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接課堂:海邊的曼徹斯特】
這次剪接課堂的電影案例是《海邊的曼徹斯特》。
主要和大家聊聊「閃回(flashback)」的剪接技巧。
大家可以邊看影片案例、邊對照的志穎老師的解說文章。
-
無預警閃回的剪接 / Fa Lou
《海邊的曼徹斯特》是我今年最喜歡的電影。
這部電影由《我辦事,你放心》(You Can Count on Me.)導演,肯尼斯洛勒根執導,獲得今年奧斯卡最佳原創劇本獎。
故事大綱: 「男主角,因為哥哥過世了,『被迫』要領養自己的侄子、『被迫』要搬回老家、『被迫』要面對老家的人事物。」
今天要談的剪接,就是《海邊的曼徹斯特》裡所使用的閃回。
所謂的閃回(flashback),意指一小段回憶進入角色的腦袋裡,讓觀眾瞭解過去發生了什麼事情。然後再回來現在的時空。
舉例:
有一天你正在洗碗,突然想起17歲那年夏天,你跟另一個男孩子坐在清澈的游泳池旁接吻。
突然間,你媽從客廳叫你一聲。
回憶結束,你又回來現實繼續洗碗。
基本上閃回分兩種:
1. 無預警。
2. 預告式。
無預警,即是直接插入回憶的片段,不讓觀眾有心理準備。
預告式,就是藉由溶接、變暗、變亮,或是象徵物、音樂等,告訴觀眾,我們準備要進入回憶裡了。
比如剛剛游泳池接吻的例子。你因洗碗精噴到了嘴唇,那澀澀的感覺,當你用手指接觸到嘴唇時,令你想起了17歲那年夏天……
不過,《海邊的曼徹斯特》是使用第一種:無預警的閃回。
這有一個很大的風險:它會誤導觀眾,然後讓大家都看不懂劇情在演什麼。
《海邊的曼徹斯特》有趣的是,你往往看完了第三個段落後,才發現原來之前第二個段落是在回憶呀!
為什麼肯尼斯洛勒根要這樣?為什麼要冒這麼大的風險?
我們常常說:「剪接 = 動機」。
如果你沒有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那麼我就認為你是在隨便剪接。
還記得男主角整個人在故事裡都是「被迫」的嗎?
為什麼?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男主角有個小鎮眾所皆知的秘密。
眾所皆知還叫秘密?
只有一個人不知道,就是男主角。
更精確來說,是他不想知道、不願面對。
因為是他害死了自己的子女。
所以這個動機即為,男主角悲慟不已,無法面對過錯,每天過著行屍走肉般的生活。
「他已經分不出什麼是現實,什麼是過去了。」
所以導演肯尼斯洛勒根才用無預警的閃回,讓觀眾體驗分不出現實與過往的經驗是什麼樣子。
*同場加映:
這部電影有一個地方很有趣。
一般來說,
被領養人要搬去和領養人住在一起,一起生活。
但《海邊的曼徹斯特》正好相反。
它是領養人「被迫」要和被領養人,住在一起,一起生活。
海邊的曼徹斯特 解說 在 The Shape of a Narrativ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海邊的曼徹斯特|
「我在想,一部藝術作品能夠讓我想到些什麼,才是真的讓我有所感動的作品。妳覺得呢? 不關乎藝術史的地位或是評論家的觀點,什麼樣的作品才是對妳來說重要的?」 J總是喜歡在睡前丟給她類似這樣的哲學性問題。
她睡眼惺忪地轉向J,大概停頓了幾秒,然後說「這就是羅蘭巴特所講的刺點吧。雖然這觀看影像的理論早已被提及無數次。但簡單來說,那扎入心中的針是我們從作品中得到的共鳴。」
「那根針……其實就是一件作品之所以對某個人來說特別重要的點吧。」
「嗯,例如《海邊的曼徹斯特》,這部電影對我的重要性並非只在於其絕佳的劇本與鏡頭敘事。那最後扎入我心坎的是……你知道的,那十天回到家鄉所發生的一切。」
