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傷之旅──憂傷西海岸之一 ◎吳晟
海洋從最澄澈的遠方
波濤蕩漾,召喚河川
河川承載我們靈魂深處的想望
奔赴海岸去相會
設法穿過城鎮的燥熱和擁擠
清風 湛藍 遼闊
應該就在前方
接納我渴求洗滌的心胸
沿著河濱道路,車子向西行
倨傲的水泥堤防
冷冷隔絕我的視野
預期中整排整排綠蔭
只剩下幾株零落的木麻黃
等著風沙,更形消瘦
如果海與陸相連的弧線
是一幅大型水彩畫的主題
那柔軟的沙灘
便是人世與自然
座標上最美麗的交集
為這景色,我將更喜歡面海歌詠
但我觸目所及
鐵罐鋁罐隨處鑲嵌
保特瓶、普利龍、塑膠袋、破家具……
隨潮流來回漂浮、棄置
隨海風飄送陣陣惡臭
儘管海洋仍敞開無言胸膛
潮水一遍一遍刷洗
這受創斑斑的海岸
再也沒有能力承受
放肆傾洩的貪欲
我的憂傷遊走整個西海岸
就像逃離城鎮來到海岸
此刻,我更想快速往回跑
何處啊可躲避錐心的刺痛
──1999.5.27《台灣日報》
--
◎作者簡介
吳晟,1944年出生於臺中州,彰化縣溪州鄉人。主編前衛版年度詩選《一九八三台灣詩選》時,大膽選入生態詩。
因詩作常見農耕田園日常,早期多被定義為「田園詩」代表詩人,隨著其關注現實、保衛故鄉的血性,環保生態關懷的意識也常流露於詩句中。
1999年於報刊連續發表〈憂傷西海岸〉系列作品五首,為其守護鄉土生態的捍衛之作。為保留台灣原生種生態,吳晟自費購地、親植一片台灣原生種樹園,以母名命名為:純園。
2011年號召藝文界參與「反國光石化」運動,阻擋石化業進侵濁水溪北岸,保住故鄉彰化西南角溼地。
--
◎小編 #宇路 賞析
本詩開篇便從海洋開始,描寫海洋與河川的互動,一方召喚,另一方「承載我們靈魂深處的想望」,以「奔赴」這個動詞,不僅擬人化了河川,也加強了「想望」的程度。全詩只有此處出現了「我們」這個主詞,後續則都只有「我」,根據文意判斷,「我們」所指代的應是指「我」與「河川」。接著「穿過城鎮的燥熱和擁擠」,與之對比的是「清風 湛藍 遼闊」,但此刻只是想像,還未真正見到海岸。一路西行,見到的不是綠樹,取而代之的是「倨傲的水泥堤防/冷冷隔絕我的視野」,這是詩中出現的第一個轉折。
第三段視角來到了沙灘,同樣敘述了一段作者(敘事者)對海岸的美好印象,中段「但我觸目所及……」出現全詩的第二個轉折,又是一個強烈的對比,美麗、柔軟的沙灘上,盡是冰冷、堅硬、惡臭的垃圾。第四段,以海洋的擬人視角,寫因人類的貪欲而製造出來的垃圾對海岸的傷害。最末段回到了敘事者角度,原本想「逃離城鎮來到海岸」,卻因看到了海岸的慘況「更想快速往回跑」,與首段「奔赴」海岸形成強烈反差。最末句「何處啊可躲避錐心的刺痛」原本應是反問句「錐心的刺痛,何處可躲避啊?」,使用了倒裝以強調「已經無處可躲避」的事實。
全詩不使用艱深的詞句、文法與象徵,直白易懂一直都是吳晟寫詩的特色,但也因此,在寫作生態詩、批判人類對環境破壞這類作品時,更容易深入人心,喚起人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
美編:李昱賢 IG:https://www.instagram.com/ahhsien_/
#生態詩 #吳晟 #西海岸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6/20210603.html
「波麗露賞析」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拉威爾-波麗露(完整版) 台北市交響樂團精彩演出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拉威爾的波麗露真的很好聽!節奏感十足!真想跳舞了 的評價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波麗露賞析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波麗露賞析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評價
- 關於波麗露賞析 在 貝加馬斯克組曲賞析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波麗露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們度過一個忙碌的週末 ◎MsJay/崔舜華
我們度過一個忙碌的週末
像赤腳,橫跋過一座多言的河流
為此要穿質料高尚的黑裳
於彼清晨搭上第一班火車
從島北,抵達島南
——怎麼能藉著短暫的旅行
絞脫去生活累抑的溼氣?
