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臉友 @Skippy At Large 在「翻譯很有事」貢獻此文,以下全文轉錄。內容太精彩,一定要讓更多人看到。(對岸書評網站豆瓣及網路上可找到一些相關評論。)
心得:
1 溫洽溢大量誤譯Janathan D. Spence(史景遷)多本英文著作,已非新聞。
2 最驚爆的是,被誤譯的作者Janathan D. Spence本人原來也是。誤。譯。大。王!他英譯明末張岱《陶庵夢憶》,由於文言文理解不足,誤譯百出(文末指出誤譯的可能原因),詳見2009年汪榮祖教授〈夢憶裡的夢囈〉譯評一文 (PDF,留言有連結),揪出幾十個荒唐誤譯。
3 可見,許多權威往往經不住檢驗,這包括權威譯者在內。
4 任何譯作一定要有人對照原文審譯。審譯者的原文理解能力必須在譯者之上,否則找了也是白搭。
5 溫洽溢的中譯《前朝夢憶》,參考還原了張岱原著的本義,大大抵銷了史景遷的誤譯,然而如汪教授PDF文末指出,溫譯者並未透過譯註指出作者Spence的錯誤,而逕行在譯文中改正,令中文讀者不曾察覺意思有誤。這作法的對錯非常值得討論。
=======
Jonathan D. Spence: Return to Dragon Mountain: Memories of a Late Ming Man
史景遷:《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譯 者: 溫洽溢
出版:時報文化出版,2009;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先前我在PTT書板檢討過溫洽溢所譯的「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追尋現代中國」二書的翻譯問題,似不必再窮追猛打。但考量溫先生所譯史景遷諸書在中文世界的讀者很多,而且問題牽連甚廣,還是頗值得攤開來說說,以做為作者、譯者、編審、出版社、及讀者的警戒。
(四個PTT連結見留言)
首先看3個翻譯錯誤:
1. Zhang Dai lived a parade when the moon came out and the lanterns shone.
張岱的居處前有廣場,入夜月出之後,燈籠也亮起......
2. Zhang Dai wrote of one teacher called Zhu who never began his theater training for girls by introducing them to acting. Instead he taught them first to play a broad range of musical instruments—strings, wind and percussion—and then taught them to sing and finally to dance. The result was that some of Zhu's actresses attained a “level of perfection that could be felt through the pores.”
張岱提到朱雲崍教女伶唱戲時,從來都不從表演入手,反倒是教她們琵琶、簫管、鼓吹等各種樂器,次教歌,再教舞。結果,有些拜朱雲崍為師的徒弟「反覺多事矣」。
3. On ordinary days Zhang Dai studied. He never was done, and he never would be done, as he well knew, for he was locked into a system from which there was no outlet save absolute success.
張岱平日居家讀書,從不為謀生操煩。他心裡很清楚,自己也不必為五斗米折腰,因為除非他功成名就,否則插翅也無法逃出樊籠。
1、3 兩個錯誤分別是第一章、第二章的開頭一句,問題很明白,無須多說。第2 個錯誤出在錯解「陶庵夢憶」的原文:
「朱雲崍教女戲,非教戲也。未教戲,先教琴,先教琵琶,先教提琴、弦子、蕭管,鼓吹、歌舞,借戲為之,其實不專為戲也。...... 絲竹錯雜,檀板清謳,入妙腠理,唱完以曲白終之,反覺多事矣。」
大意不過:朱雲崍教戲先從伴奏教起,訓練精妙,結果戲曲的主要曲文部份反而成為配角了。“level of perfection that could be felt through the pores.” 當作「入妙腠理」;而且認為「反為多事矣」的不是學戲的徒弟,而是旁觀的眾人。
這幾句中文、英文都非了不得的困難,翻錯了本就不應該,更不應該的是如此明白的錯誤,居然還輕易逃過專業的編審的法眼,有些錯誤還是很粗淺的文學史常識問題。例如:
----
這使張岱並非以史書留名,反倒因簡短、警句式散文這種迥別的文體享有盛譽。散文是晚明主要文體之一。散文講究文體雅致,竭盡所能雕章琢句,以彰顯作者的多才多藝,筆觸要敏捷、不拖泥帶水,以捕捉飄忽情緒或瞬間剎那,同時利用語氣上的對比或急轉直下,勾引且震驚讀者。張岱的成長過程中,這樣的文體一直很受歡迎,他自己後來也成為散文大家。從許多例子來看,馳名的散文大家同時也是遊記作家(travel writer)。他們以浪跡天涯、遊山玩水聞名,寄居名士之家,不斷四處流浪,敏於音調、悖論,能看他人所不能看,感他人所不能感,行文走筆雖扼要洗鍊,但也處處旁徵博引。(p. 8)
----
以上一整段所敘述的特點,都不是籠而統之的「散文」,而是流行於晚明、清初的特殊文體,即所謂「小品」;本書的主人翁張岱,咸認是明清小品的集大成者。譯文用「簡短、警句式散文」來打發,專業的編審居然也不察,真是令人駭異。
另外關於「崑曲」的演變:
------
The melodious and enchanting form of regional drama from Suzhou known as kunqu was already separating itself from local specializations like Shaoxing theater, just as later “Beijing opera” was to grow out of and—to many connoisseurs—to vulgarize kunqu drama in search of a broader audience.