剛回到家的那天晚上,她拉著媽媽的手走進醫院太平間的門。她在飛機上壓抑十幾小時的情緒,在看到靈堂照片的那刻潰堤了。之後幾天,她跟著媽媽一同處理喪禮事宜,從細節安排到悼文撰寫,這些是她從沒想過也從沒經歷過的。
喪禮前一晚,她再次走進太平間,緊張的情緒到達頂峰。這是她人生第一次,對於見到爸爸感到如此緊張。三名禮儀社小姐非常禮貌地向她和媽媽問候,大致解說淨身流程後,便開始幫爸爸做出發前的洗淨。她緊緊握著媽媽的手,所有那難以言喻的緊張與恐懼瞬間散去。「躺在那裡的人是爸爸,是我爸爸。」她心想。
她們看著爸爸被三雙手圍繞,安詳地躺在那裡,就像是睡著一樣,睡得很熟很熟,沒有人能吵醒他。「好漂亮的鼻子。」媽媽突然這麼說。接著,禮儀社小姐敬禮並告知洗淨完畢,準備做儀容梳妝。小姐們表示她們不會做指甲修剪,因為爸爸的指甲非常整潔,詢問是否接受。「他一直都是這麼愛乾淨,一直都是。」媽媽說。
那是媽媽在那一小時淨身儀式中唯一講的兩句話。
很愛乾淨到有點潔癖的爸爸,以前總會在上班前洗澡,他頂著濕髮從浴室走出來的氣味與笑容,仍然在她心中迴盪。她眼淚直直落下,心想明明身體健壯的爸爸,為什麼需要三個人幫忙他洗澡?
「為什麼?為什麼走的人是我爸爸?」
她幫爸爸穿上鞋子。在正常狀況下只需要花一分鐘的事,因爲遺體被冰痛而需要花超過五分鐘的時間才能完成。「好不公平,我覺得好不公平。」她在心中大聲吶喊,叫得聲嘶力竭,叫得痛徹心扉。
人生無常,當我們每分每秒地過日子,在喜悅與苦痛相互交織下,完整了生命該有的樣貌。座落於海邊的「海邊的曼徹斯特」,這座小鎮交織的是過去的種種羈絆。世事白雲蒼狗,大喜大悲,來了又去,主角仍在上一段死亡陰影中徘徊,又得面對新的傷口。面對親人逝去,擦乾眼淚的同時又必須馬上捲起衣袖,埋首安排喪事的繁瑣細節。導演在處理主角李與侄子的互動中,細膩地刻畫兩人面對死亡的態度,偶爾的拌嘴或潰堤,沒有過於戲劇化的情節,只有極為真實的人以及極為真實又帶著黑色幽默的故事線。
她從姪子派崔克進到太平間那段開始哭,幾乎哭了整場,但也笑了不少。J牽著她的手,在黑暗中用嘴型對她說:「我愛妳」。
人的情緒從來不會只有一種,從來不是。我們對於過去以及死亡的態度,也不會只是一種。在《海邊的曼徹斯特》中,一句「I can’t beat it.」,道出的是主角李面對過去傷痛的壓抑。
事隔數月,她已能夠很冷靜地述說那十天發生的事,但當朋友問起她好不好,她當然會說好,因為她真的很好,但也真的很不好。
「那不好的部分,從來不會有消逝的一刻。從來不會,永遠不會。」她這樣對J說。
他們在那平靜的海,看到的是共享的悅與痛。兩者來自的是無盡的愛。生命必然有結束的一天,我們無法征服,也或許永遠無法打敗自己內心的傷痛,但愛無止盡,也從沒有來不及說的一天。
好幾次在夢中,她都準備要跟爸爸說我愛你。但這用中文講起來肉麻極了的話,即使在夢中還是被收起來了。她只是看著他頑童般的笑顏,聽著他那不怎麼好笑的笑話,三番兩次地跟我說,其實他一直都沒有走,從來沒有。
海邊的曼徹斯特 解說 在 #海邊的曼徹斯特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不,你不了解,我的心死了。」 ─《#海邊的曼徹斯特》Manchester by the Sea. 最平靜的難過,近期一直在腦海中的 ... ... <看更多>
海邊的曼徹斯特 解說 在 【海邊的曼徹斯特】影評|再嚴寒的海灣也有溫暖的可能奧斯卡 ... 的推薦與評價
【 海邊的曼徹斯特 】影評|再嚴寒的海灣也有溫暖的可能奧斯卡最佳男主角凱西艾佛列克演技大爆發動人推薦. 26K views · 6 years ago ...more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