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對台灣海域重要的發明問世----實時水文浮標
你可能不知道水文浮標對台灣的經貿與生活之影響,譬如:
(1) 九大國際商港與漁港防坡堤外之實時浪高,可以提供引水人與港公司決定是否封港之科學性依據;及颱風過後商漁船之開港時機.
(2) 各離島交通船是否停駛的決定,將直接影響離島鄉民生活必需品之運送,傷病患之就醫,觀光客船之行駛安全….
(3) 海事工程船對風場施工區昂貴的施工依據(每條船之租金都在萬元美金之譜.)
以往的海況波高儀非但價格昂貴,且保養維護費用之預算龐大,所以都是擇點設立,對於資料之適用與準確度爭議不休(可以上中央氣象局之網站查看浪高資料之侷限性).即使是號稱”大港”的高雄港,對一/二港口防坡堤外之浪高仍是在”參考小琉球海域”的階段.更遑論近日因全球氣候異常導致綠島/蘭嶼地區交通船停駛7/8天對民生物資運送之影響.
SofarOcean 公司開發了一個籃球大小的塑料外殼浮標,可以長時間獲取並提供基本的海洋測量數據。第二代模型的單價不到5,000美元,這使其成為一種在海洋環境中大規模收集數據的負擔得起的方法。(批發價更低)浮標浮標收集海面溫度,海浪高度和風的數據,並且可以配置其他傳感器。 它使用銥星衛星網絡進行數據通信,月費率可與手機平均費用相提並論。
Sofar已經為Spotter贏得了一些大客戶,包括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和散貨船運營商Berge Bulk
該浮標還被Aqualink使用,Aqualink是一項大規模的公民科學計劃,旨在監測敏感珊瑚礁站點的海底水溫和當地生態。
以台灣對這種海況實時水文資料之迫切需要性來看,可能等政府編列預算,審查,考核的辦法下來之前,建議承辦科的科長用自己的年終獎金就可”福國利民”一番.
#MetoceanBuoys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海洋 水文資料」的推薦目錄:
海洋 水文資料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康德愛讀冊 離臺灣本土遙遠的南海,卻可能決定臺灣命運?你不能不了解的南海問題!
.
「你只要懂海,海就會幫助你!」 Youtuber 「反正我很閒」這句臺詞引為一時流行。但作為海洋國家,臺灣人確實不能不懂海!也不能不了解南海爭議!作為當今世界最繁忙的水域之一、東北亞能源生命線所在,#南海(南中國海)成為 #美中爭霸 的主要場域。南海爭霸的結果,將大幅影響亞洲局勢的走向。
.
南海雖然遠離一般臺灣人的生活經驗,但作為美方盟友,掌握南沙 #太平島 與南海北口 #東沙 的臺灣,南海問題實攸關我們的安全與生存!不只能源進口路線由此經過,也有因此捲入軍事衝突的可能。今年中共多次侵擾臺灣 #AIDZ 西南空域,就被部份觀察家認為,是有意蒐集水文資料,在南海展開進一步的佈署。而中共奪取東沙的動機,也被認為是要確保南海與巴士海峽的活動路線。
.
與臺灣安全攸關的南海問題,值得每一個關心臺灣未來的公民關注。而地緣政治專家 Robert D. Kaplan 的《#南中國海》,正是我們理解這片海洋不可或缺的一本著作!到底中國為什麼想要稱霸南海? Kaplan 從歷史與地理的角度,做出了精闢的分析!
.
在週末的夜晚,不妨點開書摘,一起來了解 Kaplan 的觀點!
.
麥田出版 沃草公民學院 - Watchout Citizenedu
.
#延伸閱讀
.
中國不顧東南亞鄰國死活:建大壩壟斷湄公河水,引發下游國家缺水乾旱 https://waa.tw/yBao9f
.
中國「以疫謀南海」!國際法學者宋承恩:臺灣應拋棄「中華民國」南海論述 https://waa.tw/2uF8z0
.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
海洋 水文資料 在 鄉民挺起來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引文來源: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立委幕僚的功課,值得大家去參考,國防資產是民眾的,絕不是某特定份子的退休金。
#底下竄出的五毛和韓粉搏君一笑
#讓大家看看什麼叫做不上進的小粉紅
【中國成為海洋大國的先天缺陷:從GIUK防線反思台灣關鍵性】
1. #中國出海的阿基里斯之腱:讓中國永遠無法崛起?