蘇州的崑曲,旋律優美,形式精妙,已走出如紹興戲這類地方戲曲的格局,一如日後京劇的發展,走向通俗化以求拓展觀眾層面。(p. 30)
-----
崑曲和京戲的關係如何,由於資料的限制,學界仍然爭執不休。史景遷採取京戲是從崑曲俗化而來的看法。譯文卻完全忽略了兩者的關係,好像各自發展,八竿子打不著似地。
除了英文有問題外,不少地方也讓人懷疑譯者閱讀文言文的能力。例如,張岱在敘述岳母一生艱辛時說:
----
As if all that were not sufficient, mother-in-law Liu also had to care for a “harsh and fussy uncle” and her own widowed mother-in-law ....
外母劉太君此外還得照料“嚴厲瑣屑”的舅舅,侍奉守寡的婆婆........ (p. 77)
---
此處是一吊詭:純就翻譯而言,uncle譯為舅舅是對的,卻因為翻對而錯了,因為在文言中,「舅」還有別的意思。就尊卑親疏關係而言,「舅」這裡只能是 “夫之父” 的意思---- 對明代婦女而言,舅舅這層關係,怎麼也擺不到婆婆前面。所以p. 76 中,譯文將 "as aunt" 譯為「為姑」,僅僅因為抄錄張岱原文而閃過了尷尬,到了這裡其閱讀文言文的程度就暴露無疑。顯然在「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錯繆叢出的文言斷句並不是意外,只是譯者和編審的正常表現。嗚呼哀哉!
為什麼說這本書牽涉廣大? 因為背後的陣容龐大。溫洽溢翻譯「前朝夢憶」時,已經獲得國內出版業龍頭時報文化奉上「白金翻譯家」的冠冕,且剛贏得新聞局2008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的榮銜。本書隨後出了簡體版,由當時非常活躍、堪稱胡溫時代的「啟蒙出版社」的廣西師範大學出版,收入「史景遷作品集」,負責這套書的編審是鄭培凱、鄢秀教授。鄭教授從台大外文系畢業後,進入耶魯大學,成為史景遷的第一個博士班學生,目前任職於香港城市大學,專業研究領域就是明代文學。鄢秀教授是鄭教授的夫人,畢業於中國外語專業高校雙璧之一的上海外語大學,之後在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獲得翻譯學博士,現在主持香港城市大學翻譯及語言系的碩士學科。
光看帳面,無論譯者、編審或出版社,都是台、港、中的一時之選,卻得到如此結果,真是情何以堪了!可惜慘劇到此卻猶未落幕。前面說到錯解「姑」、「舅」,就透露出作者端也有問題。其實熟悉陶庵夢憶原作的讀者,閱讀史景遷英文原作時,不難發現作者誤解張岱的原作,幾乎到無頁無之的地步了。所以,2009年汪榮祖教授即發表「夢憶裡的夢囈」一文,以溫洽溢譯本抄錄的張岱原文對校史景遷的英文翻譯,列舉了數十個嚴重的中文理解錯誤。如此一來,這齣翻譯慘劇處處充滿了荒誕的諧趣:錯誤百出的翻譯,因為大量抄錄典籍,反而糾正了許多原著的謬誤。
(PDF連結見留言)
然而,若明白史景遷何許人也,這箇中的諧趣可就完全不好笑了。一般讀者知道他是耶魯大學教授,但恐怕未必了解他的頭銜史德鄰傑出講座(Sterling Professor) 的意義:這是耶魯授予教授的最高榮譽,全校千餘教職人員裡,只有20-40名教授能獲得這崇隆的位置。以耶魯大學在美國學界的地位,史景遷的威望如何,就無需多言了。竟在晚年寫出如此一書,真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prestige 一字的拉丁字源的本義了。
