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自殺突擊隊:集結》The Suicide Squad
★★★☆ 補考階段的DC,您的努力有目共賭
.
「血漿噴射」「暴力無極限」「殘酷」「熱鬧」,相信是看完《自殺突擊隊:集結》這部電影一定有的反應;詹姆斯岡恩一貫不按牌理出牌的作風,華納如何變得清醒,給予他高度創作自由的發揮空間,《自殺突擊隊:集結》在這「後DCEU時期」的努力相信是有目共睹,而且表現可圈可點;但它依舊必須面對單部作品出色,卻缺乏撐起宇宙觀大局的困境,讓DCEU在這個補考階段所推出的電影,還是只能停留在單打獨鬥、各自精彩的階段。
.
《自殺突擊隊:集結》不負眾望地完成「自殺突擊隊」原著漫畫改編成電影的期待;用一種胡鬧和無厘頭的基調,奠定了這個由反英雄人物們所建立起的團隊。眾多的人物,複雜的故事線,總是需要一位統合、調度、協調能力面面俱到的創作者,詹姆斯岡恩絕對是一位絕佳的人選。有趣的是,在面對大衛艾耶的《自殺突擊隊》,華納始終曖昧不明的態度,詹姆斯岡恩如何在接手《自殺突擊隊:集結》後不否認前作的同時,又要開創新的反英雄人物故事線,都考驗著他如何在再次運用他絕妙的劇本編寫,還有處理多角色故事的編排與敘事能力。
.
這個挑戰門檻不低,然詹姆斯岡恩處之泰然的態度,令人敬佩;就整體的電影表現而言,詹姆斯岡恩用了他一向在行的胡鬧口吻,讓觀賞《自殺突擊隊:集結》的觀眾們,能夠享受一場瘋狂派對般地忘掉眾多超乎常理常規的劇情,在這權力真空的科托馬爾他裡,肆無忌憚地狂歡。
.
但仔細看待兩部Suicide Squad:《自殺突擊隊》或是《自殺突擊隊:集結》兩部電影的劇情架構差別不大;同樣是一群惡棍被華勒女士召募,同樣有個父女問題的黑人神射手,同樣有想要私自脫隊的白痴,同樣有毀天滅地的大混戰,同樣有影像風格強烈和超重節奏的配樂;但同樣的題材到了不同人手上,總是有不同的呈現,我想這就是藝術的迷人之處。
.
說直接一點:有些人總是能把不好笑的笑話說得好笑;換言之,就會有人把明明好笑的笑話說得無聊。詹姆斯岡恩就屬前者;除此之外,他也能把瑣碎的故事用不同方式串聯;不同角色的群戲變得流暢精彩,更有辦法把「你媽超胖」這種爛笑話透過影像,創造出噁心、不協調,卻又語帶諷刺、不失嚴肅的口吻,將劇中的每個角色形塑地立體又迷人。
.
但這些都是詹姆斯岡恩的功勞嗎?我想,絕大部分確實是。但不可否認的是,還有不知道什麼時候開竅的華納高層,還有DC如今懂得先安內再攘外等作為;不妄想一步登天,專心做好眼前的事情,才是讓《自殺突擊隊:集結》這部電影跳脫DC黑暗期的重要關鍵。哪怕現在有個調性差不多的反英雄電影出現,又要回頭叫詹姆斯岡恩改導風格,《自殺突擊隊:集結》可說是天時地利人和之下的產物;美中不足的,可能就是疫情攪局了吧。
.
不論如何,《自殺突擊隊:集結》的有趣,能夠讓觀眾感受到華納和DC希望帶給觀眾娛樂氣氛的滿滿誠意;但如果這部電影早在2018年,那個讓人不知要愛還是恨的2017年《正義聯盟》之後,或許DC粉絲能夠更加愛上這部作品。如今,DC就像是在補考一樣,慢慢用《水行俠》《沙贊!》《猛禽小隊:小丑女大解放》等片,讓各自超級英雄人物分別站穩腳步,但到了《自殺突擊隊:集結》,還是少了一個能夠控制大局,建立起完整又穩固的宇宙世界觀。
.
