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這是可以漸漸努力的目標...❤
「零垃圾」的生活是什麼樣子?
一個法國人 Bea Johnson,和丈夫還有兩個孩子目前居住加州,她們實踐「零垃圾」生活方式,已經近十年。
Bea 每天在廚房做飯,但是廚房找不到食品包裝,因為 Bea 總是帶著罐子和棉布袋購買食材。
一家兩個孩子,整個兒童房只有四個玩具箱。隨著孩子逐漸長大,Bea 會把他們不再喜歡的玩具捐贈。而相比送給孩子這些玩具,她更鼓勵到戶外,陪孩子獲得一些有生命的體驗。
每次添購新衣時,Bea 會優先去二手店看看是否有心儀的。在美國很多地區都隨處可見優質二手店,把閒置物品置換給有需求的人,當然更是一種資源再利用。
浴室鏡櫃裡存放著整個家庭的洗護用品。Bea 十分精簡自己的化妝品,牙刷、化妝刷都是木質的。先生的剃鬍刀,是可回收又耐用的金屬材質。
幾年以來,這家人一直嘗試用各種辦法減少垃圾,體會最簡單的自由和快樂,也啟發了許多人。
為什麼要「零垃圾」?
「零垃圾」的英文原意是 Zero Waste,譯為零廢棄、零浪費可能更接近,但因為Bea的故事,「零垃圾」這種說法最被我們所熟知。
「垃圾」特別指那些難以降解的廢棄物,大多是塑料材質。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些只短短被我們使用過幾分鐘就丟進垃圾桶的塑料製品,正在囤積成地球已消化不了的結石,永遠不會消失的物質。
截止 2015 年,人類製造了 69 億噸的塑料垃圾,9% 循環利用,12% 被焚燒,79% 被掩埋或散落自然中。
超過 40%的塑料只使用一次便被丟棄,而它們填埋處理後,真正消失,則需要上百年。
除了堆積在陸地上的塑膠袋之外,這些垃圾正席捲海洋,太平洋海域就存在著相當於兩個美國德州大小的巨型「塑料漩渦」。
更為可怕的是,這些廢棄物會隨著時間破碎成為極細小的塑料微粒,人肉眼看不見,混合於水中被魚蝦貝類吸入,侵入食物鏈,最終端上人類的餐桌。
最後一張照片的怪物質,全部是從一隻信天翁幼鳥的胃中取出的塑料。類似誤食過塑料,或是被塑料纏繞以至生長畸形的海洋生物,已不勝枚舉。(圖片出自 Mandy Barker)
垃圾桶的底部並不通往另一個世界,從我們手中丟出去的垃圾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依然存在,最終還會換一種方式還給我們。正如那句話所說,地球不需要誰來拯救,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自己。
海洋生物誤食塑膠英文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 #塑膠袋 #海洋生態 #食物鏈
根據統計顯示,寶島上的人們一年共使用180億個塑膠袋,爲歐盟國家和澳洲使用量的4倍,平均一個台灣人每年使用782個塑膠袋,數字結果相當驚人。
他指出,塑膠袋的原料爲石油及其他有毒的氣體和金屬,因此不容易分解、消失。而微型塑膠裡的化學成分往往滲入海洋,影響生物的食物鏈,造成海龜、鯨魚、海鳥等動物誤食塑膠袋的情況,甚至也會危害人類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