問題的根源出在哪裡?原著的謝辭提供了些許線索。首先,史景遷採用的翻譯,許多來自他在耶魯的研究生助理。從羅馬拼音的名字來判斷,除了台大畢業的劉晞儀(現任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助理主任)外,他們大多來自中國。史景遷的夫人金安平教授也深入參與這本書的寫作。 金教授1950生於台南市,12歲移居美國,後來在哥倫比亞大學獲得博士,目前在耶魯教授中國哲學。金教授系出名門,祖父是20世紀初的著名學者金毓黻。
史景遷寫作時也倚重兩本書: In Limpid Dream: Nostalgia and Zhang Dai's Reminiscences of the Ming, 作者 Philip A Kafalas 從哈佛大學部畢業後,在史丹佛獲得博士學位,目前在喬治城大學任教。本書是根據學位論文改寫,據史景遷的說法,內容包含大量的陶庵夢憶的翻譯。另一本是法譯的陶庵夢憶,譯者Brigitte Teboul-Wang, 背景不明,或是 一位嫁給華裔的法國女士。
史景遷的岔子是不是出在這些助理和書籍上,沒看到確切的證據,目前只能夠存疑了。 但作者、譯者、編審、出版社都該負責,則是了無疑義的。「合六州四十三縣鐵,不能為此錯也。」此書堪為鑑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魔法吹笛手」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魔笛手銀笛、金銀斧頭、睡美人紡錘、白雪公主魔鏡、糖果屋尋人石、美人魚匕首、傑克與豌豆的魔豆──世界知名童話的繼承者七大法器齊集,賭上生命與尊嚴的戰爭華麗開打! ◆當《哈利波特》、美劇《童話小鎮...
海 國 樂器 ptt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
2018-10-15影音檔
出版社:釀出版
粉絲頁: 作家生活誌
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魔法吹笛手」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魔笛手銀笛、金銀斧頭、睡美人紡錘、白雪公主魔鏡、糖果屋尋人石、美人魚匕首、傑克與豌豆的魔豆──世界知名童話的繼承者七大法器齊集,賭上生命與尊嚴的戰爭華麗開打!
◆當《哈利波特》、美劇《童話小鎮Once Upon A Time》碰撞迪士尼電影激盪出的華麗幻想曲!
◆時報小說賞佳作獎修訂改寫.21世紀奇幻童話小說三部曲磅礡問世!
◆輕小說作家/角川輕小說大賞得主值言、作家/《血族育妻條約》作者花鈴、PTT奇幻文學版版主Hjordis 、Novel小說.粉絲團版主Mr.V、前路透社記者/台大新聞研究所兼任講師劉育敏各界強力推薦!
十六歲的美國少女阿娣麗娜出身自音樂世家,母親是名樂團內的長笛演奏家,耳濡目染之下她也精通笛類樂器。在一次隨團踏入台灣的《歌劇魅影》巡迴演出,阿娣麗娜竟在後台遭遇神秘人襲擊,此時,唯一的阿姨又遭到獵殺女巫的殘酷方式處死,母親卻不願報警,彷彿在隱瞞什麼大事,這件事又和阿娣麗娜父親的謎樣死亡有關……
爾後,阿娣麗娜意外發現母親珍愛的祖傳銀笛竟有將樂曲意境化作現實的魔力,並得知家族代代相傳的秘密:身為女巫的後裔,長年被勢力龐大的教廷追捕,進行數世紀的鬥爭。眼見母親逐漸步入當代教廷的陷阱裡,阿娣麗娜說服俊美但冷漠的青梅竹馬尼可拉斯與她一起飛往墨西哥援救,向教廷再次宣戰、為獵殺名單上的七個童話家族挺身而出。而她們唯一能夠倚仗的,正是來自童話傳承,具備特殊魔力和戰鬥力的強大「法器」!
