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朋友介紹來到尖沙咀K11 Musea 這個型格高檔商場食【麵】,心想在這裡高級食肆就聽得多,只食麵的話不會是筆者聽錯吧?!而原來居然真的有一間麵食專門店登陸在這貴氣商場,當然並不是原先筆者所想的街坊麵店,而是一處集合了不同亞洲名麵的食店。
跟說好的一樣,小店是以麵食為主題,餐牌內匯集了不同地區的麵食如新加坡喇沙、台灣牛肉麵、上海擔擔麵、吉隆坡蝦麵、河內和牛河、港式雲吞魚蛋粉和曼谷船麵等等,一次過滿足了多個願望,而且更有多款不同國家的地道小食,就活像來了一趟亞洲行一般。
店內佔地頗廣,空間感強,設計以木系為主調,木枱跟上帶Designer Chair感覺的小木櫈,配搭上富時代感的裝潢和燈飾,滲透著淡淡日式簡約品位的味道,在內用餐悠然自在。
此店以自助形式為主,近入口處放有兩部自助點餐機,食物種類圖文並茂十分清晰,下單付費後約5-10分鐘便可到取餐處領取所訂菜式。雖然形式上是像快餐,但其出品卻一點也不馬虎,十分足料到位,是餐廳的水準。
先點來一些小食,蜜糖蒜蓉炸單骨雞翼,單骨雞翼炸得金黃皮脆肉嫩,蒜香惹味讓人吃個不停;粵式籠仔金蝦餃一籠兩件,餃皮掃上食用金粉賣相矜貴,入口熱辣辣皮薄餡靚,餃皮軟糯內餡爽彈,鮮甜多汁,雖未算十分出衆,但以一般非點心店的出品來說已算很不錯。
成都紅油抄手,抄手不算是傳統的那種製作,跟廣式雲吞沒兩樣,蝦肉餡料尚算紮實彈牙,唯醬汁只得蒜茸和辣椒油,沒有了應有的濃醬油,缺少了那份甜香,辣度亦不強,但以雲吞來說還算不俗。
馬沙文咖喱雞配油酥餅,當咖喱雞遇上油酥餅這最佳拍檔,正常應該沒有甩拖的理由,這裡的咖喱濃香惹味,辣度適中,算是不錯,可惜油酥餅真的很油,更沒有丁點脆感,像在吃油麵糰一般,實有待改善。
吉隆坡龍蝦海鮮蝦麵,說實話起初到來時完全沒有預期會有龍蝦的菜式,一來此店主打地道麵食,感覺多用的是貼地食材;二來自助形式令人聯想到都是快餐的感覺,很少會以矜貴的龍蝦入饌,所以一見到便十分有期待,即時點來一試。單看賣相已十分對辦,小店選用的是澳洲龍蝦而不是一般食肆多用的波士頓龍蝦,檔次已經高上了一截;龍蝦肉質更是鮮彈爽甜,吸上濃郁蝦湯起了提鮮作用,啖啖肉食得痛快。而旁邊的配料也一點不馬虎,有齊青口、腩片、溏心蛋、通菜和芽菜;加上蝦湯湯底十分濃厚,用了大量蝦頭蝦殼去熬製成深褐色的湯頭,呷一口那獨特的蝦香在味蕾間爆發開來,濃香鮮味中帶上微辣,搭配爽彈帶韌性的油麵,完整地呈現了大馬蝦麵那種鮮香惹味的精髓。
吉隆坡海南雞飯,店家雖然以麵食為主打,但當中也有供應幾款飯品,朋友就點來了海南雞飯一試。海南雞上碟時已去骨,金黃光澤的賣相十分討好,皮爽肉嫩,滑溜富彈性,蘸上隨來的三款醬汁(黑油、薑蓉、辣椒醬)各有特色,添上甜香惹味。而海南雞另一靈魂所在雞油飯亦十分出色,飯粒爽口分明,蒜薑味十分突出,油而不膩,佐上少許黑油拌勻來吃更是邪惡美味!大廚沿用了地道做法配上一碗清雞湯,暖胃之餘亦有助清一清味蕾,整道海南雞飯出奇地遠勝預期,十分有驚喜。
除了菜式夠多元化外,這裡的飲品也很Cutie,黑糖珍珠薑奶麥麥熊,原隻熊熊冰放在杯內,造型可愛十分吸睛,黑糖珍珠QQ的帶淡淡蔗香,佐上薑奶滲上薑香蠻是搭配,奶香突出味道也不太甜,是一款頗有創意的打卡特飲。
最後當然要來兩道甜品作為整餐飯的完美句號,先點來曼谷芒果糯米飯,金黃色的芒果大大件熟度剛好,蜜甜多汁果香滿滿;軟糯的糯米飯加入了椰汁和班蘭葉同煮,搓成了兩球青綠波波並灑上白芝麻,造型十分Cutie精緻,而且除了椰香之外還帶上了淡淡的斑蘭清香,頗具特色,能在一間以麵為主打的小店吃到如此有質素的泰式甜品,實在頗有驚喜。