縱使你在片中告訴我,血腥運動用氪石子彈讓超人住進加護病房,還是沒有什麼說服力讓我認識到,《自殺突擊隊:集結》和《超人:鋼鐵英雄》是同一個世界的故事。換言之,補考成績雖說亮眼,但在不想否認前作的前提之下,又想要擺脫前作的成就;這種野心固然讓人敬佩,但似乎也讓人嗅出一絲不敢面對過去的司馬昭之心。
.
《自殺突擊隊:集結》的瘋狂,滿滿的132分鐘,帶給觀眾一場完全沉浸其中,又放鬆的觀影體驗;也絕對是疫情肆虐以來,最具有娛樂感官享受的娛樂作品。故事劇情給人對當今政府的不信任,公權力試圖伸手控制輿論,人們存在內心深處的不安份感。電影透過暴力元素,展現了當今無政府主義的浪潮,用一種極端的奇觀,在狂刷電吉他的節奏之下,為觀眾們大聲吼出心中的負能量:這確實是現在這種亂世之下,人們最需要,且最能寄託心靈的絕佳良藥。
.
換句話說,它夠爽,CP值夠高;縱使口罩、手套、護目鏡包緊緊,沒有爆米花飲料的輔佐之下,《自殺突擊隊:集結》還是能夠成為名符其實的爆米花電影,沒有遺憾。
.
.
《自殺突擊隊:集結》The Suicide Squad
台灣上映日期:2021-08-05
.
.
.
#自殺突擊隊 #自殺突擊隊集結 #thesuicidesquad
#電影 #影評 #movie #review #filmcritics
#XXY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00) 開場引言 (00:01:06) ▶ 1940-MAY. 25 敦克爾克大撤退 /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00:18:17) ▶ 1986-MAY. 26 歐盟旗幟 / 《脫歐之戰》Brexit: The Uncivil War (00:39:49) ▶ 1943-...
「浪潮movie」的推薦目錄:
- 關於浪潮movie 在 XXY 視覺動物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浪潮movie 在 島聚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浪潮movie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浪潮movie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浪潮movie 在 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浪潮movie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浪潮movie 在 [好雷]2008年<浪潮/惡魔教室> 完美的社會實驗-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浪潮movie 在 一个恐怖的人性实验,真实改编《浪潮》 | 看电影了没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浪潮movie 在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Fresh Wav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的評價
- 關於浪潮movie 在 有人看過「惡魔教室」「浪潮」這部電影嗎? - Mobile01 的評價
浪潮movie 在 島聚讀書會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我看似容易被追到手,卻對感情要求嚴苛。我要求全心全意,對方也得是。」
—— 電影《夏天的故事》,侯麥
【知識分子的愛情電影 —— 侯麥】
侯麥(Éric Rohmer)是法國新浪潮標誌導演之一,曾與楚浮、高達等人一同擔任《電影筆記》編輯,被楊德昌曾盛讚是「世界上最知道如何拍電影的人」。作品中以「六個道德故事」、「喜劇與諺語」,及「四季故事」三個系列電影最為人熟悉。
侯麥將如何生活、如何去愛作為長期探討主題,因為對他而言「人生就是電影」,應該回歸到日常之中。因此他的作品總是圍繞來來去去的寫實生活片段,最常見之畫面就是角色之間的「知識分子對話」。這是侯麥電影中充滿濃厚文學和哲學氣息的法式浪漫,這樣的拍攝手法卻曾被批評為「平庸」、「沉悶」。(若然有看過《愛在(Before)》三部曲,大概會想像得到。)
