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漢學(臺語)傳自漳、泉二州,而漳泉之語傳自中原,源遠流長;凡四書五經、唐詩宋詞,皆可以漢學臺語頌吟出其典雅優美之音律。
有感漢學臺語日漸流失,龍介以赤嵌文教基金會結合台中市政府文化局、台中市海洋台語文研究學會,在台中第二次合辦傳統漢學臺語切音(以𢑥音寶鑑爲教本)、詩詞吟唱連貫教育部台羅拼音初進班。
希望能對優美的漢學臺語推廣進一份心力,向下扎根孕育更多的種子。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報名參加共襄盛舉。
赤嵌文教基金會預定明年會在台南市開班,敬請期待。
本期漢學台語課程結束會將影片上傳YouTube,希望大家幫忙推廣!
海洋詩詞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我和香的因緣之十一 》
要說香在中國雖然發源甚早,但真正盛行的時期都在唐宋二朝,尤其在南宋更勝於他朝,原因在於出了一位宋徽宗。宋徽宗算是特殊的一位皇帝,幾乎無所不能,精通丹青、書畫,皆是翹楚能手,詩詞歌賦也是天才型的通家,擅長音律,七弦古琴幾乎不離身,自身便收藏數張不可多得之古琴,是一位動脫得宜的人物,靜時一爐淨香,便可以鎮日安坐書畫不輟,遇有皇家獵圍季節,更是眾人仰望。宋徽宗騎術一流,箭術更是超塵絕俗,在當時無人可出其右,並且善於相馬,收藏各地所朝貢之良駒,一有空閒便會馳騁於皇家馬場,至於造景、花卉、園藝也都有其創意,對於茶道及香道,宋徽宗堪稱是後世向風仰斗之先驅。宋徽宗之法書直至當今亦是後代書法藝壇難以超越之大家,尤其是象徵標誌之瘦金體⋯⋯。
什麼樣的君主便會有什麼樣的子民,上行下效,草靡風行。前面有提到宋徽宗是一位崇尚藝術的君主,再加上自己樣樣皆精,所以在他掌政的近二十六年之中,國內文藝風氣特別鼎盛,無論是香道、點茶、書畫、花藝⋯⋯幾乎家家戶戶皆各有所好。宋徽宗由於喜愛文房雅物,眾人皆知,因此國內外無論是朝貢的外邦,或者是國內的藏家、書畫商、文房類之商家,莫不以宋徽宗所喜愛為方針,不斷地研發創製新品,各方皆以巧目新穎來博取歡心。
宋徽宗有雅癖,接見臣屬時或獨自作畫皆會用上等香品置於爐中,無間斷地焚點。從史料中得知,宋徽宗經常從宮廷存放金玉、珠寶供皇室享用的庫房中,取出名貴無比的龍涎香以及當時民間根本享用不到的亞悉香,這種香料只有大食國(現今阿拉伯)出產,當時都用來朝貢給宋代的皇室,這種香在阿拉伯通常是用來調做為香膏使用,味道極其特殊,中國鮮有。其實除了亞悉香之外,現在的龍涎香和乳香等也都是在當時從阿拉伯所進口的原料,亞悉香料問世之後,許多品香家便各自加入自己所喜愛之香方混合,藉以品嚐、欣賞,引來後世流傳了許多這類之香方,例如帳中香便是一例,這在日後和許多香師交流時,都曾經明白地了解過整套製作流程及配方⋯⋯總之,無論是從唐代或宋代的香方中,所用之香料有的極為奢貴難尋,有的可以用來提神,有的可以用來療癒,也有的可以用來鎮定安神,不一而足。也因為如此,了解到在所有的香料中,竟然以龍涎香是最珍貴的,只是當時一般老百姓幾乎很少使用得到,龍涎香大部分都是當時的朝貴及當權、貴胄,才可用來當作配方。
在所有接觸過的香品材料中,龍涎香是較具有神秘色彩,光是看它的外型陰陰暗暗,更平添讓人有多餘的遐想。龍涎香本身在香品傳承上來說,是希望可以用來定香之用,它的特質是遇熱之後,會從其身飄送出陣陣迷人特殊的氣息。在古代,龍涎也曾被當成藥品而使用,這物品其實取自於很深的海洋裡的鯨魚,從鯨魚的腸胃道所分泌的物質慢慢把累積在體內、愈來愈大的分泌物質排出,之後就形成了現在的龍涎香⋯⋯所以龍涎香的形成其實就是鯨魚排出在體外的物質。它的外表如果沒有碰觸,外觀上會以為是被抹上一層蠟般,從剛剛排出體外時的黑色,因為和空氣接觸時間愈久,也會產生顏色的變化,最後看到的外觀大部分都是銀色的居多。
