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人群像】原民尋根傳承泰雅文化 泰雅族耆老 #陳松明 Taya Masing
文/李圃
談到泰雅文化,陳松明Taya Masing開始訴說泰雅族人北上到桃園復興區,移居開墾刻苦耐勞的精神與適應力。過去泰雅族社會沒有文字,只透過口述、吟唱、對話等口傳方式,而使得文化逐漸式微。因此,儘管年事已高,陳松明Taya Masing仍致力於保留泰雅文化精髓,讓泰雅文化能繼續傳承下去。
#泰雅族 #文化傳承 #桃園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北投文物館佳山美學系列展覽 Kusun‧穿越與穿新—泰雅織品藝術特展開幕茶會報導 開場表演:#傳源文化藝術舞蹈團詮釋泰雅族婚禮 致詞 #北投文物館李莎莉館長 #原住民委員會江明輝副主委 #策展人 尤瑪•達陸 導覽 #策展人 尤...
泰雅族社會 在 台灣服飾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雜談──尊爵不凡的貝珠衣(lukkus-kaxa'&lukkus-pintoan)|
泰雅族群是台灣分布地區最廣的原住民族,在傳說中,泰雅族發祥於巨石(也有些傳說是老樹根),巨石迸裂後,走出了男性與女性的祖先。
「泰雅」譯自族語「Atayal」,指的是意思是「人」、「真人」或「同族人」,其中又主要分為賽考列克(Seqoleq)與澤敖列兩群(Tseole)。
而泰雅族裡,最引人注目、貴重的服裝,莫過於是俗稱「貝珠衣」的lukkus-kaxa'了(或稱lukkus-pintoan)。
lukkus-kaxa'指的是「寶貴衣裳」或「金衣裳」,是將現在已經是保育類的「硨磲貝」,磨成綠豆大小的「貝珠(qaxa/ 'axa)」(據說qaxa大多與靠海的族群交易得來),再將之穿綴在服裝上。
除了貝珠衣以外,也有像是:珠裙、珠帽、綁腿等,珠裙常使用於訂婚或女子生產後男方送給女方家長的答謝禮,珠帽則為頭目所佩戴,此外,織上貝珠的服裝,也可以當做貨幣。
這樣的工藝又被稱為「織貝」,是泰雅族的重要工藝之一,在沒有貨幣的年代,織貝服裝常作為交易的媒介,可以用來購買東西,聘禮、罰金、報酬等等。
像是研究者悠蘭·多又就曾收錄一個情況:在古代時,假設乙誤殺了甲,和甲同行的人就會向乙的家人索賠,乙就會沿路掛著珠裙。如果甲的家人滿意的話,就會收下走人。若不滿意則乙會將自己的一個孩子給對方,以消解仇恨。
另外,lukkus-kaxa'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它可以代表一個人的榮譽。
泰雅族社會階級組織並不明顯,因此lukkus-kaxa'也是判別身分地位的一種方式,最尊貴的貝珠衣通常只有頭目、mrhuw(智者、有智慧的人)或獵首勇士才能穿著。
雖然如此,但平常時是看不到lukkus-kaxa',因為lukkus-kaxa'鑲滿了貝珠,有些甚至可以達到六、七公斤,日常活動非常不方便,因此更像是祭典(如獵頭祝祭及凱旋舞踊)榮耀的禮服,有時候也會被稱為「凱旋衣」。
在殖民統治與進入工業化社會的情況下,貝珠衣的製法曾一度斷層,如今許多泰雅族族人開始尋回自己的文化與工藝,然而替代「硨磲貝」的「硬碟貝」在現代被列為瀕危物種,因此若要重製服飾,尋求新的材質也成為了一門課題。
這張照片拍攝自2018年的故宮南院,當時因為驚嘆而忘記拍下lukkus-kaxa',所以只記錄到腰帶的部分,但其中的精緻已讓我們深深震懾。我們過去因緣際會接觸過現代復原的貝珠長衣,非常敬佩織造者的工藝與背後的文化意函,即便一些製作方法有所差異,但仍不減其光彩。
或許原物料可能改變,也許文化的追尋需要時間,然而永遠不變的是其中精神的傳承。
參考資料:「臺灣原住民族委員會:泰雅族」,王昱心〈返本與開新:泰雅族貝珠衣之研究〉、官文慧〈風華再現的貝珠衣──談泰雅族貝珠衣的歷史和工藝之美〉、悠蘭‧多又〈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貝珠之社會意涵〉、:李莎莉〈臺灣原住民歷史語言文化大辭典──貝珠衣〉