人在侯麥的鏡頭下就像風景,通過抽離、觀察和分析最自然不過的日常瑣事,才更了解隱藏的慾望與弱點。面對各式各樣愛情試煉,例如《夏天的故事》裡優柔寡斷的男主角面對幾位女生三心兩意,或是《午後之戀》中男主角面對婚外情誘惑,導演均沒有以居高臨下的姿態對角色作出道德批判。相反,他只是客觀呈現一種生活狀態,角色們的行為沒有對錯之分,一切只是人性使然。侯麥曾表示,自己的電影「處理的與其是人們在做什麼,不如說是他們在做的時候心裡在想什麼」。
愛情路上人很容易因為在意而變得固執,侯麥用作品帶我們拋開成見,去細味一次別的人生。唯有理性面對不完滿的對方與自己,才能看清愛情的全貌。
#島聚讀書會 #島聚選書 #islandsbookclub #七月 #電影 #電影推薦 #侯麥 #夏天的故事 #夏天 #夏 #電影台詞 #導演 #哲學 #文學 #楊德昌 #楚浮 #高達 #電影語錄 #film #filmmaker #rohmer #cinema #filmart #movie #moviequotes #frenchnewwave #julyspicks #summer
浪潮movie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雄雞卡克》要在香港放映了*\(^o^)/*
啊,雖然已經是一兩年前的主演的小電影了,
不過這個月終於有機會在香港放映,
香港的朋友請把握機會!
Fresh Wav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台灣高雄短打
放映時間及地點
18.6│21:50 BC
23.6│21:45 BC
#雄雞卡克 #謝沛如 (也算是一種 #翅膀和光)
同場聯映
#獸徑 #曹仕翰 #貓與蒼蠅 #輕鬆搖擺
🎫摘錄:
「四部在高雄電影節首映的台灣短片,來到香港的鮮浪潮電影節。四部短片的鏡頭都對準文明的暗處、都市的邊緣,另一方面卻把我們帶入有血有肉、悲喜交集的人性中心。」
🎫全文連結:https://zihua.org.hk/magazine/issue-41/article/freshwave-taiwan/
🎫立即買飛 08台灣高雄短打:https://www.cinema.com.hk/tc/movie/details/1297
浪潮movie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00:00:00) 開場引言
(00:01:06) ▶ 1940-MAY. 25 敦克爾克大撤退 /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00:18:17) ▶ 1986-MAY. 26 歐盟旗幟 / 《脫歐之戰》Brexit: The Uncivil War
(00:39:49) ▶ 1943-MAY. 27 法國反抗軍成立 / 《無聲救援》Resistance
(00:57:31) ▶ 1936-MAY. 28 圖靈機模型發表 /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01:13:53) ▶ 1382-MAY. 29 錦衣衛成立 / 《錦衣衛》14 Blades
(01:44:49) ▶ 1928-MAY. 30 安妮華達 / 《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
(01:57:04) ▶ 2005-MAY. 31 深喉嚨揭曉 / 《推倒白宮的男人》Mark Felt: The Man Who Brought Down the White House
(02:10:44) 結語
【影史7日談】用電影回顧那些歷史課不會教的事 5/25 ~ 5/31
feat.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感謝收看 / 收聽【影史7日談】節目,在這個節目中我們將會每個禮拜用七部電影,對應到七則歷史故事,來回顧那些歷史課本上不會教的事!
.
▶ 收看YouTube影片:https://youtu.be/m0OgzbF7e8A
▶ 收聽PODCAST聲音: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p3t1atmptrc08738p81dwcl/platforms
.
這次我們要來分享的電影和歷史事件,分別有:
▶ 1940-MAY. 25 敦克爾克大撤退 /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irk
1939年9月1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軍勢如破竹在短短半年內橫掃了西歐大半土地,讓英法盟軍措手不及,被逼退至法國北部的臨海城市 敦克爾克,面臨到被殲滅的危機。英國再不救這大約40萬的官兵,這些人的下一步就只有跳海的份了。
.