泰式椰汁蔗糖湯圓,平時食湯圓通常都是中式的做法,那究竟泰式湯圓會有甚麼不同呢?!單看賣相其實已知一二,大大粒墨綠色的湯丸浸泡在雪白的椰汁之內,湯丸內餡門釀有蔗糖和椰絲,煙韌中帶著椰香咬口,蔗糖味則不算濃郁;椰汁底加入了白芝麻,入口滲著微微的鹹味,襯上甜香的湯丸有畫龍點晴之妙,令味道層次更為豐富,風味獨特。
整餐的出品算是不錯,尤其在一間餐廳內有齊東亞各國的特色麵食,多元化得來又不至流於表面,實算難得!當然以地道麵食來說定價未必算便宜,但論地方談檔次其實也算合理,在型格商場坐得舒舒服服歎住品嚐美食,忙裡偷閒味遊亞洲,實在是人生一樂也!
#尖沙咀
#K11Musea
#亞洲麵食
#味遊亞洲
#古家私房菜
#揾食達人Keith
#instagood #like4like #followme #follow #instalike #food #likeforlike #tagsforlikes #igers #follow4follow #foodporn #yummy #lifestyle #instafood #followback #foodiesofinstagram #foodie #hkfoodblogg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海南雞飯一向很受香港人歡迎。五星級酒店的海南雞飯,用料高級,製作嚴謹,不用說也知有多好吃。不過,二三百元一客海南雞飯,卻不是人人吃得起。 其實近年坊間愈來愈多選擇,有本地薑又有過江龍,水準不錯,最重要是性價比高,任何時候只要想吃便吃。 海南雞公主 地址:上環摩利臣街10號宏基商業大廈地下8A號鋪...
泰式海南雞醬做法 在 自炊食代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能包粽子的端午節
~ 海南雞腿飯食譜~
比之於眼前疫情仍需控制的重要性,數千年來的禮俗和返鄉過節團聚,顯得較為次要了。WFH的日子四週下來,大家是否覺得生活的次序重組又重組,一切回到柴米油鹽醬醋茶,生活的基本?而在不方便外出採購,有限食材限制下,需要操持扎扎實實的一日三餐,可有在都市叢林中野外求生的感覺?
大概是因為這樣,直到昨天看到同學分享粽子,才驚覺端午已近。其實,習俗上,今年我也不能包粽子。而疫情下,很多材料無法上習慣的市場或商家買齊,就作罷吧。在對未來不確定之時,用掉冰箱裡的一片肉,一片雞腿,就又開始在心中盤算採購方案A,採購方案B。
在家一天的時間,也幾乎被煮飯給佔據切割了。簡單營養吃就好,我想是大家的目標。也有些同學說大孩子在家,夫妻倆還是要上班,有時上班一邊連線一邊教孩子熱菜熱飯的,很是傷腦筋。
今天介紹大家很簡單的海南雞飯,用鑄鐵鍋/ 電鍋/ 電子鍋就可以做。 如果用鑄鐵鍋就是一鍋煮料理,非常方便。
簡單方便之餘,建議大家在食材的挑選稍微用心一點,比如說米,請嘗試使用台中194號米,別稱七葉蘭香米。傳統海南雞飯會放七葉蘭葉,然而台中194號米因為是台粳九號米和印度 Basmati 香米育種而成的,自帶濃郁的香氣,做海南雞飯超級適合。
台中194號米型小而細長,黏性足,冷了仍然柔軟而Q彈。因為愛女很容易脹氣,我很喜歡用來代替糯米做各種米食。台式飯糰、萩餅、五平餅等和珍珠丸子等,基本上用到長糯米的米食都可以用台中194號米代替。因為七葉蘭香,南洋料理或泰式料理更是適合。
跟大家說喔,因為上飯糰課,很多同學和家人因此而入了台中194號米的坑,完全回不去了。
繼六月的越光新米直購之後之後,二林之光的台中194號米和米屋的馥米也開始收成,七月一日開始新米預購。大家敬請期待!
