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在”美國聖地牙哥港,兩棲攻擊艦之毀滅性大火”中可以學到些甚麼教訓?
7月12日泊靠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海軍基地船塢中待修之兩棲攻擊艦”邦霍姆理查”( amphibious assault ship Bonhomme Richard’)發生火災,一場小型的火災因為一連串的巧合(又是”起司理論”)連燒三天後,很可能是修繕費太貴,最終可能導致報廢.
以上視頻是一位曾任船上水手,並任職消防員20多年,現任大學歷史教授的剪輯大火現場的實況而有的一些感慨,用來測試英語托福,船員滅火,危機處理的教材,再好不過.實務上亦有助於台灣各港口船舶消防之預警與檢討.
由旁白中,我們可以知道:
(1) 火災之指揮中心竟然是來自2000公里之外的???(可能是國防部緊急指揮中心之類的機構吧?)
(2) 岸上消防隊蜂擁而至,但是來到碼頭邊之後,鏡頭上卻是悠哉悠哉,不慌不忙的”大國風範”
(3) 第一天,由煙的情況看來應屬2-3級的微風,火原也限在局部的小區域之中.(消防的黃金時間)
(4) 由救火人員的制服顏色,可看出隸屬不同的單位(船員與消防員)
(5) 起火的兩棲攻擊艦,旁邊還泊靠了兩艘導彈護衛艦
美軍之裝備,演練,管理體系(ISM,HSE,危機管理,損害管制…)應該都是一時之選,然而真正緊急情況來臨時卻只見手忙腳亂.只希望萬一這種情況發生在台灣之軍港,商港時,我們可以借鏡而有更精簡有效的消防表現.
(a) 靠港船(艦)的指揮體系,應以現場指揮官(船/艦長)為主,其餘國防部,消防局都應該是”二線支援”的性質;只有當現場火勢幾近失控時,才由二線介入.之所以以一線的現場指揮為主,就是可以集中在災源之核心,直指源頭.就這點來看,沒有比船長/艦長更能了解現場情勢,更何況這也是他們的責任所在.
(b) 救火救災,基本上就是與時間賽跑的競賽,因此第一線救災人員應以船長帶領船員或消防員為主,因為不論是火源位置,通道形勢,既有的滅火管路系統,閥門,水密門,工具之位置船員都比消防員要熟悉,精準.別忘了每一條船的艙區依SOLAS規定都設有”合規”的系統由內而外的滅火,利用既有裝置,就是以簡治繁.這就是在登船口附近都要備有”萬用消防接頭”(以便在船上泵完全失效的情況下,從岸上或從其他船舶獲得用於船上消防的連接)及消防管線圖.
(c) 船上的指揮中心:駕駛台(可綜觀全局,操控中心,對外聯絡,或以手持式對講機對內聯絡)機艙(供應一切動力之開與關);梯口
2005.6.29下午,一艘9800噸皇家太平洋客輪,六月廿二日駛入高雄港54號碼頭維修,廿九日中午疑因維修不慎引發火警,在第三層機艙冒煙,高雄港消防隊由隊長陳義豐率8輛消防車前往灌救,因船艙溫度太高,消防人員難以進入,只能以水注降溫並派員輪流進入灌救,以致一直在悶燒一直到清晨四點多,原本停泊水深11米岸際的客輪,左弦船身翻至海底,呈現90度斜躺坐底狀態,往後的半年”翻肚”的奇觀一直是高雄港的奇景.據專家推測,岸上消防車火力全開的灌水可能是”翻船”的原因之一,一場因菸蒂亂丟引發的小火,最後以”翻船”結尾,港區的教訓,一次就夠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
消防管線 規定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核四廠內淹水實際畫面曝光 民眾質疑核四安全誰相信?(05/06/2013 自由時報)
當我們在選購汽車時,請問事故車你會買單嗎?那泡水車你會買單嗎?
核四建廠過程風波不斷、事故頻傳,稍微幫大家回顧一下這則2013年時候的新聞報導.....
核四淹水場景 本報(自由時報)透過管道取得
核四廠近年曾數度淹水,媒體也有多次報導,近期核四存廢議題再度發酵,本報透過管道取得數張圖片,呈現核四廠房先前數度淹水場景,資料提供者希望藉此讓民眾評斷,台灣是否需要這樣的核電廠?