魔笛裡「吹笛人」的後代、和「金斧頭、銀斧頭、鐵斧頭」的傳人,能否搶在夥伴們被一一處死之前,成功集結其他各具本事的「童話繼承者」們,逆轉戰局呢?然而,她們卻不知道,這只是這場悲壯戰爭漫長的起始、虛偽的表象……!另一方面,與尼可拉斯共歷患難的阿娣麗娜,又該如何面對心中那份悄悄萌芽的青澀戀情呢?
作者簡介:海德薇
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在行銷廣告領域打滾十餘年,曾任媒體採購、廣告文案與產品經理人。基於對創意和文學的熱愛,榮獲2014年舉辦的時報小說賞佳作,亦分別於2014、2015及2016年入圍信誼幼兒文學獎文字創作組。
筆名「海德薇」取材自哈利波特的貓頭鷹Hedwig,作者深深著迷於奇幻小說和魔法世界,身體力行研習起水晶能量,並完成超世紀療癒系統(Trans-Era Healing System)修業,取得高階療癒師資格,甚至擁有自己專屬的魔杖。
現在持續天馬行空做白日夢、以及孜孜不倦耕耘文字中。
海 國 樂器 ptt 在 陳德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年
(原文載於《小白兔通訊》2018年5月號)
這篇文章不是要談陳奕迅的那首歌,如果你是Eason的粉絲,請別往下讀。
閒雜人等都離場了嗎?好,我們繼續。
2018減10,是2008,那年的二月與三月,宛如地磁逆轉似的,一些過去大家覺得不太可能來台灣的樂團,開始絡繹不絕地、前赴後繼地出現,天空爆炸的前腳才走,崩世光景的後腳馬上又到了,兩者相差不到二十天。
會讀這本雜誌的人,應該不需要在這裡介紹誰是天空爆炸和崩世光景吧?我還是雞婆一下好了,前者的英文團名叫Explosions In The Sky,後者則是Broken Social Scene。
兩場演出都是小白兔主辦的,而兩團的專輯,在台灣也是由小白兔代理,這篇憶往的文章刊登在捲土重來的《小白兔通訊》,我感覺沒有比這更適合的發表地點。猶記得2008年初PTT的小白兔板接連公布兩場演出的訊息時,網友無不回應道:
這真是太神奇了!可以滿足我們下一個願望嗎?!
英文裡有一句話叫「Give credit where credit is due」,我寫這篇文章,不可能不提起(或是想起)我當時的女友,她是彼時小白兔唱片行的店長,我每天看著她回家後仍工作到很晚,雙眼盯著筆電,和兩團的經紀人聯絡這個、安排那個,就怕過程中有什麼環節沒搞對。實際上我並沒有幫到什麼忙,但確實是用很近的距離直擊了兩場至今依然清晰的夢。
那當然是夢,不會是別的。晚上,我們從市區搭上預先訂妥的小巴士,到桃園機場的入境大廳等待幾個手提樂器、背著大背包的搖滾漢子;帶他們上車後,在車上聽他們用豪邁的語言喜孜孜地點評著映入眼簾的一景一物:台灣高速公路兩側特有的特別醜陋的T霸、小巴上的螢光燈泡和卡拉OK、台北街頭衝鋒陷陣的摩托車隊。
進城後,帶他們到同一家旅館check-in,再帶他們到旅館附近不同的餐廳用晚餐 — 金牌啤酒加冰塊、筷子要怎麼用呢?你們時差調好了嗎?請問國語的「謝謝」要怎麼說?