📖鑄鐵鍋/ 電鍋/ 電子鍋海南雞腿飯食譜
|材料:4人份|
1. 去骨雞腿排1隻約400克
2. 台中194號米(馥米) 2杯
3. 薑一小塊切末
4. 大蒜1瓣切末
5. 紅蔥頭 3瓣切末
6. 七葉蘭葉2片 (可免)
7. 鹽1匙半
8. 雞高湯或水360 ml
9. 香菜1小把
10. 小黃瓜1條
A【雞醃料】
1. 鹽1/2 小匙
2. 米酒 1大匙
B【蘸醬】
1. 薑末 拇指大小
2. 大蒜末 1瓣
3. 大紅辣椒去籽切末 2枝
4. 檸檬汁 1個
5. 雞湯 2大匙
6. 糖1/2小匙
7. 鹽 1/2小匙
C.【蘸醬】
1. 蠔油 1小匙
2. 醬油膏 1大匙
做法
①|備料|
1. 去骨雞腿用刀子切段筋,較厚的地方片開,用酒和鹽抹勻,醃1小時。(可前晚先醃好,冷藏保存)
2. 米淘洗三次後,放濾網瀝乾15分鐘。
3. 蔥、薑、紅蔥頭和紅辣椒切末,香蘭葉打結。
4. 小黃瓜切片,香菜洗淨瀝乾切段。
②|煮飯|
1. 鑄鐵鍋(可一鍋煮)或深炒鍋加雞油,炒香材料中的紅蔥頭、蒜和薑末。
2. 加入米,拌炒均勻,加鹽,再翻炒均勻,熄火。
3. 鑄鐵鍋可原鍋使用,電鍋電子鍋需將炒香的米移入內鍋。
4. 炒香的米鋪平,加香蘭葉結,再放整片雞腿肉,注入高湯。
🍚 小V IH鑄鐵鍋:按三碗白米飯模式,快速炊飯。
🍚 電子鍋:使用自動行程的白飯炊飯模式,就能完成。
🍚 電鍋:外鍋1杯半水,正常煮飯。
③|蘸料製作|
1. 所有材料拌勻使調味料融化。
2 調黑醬油,醬油膏和蠔油調勻。
④ |盛盤|
1. 飯炊煮好,取出雞腿切成適當大小。
2. 飯拌勻,用模型盛飯塑型,倒扣在盤中。蘸醬並和配菜一起享用。
#二林之光 #壽米屋 #馥米 #台中194
泰式海南雞醬做法 在 為食小樂 Foodielo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近應該係太chur太攰,今朝一早起身個頭同眼劇痛超辛苦,作病feel頂唔順就衝左入元朗搵相熟中醫好友針灸,針完訓左一覺真係好咗好多無咁痛,超勁👍👍👍嚟緊真係要好好休息返。
.
今日全日都冇點食過嘢,針完即刻有返胃口,想起今日係雙十感謝日💛,難得出嚟元朗,梗係要去搵食。
.
好多人介紹我食元朗魚一,咁我就趁今日我去試吓啦,教育路上都算易搵,剛才係五點唔算多人,啱啱病好唔想食得太生冷,我點左個我平時至愛嘅炙燒左口魚邊丼($72),雖然話唔想食生冷野,但係我太為食都係另點左兩件壽司一件係三文魚腩壽司,另一件係日本直送吞拿魚壽司,等咗大概15分鐘就有嘢食。
.
炙燒左口魚邊丼上面都幾多左口魚邊,同我想像嘅差唔多都係入口即溶,加埋嗰隻鵪鶉蛋撈飯真係好滑好好味😋另外壽司不過不失啦,雖然話係日本直送吞拿魚,但係點都不及日本當地即劏食到咁鮮甜,三文魚腩都算肥美,不過啱啱病好都係過吓口癮算啦,下次再嚟食佢啲其他壽司😋
.
本來諗住食完就返屋企,點知食開咗個胃,行多兩步發現教育路上面真係幾多良心餐廳,又比我見到一間水門雞飯,當時5:54仲做緊下午茶,6點前海南雞飯$48仲送嘢飲唔係唔入去下話。
.
跟住我就9秒9六點鐘前嗌咗個海南雞飯+生薑蜜,另外佢仲可以加$24加2串串燒,我就加咗兩串豬肉串燒。
.
雖然無得去旅行,但係佢嘅裝修真係幾似泰國水門雞飯餐廳,同樣係吊扇又大象咁,我欣賞佢個餐廳環境真係幾有身處泰國嘅感覺。
.