原能會:曾開立四級違規 已結案
針對此事,台電發言人李鴻洲昨坦言,核四廠確實在前年有發生過淹水情形,當初也依規定呈報原能會,在原能會網站上應該都有備案紀錄。
原能會副主委周源卿則說,核四廠每一項缺失都必須檢討改正,直到確定無安全顧慮才會結案。核四廠遇重大事件影響品質時,未及時判定問題的原因並予改正,原本應開立五級違規,但考量淹水案件一再發生,因此酌予提升違規等級,於去年七月開立四級違規。該淹水違規已經結案,不致對後續造成影響,也希望核四廠不要再有失誤。
環團質疑台電隱瞞 連原能會都騙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秘書長崔愫欣則表示,台電隱瞞許多事情,對外公布的資訊都只是他願意讓外界知道的資訊,而且還存在許多假象;地方都在說核四包商借人頭領工錢,不知為何檢調不查。而原能會人力不足是事實,如果連這些淹水照片,原能會都沒有,或是不知道淹到此種程度,就必須承認確實無法掌握核四廠狀況,核四安全根本無法獲得保證。
對於台電處置核四的作法與心態,台電內部也有不少質疑,本報透過相關管道取得這些淹水圖片,拍攝時間都是民國一百年,分別是當年八月與十月。八月間發生一號機淹水,十月則是泵室外圍道路淹水。其中泵室外圍道路淹水時,值班人員起初還判斷是消防管線出狀況,水量湧入最多時還一度將人孔蓋噴開,直到巡視員回報水是「鹹的」,才確認是海水淹入。
台電:已依規定呈報 並檢討改善
相關人士批評,台電每次遇狀況總是想辦法遮掩,非不得已絕不公開,即使公開也是選擇性說明,不但讓外界霧裡看花,連台電內部都看不下去,才會有照片被轉載流出,他並質疑,每次發生事件後,好像看不到有人被追究責任或懲處?
李鴻洲則表示,發生過的事實及錯誤,台電不會去否認或掩蓋,也會據實呈報經濟部、原能會等相關機關,並針對為何發生缺失進行檢討及具體改善,以避免錯誤再度發生。
★ 圖片一:核四廠房先前數度淹水,引發安全質疑,圖為2011年10月淹水場景,事後證實為海水湧入 自由時報記者翻攝。
★ 圖片二:核四廠房先前數度淹水,引發安全質疑,圖為一號機周遭在2011年8月淹水畫面,左側為漂浮水面上的白色水桶 自由時報記者翻攝。
完整內容請見:
http://m.ltn.com.tw/news/focus/paper/676644
♡
消防管線 規定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事實上,近年光是外界已知道的核四淹水事件,就超過五件以上,因此台電用「這是個案」、「已改善已結案」 來推托的說辭,就更不可饒恕了。
如果去細究每次淹水的原因,就會發現都是好幾道關卡同時失靈所造成的。而如此高頻率的淹水,代表的更是十多年來核四爛進根裡的施工文化和品質,以及近乎崩潰的品保制度,這那裡是個案呢?
如果我們再去看現在經濟部正在進行的「安檢」,就會發現現在這個「安檢」根本無法系統性的篩驗出這些導致淹水或是設備硬體事故的原因。所以,這種的「安檢」究竟可以保證什麼?
「對於台電處置核四的作法與心態,台電內部也有不少質疑,本報透過相關管道取得這些淹水圖片,拍攝時間都是民國一百年,分別是當年八月與十月。八月間發生一號機淹水,十月則是泵室外圍道路淹水。其中泵室外圍道路淹水時,值班人員起初還判斷是消防管線出狀況,水量湧入最多時還一度將人孔蓋噴開,直到巡視員回報水是「鹹的」,才確認是海水淹入。
台電:已依規定呈報 並檢討改善
相關人士批評,台電每次遇狀況總是想辦法遮掩,非不得已絕不公開,即使公開也是選擇性說明,不但讓外界霧裡看花,連台電內部都看不下去,才會有照片被轉載流出,他並質疑,每次發生事件後,好像看不到有人被追究責任或懲處?」
消防管線 規定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上星期來台訪問時指出、大陸企業對台灣投資的金額和規模很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開放的項目還不夠多。而經濟部今天公布了第二波、陸資來台投資的項目、新增42項,其中也包括的面板、封測和半導體。
拿出表格、親自說明,經濟部長施顏祥2號公布第二波陸資來台投資項目,製造業25項、服務業8項、公共建設有9項,比外傳的30項還要多,尤其是電子產業,更強調兩岸產業的互補。
經濟部指出,包括電子業的半導體、封測、面板,以及一般工具機,對陸資最高持股規定百分之10到20、兩岸合資最高50%的上限,公共建設開放民用航空站維修項目,軍民合用機場並不開放,確保掌握關鍵技術以及台資的控制能力。
對於陸資來台投資項目擴大到面板、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學者認為對大陸企業有吸引力,台灣更可以充份利用大陸的市場,提升產業競爭力
經濟部強調,行政院已經核定通過,下周開始收件,每件投資案審查時間最快四個月,預估能夠再提升陸資對台灣投資的金額,經濟部也會在第二階段開放項目上路之後,繼續檢討下一波的開放名單。
記者黃亦如張國樑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