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能珮如的功課🙏🏼
比起在家睡覺,我應該要多跟朋友出去玩
Ten thi chan ja non yu baan, chan kuan ook bpai thiao gab phuen.
我應該要好好珍惜每一次可以見朋友的機會
chan kuan rak sa tuk krang o garn thi dai joe pheun wai dee dee
因為疫情,我們被限制待在家
Pror wa corona virus, phauk rao tuk jam gut hai yu baan.
我很遺憾自己一個月前沒能和朋友一起吃飯
Chan sia daai thi muau 1 duem thi leaw mai dai bpai gin a han gab phuen
現在我很想念我的朋友們
Don ni chan kit theng phuen khong chan mak.
能見面的時候我一定要親自做蛋糕給大家吃
Don thi dai joe gan chan ja dtong tham cake duay dtoa eng hai tuk khon gin.
不要擔心變胖
wan kuen gor mai bai rai
你們值得我的愛
Phuak khao som kuan dai rab kwaam rak khong chan
😘😘😘😘😘😘😘😘😘
#泰國能 #學泰文 #泰文作業 #泰文功課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Marc Yam,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操」past paper,好多人既理解都係「做」past paper,結果就係見到有啲同學日做夜做,做極都無進步,真係好無奈,啲時間就咁浪費晒。其實所謂「操」past paper,「做」只係其中一個步驟,連埋其餘四個步驟,五個步驟真係缺一不可。 1. 溫習 如果你做past paper前完全無溫...
泰文功課 在 龍龍媽媽Tiffan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禮拜有一則新聞,引起了我身邊不管有沒有孩子的朋友都討論了一番,就是教育部宣布台灣為首創將東南亞七個國家的語言列為小學的選修課程。
我在我個人的FB留下的感想是”教育部去死吧”,這個感想無關政黨、無關私人情感,而是一個來自媽媽的心疼和憤怒。
我沒有因為台灣慣有的什麼都泛政治化而看到標題就罵。
我沒有因為沒看清楚新聞就誤認小孩要學七個語言而亂罵政府。
我也沒有因為覺得這些國家”不夠高級”而不想浪費時間去學他們的語言。
我更沒有因為陪小孩寫功課很累而不想他們多學東西。
我只是很單純的覺得,台灣的小學生好辛苦、好可憐,他們的大腦可不可以盡量少裝一些東西、至少不是在他們生理發育上還需要更多睡眠和運動時間的成長時期?
我家有一個即將要升小一的準小學生,我直到最近才開始研究學校的小一課程教育計畫,以及惡補什麼是108課綱;在教育部工作的朋友介紹下安排我去聽了兩次講座,彙整最近吸收的資訊後,我除了告訴自己必須好好賺錢存補習費之外,我真心覺得現在的台灣小孩實在太可憐。
我13歲到美國念書,剛去美國時我英文程度只停在認識26個英文字母、以及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的程度;那時雖然我離開父母且英文也不好,緊張害怕一定有,但我依然覺得很快樂。
上大學前我每天早上8:20分上學,下午2:45放學,我有得是時間學英文、寫功課、好好跟Home stay family聊天培養感情,每天晚上不到10:00就睡覺 (因為也沒什麼事);高中時交了男朋友分了些時間去談戀愛,但依樣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作息。
我從小就身體不好,在美國的那些年是我人生中最健康的時候,除了氣候乾燥以外,因為壓力少、作息正常,身體當然好。
美國的「高中」一樣要選修第二語言,當時學校的選項只有兩個,一個是法文、一個是西班牙文。對於英文已經是第二語言的我來說,再選任何一個語言都是吃力的,於是校長特別通融,他說我已經會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對15歲的我來說已經夠了,等有朝一日我英文學好了若還想再學其他語言,更多學習空間都有無限可能,但現在我應該把基礎打好不要累壞自己。
我跟我媽說,我明白為什麼美國小孩大部分都又高又壯,一部份是基因,一部份是飲食,但有很大的原因是他們有很多時間維持正常的作息和運動量,他們體格健壯不是沒有原因的。
龍龍念的學校很在乎字寫的漂不漂亮,於是我在他幼兒園大班下學期開始請中文家教陪他學注音和練寫硬筆字。學校規定三年級就要進社團學一種樂器,於是我從幼兒園上學期就開始帶他去接觸各種樂器、並在他自己選擇下於下學期開始學大提琴。
我不是吃飽沒事幹、也不是愛慕虛榮、更沒興趣讓他贏在起跑點,我只是希望把他學習的時間拉長,讓他提早開始預備、讓壓力減輕,否則一但他上小學了,他要面對的不是只有中文英文,他還有數學自然美術科學電腦倫理道德等等各種課程,每樣都要學習,每樣都有功課,我真的覺得對一個小學生來說這已經太多、太沉重了,再加上三年級要進音樂社團、高年級要進體育社團,光是這些所謂的”必修”我光看都覺得可怕。
提早接觸和學習,只是為了讓他真正要面對的時候不要壓力這麼大。
如果可以我巴不得他小學連英文都可以不要學,請問他們一天到底有幾個小時?他們有多少功課?有沒有時間睡覺和做更多其他對生長發育有好處的事?
