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兒子有些煩躁,任何事情的口氣不是很好。
弄早餐給他,「啊~吃這個喔。」
要穿衣服的時候,「媽~只有這一件嗎?厚~這件很臭耶。」
提醒他某件事情,「算了,算了,算了。」一副很不耐煩的樣子。
準備帶安全帽時,「吼~爸,你戴過了是不是,把他給弄大了啦。」
我說:「喔,對啊,我昨天有戴。來,我來替你條緊。」正在調整安全帽的鬆緊時,我緩緩地對他說:「兒子,你就好好的跟我說就好了,語氣中不用帶著指責。」說完,也調整好了,起身出發。
—
在路上,我關心他:「兒子,你怎麼啦?還好嗎?怎麼感覺你一早的心情就不太好。」
「嗯!」他回。
「是因為今天要打疫苗嗎?」因為他平時很少會這樣,所以我猜測。
「對啊,我好緊張喔。」
「緊張什麼呢?」
「我會不會就這樣死了啊?」
「是喔,你這麼擔心啊?」
「爸,如果我因為打疫苗就死了,你拿得到錢嗎?」
「會不會有錢,這個我不知道,但是,如果你死了,任何錢都彌補不了。怎麼?是什麼原因會這麼問呢?」
「因為,如果我就這麼走了,超不值得的啊,至少要拿回一點東西吧!」
「哈哈,你的想法真有趣。反正,對爸爸而言,任何東西都無法取代你的。」我接著問:「感覺到你真的很擔憂,有需要試著深呼吸?」
「嗯,沒關係,要打疫苗之前再做吧。」
「好。打疫苗一定會擔心的,爸爸之前打AZ的時候,也跟你一樣。雖然擔心,但爸爸相信會沒事的。」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腿,也正到學校了。
—
放學了,全校的人都提早到校門口,準備回家。
「如何?打完疫苗了,現在的感覺怎麼樣啊?」兒子騎上了車子,我立刻關心他。
「還可以,沒什麼感覺。」兒子回。
「那就好。施打的時候,有很緊張嗎?」
「有啊,那個注射進去的感覺,心臟都快要跳出來了。」
「那麼,現在不安的感覺,有比較減少了嗎?」
「沒事啦!就看這幾天有沒有症狀囉。」
「太棒了。看你的心情比較放鬆,爸爸也放心了。」我再接著講:「不過,你有發現到,早上的時候,你的口氣不是很好喔。」
「有嗎?!」他似乎解除緊張後,全都給忘了。
我舉了一些例子後,他說「對耶,好像真的有。」
「兒子,爸爸能明白你是因為擔心跟不安,我跟媽媽都是可以理解的,並沒有責怪你,只是想要提醒你一下,心情再怎麼煩躁,跟任何人說話,還是要試著顧慮他人的感受喔, 知道嘛!」
「喔~好。」我們都對著彼此笑了一下。
—
很多人以為接納孩子就是不要管他,任他如此。其實不是,接納孩子的意思,是允許並接受孩子目前是如此的狀態,但是該教的依然要教。
在我的新書《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裡有提及,溝通是雙向的,親子溝通要一起提升,是要兩個人的共同進步。而孩子的進步,需要大人帶著溫和的方式點出來,並且告訴他,下一次可以怎麼講會更好。
孩子的心情不佳時,可以對話;心態放鬆了,日常對話;需要教養時,更要對話。
真的很妙,他的心情放鬆了,又恢復成以往的模樣了。😄😄😄
======
日常生活的深度對話,都在《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
博客來 http://bit.ly/S0500085-B
(親子教養類30日暢銷榜第一位)
momo https://bit.ly/3j49HOh
(親子教養類熱銷排名第二位)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83歲影帝60年功力,這絕對是影史最精彩的個人演出! 🏆看不懂劇情嗎?我們準備了10大Q&A讓你秒懂這部電影的厲害之處! 🏆原來有3個家?除了父親,還有母親與兒子?!到底誰是誰?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次要介紹的,是榮獲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改編劇本的《父親》(The Father)。故事敘...
深度對話意思 在 凱蒂英文 Learn English with Catt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全英文Podcast介紹與推薦
Podcast超級多,到底可以聽什麼?