▶ 1986-MAY. 26 歐盟旗幟 / 《#脫歐之戰》Brexit: The Uncivil War
歐盟的前身 歐洲共同體正式採用了深藍色底、12顆環狀排列的金色五芒星旗幟,為歐洲共同體的正式旗幟,並在1993年改為歐盟之後,繼續使用,成為今日我們熟知的歐洲象徵。
.
▶ 1943-MAY. 27 法國反抗軍成立 / 《#無聲救援》Resistance
由法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 戴高樂將軍所領導的法國流亡政府,在二戰期間為了集結被納粹佔領的法國境內反抗勢力,在1942年初將此重責大任交給了反抗軍領袖尚穆蘭,並於1943年5月成立了全國抵抗運動委員會,是為具有系統組織化的法國反抗組織。
.
▶ 1936-MAY. 28 圖靈機模型發表 / 《#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有「電腦之父」之稱的英國科學家 艾倫圖靈,於1936年5月28日發表了《論可計算數及其在判定問題上的應用》論文,是首次提出「圖靈機」的概念,被視為電腦的前身。
.
▶ 1382-MAY. 29 錦衣衛成立 / 《#錦衣衛》14 Blades
錦衣衛的正式名稱為「錦衣衛指揮使司」,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所設,直屬皇帝,主要負責審訊、巡查、緝捕、護衛等軍政特務,相當於現代的總統府特勤局侍衛。到了明朝後期因錦衣衛的權力擴張,被視為鞏固皇帝權力,以及政治鬥爭的工具。
.
▶ 1928-MAY. 30 安妮華達 / 《#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
有法國新浪潮祖母之稱的安妮華達,在1928年5月30日出生於比利時,在1950年代開始創作的電影,被視為法國新浪潮電影的先驅。她在日後的許多作品中,專注於現實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議題,對全世界的電影圈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力。
.
▶ 2005-MAY. 31 深喉嚨揭曉 / 《#推倒白宮的男人》Mark Felt: The Man Who Brought Down the White House
1972年6月揭發美國著名的「水門案」線人「深喉嚨」,在經過超過33年後,終於在當年報導水門案事件的《華盛頓郵報》記者,伍德沃德和伯恩斯兩人協同行政編輯證實,當時的「深喉嚨」就是時任FBI副局長的馬克費爾特。
.
.
你對這七部電影和七則歷史故事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電影 #影評 #movie #history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影史7日談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XXY #PODCAST
浪潮movie 在 老景观影-官方频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浪潮》是由丹尼斯·甘塞尔执导,约根·沃格尔、弗雷德里克·劳、马克思·雷迈特等主演的剧情片,于2008年3月13日在德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基于真实事件的同名小说
讲述了高中教师通过课堂实验的形式,带领学生体验法西斯独裁制度的故事
【老景观影】没有恶搞,只有一本正经的尊重原作!
