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百科】幾可亂真的椰菜花飯
#缺乏飽肚感很快便肚餓
#星期四食材
椰菜花當飯食減肥?
最近流行吃「椰菜花飯」,有說能減肥,減少吸收澱粉質,更為健康。做法是將椰菜花切或刨至飯粒大小,然後炒熟或蒸熟,煮成如炒飯的菜式。中醫角度來看,椰菜花性平,有消食健胃的作用。
如果想一試椰菜花飯這種食法,建議比例為2/3椰菜花碎,1/3白飯,這樣就會是一餐能湊米氣的均衡一餐了。
椰菜花 — 性平,生津止渴、消食健胃的功效,適合消化不良、口乾咽燥、大便燥結人士食用。
椰菜花「炒飯」
材料:椰菜花1個(切成茸)、隔夜飯1碗、洋蔥半個(切粒)、薑茸1湯匙、 蔥頭茸2湯匙、蒜茸半湯匙、魚露2-3湯匙
做法:
1. 隔夜飯除外,先將材料洗淨,椰菜花切成茸,洋蔥去衣切細粒。
2. 鍋先以中火加熱,再落油,放入洋蔥炒香備用。鍋內加油,落薑茸、蔥頭茸、蒜茸炒香,加入飯,炒至飯粒鬆散,最後下椰菜花茸,多炒3-4分鐘左右至軟身,加入魚露調味即可。
Replace rice with cauliflower for your diet?
Cauliflower rice has been quite popular lately, some people say it is good for weight loss as you eat less carbohydrates, making it healthier. You make it by cutting up cauliflower to size of rice and you either stir fry or steam it to be a rice-like dish. From Chinese medicine perspective, cauliflower is mild in nature, and can aid digestion and strengthen the stomach.
If you want to try cauliflower rice, try to use 2/3 portion of cauliflower bits and 1/3 white rice so you still have a balanced meal with rice.
Cauliflower- mild in nature, promotes fluid production and relieves thirst, aid digestion and strengthens the stomach. Suitable for indigestion, dry mouth and throat, dry stool.
Cauliflower ‘Fried Rice’
Ingredients: 1 cauliflower (cut up into bits), 1 bowl of overnight rice, half an onion (diced), 1 tablespoon minced ginger, 2 tablespoon minced spring onion, ½ tablespoon minced garlic, 2-3 tablespoon of fish sauce.
Preparation:
1. Aside from the overnight rice, rince all ingredients, dice up cauliflower, peel onion and dice up.
2. Heat up wok over medium heat, add in oil and stir fry onion until fragrant. Add oil to wok, add in ginger, spring onion, garlic, then rice and stir fry until rice is separated into pieces, and add cauliflower last. Stir fry for 3-4 minutes until soft, add in fish sauce for seasoning.