我想利用Podcast學英文,我適合什麼?
凱蒂整理了一些全英文的Podcast,讓你可以在通勤時聆聽,或是做事時當作背景音,幫你訓練英文耳朵
分類總共有初級、中級、中高級以上
中級裡面再分為故事類、新聞類、其他
每一類/級我都有介紹2-3個Podcast頻道
讓你更容易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
在聽英文時,尤其是全英文的內容時,請一定要記得:
絕對不要因為聽不懂就糾結在那邊,聽不懂往下聽就好
選擇適合自己的程度去聽,在聽的時候,去抓你聽的懂的字,即使只有幾個單字也好,然後持續地聽,慢慢地就會進步了。
📌初級
🔹聽故事學英文
平均長度:長度差異大
1. 有雙語故事、雙語兒童新聞
2. 這次介紹中唯一有講中文的Podcast
3. Sandy老師的兒子常會出現在節目中,聲音相當可愛
🔹English Kids Story with Katrina
平均長度:8分鐘
1. 目前上面有伊索寓言、北歐神話,還有連載中的一個長篇故事
2. 整體語速慢,適合對英文聽力比較害怕者
3. 美國腔
📌中級:故事類
🔹By Kids, For Kids Story Time
平均長度:10分鐘
1. 有世界各地的童話、神話...等故事
2. 有它配背景音效,可以想成有聲版的戲劇,蠻有趣的
3. 腔調不一定,由世界各地不同的小孩來講故事
🔹Short Stories for Kids: The Magic Factory of Story Telling
平均長度:10分鐘
1. 上面的故事都是這個Podcast團隊所寫的,所以內容不太一定,有些會是聽眾投稿的故事
2. 講話很有情緒高低起伏,聽起來很吸引人
3. 不過講者聲音稍微比較尖一點,可以自己評估聽的是否習慣
4. 美國腔
🔹Chicken Soup of the Soul with Amy Newmark
平均長度:長度差異大,10-20分鐘
1. 由心靈雞湯的總編輯來講故事
2. 各種暖心小故事
3. 美國腔
📌中級:新聞類
🔹Up First
平均長度:14分鐘
1. 每天選3則新聞講給你聽
2. 由NPR製作的新聞節目,NPR是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
3. NPR也有網站,上面資源很多,之前也有介紹過哦
4. 美國腔
🔹CNN10
平均長度:10分鐘
1. 雖然沒更新了,但是集數還是很多
2. 這個Podcast有影片,所以如果搭配看的話像在看電視新聞XD
3. 美國腔
📌中級:其他
🔹6 Minutes English
平均長度:6分鐘
1. 很有名的英文學習廣播節目
2. 由兩個講者對話,就像在聽廣播
3. 一集有一個問題,讓聽眾去聽答案
4. 英國腔
🔹 Plain English
平均長度:24分鐘
1. 有各種主題的內容,論語言難度不會太難
2. 語速慢,講話清楚,但我個人覺得講話有點太慢跟平淡
3. 美國腔
🔹 TED Talks Daily (HD video)
平均長度:長度差異大,5-20分鐘
1. 內容多元,其實就是TED Talks
2. 有影片可以看,所以也可以當作TED Talks來看
3. 腔調不一定
📌中高級以上
中高級以上的意思是,這個節目主要母語人士在聽的,所以語言難度會因為主題而有落差,也會因為參與討論的講者不同而有所不同。另外是,這裡介紹的幾個節目,長度都算長,所以也需要對英文有較好的理解力,在聆聽上比較能夠聽得下去
🔹 Beautiful Stories From Anonymous People
平均長度:1小時5分鐘
1. 一集會接聽一通匿名電話
2. 主題各式各樣都有
3. 美國腔
🔹 Something You Should Know
平均長度:50分鐘
1. 各種冷知識討論與介紹
2. 像是為什麼人們會臉紅、氣象預報怎麼預測的,都蠻好玩的
3. 美國腔
🔹 The Real Story
平均長度:49分鐘
1. 由BBC製作的節目,一集節目深度討論一個議題
2. 會請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參與討論
3. 英國腔
#凱蒂英文 #podcast #podcast推薦 #podcast介紹 #英文podcast #聽力 #高中英文 #學測 #學測英文 #統測 #統測英文 #英檢 #多益 #托福 #雅思
😻追蹤IG:cattyenglish
🚀部落格:https://lihi1.cc/2DqcQ
🔥加入課程等待名單:https://lihi1.cc/uyEjs
深度對話意思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趁著中秋連假,我把《斯卡羅》追完了。
在整齣劇的結束,我可以好好的聊我對此劇的看法。當然,接下來內容會劇透,甚至是很大的劇透,所以不想被暴雷的,可以先行脫離。
不過我在不爆雷的情況下,先簡短的評論這部戲劇,那就是:「開始讓我滿懷期待,結束時讓我備感失落。」
至於為何會如此,那我要開始暴雷評論了,請大家做好心理準備呀。
.
