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觀點|經典重現 ═══
《邊城啟示錄》免費線上看👉👉https://youtu.be/2Kzrm0AkxY8 #李立劭導演 #異域 #泰北孤軍 #身在泰緬心繫祖國
⠀
「世界上再也沒有比我們更需要祖國了。然而,祖國在那裡?」1949年 #國共戰爭 後,國民黨失守撤台,最後一批駐守雲南的部隊,卻仍潛伏在 #泰緬山區 叢林中待命,韓戰前後曾兩度打回雲南。
1961年在聯合國壓力下,被要求撤退回台。而此時卻接獲蔣介石的密令,要他們明撤暗留躲藏起來,等待時機 #反攻大陸 ,然而這一等,50年過去了....他們該何去何從....
在這齣歷史的悲劇下,身分的錯置,卻改變不了他們對台灣的認同;每逢雙十國慶,在泰北的每一所華校的子弟,仍然手舉青天白日滿地紅旗,高唱《國歌》及《中華民國頌》。
⠀
⠀
★台北電影節 台北電影獎 入圍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評審團特別獎」
★ 南方影展 南方獎 入圍
★金鐘獎 「音效獎」入圍
★金馬獎 最佳紀錄片 入圍
⠀
⠀
▎#李立劭 導演作品 線上觀賞 ▎
–––––––––––––––––––––––––––
▪公視紀實《獨舞者的樂章》
👉👉https://reurl.cc/NXlR09
▪紀錄觀點《邊城啟示錄》
👉👉https://youtu.be/2Kzrm0AkxY8
▪紀錄觀點《風景畫》
👉👉https://youtu.be/Oc7LsL3yZd8
⠀
⠀
⠀
═══ 紀 錄 觀 點・停 播 一 季 ═══
│主頻停播 │2.18 – 5.27 (6/3回歸)
⠀
⠀
═══ 🎥經典紀錄片・每週直播🎥═══
📍【#尋找乳房】#陳芯宜 導演作品
📍臉書直播時間┃03/11週四22:00
⠀⠀⠀
⠀
┃觀點𝐘𝐓頻道┃https://reurl.cc/E2ovVg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
►設 #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2萬的網紅香港花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
「泰緬山區」的推薦目錄: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九十路公車-半背包小眾旅行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Re: [新聞] 終於回家了!等了70年泰北孤軍英靈-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泰緬小吃-林口長庚 的評價
- 關於泰緬山區 在 等了70年終於回家! 泰緬孤軍948英靈入忠烈祠 - YouTube 的評價
泰緬山區 在 九十路公車-半背包小眾旅行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全台灣最道地的雲南風味|#旅行故事
透過旅行後和當地建立連結,
然後回台灣後繼續延續這份情感,
因此開始搜尋生活中和那片土地有關聯的人事物。
去年從雲南帶隊回來後,
為了吃令人懷念的稀豆粉,
搜尋之後發現在離我很近的龍岡社區有在賣,
對於龍岡的印象就是眷村和大操場,
從小對我就是一個散步玩耍的地方,
至於居然有雲南料理這件事,
倒是沒有特別注意過。
這次蜜月回來後一直想找時間去趟龍岡,
再去吃一下熟悉的味道,
剛好這兩個禮拜龍岡有米干節的活動,
而這禮拜主題是雲南火把節。
關於火把節,
去年帶隊剛好錯過了彝族的火把節,
但我那時還是去瀘沽湖體驗了非常觀光化的篝火,
看到節目單有篝火晚會和彝族舞蹈,
以及各種滇緬美食攤位,
二話不說就出發了。
龍岡之所以會有雲南料理還辦這樣的活動,
是因為這裡擁有全台最多的雲南人,
而且在早期歷史因素下,
龍岡的故事和其他眷村很不一樣,
他們來自滇泰緬邊境,
一群大家不熟悉的國民黨孤軍。
國共內戰結束後,
當國民黨政府退守台灣,
他們這支孤軍並沒有跟著撤退來台灣,
反而流竄到泰緬山區,
在沒有後援的狀況下繼續抵抗或就地生活,
直到十幾年後聯合國出面才撤回台灣,
並且安置在龍岡社區。
因為這段歷史,
龍岡有了全台灣最道地的雲南料理,
不用配合台灣人口味,
因為那就是他們自己從小的家鄉味。
從雲南回來後,
對從小常去的龍岡有了不一樣的情感,
在這裡生活的人們,
對於家鄉和異國的定義似乎很難去釐清。
雖然晚會節目還是配合官方流程,
篝火點火邀請主管機關來完成,
為了安全也無法讓觀眾一同參與,
彝族表演歌曲非常現代化,
看完三個表演就決定離開。
但能透過這樣的活動一解對雲南的思念,
同時也透過旅遊更了解自己家鄉的故事,
也是很棒的事情呢!
