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拌麻辣佛手瓜 - 鮮香爽脆,解膩桌邊小菜~
詳細食譜及做法請參考以下聯結 :
https://caroleasylife.blogspot.com/2021/03/blog-post.htm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Our Little Pantr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涼拌雲耳 #金針菇拌唐芹 #合掌瓜拌小蕃茄 今次試做的涼拌菜,醬汁由中式→日式→越式,希望運用不同的醬汁使口味多樣化,使食材的原味襯托出來,最開心是找到作合掌瓜涼拌,認識到它生食原來很清新爽脆,而且營養豐富,大家也來試試~ 涼拌雲耳 材料 : 雲耳(黑木耳) 30克 / 蒜蓉半茶匙 醬汁: ...
涼拌 佛手瓜 做法 在 媳婦仔のPoo Poo 家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負責任之食療~涼拌佛手瓜
這食譜是一位阿姨教我的
由於不是很熟,加上當天我有點睏,她劈裡啪啦一直說,更是催眠!我有聽,但是沒入心,重點是,我忘記對什麼症狀有效啦!
她說她一位巴西朋友,必須每天喝佛手瓜榨汁生飲,非常痛苦難喝,所以她教巴西朋友用涼拌的,結果病痊癒了!而且在家裡也種一棵,因為他需要每天吃!
我忘記是「糖尿病」「高血壓」etc...
反正他病情穩定,而且連醫生也很驚訝
重點我想說,<涼拌佛手瓜>超好吃😍😍
做法:
切絲→撒鹽巴,稍微搓一下,靜放30分鐘
2. 清水把鹽巴沖洗掉,然後把水分風乾,(如果量不多,當天吃完,有水分也沒關係,主要怕發霉)
3. 加上醋、糖、少量鹽巴(不加也可)調味
4. 重點一定要放麻油和姜末
5. 個人非常愛烏醋,所以我有加
6. 吃辣可放辣椒,我是另外加柚子辣椒粉(日本朋友送,超好吃)
7. 醃製約2-3小時就可以吃了~越久越入味~(記得放冰箱)
♡♡♡我放很多麻油和薑末,因為我愛!
我再說一次,真的很好吃!因為好吃,所以還是想嘮叨一下!
怕身體太寒,過17點不吃瓜類就沒問題
喜歡就動手做,超級簡單!
想要當食療的,不妨試看看!
#涼拌佛手瓜
#不負責任之食療食譜
涼拌 佛手瓜 做法 在 洪震宇的田野思考與觀察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去甲仙小旅行的安棋,又參加水牛書局的客家與原味餐桌的體驗,這次做了很詳盡的飲食人類學課堂筆記。
她吃的認真,怎麼筆記也做這麼認真呢?
同學們請掌聲鼓勵!
誠品風格講堂第52期課程來到第6堂課,這堂課上課地點從敦南誠品視聽室拉到松菸誠品The First餐廳,題目談的是「風土、餐桌、小旅行-飲食人類學的叩問與實踐」。除了洪震宇老師精彩的故事分享外,還有特製餐點與佐餐的酒可以自由搭配,透過親身體驗讓飲食人類學與我們更貼近。
乍聽之下「飲食人類學」似乎很艱澀,但在洪震宇老師的詮釋下,「飲食人類學」其實是由風土、餐桌、小旅行組合而成的。風土的法文是Terroir,意指天、地、人三者相合才得以成就一個地方的特產,像今晚在松菸誠品The First的晚餐就是以法式精神為基調,轉換在地食材為新的料理;餐桌指的則是一起吃飯的場域;透過從習慣的地方移動到不習慣的地方,去了解各個地方的差異,移動過程就是小旅行的核心。