#老景观影 #电影解说
浪潮movie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這些年間,我們常在電影頒獎禮上,聽見文念中的名字,他曾四度獲頒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及服裝造型設計獎。他的作品包括《心動》、《聽風者》、《伊沙貝拉》、《志明與春嬌》等。
今年,他多了一個新身份—成為導演。他為工作拍檔與好友,剛在威尼斯影展獲頒終身成就獎的許鞍華,拍了一套紀錄片《好好拍電影》(Keep Rolling)。他說其實同時在說一個香港故事,因為許鞍華本身很能代表一種香港精神:「遇上困難時,只要好好地忠於你要做的事,俾心機做,不要考慮這麼多外在因素,總會有人欣賞你。」
全文:https://bit.ly/34ZgmSg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https://www.instagram.com/entertainment.mpw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浪潮movie 在 一个恐怖的人性实验,真实改编《浪潮》 | 看电影了没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好的电影改变你的认知欢迎大家回到【看电影了没】我是小鸣的媳妇儿。今天我要给你们讲一堂为期五天的纳粹传销课。世界离独裁只有5天。片名: 浪潮 Die ... ... <看更多>
浪潮movie 在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Fresh Wav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的推薦與評價
鮮浪潮國際短片節Fresh Wave International Short Film Festival, 香港。 11143 個讚· 895 人正在談論這個。由發起人兼主席杜琪峯先生帶領,鮮浪潮電影節有限公司(下 ... ... <看更多>
浪潮movie 在 [好雷]2008年<浪潮/惡魔教室> 完美的社會實驗-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IMDB: 7.6 (連結)
簡評:
雖然偏說教電影,但是其中的寫實性很好的傳達了"即使是在對戰爭充滿反思的西方先進
國家,納粹也都有可能再現"這樣的訊息,雖然本片時間已經過有點久了,但在這個意義
上我覺得曾經有過法西斯/帝國/軍國主義的國家都應該要把這部片放進教課書裡面,比看
甚麼戰爭片好多了。
圖文網誌: https://goo.gl/YVu36J
===========以下有雷===========
[起源於一次社會實驗]
本片其實是基於真實事件改編。(英文WIKI連結)
真實事件原本是發生在美國加州的一所高中,某個老師在幫學生上"現代世界史"這堂課時
發現很難讓學生理解當初納粹是怎麼產生並讓德國人民誓死效忠於法西斯制度的,因此要
求學生開始遵守一連串的紀律以及團體規範、從中創造出一體感以及服從心。
但整個實驗只花了五天的時間就超標達成(看看這個KPI...),不只上課的班級,連校外都
被這波新浪潮給感染。
結果老師覺得已經超過他控制,因此決定告知大家他會上電視發表演說,但實際上最後在
直播的時候放的是空白影片,之後老師本人跟大家解釋這全部都是一場社會實驗(I got
you~)。
老師竟然沒被打死,真是奇蹟。反過來說,本片的結局我覺得才比較貼近寫實,容後再提
。
但還是很感謝有這麼大膽的老師願意在現代進行這樣的實驗(雖然我覺得他一開始也沒料
到竟然這麼容易),得到了非常寶貴的實驗數據(誤)。
[另一個社會實驗]
有學過心理學的人應該都聽過這麼一個監獄實驗,受試者被安排各自穿上囚犯以及獄警的
制服,在監獄中度過一周。
結果就是大家完全忘了自己只是在做實驗,獄警開始極權統治,壓迫並虐待囚犯,囚犯開
始策畫叛逃等等。情況同樣越演越烈,最後實驗在第六天中止(中文WIKI連結)。
(這個著名實驗也拍成了電影,就叫做史坦佛監獄實驗)
這個實驗告訴了人們,你以為的個人其實在社會階級還有社會角色的形塑中很容易就被磨
滅殆盡。
這也是為什麼制服在某些職業上是特別需要的,制服賦予穿著者某種"特權",這個特權不
僅穿著者自己會意識到,並由此選擇做出合乎此制服應有的行為,另一方面,就連看到制
服的人也會以對待制服階級應該有的態度去對待穿制服者。
因此像是醫生、護理師、警察、消防員還有女僕等等都必須穿著制服。西裝某種層面來說