🚶 #小奎 🐧
📍 龍岡大操場, 中壢區, 桃園市, 台灣
=========================
▍找尋一場產生巨大改變的旅行 ▍
#九十路公車
泰緬山區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身在泰緬,心繫「祖國」,半個世紀過去……課本沒告訴我們的口述紀錄,泰北孤軍的故事。
◆【邊城啟示錄】|李立劭的泰北首部曲
◆ 紀錄觀點,明(8/11)晚10點,公視13頻道/mod
國民政府1949年國共戰爭失守,因而撤台,但當時最後一批撤出雲南的國民黨部隊仍待命在泰緬山區的叢林。韓戰前後,曾經兩度打回雲南;但1961年聯合國施壓,要求撤軍到台--此時,他們卻接獲蔣介石的密令,要明撤暗留,躲藏伺機反攻大陸。
然而這一等就是50年,他們在泰北成了名符其實的孤軍。
泰緬山區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征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御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1]。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2];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老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3]、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WrLziTZtvo/hqdefault.jpg)
泰緬山區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征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御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1]。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2];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老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3]、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NsHJrlE6-8/hqdefault.jpg)
泰緬山區 在 香港花生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泰緬孤軍(嘉賓:王Sir)(主持:Gary)
泰緬孤軍,泛指自1949年到1954年間(第二次國共內戰後)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現居於泰國北部邊境,與緬甸、寮國交界地帶,今簡稱「孤軍」。
孤軍早期主力來自李彌率領的第八軍第二三七師及余程萬率領的第二十六軍第九十三師。原本為國軍抗日正規軍、滇桂黔省府軍、滇桂黔省防衛軍、滇桂黔省關隘邊防軍、滇桂黔省警察、滇桂黔省消防部隊等。因為時任雲南省主席的盧漢领导投共,各省、縣、市、鄉、鎮等逃難軍官家屬被迫自雲南、廣西、貴州南部轉進,由李彌在曼谷指揮孤軍作戰,籌措軍備。
1953年,李彌在國際壓力下奉令回臺,並擬定天、地兩案,明為撤軍,卻仍在當地發展武力,與中共抗爭,與緬軍作戰。3月8日,李彌在外交部長葉公超邀宴時中風,急送臺北中心診所診治,後轉送陽明山招待所療養。依據李彌計劃,臺北改派柳元麟將軍接任總指揮,繼續留在當地發展游擊武力;但隨即因緬甸政府向聯合國施壓而二度撤軍,剩餘孤軍殘部由李文煥、段希文二位軍長改編成第三軍、第五軍。兩位將軍曾應泰國需要訓練泰軍出征協助掃蕩苗共、泰共,維護泰北安寧。更積功獲泰王普密蓬頒授徽章、御賜泰國居留權,鞏固孤軍在泰北清萊的美斯樂等地駐足的必要性[1]。
由於早期一部份的將領如李彌後來率領部隊撤往台灣,麾下軍眷接受中華民國政府安排安居於桃園縣中壢市(今桃園市中壢區)龍岡的忠貞新村[2];後期歸台的泰緬僑民則多定居於台北的雙和地區一帶。有些軍民被分配置在南投縣清境農場附近農業養殖。另有少數滯於緬北金三角山區從事各式各樣產業。
據孤軍遺老指出,當地軍人及其眷屬總人數仍有七、八萬之譜,並且收容了仍陸陸續續逃離中國大陸之民眾;至於中泰緬老邊界的華裔人口有多少,有人稱約20萬,實難以估算。目前泰緬僑民相關事宜以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3]、中華救助總會、中華民國駐泰國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和民間自力成立的「泰緬地區華裔難民權益促進會」為交流最密切的窗口。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Yqp5B_mA/hqdefault.jpg)
泰緬山區 在 泰緬小吃-林口長庚 的推薦與評價
泰緬 小吃-林口長庚 updated their cover photo. Mar 29 ... 公告 各位喜愛泰緬小吃的好朋友 本店‼️週日不再公休‼️ ... 桃園市龜山區文昌三街5號 ☎️ 03-3970-265 ... <看更多>
泰緬山區 在 等了70年終於回家! 泰緬孤軍948英靈入忠烈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Comments462 · 抗共數十年948泰北孤軍英靈今入祀忠烈祠|20230630 公視晚間新聞 · 情繫那山人,今日台灣與泰北。 · 台灣街頭藝人Vardan Amiryan,球、雨傘、 ... ... <看更多>
泰緬山區 在 Re: [新聞] 終於回家了!等了70年泰北孤軍英靈-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