.
.
.
.
.
按慣例,進入分隔線之前,在給不想被暴雷的朋友最後一次機會脫離喔。
.
.
.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斯卡羅的故事之所以讓我期待,是它的故事背景會帶到清領時期的台灣。這是個影視作品描述甚少的時代,所以對致力普及歷史的我來說,這在豈初就贏得我的肯定。
而看預告,透過羅妹號事件(也就是美國遇難船員在今日恆春一帶被當地原住民殺害),我們可以看到當時台灣錯縱複雜的族群問題,這當中牽扯了:閩南人(柴城)、客家人(保力)、平地原住民(社寮)、山地原住民(琅𤩝十八社)、外國人(美國)......這不僅是台灣在英法聯軍後,因開港通商政策會遇到的社會問題,直到現在,我國社會還是有眾多族群問題需要去處理以及彌合,所以這種古今相通並且對照的世界觀,也讓本劇一開始充滿了話題性。
本劇在場景還原上很用心,甚至還讓許多演員使用多種語言進行對話(例如等一下會重點提到的蝶妹,她身為翻譯,就在本劇中使用:客家、閩南、排灣、英語,進行對話)。
另外透過不同人群的不同立場,去切入當時本就複雜的環境,這種多元化的是腳是值得肯定,也會是非常有深度以及魅力的特色......本來應該是這樣啦。
好話說盡,接下來我就要說本劇給我最直接的感想了,那就是:敘事極度失敗!因為非常突兀以及不連貫!
其實在第一集上映時,就有很多人說:「怎麼場景一直切換來切換去?好破碎而且看不懂呀!」
我自己本身有歷史方面的專業,所以看第一集是不會有以上感覺,但是一部戲劇如果要讓人必須先有一定程度的先備知識才能入手,那觀影門檻就會提高,既然製作團隊是想讓人認識歷史,那以上的批評的確就會是種警訊。
但這還不是我覺得最嚴重的,本劇讓我傻眼及吐血的......是連最基本的台詞接續都很詭異呀!
像原住民首領─卓杞篤,遇到他妹妹跟漢人所生的原漢混血姪子─阿杰,當時兩人有這麼一段對話。
卓杞篤:「你有對母親的記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死了。」
卓杞篤:「難道沒有開心一點的回憶嗎?」
阿杰:「我媽媽得熱病的時候,被客家人用死貓死狗扔。」
坦白說,如果我是卓杞篤,我反應會是......衝去把阿杰爆打一頓!然後怒吼:「說!你是不是智障?叫你說開心的事,你跟我講死貓跟死狗!」
印象中是在同一周播放的內容,當時卓杞篤並不知道阿杰以及他的姊姊蝶妹,跟自己有親戚關係。結果卓杞篤逮住了私自入山的姊弟倆,之後開始跟他們對話。
對話到一半,卓杞篤突然說:「姪女,我怕別人會利用你......」
我看了當場傻眼,你不是不知道他們兩個漢你有親戚關係嗎?怎麼說著說著又知道了?當然我可以理解在你抓住他們的過程中,可能無意之間得知了真相......但你好歹演出來呀!
完全沒做任何交代,從上一場景雙方彼此敵視,到下一場景突然含情脈脈......超奇怪的好嗎!