大概等咗5分鐘海南雞飯先上,佢嘅海南雞飯係正常size大大份,雞肉都有兩層下面嗰層係雞胸肉,上面嗰層係雞髀🍗唔會因為下午茶而減少份量。佢雞肉的處理類似泰式當地嗰隻,唔算話好滑,同我喺泰國食到嘅一樣肉質係比較實同埋白身,佢比較貼近正宗嗰隻水門雞,有別於其他海南雞會好嫩滑,不過我知道市面上好多泰式海南雞也是改良咗迎合香港人喜歡嫩滑嘅口味,嗰陣時去泰國當地食正宗水門雞嘅時候見識到佢哋係比較實同埋白身,都會有啲唔慣,呢度就係跟足正宗水門雞嘅做法,好睇你個人嘅口味喜歡邊一種,不過其實我個人都係喜歡嫩滑同埋黃油嘅海南雞。😅
.
另外我加咗$24嗰兩串豬肉串燒大概等咗15分鐘先上:我相信佢係即叫即燒,賣相好靚佢仲配埋一啲醬菜等你食得冇咁漏,串燒都幾大串而且燒得啱啱好唔會過老,亦都冇燶嘅情況,點埋佢配嗰個秘製串燒醬真係幾惹味。
.
今日一連食咗兩間元朗良心餐廳💛飽哂,要返屋企休息啦😋
.
魚一壽司 (元朗)
元朗教育路68號兆豐樓地下7號舖
.
水門雞飯 (元朗)
元朗教育路24-36號百宜樓地下A號舖
泰式海南雞醬做法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海南雞飯一向很受香港人歡迎。五星級酒店的海南雞飯,用料高級,製作嚴謹,不用說也知有多好吃。不過,二三百元一客海南雞飯,卻不是人人吃得起。
其實近年坊間愈來愈多選擇,有本地薑又有過江龍,水準不錯,最重要是性價比高,任何時候只要想吃便吃。
海南雞公主
地址:上環摩利臣街10號宏基商業大廈地下8A號鋪
電話:3618 7818
營業時間:11:30am-8pm
詳情: http://bit.ly/2vk3VOu
由招牌到裝潢都叫人眼前一亮,擺明走年輕人路線,做外賣為主。老闆娘是港泰混血兒,樣子漂亮,說得一口流利廣東話。海南雞飯的包裝像便當,分量足夠。雞肉滑溜,伴麵豉醬汁吃,加倍開胃。
水門橋
地址:灣仔灣仔道148號地下
電話:從缺
營業時間:11:30am-7:30pm
詳情: http://bit.ly/2Q7owhp
由胡慧沖做代言人,專做泰式水門雞飯。只做外賣,不收現金。師傅在泰國學師,醬汁跟足當地做法,味比較辣,飯又挺身一些。可惜雞肉不夠滑,幸而醬汁加分。值得一讚上餐快,由買票到取餐只需一分鐘,趕時間不作他選。
天天海南雞飯
地址:銅鑼灣Fashion Walk京士頓街9號H2鋪
電話:3108 2180
營業時間:11:30am-10pm
詳情: http://bit.ly/2RdEYgl
新加坡過江龍,海南雞飯賣到街知巷聞。香港分店的環境有格調,坐得比新加坡的熟食市場舒適。由總店派師傅來港坐鎮,做法正宗,賣相吸引,餐具都靚過人。味道有保證,油飯香噴噴,貴一些都值得。
泰潮
地址:中環嘉咸街7號地鋪
電話:2488 4444
營業時間:11am-9pm
詳情: http://bit.ly/2QnClbg
連續八年都有米芝蓮推介,分店多,最近在中環插旗,不過位置較隱蔽,繁忙時間walk in都有位。主打雞飯,由泰籍師傅主理。飯有咬口,但不夠油香,幸而醬汁香濃搭夠。
海南雞專門店
地址:西灣河筲箕灣道57-87號太安樓地下A32B號鋪
電話:6124 4718
營業時間:11am-11pm
詳情: http://bit.ly/2F13H6a
這間小店的海南雞出名便宜,廿八蚊有交易,難怪日賣800碗,等閒排45分鐘。不過只設外賣。難得平唔等於無質素,跟足新加坡做法,由浸雞、煮飯到醬汁都很認真,值得捧場。由於生意太好,四年間已經擴充至三間店。
採訪:黎詠詩
攝影:《飲食男女》攝影組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