怎麼能藉由死
而重新獲得了乳與蜜?
在高速移動的車廂裡
在島的邊緣,我們沉思
雨與露一般的話題
從九月開始漸瘦的秋陽
勉強也曬褪了衣袖的縐褶
車窗轉由西照時
你的腿膝爬上一縷黃金葛
而我垂肩的頭髮
已幾度灼熔了想像
我們用鞋跟與手指渡橋
在傍晚的青草地的邊緣
駛遠了諱語的隧道
我們碰觸彼此,從瞬間通過時間
如同以往一個又一個
我寫字,你看電視的夜晚
椅套的線頭與成套的枕褥
像安逸的貓群轉眼就躍走
而窗外迅疾如落鳥的
光的羽毛
連城的夜
滿載食物和飲水的推車緩慢而迂迴地
向我們推銷蛋白質、澱粉與新陳代謝
以及旅程中未消化的結論
——苦嚥的愛
徒勞的陪伴......
已經可以看見河道的盡頭
裸露的橋垣,與依次熄滅的燈星......
你催促我起身下站
我撫平裙襬的漣漪
那餘震,一路流蕩而搖動了黑夜最深最軟的芯
--
◎作者簡介
崔舜華,1985年生,政大中文系碩士,曾任職於文學雜誌,現為文字工作者。著有詩集《波麗露》、《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婀薄神》、散文集《神在》。
--
◎小編修慧 @poem4life 賞析
這首詩發佈於2011年1月,當時在PTT詩版頗為活躍的崔舜華,創作已具個人風格,作品中大量而細緻的使用衣裝、布料、飲食等物質,對於物質顏色的書寫尤其細膩精緻,且這些物質的調度使用,總能吻合詩中的情感、思想,不只是無的放矢的意象鋪展。
而〈我們度過一個忙碌的週末〉是我特別喜歡的一首,除了衣裝、食物的運用巧妙精確,詩中的時空轉換,更是高妙。
|#忙碌的時空|
詩作首先聚焦於忙碌的時空,詩人以河流的湍急來形容事情絡繹不絕,而那令人難以招架的狀態,正如赤腳涉水那般無所依靠,這樣的忙碌中,敘事者與他同行的愛人必須活成一種世故、漿挺的樣貌:得穿質料高尚、顏色黑淨的衣服、必須趕搭最早的火車、地理的跨度也是從島北到島南這樣令人生畏的長度。
|#琥珀的時空|
然而,在從島北趕赴島南的途中,這個忙碌的時空悄悄發生了變化,雖然列車正高速移動,但車內的時間是凝滯的,乘客不僅無需倉皇的陪笑作態,甚至得以顯露出自己的疲倦或窘相。
車廂內的時空彷彿琥珀般被凝結、與外界有了時差,讓敘事者得以沉思,得以探討模糊不定、宛如雨露的話題,得以慢眼細看秋陽改變角度、光影在人身上慢慢發芽、生根。
|#回憶的時空|
在這凝滯的時空中,敘事者與愛人也因此可以談及曾經有所保留、不敢說出的話題,雙方或在話題上或在肢體上觸碰彼此的心靈,這樣的觸碰,又讓時空跳換到回憶。
過往的日子,兩人共處一室,那裡響著電視聲、有寫字的桌臺、成套的、安放睡眠的被與枕,歲月平穩靜謐,柔軟如貓、柔軟如羽。
|#黑夜的時空|
但貓和羽除了輕柔,同時也難以捉摸之物,談及貓和羽,敘事者的時空,又從回憶中被拉回車窗外。車廂外的世界已經黑夜,昏燈和霓虹飛逝,敘事者又想起兩人有些遲滯的感情。
這時,列車的手推車緩慢經過,銷售員死寂平板的叫賣聲,將敘事者帶到更現實的空間:所有高尚的愛、哲學的思考,在人最基本的飲食需求前,全都衰弱而無聲。此時,詩人視野所及,全是衰敗之物:盡頭、破敗的橋垣、熄滅的燈。
最後,他們必須下車,必須返回那陪笑作態的行程表中,但凝滯的車上的時間,已在敘事者心中留下難以抹滅的記憶,那漣漪與餘震,或許是車上兩人終於觸碰彼此心靈的談話,或許是車內靜定平穩的時差,也可能是那靜好的歲月,令人流連。