一般在香方中會用上龍涎,並不是因為它的香氣的緣故,而是在於它可以凝聚煙氣,和其他香品粉末凝聚。如果有配上龍涎香時,它的香味和煙便會特別濃郁不散,也因為這個緣故皇室特別喜愛,製香商家也為了要謀取高利,在宋朝,龍涎竟然成了高價也不易取得的香料,因此朝野之間,爭相以取得龍涎佩戴或製香為尚。據說最貴時,可值百緡,當時的一緡錢,等同現在的新台幣一千元⋯⋯。
關於龍涎,在方老道處也聽聞過類似相關事例。方老道的房間中,有一方圓形石塊,顏色有些深褐摻雜灰白等外觀,看起來有點怪異,也不特別起眼。有一次我好奇地問方老道此為何物?他說:「這是鯨魚吃了烏賊類後,殘留在肚子裡邊一直沒有消化,經由腹內不同的分泌物混雜成為固體形狀。別小看它!價值不菲⋯⋯」方老道稍做解釋說明後,他從櫃上一小方盒內取出了一件不規則狀的小掛件:「這牌子伴隨了我大半生,是當年我在內地求法時,我的恩師在臨別時從他身上取下來贈與我的。當時恩師對我說:『你一生中劫難頗多,此後一別,也不知能否再見,這是我隨身佩戴吉祥避邪之物,隨著我暑去寒來,一路走來,擋煞化災,不可思議處頗多,你就從此之後不要任意取下,它對你必有幫助。』
「就這樣,我佩戴至今,數十年過去,每當有任何凶險,我只要摩挲著這塊古龍涎,不知不覺自己就會淌下熱淚⋯⋯」(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海洋詩詞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不平靜的日子中,平靜的語錄及詩句》
* 你可以是雪。
被撫愛過的白雪。
淚珠和素馨,
在黎明的開始。
你可以是水。
吻你時你是海水。
高塔,靈魂,航船,
一聲無始無終的道別。
你可以是果實
在我顫抖的手指間。
我們可以歌唱
或飛翔,
我們也可以死亡。
然而這六月
這夏季
太多死亡
留下黑暗的
色彩和味覺。
—-改寫葡萄牙詩人安德拉德:歌聲
* 我靜靜地坐在那裡,聽到頭頂上的雨滴聲,此時有聲勝無聲,我心裡感到無量的喜悅,彷彿飲了仙露,吸了醍醐,大有飄飄欲仙之概了。
這聲音時慢時急,時高時低,時響時沈,時斷時續,有時如金聲玉振,有時如黃鐘大呂,有時如大珠小珠落玉盤,有時如紅珊白瑚沈海裡,有時如彈素琴,有時如舞霹靂,有時如百鳥爭鳴,有時如兔落鶻起,我浮想聯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風生筆底。
死文字彷彿活了起來,我也彷彿又溢滿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這樣的精神境界,更難為外人道也。
聽雨本來是雅人的事。
我雖然自認還不是完全的俗人,但能否就算是雅人,卻還很難說。我大概是介乎雅俗之間的一種動物吧。中國古代詩詞中,關於聽雨的作品是頗有一些的。順便說上一句:外國詩詞中似乎少見。
我的朋友章用回憶表弟的詩中有:「頻夢春池添秀句,每聞夜雨憶聯床。」是頗有一點詩意的。連《紅樓夢》中的林妹妹都喜歡李義山的「留得枯荷聽雨聲」之句。最有名的一首聽雨的詞當然是宋蔣捷的《虞美人》,詞不長,我索性抄它一下: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蔣捷聽雨時的心情,是頗為複雜的。
他是用聽雨這一件事來概括自己的一生的,從少年、壯年一直到老年,達到了「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
但是,古今對老的概念,有相當大的懸殊。他是「鬢已星星也」,有一些白髮,看來最老也不過五十歲左右。
用今天的眼光看,他不過是介乎中老之間,用我自己比起來,我已經到瞭望九之年,鬢邊早已不是「星星也」,頂上已是「童山濯濯」了。要講達到「悲歡離合總無情」的境界,我比他有資格。我已經能夠「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了。
可我為什麼今天聽雨竟也興高采烈呢?