在歷史上的強權中,美國擁有地緣政治上最理想的位置:和舊世界的距離使她難以入侵、足夠的土地與人口讓她自給自足、同時面對兩大洋讓她無阻礙的掌控海權,簡而言之,美國進可攻,退可守。
相反的,作為大陸型帝國的中國,雖然也有著廣大的領土與豐沛的人口,但只有一面面海,且自由航行的海域被封鎖在韓半島-日本-台灣-菲律賓這群大陸邊緣國家之內,若要通往太平洋,中國必須穿越第一島鏈;若要通往印度洋,中國必須穿越被東南亞諸國包圍的南海,
在過去中華帝國的朝貢秩序中,中華帝國對於海權與貿易並不感興趣,放任此處的非官方經濟貿易進行,在大航海時代以前,海上主要的威脅來自海盜,其中更有許多是叛離中華帝國尋找新天地的子民;但在亞洲國家已經接受西方遊戲規則,建立起西發里亞體系後,中華帝國稱霸南海的主張顯得蒼白可笑;部分中國御用學者主張的中華門羅體系更是忽略亞洲與加勒比海的根本差異。
簡而言之,在美國和平(Pax America)下,各國(包含中國)均能維持目前的自由貿易體系,但在中國天朝秩序下則不然。只要美國仍在遠東有效存在,以及中國並未取得第一島鏈的破口(台灣),中國就難以有效取得遠東的武力控制權,這就是中國所處地緣環境的先天困境,也是中國一直無恥地肖想的原因。
2. 從納粹到蘇聯: #未竟的大西洋之夢與GIUK防線
在20世紀,歐洲大陸上曾經興起兩個挑戰世界秩序的強權,但都在半世紀內崩潰(德意志第二/第三帝國:1890年代-1918,1936-1945,蘇聯:1945-1991),這兩個強權都有著致命的缺陷:他們沒有自由進入大西洋的管道,也無法有效切斷英美盟軍的海上生命線。
在二次大戰期間,德國海軍多次利用從本土和挪威出發的艦艇,嘗試進入大西洋進行破交戰,但往往被英國海軍在GIUK防線發現,進而追擊。所謂GIUK防線,指得是格陵蘭(Greenlan)-冰島(Iceland)-英國(UK),來自北歐或中、東歐的船隻,如果要進入大西洋,除了穿越狹窄的英倫海峽外,就只能從冰島的兩側溜過去。
因此,在二戰爆發後,早在德國還沒入侵法國之前,就先入侵挪威,直指北海;而英國的回應,則是在丹麥淪陷後預防性佔領法羅群島、冰島,美國也實質佔領格陵蘭,以堵住GIUK一線。
二戰初期最有名的案例,就是英國嘗試於丹麥海峽(格陵蘭-冰島)攔截俾斯麥號與尤根親王號進入大西洋,雖然在丹麥海峽海戰中損失了胡德號,但已被發現的俾斯麥號最終仍被擊沈,而無法威脅英國的海上運輸。在二戰早期,英國無法有效巡邏丹麥海峽,但在1943年後英國逐漸加強此缺口的防務,部署長程飛機巡弋這個缺口,以至於德國只剩部署在法國沿岸的U艇能進行大西洋作戰。
相對於曾經佔領法國的德國,二戰後的蘇聯海軍活動範圍更加受限,在1950年代,隨著蘇聯的威脅增加,GIUK缺口再次成為海上作戰的焦點,假想敵就是從莫曼斯克進入北大西洋的蘇聯潛艇部隊,這時候英美海軍更近一步的在GIUK海底部署稱為SOSUS的海底聽音站,以偵查蘇聯動態,而英國皇家海軍也積極建立反潛艦隊用以防守此一區域。但相對的,蘇聯也把GIUK缺口視為英美敵對行動的發起線,利用艦隊與長程偵察機不斷巡弋越過此線的航母艦隊。
最後的結果大家都知道,在德意志帝國與蘇聯帝國的生命中,他們都沒有取得遠洋的自由航行能力,儘管透過SLBM的發展,讓蘇聯可以在北海就能攻擊美國本土,但在傳統戰爭中,對航運線的威脅仍然有限。
3. JOTP防線- #第一島鏈成為太平洋長城:
我們從GIUK防線的案例回到台灣,和蘇聯相比,若中國無法穿越第一島鏈,其部隊能活動的範圍相比蘇聯海軍更加侷限,且如果中國的潛艦與航母艦隊無法有效穿越第一島鏈,那麼在美日台澳等盟國海軍控制菲律賓海的狀況下,中國就很難有效阻斷台灣、日本、南韓的海上貿易通路,只要台灣能從印尼、澳洲、美國繞道繼續輸入能源、糧食等物資,所謂的封鎖台灣只是空想而已。