說到蝶妹,我真心想批評這個腳色在本劇中的表現,就是永遠一臉苦瓜臉,然後講沒幾句就哭出來......好煩呀!
我當然知道你身世很慘,所以一開始的場景總是一副苦瓜臉,我覺得非常符合腳色氣質。但你12集下來,幾乎苦瓜臉,這就太沒情緒轉折了吧?
甚至很多場景,本該應該要很有衝擊力,但蝶妹依舊苦瓜臉,簡直莫名其妙!
例如第二集,蝶妹知道父親死了......一滴眼淚都沒流?一點傷心的意思都沒有?還是跟先前一樣的苦瓜臉?這是怎樣?這父女關係不是不合,簡直是疏離呀。
好,你說蝶妹跟父親感情不好(但戲劇中沒交代,別跟我說小說中有提到,觀眾沒有義務一定要讀完小說才去看小說改編影視作品)。那她跟母親很有情感連結吧?這是劇中有表現出來的。
結果蝶妹遇到當初驅逐得重病母親的仇人時,用槍抵住他,然後用超級一貫且虛弱的語氣說:「你害我母親,還我母親命來。」OMG......就這種平常且虛弱的語氣,真的是跟殺母仇人吶喊?你喊用力一點好不好?你在演戲ㄟ!多一點張力好嗎?
我之所以這樣一直噴蝶妹,不是對演員有意見,是覺得製作團隊在情緒安排上很有問題呀!情緒應該是要有落差,這樣更能有相互烘托的效果。
就好像最後一集,蝶妹少數出現有笑臉的場景......這不是很好嗎?蝶妹的笑,象徵她從族群衝突的矛盾感得到解放。而我相信,在劇中有很多時候的遭遇,蝶妹應該都是有情緒波動的。她遇到李仙得趕回來救她,應該會有詫異以及感激的喜悅;她遇到卓杞篤的斥責,應該會有委屈以及懷疑;她遇到保力的人,應該會充滿憤怒。
結果這當中就只有:苦瓜臉、哭、苦瓜臉、哭、苦瓜臉、哭......這兩種演藝方式做切換,我看的好膩以及好煩呀!導演怎麼沒有是著把演員的情緒給逼出來呢?還是你都只有重視演員是否有把各種語言的發音講對而已?
說到最後一集,我不得不提那超雷人的「風祭司回溯時間大法」!
好啦!我知道製作團隊應該是想表達:「族群間的全面衝突,最終沒有人會有好結果」,這可以跟史實中,原住民與渥國人達成和平協議做很好對照。
可你安排的超突兀的!尤其這部戲大部分時間給人是要走向嚴謹的歷史劇,結果鄰近結尾你給我來一個玄幻色彩情節?製作團隊是在耍人嗎?
如果說是要用假定的戰爭,作為一種場面氣勢浩大的高潮,那我覺得不但做的失敗而且大可不必,因為......這個結尾戰爭場面也沒做的很好。(不是說有幾枚爆炸,就叫場面浩大,你以為自己是麥可貝嗎?)
如果要跟我講經費不足,那又何苦一定要做這種吃力不討好,又超突兀的場景?還不如把這段的經費,和劇情中段有出現的美國軍隊攻打原住民做一個合併,把唯一的戰爭場面做到更好,好過兩種不怎麼樣的戰爭戲。
這樣看下來,我最想表達的是:本劇團隊連說故事都沒說好。
歷史劇,它的本質是戲劇,也就是說故事。考據、服裝物品還原,這些是配料,做的好有加分,但故事才是最重要的主菜,試問:一個配料精緻但主菜不及格的料理,這是一道好料理嗎?