時間地圖創造不同意義
若要了解各個文化的紋路,可從時間與空間來了解其脈絡,時間與空間影響了生活於其中的人們,創造出不同意義,進而形成當地的風土。一如《時間地圖》這本書中說的,了解一個民族,就是了解一個民族看待時間的價值。以台灣為例,城市與農村的時間觀就不同,東部與西部的時間觀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時間觀更是有差異,像在東部問路常會碰到當地人跟你說那個地方很近,但實際過去才發現其實很遠,這就是不同地方的人用不同方式看待時間 。
時間與空間造就出相異的飲食方式,而飲食方式則與國家命運息息相關,近來爆發的食安問題有必要拉高至國安等級來處理。飲食人類學家Marvin Harris著有《什麼都能吃:令人驚異的飲食文化(Good to eat)》,他認為在滋養集體心智之前,需要先餵飽集體的腸胃,他延伸人類學家李維史陀(Lévi-Strauss)的看法,他認為有些食物是適於食用的(good to eat),有些食物是適於思索的(good to think),所以用食物可以追溯人的生活習慣。現今在全球資本化的浪潮影響下,適於食用的食物,變成適於銷售的東西(good to sell),像是近期發生的食安問題,就是消費者、農夫、企業與政府四方利益相衝突下的結果,因為在CP值才是王道的思維底下,人們已經忽略認識食物的重要性。
找回失去的脈絡與改變的可能
要解決這樣的問題,唯有找回失去的脈絡,才能找到改變的可能。以梅子為例,在高雄的那瑪夏南沙魯部落,這裡是僅次於小林村在八八風災時受災最嚴重的部落之一,這裡的族人災後重回部落為了維生種起梅子,每年的三四月份就是梅子收成的季節,但布農族是吃肉的,所以他們就以梅醬來沾肉,而六龜則是以烤過桂竹筍來沾梅醬,甲仙的吃法更為細緻是用梅汁淋在蔬菜上,甚至發展出梅子烤雞,用梅樹的木材燻梅子,同樣這三個地方的梅子都是透過移民到當地的人帶進來的,但卻發展出不同的飲食方式。
當天晚上的菜單也以這樣的精神來設計,提供的餐點有:焗烤silaw襯鮮菇、醬筍鱈魚可樂餅佐黑蒜美奶滋、煙燻鴨肉佛手瓜鹹派、涼拌佛手瓜,甜點則是紅棗石花凍襯紫米黑糖醬汁。silaw是阿美族人稱的生的醃豬肉,當天因為醃的時間無法配合,所以改用阿美族醃的鹹豬肉代替,但鹹香的豬肉配上鮮菇再用焗烤配青醬的做法,配上麵包還是令人為之驚豔。最特別的是可樂餅中的餡料用醬筍取代,醬筍是北部客家人必備醃菜之一(南部客家人則是醬鳳梨),透過遷徙從北部傳到南部山區,高雄甲仙就是北部客家人移民的最後一站,在關山社區的嘉雲巷就曾品嚐過醬筍煎蛋的美味。醬筍一般來說用在燉菜較多,這次選擇用在可樂餅中作為餡料,搭配上發酵過的黑蒜,中和掉油炸的膩感,讓人想再多吃幾顆。
談到法式精神轉換當地食材入菜,就一定要提到池上的翔師傅,洪震宇老師說會認識他其實是當地人告訴他有個怪人很會做菜,他曾經是法式料理的師傅但跑來池上當農夫,後來到他家用餐品嚐過他的手藝後,就鼓勵他開餐廳與大家分享。正好11月初時曾到翔師傅家中用餐過,他認為自己開的不是餐廳而是家宴,他是以到朋友家用餐的心態在經營,所以用餐前一定要先預約,讓他可以準備食材。當餐點都出完後,他會出來和用餐的朋友們聊天,他分享他所種植的稻米品種是高雄一三九,透過白米飯、義大利燉飯、西班牙烤飯來呈現,他希望讓人知道只要掌握食材的特性,即可以輕鬆的轉換料理方式。高雄一三九是含澱粉量高的米種,有段時間流傳吃米會胖的說法,所以農改所改良米的品種將澱粉含量降低,但因為農夫吃澱粉含量低的米得吃很多碗飯才有飽足感,彎腰進行農事時很不舒服,因為農夫愛吃所以高雄一三九才被保留下來,雖然產量僅佔全國稻米總量的百分之二,主要種植於花東地區。因此,創造的來源得先從身體驗開始,接著瞭解脈絡,解釋其意義並解決痛點後,就可創造出新的意義。