#男 #女 #我胖了 #減肥
消化不良大便鬆散 在 混合性。腹瀉型與便秘型的腸躁症病患比例應該差不多 的推薦與評價
大致的症狀是腹部腫脹與腸子脹氣,還有消化不良與不同程度與反覆的腹瀉。 ... 一、腹瀉型:排便的頻率經常大於每日3次,大便的型態常為鬆散狀或水瀉狀。 ... <看更多>
消化不良大便鬆散 在 大便不成形~可要小心了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消化不良 。當腸胃消化功能出現紊亂,出現了消化不良的情況,此時也會出現大便不成形的癥狀,此時排泄物中可能還會夾雜著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 ... <看更多>
消化不良大便鬆散 在 Re: [討論] 易便秘的體質,有推薦的酵素嗎? - 看板FITNESS 的推薦與評價
原文吃光光v( ̄︶ ̄)y
以下文章是轉貼來自「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肝膽腸胃科醫師張國寬」
他接受記者採訪的一篇專欄「便便看健康》顏色、形狀 見端倪 --張國寬訪問專欄」
【記者沈尚良/專題報導】
這裡強調身體如有不適,還是請咨詢專業醫師,按照醫師法,
除了醫師以外,任何人不得擅自執行醫療業務,會被關的喔!!!(屬於刑法的部份)
===============================我是分隔線<( ̄︶ ̄)>======================
上完廁所,很多人急著沖水走人,不願面對自己排泄出來的廢棄物;其實,如果能多留意
一下糞便,也許能因此發現自己身上出了什麼問題。台南市立醫院副院長、肝膽胃腸科醫
師張國寬表示,從大便的顏色、形狀,可以觀察出一些疾病的端倪,配合大便的頻率,尋
求胃腸科醫師協助診斷出問題所在。
張國寬表示,正常成年人的大便為黃褐色,屬較淺的顏色,形狀為稍軟的條形,1天的糞
便量大約200公克,如廁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算正常。他說,即使糞便都如上所述「
正常」,並不代表就沒有問題;而一旦有變化,必要時應求醫。
解紅便 可能痔瘡、肛裂
當糞便的顏色發生改變,不可等閒視之。顏色不同,深淺不一,各有不同的解讀;如果是
紅色,即可能有出血現象,顏色越鮮紅,代表出血點越接近肛門口,像是痔瘡、肛裂、瘜
肉、腫瘤等,唯一的例外是上消化道大量出血,也會造成鮮紅的糞便,此已屬於急症。不
過,張國寬表示,吃大量番茄、甜菜,也會有類似的「效果」。
如果是硬便帶有血絲,可能是肛裂或痔瘡造成;若是下痢帶血絲,則可能細菌性痢疾所致
。
顏色烏黑,也許是腸胃道出血造成,尤其是上消化道,但為何不是紅色而是黑色?張國寬
解釋說,那是因血紅素經腸道細菌作用而改變顏色。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是「瀝青便」,
表面有油油亮亮的黏稠感,沖水還可見水泛紅,有可能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
腫瘤等出血所致。另外,喜歡吃米血、豬血、豬血糕的人也會發現有黑便,吃大量紅肉類
也會;藥物也可能影響,像是鐵劑、鉍鹽等。
成人若解綠色糞便,可能與吃大量青菜有關;如果是墨綠色,乍看之下如同黑便,則可能
是消化不良或腸炎造成,尤其是軟便或是稀便時,這類患者在門診經常可見。
張國寬說,如果是灰便或灰白便,多與肝膽系統有關,因為膽道阻塞,膽汁無法排到腸道
裡,沒有膽汁的染色,原本應為黃褐色的糞便就會呈現灰灰白白的,像膽道結石阻塞、肝
炎合併黃疸等。
至於在外形上,如果是便祕,因為糞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過久,水份被再吸收,會產生像羊
糞便一樣、外形一顆顆的。
張國寬說,便便太硬不好,太軟當然也不妙。像是水便,跟腸炎有關;黏液便則是在糞便
外出現黏液狀,可能與腸躁症、消化不良或腸炎有關。還有一種鬆軟便,在馬桶中會浮在
水面,且很容易散開,那是因為含水份較多、結構比較鬆散,也算是一種腹瀉,與腸躁症
、消化不良有關。
比較特別的還有一種脂肪便,好像吃了大量油脂一樣,有點油油的,這種是屬於慢性胰臟