※文章篇幅有限,各方文章與資料都略有不同,如有未盡或有誤之處,煩請體諒也歡迎補充指正。(´・ω・`)
泰雅族社會 在 徐耀昌加油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文化拼圖-泰雅Pana’wagi傳統歌謠】
傳統泰雅族社會無文字書寫,而是透過口述或歌謠吟唱方式來傳承社群歷史記憶與文化,受時代變遷而逐漸散失,苗栗縣泰安鄉泰雅大坪部落Pana’wagi傳統歌謠,是少數留存、族中長老仍在傳唱的傳統歌謠,用於婚儀喜慶或祭典等場所,被列入苗栗縣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目前族人也開辦歌謠班及到國小教唱,透過影片一起欣賞這項獨特原民文化的歌謠內容特色與傳承發展。
泰雅族社會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北投文物館佳山美學系列展覽
Kusun‧穿越與穿新—泰雅織品藝術特展開幕茶會報導
開場表演:#傳源文化藝術舞蹈團詮釋泰雅族婚禮
致詞 #北投文物館李莎莉館長
#原住民委員會江明輝副主委
#策展人 尤瑪•達陸
導覽 #策展人 尤瑪•達陸
今年獲得人間國寶殊榮的尤瑪•達陸也公開分享泰雅傳統文化保存的精神,希望族人們從自身文化中建立起自信心。連續五年,尤瑪‧達陸在雪霸山腳下所舉辦的「泰雅服裝秀」,吸引上千民眾與國內外設計師慕名參加,此次將在北投文物館日式古蹟中原味重現。結合了泰雅傳統服飾的民族美感與當代藝術創作的巧思。
在過去的泰雅族社會,族人出生時用織布包裹著強褓之身,過世時也用織布包裹身體,引領著從生到死的完整過程。從生到死,每隔一段時間,女性所擁有的織品就會所有不同:「少女時期,會有隸屬少女的織紋織在裙子上;婚嫁時,會穿著帶有家人祝福、期待的新娘嫁衣到新環境生活…」。織紋中的圖案是泰雅部落古老的智慧、歷史、祖靈崇拜的紀錄;而泰雅族的母親為女兒織成的新娘嫁衣上,華麗繁複的織紋,則包含了家徽及祝福的寓意。
在多達16族的臺灣原住民族中,泰雅族的紡織技藝最為發達,其織布圖案造型多變化。從種植苧麻、以苧麻為材料,剝取表皮後曬乾、挑紗、紡線,再經過清水洗滌後便開始定線、整經、織布。泰雅族人的服飾是為了表現美觀和社會地位,因此從頭到腳分別有冠飾、耳飾、頸飾、臂飾、腕飾、腰飾、和腿飾等,不僅精美且充分表現該族的藝術天份。
尤瑪‧達陸透過泰雅傳統服的研究與重製,積極進行田野並學習幾乎失傳的染織技藝,花了二十餘年時間讓染織技藝得以保留延續,重現泰雅之美。本次展覽將以該族織品為主軸,並融合其他傳統文物,透過「生命經驗的文化傳承」之視野呈現傳統、現代的穿越與穿新,同時也使觀眾進一步認識原住民族當代具代表性工藝的特色與內涵。此外,也試圖透過創新服飾的方式,將泰雅族群織品與當代印象整合作為展示主題,突顯該族的新文化意象。
策展單位粉絲頁: 北投文物館
展覽名稱:Kusun‧穿越與穿新—泰雅織品藝術特展
展出日期:105/10/22~106/03/19
開放時間:每日10:00-18:00(周一休館)
展出地點:台北市北投區幽雅路32號
泰雅族社會 在 轉化、交織與再創造:泰雅族、太魯閣族、賽德克族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本活動以 泰雅族 、太魯閣族及賽德克族為切入點,探討台灣南島民族和外在 社會 互動之動態過程,一方面關心其文化觀念在不同歷史脈絡下如何展現各自的內涵 ... ... <看更多>
泰雅族社會 在 在泰雅族社會中,狩獵是男性的工作,一個很能打獵的男人 的推薦與評價
在泰雅族社會中,狩獵是男性的工作,一個很能打獵的男人,是被部落的人所尊重的,當然也是女人心儀的對象。從小男孩就要跟隨父兄到山上學習設陷阱和捕獵的技巧,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