也別跟我提「人家畢竟努力了」之類的話,正因我知道他們有努力,我更希望他們能達成自己訂下的目標,那就是:能賺錢。
這部戲在我國,還可以因為主場的感情因素給予支持,但這樣的品質,能夠外銷嗎?而外銷可是曹瑞原導演,自己訂下的目標,以目前的成果,我只能說:這樣的貨,真的很難拚外銷。
以一個喜愛歷史,並且我是真心支持歷史劇的觀眾(不然我幹嘛花時間看完12集,而且還花很多時間打這篇評論),我覺得,先說好一個故事才是吸引人的原動力。
像是雷利史考特的「神鬼戰士」,他有沒有魔改歷史?有呀!還改的很誇張。但人家故事清晰,而且起承轉合做的非常流暢且有力,即便不了解羅馬文化,都能被帶入到故事當中,然後透過美術場景以及其中的歷史元素,真正被那個時代以及故事吸引。
又比如日本電影「阿基米德大戰」,這部以大和號為主題的電影,全片只有開場有戰爭場面(但那一場卻又足夠吸引人了)後面都是利用情節讓人去帶入角色的心境變化,還有對戰爭的反思。
其實在斯卡羅最後的場景及橋段,非常有好萊塢電影的公式化表現,這當然有一些壞處,就是沒有特別深刻或特色,但大致上是個平穩且有做到位的結尾。
要說本劇的團隊完全沒參考其他戲劇的安排,那我是不相信的。(順帶一提,像是烏米娜公主訓練阿杰有關原住民的生活方式......天哪,我覺得根本是阿凡達情節的複製貼上,雖然也不是說不行啦,而且這麼做有成為後面情節的一些伏筆,但過程還是有點突兀到讓我笑出來。)
所以我期待日後我國還有歷史劇的機會,能夠在眾多前人的基礎上,一次次的優化及強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至於很多人會討論本片的一些政治立場,像是李仙得是否有被美化之類的。
我只能說:每個人本來就有每個人敘述的方式。
像我舉「司馬懿VS諸葛亮」,有些人會覺得諸葛亮始終佔據主動的壓制對方,但也有些人覺得是司馬懿敖死了諸葛亮。就連史書,在諸葛亮的章節,會記錄他打敗司馬懿,但同一場戰爭,在司馬懿的章節中,卻又是紀錄他曾經打敗諸葛亮。
所以美化與否,眾人皆可評價,或者......也由得眾人評價。
我倒是覺得本劇的最大看點,其實是周厚安飾演的必麒麟。
除了周厚安是本劇中,我覺得最能駕馭多種語言的演員(當然這跟他說其他外語的比例多寡也有關,而且他本來就是中美混血,有他的天生優勢),必麒麟在史實中,其實代表著亙古一致的觀點,那就是:利益。
必麒麟他是一位商人,商人做的各種事情,最終都會回歸於利益的考量。事實上,人不為己那才叫奇怪。
當劇中的李仙得口口聲聲說要帶入文明,當劇中的劉明燈說要建功立業,我覺得必麒麟那句:「我準備推廣蜂蜜鴉片。」還有當李仙得詢問他想要什麼行動,而他回答:「我覺得我想要回打狗,運輸更多的蜂蜜鴉片來賣。」
我整個開懷大笑......因為這真是無比真實呀。什麼價值、什麼正義、什麼正確,在資源以及利益面前,通通都要坦誠,也通通都不好使。
其實承認自己想獲益,有時真的不討人厭,起碼我覺得實在且實際,而且有規則有邏輯,可以坐下來好好交談溝通,這不是很好嗎?
所以我同樣喜歡水仔這個角色,只是相對於擁有外國人優勢的必麒麟,身為勢力最弱小的土生仔,水仔只能夾縫求生存並謀取自己乃至整個村莊的最大利益,所以很多時候,他也成為最沒有選擇權的悲哀小人物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就是我對斯卡羅的看法。
如果想要對斯卡羅的真實歷史有更多認識,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近期都有不少的科普知識,而我覺得斯卡中一個優點,是它的確有帶動後世人們對歷史的好奇,這也是我肯定這部戲的部分。
那各位看過斯卡羅嗎?認同我的看法嗎?或是不認同我那些看法?歡迎留言討論喔。(不過希望留言的情緒不要太大,起碼不要上來就先開大呀。)
深度對話意思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83歲影帝60年功力,這絕對是影史最精彩的個人演出!
🏆看不懂劇情嗎?我們準備了10大Q&A讓你秒懂這部電影的厲害之處!