|#時空跳接的張力|
在這首詩中,有至少4個時不停轉換:
A|忙碌的時空:車廂外,月台上。匆忙的他們必須作態陪笑,有很多行程要趕,也沒空談論虛無飄渺的感情話題。
B|琥珀的時空:下午的車廂內、旅途剛開始時。可以暫時休息、露出疲態,甚至可以花時間討論不那麼現實的話題。
C|回憶的時空:過去的日子中靜好的歲月。
D|黑夜的時空:晚上的車廂內,旅途快結束時,黑夜、破敗也現實。
整首詩的走向是ABCDA。這樣的時空也隨敘事者的心境轉換,也讓整首詩充滿距離與時差跳接的張力。
(崔舜華部分詩作在PTT詩版發布的版本與2013年後收錄於詩集的版本略有不同,以上引述取自PTT詩版)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崔舜華 #MsJay #PTT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2/20201210.html
波麗露賞析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都市1◎孫維民
我走進一片危險的叢林
當我走進這座城市
孟克走過空曠的廣場
聽見自己的叫喊在大風中
飄蕩如絕望的幽靈
一枚落葉 一只瘖啞的空罐
梅姬走進暗淡的小巷
經過翻倒的垃圾桶 記憶 貓
半掩的門上掛著花圈
一扇一扇窺望的眼神
圍攏你的孤獨與怖懼
人們走過格思的身旁
一張一張扭曲的鐘面
我走過堅硬的額頭
看見白牙在眼眶裡 森冷地
發光 沒有人真正關心
沒有人真正愛你
雖然他們點頭 微笑
親吻你的冰涼的臉頰
以赤裸的話語 熱情地
擁抱 沒有人真正在意
如果你被糾纏的謊言絆倒
如果魚蟹游於樹顛
如果末日住在隔壁
點亮七根白燭 牆上
移動著他的身影 永遠
這樣眾多的聲音
這樣繁複的動作
禿鷹飛過神殿的斷柱
在空洞的肋骨間
蜘蛛不停地穿梭
死亡 美麗的陷阱
獅子走過沾血的石階
沒有人會來救你
你只是一個人 永遠
一個人 黎汀先生走過
豺狼虎豹走過
沒有子宮的西露小姐端莊地
我走過荒涼的廣場
一首一首冗長的輓歌
一對一對送葬的行列
沒有太陽無聲的輪轉
沒有星光 新浴的月光
只有沒有邊緣的黑暗
只有我一個人 危險地
走進其實並不存在的人群
一座夢魘裡的叢林都市
--
◎作者簡介
孫維民
一九五九年生於嘉義。輔大英文所碩士、成大外文所博士。曾獲中國時報新詩獎及散文獎、臺北文學獎新詩獎、梁實秋文學獎散文獎、藍星詩刊屈原詩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著有詩集《拜波之塔》、《異形》、《麒麟》、《日子》、《地表上》,散文集《所羅門與百合花》。
十五歲便開始寫詩,作品質精量少,文字簡潔具現代感卻又飽富靈性、題材多取自生活,看似隨性實則細節與布局嚴謹,字句關連深刻更發人思考;字語質地精純,嘗試音律的可能性。長年浸濡西方文學的背景,即使文字有時刻意低調淡漠,但底蘊情感真摯,不論猥瑣卑賤或是尊爵崇高,作品探討大抵仍回歸人性及救贖,更堅持一種直言不諱的──不與世故妥協的純真。
(簡介取自孫維民《格子鋪》)
--
◎小編林育德賞析