東南亞國家的語言沒有比較低級或不值得學習,但是那應該被歸為日後的興趣發展,而不是在必須要學的都已經學不完的情況下、還要再加一個對現況來說就是沒那麼重要的科目,是選修那也是得修,什麼語言都一樣。
國語是我的母語,我13歲留美開始學英文,我到37歲因為工作和興趣所以自己請家教學法文,我沒有後悔為什麼我高中沒有選修法文、我現在也許就不用花這麼多錢請家教,因為回到高中時期,我英文都不夠好了、我根本沒有心力去學第三種語言,就算當時選修了,也是應付了事。
我兒子長大以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我不知道,那時會流行哪國語言我也不曉得,但我覺得那是他長大後要因應大環境以及自己的興趣、需求去做的選擇,以現在的情況來說,一個小學生去學沒必要的語言,那就是浪費大腦空間和時間的事。當然,如果有需要,例如你家裡有個越南媽媽、或家裡有事業在印尼之類的,那就是好事。
現在最主要的國際語言我相信還是英文,但我依然不覺得我兒子現在需要學習,因為在他小學生階段他不會自己出國、沒有就業問題,我只希望他學好中文因為那是他的母語、學好台語因為他才能跟阿祖聊天,其他的我並不要求。
連英文我都不要求了,當我看到那東南亞七國語言的選項,我當然只能大翻白眼。我不否定這些國家,但我確實覺得一個小學生學這些語言要幹嘛? 不能讓他們好好長大、以後依照時事環境和需求及興趣、有更多時間空間後再讓他們決定要學什麼嗎?
教育部增加這些選項,很好啊,選項越多越好,反正是選修,要選就選不選拉倒,但衍生的師資問題、老師從哪來、經費從哪來、回家家長怎麼幫孩子複習功課、這些問題呢?
小學生多半還需要家長督促和陪伴學習,我沒辦法想像我兒子有一天帶了泰文功課回來我要怎麼教。我不會教,那就只好請家教或去補習班,那如果沒錢請家教或去補習的家庭怎麼辦呢?那就考試成績差,然後老師會怎麼對待考試成績差的學生呢?
學生學習總時數沒影響? 每個家裡有小學生的人都知道這是個笑話。
很多人跟我說,恭喜你,小孩上小學了、脫離把屎把尿的階段、你出運了!我必須說,oh no,把屎把尿算什麼,教育才是一個超難過、一闖就是好多年的大關!
沒孩子和那些罵反對家長愚蠢的人,不要再大放噘詞了,並不是什麼都跟政黨和政治有關,我只能說你懂個屁!一直喊著歧視歧視的人,你到底有多大的陰影? 你到底被歧視的多嚴重所以什麼都要跟歧視扯上關係?
這篇貼文請反對或有異議的人不要來留言,我不想回,我只想說完我想講的。你覺得不爽你可以開個粉絲頁講你愛講的,你高興就好。有時間來罵或反對不如你趕快去生個孩子,然後我祝你的孩子七國語言都講得流利順暢鴻圖大展。
#願孩子都好好長大
#平安健康才是福氣
#所有為人父母的心願
泰文功課 在 龍龍媽媽Tiffan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禮拜有一則新聞,引起了我身邊不管有沒有孩子的朋友都討論了一番,就是教育部宣布台灣為首創將東南亞七個國家的語言列為小學的選修課程。
我在我個人的FB留下的感想是”教育部去死吧”,這個感想無關政黨、無關私人情感,而是一個來自媽媽的心疼和憤怒。
我沒有因為台灣慣有的什麼都泛政治化而看到標題就罵。
我沒有因為沒看清楚新聞就誤認小孩要學七個語言而亂罵政府。
我也沒有因為覺得這些國家”不夠高級”而不想浪費時間去學他們的語言。
我更沒有因為陪小孩寫功課很累而不想他們多學東西。
我只是很單純的覺得,台灣的小學生好辛苦、好可憐,他們的大腦可不可以盡量少裝一些東西、至少不是在他們生理發育上還需要更多睡眠和運動時間的成長時期?