🏆原來有3個家?除了父親,還有母親與兒子?!到底誰是誰?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這次要介紹的,是榮獲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與最佳改編劇本的《父親》(The Father)。故事敘述罹患失智症的Anthony,與照顧父親的女兒Ann,兩人之間複雜的情感。電影以Anthony的視角來呈現逐漸失去時空認知的困惑與恐懼,將混淆的回憶、思緒、對話以及情緒,全數穿插剪輯在一起,讓觀眾跟Anthony一樣,在破碎的線索中試圖找到真相。
先說結論:我們覺得影帝Anthony Hopkins在這部電影中的表演,就是足以名留千史的『藝術』!是他五十年演藝生涯的集之大成,幾乎可以在片中看見他過往經典角色的精髓和功力。再加上出色的劇本、場景設計以及巧妙的剪輯,都讓《父親》這部電影成為了今年必看的優質作品!
不過,因為觀眾是以失智老人的視角去體驗片中的世界,編導又刻意以懸疑風格來做包裝,相信在初次觀影時,會感到滿頭霧水,所以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將會為你梳理劇情以及整理線索,列出了10大Q&A來深度解析電影中的巧思,相信看完之後,你一定會忍不住想要去戲院再刷,找出那些隱藏的細節喔!
1. 除了父親,還有母親與兒子?!
2. Anthony的誇張行徑都是真的?
3. 到底誰是誰?
4. 小女兒怎麼了?
5. 大女兒去哪了?
6. 電影裡的顏色&彩蛋密碼?
7. 三個家根本是同一個地方?!
8.Anthony以前到底是做什麼的?
9. 哪些是幻覺?哪些是真實?
10.影帝在得獎後念的那首詩是什麼意思?
在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按下小鈴鐺,並且開啟中文字幕,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本屆奧斯卡的金獎電影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父親
#TheFather
#奧斯卡最佳男主角
深度對話意思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電商人妻社群圈粉思維:單月從0到萬,讓流量變現的品牌爆紅經營心法」介紹
訪問作者:電商人妻Audrey
內容簡介:
不花一分錢打廣告,養出超強凝聚力的黏著粉!
不論你想拓展商業機會、經營個人品牌,
還是想一夜變身熱門網紅,
本書都有你應該要必備的行銷技巧!
你在經營社群時,是否也遇到這些障礙?
✓如何一貼文就能吸引破千人按讚?
✓為什麼粉絲擴散速度總是比別人慢?
✓為什麼經營電商總是導購力很差?
✓粉絲都假粉,互動率很低怎麼辦?
爆紅無法複製,但成功行銷可以學習!
升級社群經營邏輯,拆解爆款行銷運作的五大心法:
▍SKILL1
讓社群經營進入的最佳狀態→在社群快速變化的時代,找出各平台的優缺點,多元社群經營搭配,截長補短、降低風險,讓觸及自然翻倍成長。
▍SKILL2
和粉絲談場戀愛吧!→社群平台最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找出最適合品牌的互動模式,在對的時間PO文、觸及對的粉絲,讓品牌發光發熱!
▍SKILL3
搞定商業互動的內容設計→從視覺呈現、文案設計到版面曝光,靈活運用的基本法則,快速鎖住粉絲目光、沉浸於品牌氛圍中。
▍SKILL4
選對品牌人設與粉絲對話→接觸粉絲的第一線人員──「品牌小編」,快速破冰拉近距離感,有效擴散帶客力與流量爆發!
▍SKILL5
圈粉後,更重要是建立忠誠度→爆紅更要留住粉絲,讓品牌「獨一無二」、不只賣商品更要賣情感,忠誠度勝過得來速!
作者簡介:電商人妻Audrey
出生於台灣經濟最強盛的1988年,卻在競爭最激烈的電子商務年代,脫離職場選擇創業。從部落格走到社群,致力於探討新社群行銷環境以及商業策略。曾創下單月Instagram破萬追蹤的爆紅紀錄,參與過大大小小百餘場企業內訓及講座,輔導近千名學員,並持續在社群行銷中,深度研究大環境與商業行銷的結合變化。
IG:@ec.wife
作者粉絲頁: 電商人妻
出版社粉絲頁: 悅知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深度對話意思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全文連結: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200918-culture-tenet-yee-geyan-review/
全文首發於香港「端傳媒」,超過8000字,本系列影片至少會有5集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天能 #影評 #深度解析 #信条 #諾蘭
─────
你看過《天能》了嗎?你知道《天能》中除了祖父悖論之外,還隱藏一個並未明說的「鞋帶悖論」嗎?你知道那其實就是Neil和天能組織的核心思想嗎?