本詩收入在孫維民的詩集《拜波之塔》中的輯四「早春」中。為孫維民同名都市詩3首中的其中一首。以都市作為詩題材的詩人中,有林燿德將都市文明以後現代手法呈現其繽紛繁複的社會樣貌;有林彧以上班族生活之細節作感性抒發,卻很少有如孫維民這般,赤裸地表達對都市的顫慄與恐懼。
細讀孫維民的其他詩作可以發現到,嘉義出身的孫維民,在審美質感上仍奠定在田園基調,且有著善感纖細的本質,一花一草的振顫都足以牽動詩人的感性。雖用字精準內斂,有輕盈的質地,內裡卻飽含幽微的情感變化。像孫維民這樣敏感的田園詩人到了混雜喧囂的都市,其敏銳的感性觸角也被延展到都市冰冷的無機性,以及人群的冷漠上。孫維民所感受到的懼怖與絕望,也被細膩地呈現在這三首都市同名詩作中。
在開頭,便將都市比擬作危機四伏的叢林,惶惶然如身處在孟克筆下的名畫「吶喊」,但即使是深沈的喊叫,都被都市凝重的氛圍給壓縮成稀薄的幽靈、落葉,及空罐所發出的暗啞的回音。走在人口高密度的都市街道,彷彿都能感受到半掩的門扉裡那一雙雙窺視自己的眼神,使詩人更加地不安。而人群冷漠的臉部表情(堅硬的額頭、陰冷如白牙的眼神、虛偽的應答與招呼)則讓詩人感到深刻的孤寂與顫慄。對人群的陌生感即使是「這樣眾多的聲音」、「這樣繁複的動作」,都彷彿只是同一個人在七根蠟燭前所映照出的倒影而已。
走在灰白的水泥建築之間,像走在圍繞著斷著的神殿廢墟與死人的肋骨之間,沒有神的眷顧與人性的溫度,只有啄食屍肉的禿鷹、編織陷阱的蜘蛛、與沾血的獅子這些與死亡相連帶的獵食動物,詩人彷彿成了獵物,正被緊緊的盯視與覬覦。又像是走在送葬的隊伍裡,身旁到處縈繞著死亡的氣味,恐懼與死亡無所不在,無處可逃。
在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星光等明確指引的黑暗中,孫維民惴惴不安地走在田園詩人最大的夢魘裡——一座冰冷無機的水泥叢林。
--
美術編輯: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孫維民 #都市1 #都市的凝望 #拜波之塔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0/11/blog-post_26.html
波麗露賞析 在 拉威爾的波麗露真的很好聽!節奏感十足!真想跳舞了 的推薦與評價
拉威爾的波麗露真的很好聽!節奏感十足!真想跳舞了! 古典好好聽Classicalmusic to go · 1,834. 44,278 次觀看 · 1,834 · 37 · 631 ... ... <看更多>
波麗露賞析 在 波麗露賞析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 ... 的推薦與評價
波麗露賞析 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波麗露賞析,波麗露樂器順序,波麗露餐廳歷史,波麗露舞曲特色在Facebook ... ... <看更多>
波麗露賞析 在 拉威爾-波麗露(完整版) 台北市交響樂團精彩演出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拉威爾-波麗露(完整版) 台北市交響樂團精彩演出.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