行社很少排,因為要從土西來到內姆魯特山,至少得安排三天時間,中間雖然有小景點,但極易引來抱怨,若沒有極大熱誠,奉勸好好考慮清楚,我是自作自受,當然甘之如飴。
波斯帝國諸王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18. 希臘文明—西方文明的源頭
希臘文明雖然較波斯、埃及、印度、中國文明後起,但對現代世界的影響至鉅。古希臘文明在愛琴海大約在公元前800年才興起。後來被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後,希臘化文明在地中海西岸到中亞的大片地區擴散。又由於古希臘文明對羅馬帝國有過重大影響,再由羅馬人將希臘文明帶到環地中海和歐洲的許多地區。因此一希臘文明為西方文明打下了基礎。古希臘人在宗教、哲學、科學、藝術、工藝等諸多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是人類文明的奇跡。
參考書:J.M.Roberts:The Triump of the West
講者:陶國璋(中文大學哲學系客座助理教授)、張燦輝(前中文大學通識部、哲學系主任)
即時聊天室:http://goo.gl/ToDqof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波斯帝國諸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蒙古帝國三部曲:《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的女兒們》《征服者與眾神》」新書介紹
專訪企劃:林進韋
本書特色:
在全球化的世界,你不能不讀史上第一個跨洲帝國──蒙古帝國的故事
成吉思汗開創第一個橫跨太平洋至地中海的全球性帝國,他的後世繼承其理念,透過貿易自由、減免稅賦、宗教共存、法治政府,改寫全球秩序,影響了近代世界的形成。
《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
從法國思想家伏爾泰寫下「暴躁易怒……良田因他而盡成荒野」的《中國孤兒》為始,原先藉成吉思汗諷刺法國君主的戲劇,反倒成了世人對成吉思汗及蒙古帝國負面印象的開端,「一心要將帝國的宏偉都城,變成遼闊的荒漠」、「不知宗教、道德、禮貌為何物,以打家劫舍為業。」此後相關戲劇、文學未曾斷絕。十九世紀的科學家更將蒙古人塑造為智力遲緩、殘暴的人種。二十世紀初,蘇聯封鎖了成吉思汗的出生之地為「大禁忌」,流放並殺害成吉思汗的後裔,從此,蒙古歷史幾乎淹沒於一片荒野之中。
數十年後,蘇聯解體,蒙古重獲自由,不僅「大禁忌」重新開放,就連佚失數百年的《蒙古祕史》也終於破譯。人類學家魏澤福,為了一探部落民族的在世界商業史上的地位,走訪絲路、沿著馬可‧波羅的航道航行,並深入蒙古「大禁忌」,探查成吉思汗的出生與死亡之地。他對照《蒙古祕史》與志費尼等西方編年史家的記述,以驚人的說故事本領,將成吉思汗與其後代的事蹟,轉化為一個個彪炳戰功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締造並經營這個世界上最遼闊的古國。
全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談成吉思汗在草原上崛起與稱霸過程,他從出生到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國的這段期間,形塑其一生與性格的外在因素。第二部則描述蒙古人征伐波斯、歐洲等地,將故事切入世界史的舞台。第三部檢視和平年代與蒙古帝國的經營之道,尤其著重成吉思汗如何打造世上最大的自由貿易區、降低負稅、創立史上第一個國際郵遞系統、容納多元宗教、奠定法律等現代化的治理方式,證明近代世界的基礎架構,幾乎由蒙古帝國之手完成。
《成吉思汗的女兒們》
十三世紀時,不知名者刪除了《蒙古祕史》裡成吉思汗論功行賞女兒的片段,僅留下「女子每行,賞賜咱」(給本族的女子們恩賞吧)語意前後模糊的文字,就連成吉思汗共有幾位女兒、她們各自的名字,都未被史冊詳加記載。儘管編年史家拉希德丁寫道,「關於這些女兒,傳說頗多。」然而現今傳說幾乎已全數佚失。在掌權女性的權力移轉間、以及男性後嗣的爭名奪利中,成吉思汗女兒們的事蹟,逐步被蒙古編年史家與學者刪去。
繼暢銷書《成吉思汗:近代世界的創造者》後,獲獎無數的人類學家魏澤福,為了找尋被歷史掩蓋的皇室女性真相,他挖掘中國朝廷的外交報告、寫給梵蒂岡的信件、穆斯林史、亞美尼亞王室編年史、馬可‧波羅等商人的回憶錄,以及道教與儒家寺廟的碑文,拼湊出蒙古皇后們的故事。她們或見於喬叟的詩和普契尼的《杜蘭朵公主》,或見於波斯手抄稿繪圖和藏族喇嘛廟的唐卡,在被世人遺忘許久之後,魏澤福以其文史考證及生花妙筆,證實了世界卻未曾忘卻她們。
全書共分為三部,第一部主要描述成吉思汗建國後,如何利用自己的婚姻,女兒與部屬、異族的聯姻,藉此擴張並穩固蒙古帝國。第二部則由窩闊台繼位寫起,將視野推及兩百年來蒙古帝國的興衰,以及諸位掌權的皇后們如何為己位子籌謀權力。第三部則著重於復興蒙古帝國的皇后「賢者」滿都海。在她的努力下,蒙古帝國維持了三十多年與明朝共存榮的局面,直到她死後的十七世紀,才被滿清所滅。
魏澤福這本為蒙古皇族女性翻案的非虛構大作,書寫範圍超越《蒙古祕史》,補足了正史中缺乏的女性歷史。正如其所言,本書是為了重新拼湊《祕史》裡遭刪除的那幾頁、為了讓受人冷落的章節重見天日、為了看到過去七百年來人類無緣一見的片段,付出綿薄心力,「這些蒙古王后仍在某處,八百年來只等我們再看她們一眼。」
《征服者與眾神:成吉思汗如何為蒙古帝國開創盛世》
十三世紀,成吉思汗攻克每個已知的世界角落、開創橫跨太平洋到地中海的空前帝國,他勇於在馬背上打下大片江山,但下馬治理天下卻成為他的棘手難題:究竟如何讓龐大帝國內形形色色的子民,生活在同一個團結社會中?
藉由打造自由貿易國度,成吉思汗開創了全球性帝國前所未有的榮景;然而,各宗教信奉者的衝突一觸即發,危及帝國的分裂。「只要任由人為了信仰殺人或被殺,沒有哪個帝國能長治久安」,為了延續盛世,他打破過往以教立國的藩籬,將世俗法律凌駕於宗教律法之上,解決帝國裡日益緊迫的政教對立。
人類學者魏澤福在爬梳成吉思汗歷史時,意外發現史學大家吉朋認為成吉思汗與美國的宗教自由精神深有淵源,引起了他的好奇:為什麼十八世紀起草「獨立宣言」的建國先賢傑佛遜等人,會深受成吉思汗十三世紀宗教寬容觀的影響?看似不相關的兩者,如何產生連結?為了撥開歷史的迷霧,他花了超過十二年的時間深入研究《蒙古祕史》文本、啟蒙學者的論著和彼時流行於北美殖民地的成吉思汗傳記,在解開謎題的過程中遂發現——成吉思汗給予現代世界的「宗教自由」,於焉現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