我家有一個即將要升小一的準小學生,我直到最近才開始研究學校的小一課程教育計畫,以及惡補什麼是108課綱;在教育部工作的朋友介紹下安排我去聽了兩次講座,彙整最近吸收的資訊後,我除了告訴自己必須好好賺錢存補習費之外,我真心覺得現在的台灣小孩實在太可憐。
我13歲到美國念書,剛去美國時我英文程度只停在認識26個英文字母、以及How are you? I’m fine thank you 的程度;那時雖然我離開父母且英文也不好,緊張害怕一定有,但我依然覺得很快樂。
上大學前我每天早上8:20分上學,下午2:45放學,我有得是時間學英文、寫功課、好好跟Home stay family聊天培養感情,每天晚上不到10:00就睡覺 (因為也沒什麼事);高中時交了男朋友分了些時間去談戀愛,但依樣每天有充足的睡眠和正常的作息。
我從小就身體不好,在美國的那些年是我人生中最健康的時候,除了氣候乾燥以外,因為壓力少、作息正常,身體當然好。
美國的「高中」一樣要選修第二語言,當時學校的選項只有兩個,一個是法文、一個是西班牙文。對於英文已經是第二語言的我來說,再選任何一個語言都是吃力的,於是校長特別通融,他說我已經會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對15歲的我來說已經夠了,等有朝一日我英文學好了若還想再學其他語言,更多學習空間都有無限可能,但現在我應該把基礎打好不要累壞自己。
我跟我媽說,我明白為什麼美國小孩大部分都又高又壯,一部份是基因,一部份是飲食,但有很大的原因是他們有很多時間維持正常的作息和運動量,他們體格健壯不是沒有原因的。
龍龍念的學校很在乎字寫的漂不漂亮,於是我在他幼兒園大班下學期開始請中文家教陪他學注音和練寫硬筆字。學校規定三年級就要進社團學一種樂器,於是我從幼兒園上學期就開始帶他去接觸各種樂器、並在他自己選擇下於下學期開始學大提琴。
我不是吃飽沒事幹、也不是愛慕虛榮、更沒興趣讓他贏在起跑點,我只是希望把他學習的時間拉長,讓他提早開始預備、讓壓力減輕,否則一但他上小學了,他要面對的不是只有中文英文,他還有數學自然美術科學電腦倫理道德等等各種課程,每樣都要學習,每樣都有功課,我真的覺得對一個小學生來說這已經太多、太沉重了,再加上三年級要進音樂社團、高年級要進體育社團,光是這些所謂的”必修”我光看都覺得可怕。
提早接觸和學習,只是為了讓他真正要面對的時候不要壓力這麼大。
如果可以我巴不得他小學連英文都可以不要學,請問他們一天到底有幾個小時?他們有多少功課?有沒有時間睡覺和做更多其他對生長發育有好處的事?
東南亞國家的語言沒有比較低級或不值得學習,但是那應該被歸為日後的興趣發展,而不是在必須要學的都已經學不完的情況下、還要再加一個對現況來說就是沒那麼重要的科目,是選修那也是得修,什麼語言都一樣。
國語是我的母語,我13歲留美開始學英文,我到37歲因為工作和興趣所以自己請家教學法文,我沒有後悔為什麼我高中沒有選修法文、我現在也許就不用花這麼多錢請家教,因為回到高中時期,我英文都不夠好了、我根本沒有心力去學第三種語言,就算當時選修了,也是應付了事。
我兒子長大以後的世界會變成什麼樣我不知道,那時會流行哪國語言我也不曉得,但我覺得那是他長大後要因應大環境以及自己的興趣、需求去做的選擇,以現在的情況來說,一個小學生去學沒必要的語言,那就是浪費大腦空間和時間的事。當然,如果有需要,例如你家裡有個越南媽媽、或家裡有事業在印尼之類的,那就是好事。
現在最主要的國際語言我相信還是英文,但我依然不覺得我兒子現在需要學習,因為在他小學生階段他不會自己出國、沒有就業問題,我只希望他學好中文因為那是他的母語、學好台語因為他才能跟阿祖聊天,其他的我並不要求。
連英文我都不要求了,當我看到那東南亞七國語言的選項,我當然只能大翻白眼。我不否定這些國家,但我確實覺得一個小學生學這些語言要幹嘛? 不能讓他們好好長大、以後依照時事環境和需求及興趣、有更多時間空間後再讓他們決定要學什麼嗎?