ps 翔師傅的手藝太誘人,下課後隔壁同學馬上問我翔師傅的聯絡方式。
涼拌 佛手瓜 做法 在 Our Little Pantr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涼拌雲耳 #金針菇拌唐芹 #合掌瓜拌小蕃茄
今次試做的涼拌菜,醬汁由中式→日式→越式,希望運用不同的醬汁使口味多樣化,使食材的原味襯托出來,最開心是找到作合掌瓜涼拌,認識到它生食原來很清新爽脆,而且營養豐富,大家也來試試~
涼拌雲耳
材料 :
雲耳(黑木耳) 30克 / 蒜蓉半茶匙
醬汁: 陳醋(烏醋) 4湯匙 / 蒸魚豉油 1湯匙 / 蠔油1茶匙 / 辣豆瓣醬 半茶匙 / 麻油 2茶匙 / 糖2茶匙
做法:
(1) 雲耳浸30分鐘至1小時至發大,清洗乾淨後,倒入下了鹽的滾水中汆燙2-3分鐘撈起,浸入冰涼的食用水至涼,晾亁備用。
(2) 在大碗中將所有材料拌勻即可食用或雪凍食用更佳。
廚房筆記:
* 做好的陳醋雲耳可以放入食物盒入雪櫃2-3日內食完
* 陳醋汁主力是醋,找好的醋會使涼拌更好味,咸味的來源是豉油和蠔油,是輔助的角色所以不用下太多,蒜蓉也只是提升味道的層次,所以不要下太多搶了陳醋的味道,辣豆瓣醬如不吃辣也可以不加,糖是和酸味平衡,自行試味調較
* 醬汁比例都是大概,最重要是自行試味,再作調較
* 食時也可加些芝麻會更香
金針菇拌唐芹
材料 :
金針菇1札(建議用2札) / 唐芹連葉 幾條
醬汁: 日式醬油(如有柴魚醬油更好) 1湯匙 / 米醋 1湯匙 / 味醂 1湯匙 / 七味粉 隨意 / 糖和鹽各少許
做法:
(1) 將金針菇切去根部,清洗乾淨手撕成小棵,唐芹切段,分別將金針菇/唐芹/唐芹葉倒入下了鹽的滾水中汆燙2-3分鐘撈起,浸入冰涼的食用水至涼,晾亁備用。
(2) 在大碗中將所有材料拌勻即可食用或雪凍食用更佳。
廚房筆記:
* 做好的金針菇拌唐芹可以放入食物盒入雪櫃2-3日內食完
* 醬汁比例都是大概,最重要是自行試味,再作調較
* 也可以加一些麻油
* 好辣的可以可些新鮮辣椒切粒,也可以加辣椒油
合掌瓜拌小蕃茄
材料 :
合掌瓜 1個/ 小蕃茄7-8粒 / 蒜蓉2粒 / 小辣椒 2隻切碎 / 芫茜 隨意(可以不加)
醬汁: 檸檬汁 2½湯匙 / 魚露 1湯匙 / 糖1½ 湯匙 / 水1湯匙
做法:
(1) 合掌瓜切半去頭尾,再切去核,然後切片或切幼條,小蕃茄切半,將兩樣材料放入碗中攪拌
(2) 在碗中將所有醬汁材料,加蒜蓉和辣椒拌勻即可淋在合掌瓜和小蕃茄上攪勻即可食用。
廚房筆記:
* 建議即時食用,可以加些果仁碎如腰果和核桃會更香口
* 做出來的魚露汁是比較稠身的,可以更加掛在食材身上
* 不用小蕃茄可以用大蕃茄,攪拌是不怕壓扁,因為蕃茄汁和醬汁混在一起更好味
* 醬汁比例都是大概,最重要是自行試味,再作調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