這是本集的主題,來自伊格言的文章〈世界的盡頭,最終的隱喻〉。你可以在影片下方的頻道資料處找到全文連結。在我們正式開始前,也請記得七字訣:訂閱、分享、小鈴鐺喔。
本系列前三集裡,藉由《天能》中情節與對話的蛛絲馬跡,我們論證了幾個作者諾蘭暗示的觀點,包括**(線性)時間並不存在**、**因果律的崩毀**、**自由意志的重要**;並且比較了大魔王薩托以及《黑暗騎士》中小丑的兩種虛無。
簡而言之,時間很可能並不存在,事件發生的絕對先後次序也並不可靠;而這樣的概念則破壞,或說解放了原先我們習以為常的,對因果律的預設,從而將薩托的哲學導向了虛無。
這是《天能》前半段的思想辯證。但話又說回來了:因果律真的就這樣被破壞殆盡了嗎?
其實也沒有。伊格言分析,針對這「線性時間中因果律被削弱」的結果,《天能》中的未來人分為兩派,暗示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應對態度。
其中之一,是我們在上一集中提及的反派薩托,以及薩托的未來盟友。我們姑且將之稱為「薩托─未來人」派。薩托受到個人心靈創傷與私慾的驅使,自甘成為此派未來人的報復工具;而「薩托─未來人」派的核心思想,約略就是「沒有核心思想」──
一種無底線的虛無。
他們的對立面,當然就是天能組織了。
但天能組織(Tenet)的「信條」(tenet)又是什麼呢?這就是我們現在要來討論的事。而這就得從組織代表人物,亦即是未來人Neil的行事原則──「發生的就是發生了」說起。
這句一再出現的口頭禪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粗疏地說,那正是他一再提及的**宿命論**哲學。正因為「發生的就已經發生了」,Neil顯然認為逆行回到過去無法改變史實;而他的信念和最終行動則體現了「自由意志」和宿命論的有機結合──
對,如同他在電影終局所言,「已知的結局並不構成袖手旁觀的藉口」。Neil知道結局已定,無法改變;但他依舊有事要做。
一邊是「結局已定」的宿命論,另一邊則是「有事要做」的自由意志,二者以一種特殊的方式彼此結合在一起。
相較之下,《天能》主角的態度則曖昧許多。這也導致了主角與夥伴Neil的價值衝突──為了救治於塔林慘遭逆轉子彈所傷的凱特,一行三人決定逆行回到奧斯陸自由港,去使用該處逆轉機把凱特的傷再「逆轉」回來。
而路程中,Neil首次向主角與凱特提及「祖父悖論」──如果你回到過去殺了你的祖父,那麼你就不會存在;但你不存在,又如何可能回到過去殺了祖父?
這早已眾所皆知的**時光旅行祖父悖論**想必讀者們已然熟悉;也完全明白它在邏輯上無法解決。當然,「多重宇宙假設」可輕易擊潰此一悖論;但這是另一大題,我們照例沒時間講(?)。
對《天能》而言,更關鍵處其實是劇情中未曾直接提及的「鞋帶悖論」(Bootstrap Paradox)。此悖論因美國科幻名家海萊因(Robert Heinlein)的科幻短篇〈By His Bootstraps〉而得名,我們在此簡述如下......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2021年5月即將於台灣(麥田)與中國(中信)同步出版最新長篇小說《零度分離》。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
☞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香港文匯報報導:棄醫從文 伊格言闖進精神世界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OT1909020001.htm
☞ 關鍵評論網專訪:透過YouTube頻道展示文學,我的小說虛構其實是把刀子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3126?fbclid=IwAR05NUrcGYIO3CsGLtBwld1XzR2nRnADvGqidEEJzqqpytThgaI2-lABsGc
☞ 神性之人,無邊之愛:伊格言的失戀講座
https://www.commabooks.com.tw/article/378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