,也是一種制服,至少象徵著白領階級。
這也是為什麼<神鬼交鋒 Catch Me if You Can>裡的主角,特別就會去選擇這些需要制服
的職業,因為看到穿制服的人,一般人就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中,即使矇騙的過程出現一
些瑕疵,受騙者也會自己編套理由想辦法說服自己。
有點離題,但是基本概念是一樣的,去掉外顯的制服,每個社會階層也都是一種內顯的束
縛,在這個階層就該有這個階層的樣子。
每個人活著說穿了都在角色扮演,就看你演得好不好。
[本片的實驗意義]
而在這部片(或是原始的事件)中,由老師開始的社會實驗最後可以演變成這麼劇烈說意外
也不是很意外。
一方面,"老師"也是一種階級,學生服從老師,即使在崇尚個人主義的美國/德國也是基
本信條。另一方面,未滿18歲的青澀少年們本來就是處於容易被煽動的階段。
因此大誤數據1:如果要創造獨裁統治,就是要從青少年(18-)開始著手。
比較讓人意外的可能是天數。
不管是這個實驗或是監獄實驗,都在短短不到一周間取得了巨大成效。我們知道改變態度
一般經歷三個階段,表面順從、慢慢同化、最後將資訊內化並且成為另一個資訊傳遞者。
而片中的老師厲害之處在於他知道軟土深掘的威力(誤),因此一開始對學生的要求很簡單
,只有尊稱他為先生,然後要發言必須起立,建立了基礎的紀律。
之後是一起踏步,然後要求他們要注重團體,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開始有了制服,並且創造
共同的標記,甚至開始有了手勢。
然後自然而然,老師不用再做甚麼,一個服從紀律、有一體感(團體中成員被欺負,同團
體的人會出來幫他嗆聲,等等,這不就跟早期的台灣漳泉人械鬥一樣嗎)的組織就成立了
。
因此大誤數據2: 採取循序漸進的手段有可能在一周內將青少年(18-)們的態度改變。
還有大誤數據3: 思想在青少年(18-)中的傳遞速度可以達到等比級數的程度。猶如病毒一
般。
最後,最發人省思的一點就是,即使在美國/德國這種中產階級占大多數,且崇尚個人主
義的國家,要發動階級革命創立獨裁政治也是有可能的。
因為對政府的不滿永遠存在,但真正信仰無政府主義的人卻少之又少。因此政權的推翻與
再建立,相對來講非常容易。只是現代人們的手段叫做民主與選舉而已。
那麼,反過來說,在東亞文化圈這種階級相對鮮明的社會裡,獨裁是否更容易發生呢?我
想事實已經證明就是如此。不管是中國、新加坡這種實質獨裁政體,或是日本韓國等永遠
被上層階級把持的偽民主政體都是這樣。相對來說台灣的民主狀況我覺得已經很好了。
所以其實身處東亞的我們都離帝國/軍國主義只有一步之遙。
[反抗的結局往往是悲慘的]
片中我們可以看到兩個靈魂人物,一個是極端推崇浪潮的Tim,還有試圖反抗並推翻浪潮
的Karo。
當反對者積極使用海報傳單等試圖告誡人們的同時,崇尚者就會用更極端的手段去試圖維
護這個組織。
必須要說,反抗者在這裏面是非常難能可貴的,我相信如果舞台搬到日本、韓國、台灣,
應該會在一個反抗者都沒有的情況下組織就成立了。
有另一個阿希從眾實驗清楚的指出,當所有人都故意說某個錯誤答案的時候,能夠堅持選
出正確答案的人只有1/4(中文WIKI連結)。
受制於不管是同儕壓力或是我們老祖先的智慧(當有幾個原始人開始跑了,很可能是他們
看到了獅子老虎,所以快點跟著跑吧),要獨立思考甚至反對眾人是最困難的。
這樣的人我們往往稱呼他們為英雄。只是他們的結局往往也蠻悲慘。
像是<一九八四>書中的Winston就是典型的反反烏托邦人物。最終,還是要淪陷。
可以說,本片中,反抗浪潮的結局也是悲慘的,老師Rainer最終想用一種反思來制止浪潮
的繼續擴大,但是最終反被浪潮淹沒,造成學生一死一自殺。
雖然知道導演的意圖是要再次強調法西斯主義會造成悲劇,但是從中卻也讓人感到一種現
實的無力感: 一旦這樣的"浪潮"再次襲來,有誰能擋得住?
看看德國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再看看川普。我想,沒有甚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
把這部片翻成惡魔教室的人真該拖出來鞭
日劇看太多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0.24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514895539.A.76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