和GIUK防線相比,第一島鏈(Japan-Okinawa-Taiwan-Philippine)的島嶼更多,間隙更零碎,日本相當於不列顛的角色,中間的台灣更是比冰島強大多倍,菲律賓也比格陵蘭更適合部署海空軍。
在日軍例行性巡航沖繩周邊海域的狀況下,美軍偵查機、反潛機不斷出現在巴士海峽,甚至今年一月丟出在「台灣與菲律賓東邊的島嶼」部署一「多領域任務部隊(Multi-Domain Task Forces)」,負責執行情報、電子、網路和飛彈任務以制衡中俄的消息,很明顯就是要封住台灣與菲律賓之間的缺口。
而今年3月,美國高階指揮官在一系列國會預算聽證會上也證實,美國海軍陸戰隊小型機動分隊將沿著第一島鏈的多個島嶼部署反艦飛彈,變身為船隻殺手,同時還將部署陸基戰斧飛彈,明顯針對中國的侵略作為。
在北方,美國把部分的防務交給世界反潛能力前三強的日本海自,海自擁有世界頂級的柴電潛艇艦隊、反潛與巡邏機機隊,用以維護日本漫長的海上生命線。而近年,從日本一系列的國防戰略報告中都顯示,日本將加速在「西南諸島」,包含「宮古島」、「石垣島」、「與那國島」上,部署「12式」反艦飛彈來應付中國海軍,去年日本更表示,將對12式反艦飛彈進行射程提升,可以長達400公里,完全覆蓋共軍航母常用來進出太平洋的宮古水道。值得一提的是,雄三反艦飛彈增程型,射程也達400公里,且比起日本12式反艦飛彈來說更有超音速的優勢,共軍水面艦一出海,就進入台美日三國長程飛彈的射程。對於一個號稱要建立「藍水海軍、挑戰美國」的國家,這樣的局勢怎麼想都不好玩。
4. #海軍建軍方向:
最後,為了守住第一島鏈,以及維繫我國海上生命線,海軍應該有怎樣的建軍方向?
台海作戰,並非全部是登陸與反登陸戰,共軍對我發起奪島、封鎖等有限衝突,配合資訊戰等滲透作戰,瓦解我國內部抵抗決心的成本更低,海軍必須做好各種衝突的準備,並以守護最核心利益與國家生存為第一重點。
首先,我們必須建立對巴士海峽、宮古海峽兩方面的充分空中、海底偵查能力,包含必要時機隊的24小時滯空巡弋,偵查共軍進入菲律賓海的迂迴動向。
在對水面打擊方面,多種反艦飛彈在海射、潛射、空射、陸基的部署自然必要,且需特別著重機動性、生存性、以及充分備彈數(含生產能力),以應付登陸船團、敵水面主力艦隊兩種目標。
在反潛作戰部分,海軍必須繼續獲得新一代具備拖曳聲吶的FFG,以及足夠數量之潛艦,在海底部署固定聽音站,以及持續監控台灣周邊潛艦可能活動區的水文資料也屬必須,同時仍需注意共軍小型無人水下載具等新作戰方式之使用。
海軍的大型水面艦隊,必須建立菲律賓海制海與自由航行能力,戰時與美日澳海軍協同作戰的能力。在戰時,西部港口可能遭遇飽和打擊,艦隊需要立即進行戰術迂迴,在海上維持生存能力,並且打擊穿越第一島鏈的共軍潛艇與水面艦隊。
台灣的位置,是中國心腹之痛,如果我國的防禦力量與決心能夠充分加強,讓中國某些作戰方式成本過高,將可以限縮其戰略可能性,而使我國在政治外交戰場,獲得更大空間。
海洋 水文資料 在 2021全國海洋資料整合應用工作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本工作坊除介紹本院建置之全國 海洋資料 庫,同時邀請國內相關 資料 庫之建置 ... 底質與 海洋 探測之精進主題二: 水文 調查與 海洋資料 之應用主題三: 海洋 ... ... <看更多>
海洋 水文資料 在 照片2 鹽溫深儀(CTD)探測與螢幕即時水文資料講解 的推薦與評價
照片2 鹽溫深儀(CTD)探測與螢幕即時水文資料講解. . . . पेज के अनुसार हाल ही की पोस्ट. 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 8 सित॰ 20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