這裡面並沒有多少雅味,我在這裡完全是一個「俗人」。我想到的主要是作物是那遼闊原野上的青青的苗。我生在鄉下,雖然6歲就離開,談不上幹什麼農活,但是我拾過麥子,撿過豆子,割過青草,劈過高粱葉。我血管裏流的是農民的血,一直到今天垂暮之年,畢生對農民和農村懷著深厚的感情。
農民最高希望是多打糧食。天一旱,就威脅著莊稼的成長。即使我長期住在城裡,下雨一少,我就望雲霓,自謂焦急之情,絕不下於農民。
北方春天,十年九旱。今年似乎又旱得邪行。我天天聽天氣預報,時時觀察天上的雲氣。憂心如焚,徒喚奈何。在夢中也看到的是細雨蒙蒙。—-季羨林:《聽雨》
*愛情比忘卻厚
比回憶薄
比潮濕的波浪少
比失敗多
它最痴癲最瘋狂
但比起所有
比海洋更深的海洋
它更為長久
愛情總比勝利少見
卻比活著多些
不大於無法開始
不小於諒解
它最明朗最清醒
而比起所有
比天空更高的天空
它更為不朽
愛德華·埃斯特林·卡明斯(Edward Estlin Cummings,1894—1962年),美國詩人。他的詩作大都沒有標點和大寫字母,他擅長創造不同尋常的排字效果和詞語組合,經常使用俚語和爵士樂的韻律。
* 請說了一遍,再向我說一遍,
說「我愛你!」即使那樣一遍遍重復,
你會把它看成一支「布穀鳥的歌曲」;
可是記著,在那青山和綠林間,
那山谷和田野中,縱使清新的春天
披著全身綠裝降臨,也不算完美無缺,
要是她缺少了那串布穀鳥的音節。
愛,四周那麼黑暗,耳邊只聽見
驚悸的心聲,處於那痛苦的不安中,
我嚷道:「再說一遍:我愛你!」誰嫌
太多的星,即使每顆都在太空轉動;
太多的花,即使每朵洋溢著春意?
說你愛我,你愛我,一聲聲敲著銀鐘!
只是記住,還得用靈魂愛我,在默默裡。
—-白朗寧
* 一個人也許會朝著完美奮鬥,但必須在相反的那一面受足夠了苦,才能使自己變得完整。—-榮格
* 有一個可以思念的人,就是幸福。
——岩井俊二《情書》
* 或許可以愛很多個人,但只有一個人會讓你笑的最燦爛,哭的最傷心。——徐志摩
* 極度誇張的語言是嫉妒虛偽的社會的反映,而暴力的語言是社會暴行的前驅。
——莫言《生死疲勞》
* 你微微地笑著,不同我說什麼話。而我覺得,為了這個,我已等待得很久了。
——泰戈爾
* 如果你過分珍愛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點損傷,那麼你將失去兩只翅膀,永遠不再能凌空飛翔。—-雪萊
——圖片:山區竹子湖四週空曠。山野間,有石層折痕沒有叫罵。心繫疫情,心疼受苦的醫療人員。
説些真心話後,賞荷。
盛夏第一朵荷,含苞待放,來的卻不是光年。一個寂寥的夏天,荷葉滾邊間,也有些破洞。
那裡都有美,那裡都有殘缺。
願讀此文者,心中得若干平靜。若聽苦聞聲,多發菩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