從餐廳散步回旅館,途中遇見幾個眼尖的樂迷(天啊!是朱凱文耶!),在大廳向他們say goodbye,約好明天去The Wall試音的時間。午夜時分,我騎著那輛至今仍在騎的橘色機車載她回我們的公寓,我倆會在心裡回溯著從機場開始發生的種種,一邊期待著明天和他們相見。
睡前會有一個扎實的念頭滑入我的腦海:Explosions In The Sky(或Broken Social Scene)那一夥人此刻就住在離我們騎車只要十分鐘的地方,明天醒來我們又可以很快地見到他們了。照例,臥房裡的睡前音樂是那首〈First Breath After Coma〉,而起床音樂又是〈It’s All Gonna Break〉。
2008,極有可能是我認真做一個搖滾青年的最後一年,當時那樣純真、義無反顧地在乎一個搖滾樂隊的心態,我後來是沒有辦法再重製了。兩團離開台北的清晨,我們到旅館門口送他們上小巴,騎回家的途中,我們都會捨不得地哭。
有的時刻,你內心知道那就是「最後一次」了,最後一次看見誰,最後一次一起和誰做了什麼事,最後一次說再見。
天空爆炸和崩世光景後來又各自來過台灣一次,我都沒有再去看了,為什麼呢?原因我也說不清楚。我當然也沒有再去接機、送機、和他們打撞球、逛師大夜市、吃熱炒、到路邊買咖啡、聚在路燈下抽菸,或在The Wall裡被兇兇的蚊子叮。
有些時刻,停在某處也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往未來延伸。人生本來就是一個loop,我們的生活經驗並不是線性的,時間、感情、輕重、緩急、哪一張專輯在哪一張專輯之前、哪一場演出又在哪一場演出之後。
Thom Yorke說不定今夜仍在基隆路的郵筒前像個流浪漢一樣漫步著呢。
一年、十年、一百年,愛上、解離、又愛上,世間沒有一件事是線性的,it’s all gonna break.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sA_t9cty-I
雜誌翻拍 by 李盈霞 Sia Sia Lee
#小白兔通訊 #天空爆炸 #崩世光景
海 國 樂器 ptt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禁獵童話I:魔法吹笛手」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 海德薇
內容簡介:
魔笛手銀笛、金銀斧頭、睡美人紡錘、白雪公主魔鏡、糖果屋尋人石、美人魚匕首、傑克與豌豆的魔豆──世界知名童話的繼承者七大法器齊集,賭上生命與尊嚴的戰爭華麗開打!
◆當《哈利波特》、美劇《童話小鎮Once Upon A Time》碰撞迪士尼電影激盪出的華麗幻想曲!
◆時報小說賞佳作獎修訂改寫.21世紀奇幻童話小說三部曲磅礡問世!
◆輕小說作家/角川輕小說大賞得主值言、作家/《血族育妻條約》作者花鈴、PTT奇幻文學版版主Hjordis 、Novel小說.粉絲團版主Mr.V、前路透社記者/台大新聞研究所兼任講師劉育敏各界強力推薦!
十六歲的美國少女阿娣麗娜出身自音樂世家,母親是名樂團內的長笛演奏家,耳濡目染之下她也精通笛類樂器。在一次隨團踏入台灣的《歌劇魅影》巡迴演出,阿娣麗娜竟在後台遭遇神秘人襲擊,此時,唯一的阿姨又遭到獵殺女巫的殘酷方式處死,母親卻不願報警,彷彿在隱瞞什麼大事,這件事又和阿娣麗娜父親的謎樣死亡有關……
爾後,阿娣麗娜意外發現母親珍愛的祖傳銀笛竟有將樂曲意境化作現實的魔力,並得知家族代代相傳的秘密:身為女巫的後裔,長年被勢力龐大的教廷追捕,進行數世紀的鬥爭。眼見母親逐漸步入當代教廷的陷阱裡,阿娣麗娜說服俊美但冷漠的青梅竹馬尼可拉斯與她一起飛往墨西哥援救,向教廷再次宣戰、為獵殺名單上的七個童話家族挺身而出。而她們唯一能夠倚仗的,正是來自童話傳承,具備特殊魔力和戰鬥力的強大「法器」!
魔笛裡「吹笛人」的後代、和「金斧頭、銀斧頭、鐵斧頭」的傳人,能否搶在夥伴們被一一處死之前,成功集結其他各具本事的「童話繼承者」們,逆轉戰局呢?然而,她們卻不知道,這只是這場悲壯戰爭漫長的起始、虛偽的表象……!另一方面,與尼可拉斯共歷患難的阿娣麗娜,又該如何面對心中那份悄悄萌芽的青澀戀情呢?
作者簡介:海德薇
畢業於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在行銷廣告領域打滾十餘年,曾任媒體採購、廣告文案與產品經理人。基於對創意和文學的熱愛,榮獲2014年舉辦的時報小說賞佳作,亦分別於2014、2015及2016年入圍信誼幼兒文學獎文字創作組。
筆名「海德薇」取材自哈利波特的貓頭鷹Hedwig,作者深深著迷於奇幻小說和魔法世界,身體力行研習起水晶能量,並完成超世紀療癒系統(Trans-Era Healing System)修業,取得高階療癒師資格,甚至擁有自己專屬的魔杖。
現在持續天馬行空做白日夢、以及孜孜不倦耕耘文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