炎患者的症狀,因對脂肪消化不良所致,不過臨床上比較少見。
便便細 可能腫瘤、腸躁症
至於糞便變細,通常意喻肛門、直腸有病灶,也許長了腫瘤,阻礙大腸直腸管徑,使空間
變小了,所以排出的糞便就變細了。不過張國寬表示,腸躁症患者也會有類似情形,必須
做鑑別診斷。
張國寬表示,病患的感覺也可以作為參考,像有的人解便時有裡急後重的感覺,好像解不
乾淨,可能與腫瘤、腸躁症、腸炎等有關。
但是,他也指出,不是沒有症狀就保證沒問題,像右側結腸腫瘤,並不會對糞便顏色、外
形及解便的頻率造成影響,無法以肉眼觀察出來。所以大便潛血反應檢查很重要,這也是
為何上年紀的人要做例行性篩檢的原因。
========================轉載文章結束感謝看倌耐心看完<(_ _)>===================
1.從以上內容可以得知,我們可以從便便的顏色來了解身體的健康情況,這點完全沒問題
2.大便的頻率每天3次~每週三次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當然這點大家都十分有爭議,
有人認為沒有實體書籍之類的文章可供證明人每天必須如此,之前我看過一本書,
它的名字叫做「大便書:邁向優質便便的幸福生活 你不可錯過的便便大學問」
這是一本漫畫書,作者是日本人,名字叫藤田紘一郎,他在書裡面也有提到大便頻率,
從早期二次大戰時期(有點忘記他說哪次大戰了( ̄▽ ̄#)﹏﹏),日本人平均一天2次
,到現在這些年飲食的精緻化,平均一天1次~兩天1次,所以大致上是如此,
我個人覺得其實大便頻率沒什麼好討論的,一般而言醫生可能在住院病患超過3天沒大
便就會注意有無治療的必要(若有誤請指正,小弟非醬料,純粹從臨床觀察護理師工作
內容得知),但是說真的,我認識一位藥師學長,他說有些人吃藥吃到後面,那些幫助
大便的特效藥可能劑量都會吃到兩倍才有效(不當減肥+不當飲食+長期用藥造成),
所以真的不要亂吃藥呀!!!!!(」°□°)」
以下是不負責任分析,身體不適,再次重申,請找醫師!!!
(請別害我因為醫師法而被抓去關喔!!!╮(° □。)╯)
看完原po的情況,個人觀點是油脂攝取不足,不過飲食方面原po似乎試過很多種方法,
試問原po是否曾經長期服用優酪乳等含益生菌的產品,若是有,個人猜測可能益生菌已
經抑制了原po大腸的正常菌叢生長(大腸裡是有菌的!),因為細菌的生長是需要空間的,
當你體內空間已經飽和了,你又另外給他硬塞,結果可想而知,原來的細菌一定會受到
擠壓,也就是說被抑制了,而後期可能又都沒有再繼續飲用優酪乳,所以突然之間多了
空間出來,可是原本存在的民族已經飽受摧殘,他要復興部落,絕對不是一天兩天就可
以做到的,看看人類就知道╮(′~‵〞)╭
與其一直在找其他的飲食方法,或許試著就診一次或許會來得更有效,畢竟原po這樣做
是否會錯失了最佳治療時間,我不知道,我知道原po已經有找過中醫師了,
或許真的有醫師那麼神,單純只靠病人主述說試了哪些哪些方法......BalaBala....
畢竟中醫師有些真的很神,我不是要做challenge,只是是否改成看一次西醫,做一次檢
查會比較好呢?
當然我知道大腸鏡那些侵入性檢查真的很不舒糊就是了,
可是現在是健康比較重要吧(._.?)
最後第三次強調身體不適,應該就醫,而不是害怕就醫,
大家都很熱心推薦屬於自己的小祕訣,
不過身體是屬於自己的,不是屬於大家的,
醫師都已經無法垂簾聽診了(或許現在還有醫師能做到<( ̄︶ ̄)>),
每個人的小祕訣,未必對每個人都試用,
這篇文章純粹是有感而發,因為最近接到一個訊息,自己身邊的一個同學,
最近胃癌去世了,從檢查出來到去世,中間只有短短八個月,
我很錯愕,身為醫療人員,自己身體出了問題都還反應不過來,
我真的很感慨,
我一直以來都會對身邊的人說:「身體有不適真的請去找醫師,不要拖!」
因為你不會知道自己身體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我這樣講不是為了嚇原po的,希望原po知道( ′-`)y-~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69.21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