教育部增加這些選項,很好啊,選項越多越好,反正是選修,要選就選不選拉倒,但衍生的師資問題、老師從哪來、經費從哪來、回家家長怎麼幫孩子複習功課、這些問題呢?
小學生多半還需要家長督促和陪伴學習,我沒辦法想像我兒子有一天帶了泰文功課回來我要怎麼教。我不會教,那就只好請家教或去補習班,那如果沒錢請家教或去補習的家庭怎麼辦呢?那就考試成績差,然後老師會怎麼對待考試成績差的學生呢?
學生學習總時數沒影響? 每個家裡有小學生的人都知道這是個笑話。
很多人跟我說,恭喜你,小孩上小學了、脫離把屎把尿的階段、你出運了!我必須說,oh no,把屎把尿算什麼,教育才是一個超難過、一闖就是好多年的大關!
沒孩子和那些罵反對家長愚蠢的人,不要再大放噘詞了,並不是什麼都跟政黨和政治有關,我只能說你懂個屁!一直喊著歧視歧視的人,你到底有多大的陰影? 你到底被歧視的多嚴重所以什麼都要跟歧視扯上關係?
這篇貼文請反對或有異議的人不要來留言,我不想回,我只想說完我想講的。你覺得不爽你可以開個粉絲頁講你愛講的,你高興就好。有時間來罵或反對不如你趕快去生個孩子,然後我祝你的孩子七國語言都講得流利順暢鴻圖大展。
#願孩子都好好長大
#平安健康才是福氣
#所有為人父母的心願
泰文功課 在 Marc Yam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操」past paper,好多人既理解都係「做」past paper,結果就係見到有啲同學日做夜做,做極都無進步,真係好無奈,啲時間就咁浪費晒。其實所謂「操」past paper,「做」只係其中一個步驟,連埋其餘四個步驟,五個步驟真係缺一不可。
1. 溫習
如果你做past paper前完全無溫過書,咩都唔識,其實你唔應該期望你做完全有啲咩得著。正如我而家俾啲泰文既練習你做,你一個字都睇唔明,其實就算做完俾埋答案詳解你睇,你都係唔會識得泰文。所以每做一個topic既past paper,你第一步係要先溫書,溫到去一個地步,就算你係錯左,睇返詳解都大概知道係發生緊咩事。
2. 做
呢步其實個個都明,係咪?
3. 對答案
我親眼見過有人係老師派返份功課或者試卷俾佢,佢睇一睇個分就黎手丟左佢落垃圾筒,有兩個可能性,一佢係天才,對佢黎講操練係多餘既,但我見過最多既,係連自己係啱係錯都唔知既,佢地通常就係最底層既人,對呢啲人黎講,其實所謂做past paper,完全就係浪費緊時間,好似你唔會覺得一個人係咁對住空氣射箭,會射到有一日佢可以百發百中,因為好簡單,喺佢既練習入面,根本就射唔射得中呢個concept。
4. 分析
無乜人係做完past paper唔對答案,但就係有好多人做完past paper唔識分析。分析啲咩?唔係分析條題目,唔係分析個答案,係分析你點解做錯。好似片中咁講,其實錯既原因最常見都係嗰幾個,Concept唔清、無skills、理解唔到題目、數學問題等等,每一個原因既跟進其實都唔一樣,如果你錯Concept,但就以為自己只係唔小心理解錯題目,只係識得叫自己小心啲,咁你做多一百幾十條都會係咁錯落去,因為你根本就斷錯症,呢個亦係最多人操極卷都無進步既原因。
5. 跟進
分析得啱之後,最後係要跟進返,從頭去計劃一吓下次可以點做先唔會再錯同一樣嘢,例如我自己會將啲錯過既concept或者係題目既陰濕位抄低晒佢,下次再做past paper前溫一溫呢堆嘢先再做,如果某啲題目我無skill既,而老師又教唔到我,我就會拎晒所有相關既題型既問題出黎,嘗試諗一個Skill係可以應乎晒相關既問題,然後係咁練習。
所以所謂「操」past paper,其實唔係剩係一個動作,你要有齊溫習、做、對答案、分析、跟進,呢五個Steps不斷循環去做,咁樣先叫做有意義地「操」past paper。希望幫到大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vUXaVSciEw/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