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日記第三篇:東京的手作天堂日暮里。
我們平常看着去日本留學好像很爽,但是日本其實是一個非常多天災的國家。一個唔該生命消失無影無蹤,就好像當年3月11日。
刊登的今天日本東北地方又再次有六級地震,而且有海嘯警告。
山形縣是我最喜歡的都道府縣之一,酒田市鶴岡市的各位希望一切平安!
🐤🐤🐤🐤🐤
追縱おしゃれキリ教室IG
㊙️記錄日常生活 @kirita
㊙️玩盡腦魔BB @lomore_kiri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博客來及香港各大書局均有代售
【留學交換日記】vol.3 「日暮里繊維街」
----------------------------------------------
レイくん、
談起西日暮里、單車和興趣,我就想起附近的日暮里繊維街。
今天就聊一下日暮里繊維街以及東京買手作用品吧。
論到購買手作用品,首先最受歡迎的當然是Tokyo Hands,不過除了貴之外種類也不一定齊全。好處是地理位置方便,而且可安排同行人士附近逛街。
大部分香港朋友做手作,尤其是做滴膠、羊毛毯的朋友都總愛在日本手作店入貨。著名的店舖有新宿東口Okadaya或者在東京市郊的ユザダヤ,貨品種類應有盡有,即使不懂日語也能夠申請成為會員享用優惠。
但如果是做布類相關的東西,レイくん提到的西日暮里和日暮里很近對不對?西日暮里是我S2班班主任退休後居住的地方。既寧靜,生活用品又便宜。
話說當年某天需要一個小簾子,100円店只有伸縮棒卻沒有合適的布。我去日暮里找到本來已有洞的長條形布,連加工都不需要,直接穿上伸縮棒就好。
留學尾聲準備回香港時,專程去買了5KG的碎花布回香港做衣服。那個年代深水埗想找漂亮不老土的日本布絕對不容易,用船便寄香港依然是最便宜最好的辦法。
近年繊維街聲名遠播,多了好多外國人也來尋尋寶。在繊維街的中古和服店たんす屋還成為了我每次路過都會去尋寶的地方。當年覺得自己會著浴衣已經足夠,怎會想到現在會跑到着付け教室上課呢。
6月已經是夏天浴衣的季節了,レイくん要和同學去花火大會、還是已經約了可愛的日本妹子呢?
キリ
----------------------------------------------
對無數熱愛手作的香港人來說,日本手作店很令人嚮往吧?為了看懂手作書而開始學習日語、繼而對日本產生興趣而去留學的人也是為數不少的。如同上文指出,Tokyo Hands的地理位置最方便、其次是JR新宿駅東口Okadaya和ユザダヤ,各區專門店都是手作天堂。
不過如果你想買布、蕾絲、皮革、拉錬、配件、紙樣(例如浴衣的紙樣),去成田機場的旅客可能都已經很熟悉的京成線、JR線所在的日暮里駅走10分鐘的繊維街是好地方。
學懂了日語就可以上網找日本的手作Youtuber學做各種手作,例如「羊毛フェルト」就是「羊毛毯」了!手作人們好好努力吧。
圖:日暮里繊維街與Kiri自制服裝(by Kiri)
筆者簡介: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喜愛歷史、文學、電影、蘿莉塔服裝、和服。曾居東京熱愛獨遊,多次受邀日本各地採訪。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及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
Rei:日本語・留学・次文化スタジオ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HKU SPACE等多家大專院校任教日文,同時於港澳協助推廣日本留學相關資訊。曾於日本留學多年進修電腦遊戲設計,擁有十多項日本IT、CG、多媒體相關資格。除日語外,同時涉獵ACG文化、IT、遊戲開發、網路營銷、演講及電競多個領域。
#日暮里 #繊維街 #手作 #羊毛毯
#留學交換日記 #日本 #東京 #留學 #經驗談
#次回は7月1日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6的網紅Kimfamily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綠在深水埗 簡介 環境局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2013 - 2022》中,提出全港市民必須合力實踐「惜物、減廢」的環保新文化,共同珍惜地球資源,讓綠色生活紥根社區,以應對當前的廢物管理問題。為此,政府將在全港 18 區設點(前稱「社區環保站」),資助非牟利團體營辦,透過環保教育加強推廣,同時為更...
深水埗衣服配件 在 Too Cool For Shar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上星期QT同男朋友去感受下文青生活~ 去到充滿本港特式文化又好強文化藝術嘅深水埗~ 深水埗真係一個乜都有而且都分門別類得好清楚嘅地方~ 有專賣布料嘅街/專賣衣服配件嘅/專賣皮革嘅/專賣電子產品⋯⋯總之你諗到嘅 基本上都有專屬嘅街賣😂 黎到比較多皮革野嘅大南街諗住睇睇有冇岩嘅皮革小手勢班報讀整下小手作~ 點知就俾一陣陣咖啡同食物嘅香味吸引左去到一間cafe 嘅門口仲衝埋入去 ~ 男朋友都叫QT唔住😂 原諒我個病「有野食會忘記男朋友症」!依間cafe 叫「Cafe Sausalito 」~ QT我唔識讀佢個名~ 就甘睇門口已經有陣西式文青味~~ 入到去睇睇menu ~ 有好多種咖啡選擇 ~ 食物方面選擇唔多 ~ 但賣相心思同味道完全可補足返! 兩個人而且個日唔算太熱QT選擇坐室外~ 食物方便我點左個All Day Breakfast $88 , 一個Burger $98 ~ 兩杯凍飲~ 因為QT少飲咖啡所以簡左個蘋果茶梳打 $34 涼快下~~ 我要大大力讚個burger !! 因為我發現佢個牛肉漢堡扒係自己手打同調味而且好厚身仲充滿肉汁! 成塊漢堡扒洋蔥同肉仲有胡椒味比例岩岩好 ~ 充滿汁唔散身仲好香滑口感~ 配埋大蕃茄同芝士!我只能停唔到口食晒成個大大個 😂 All day breakfast 都不錯 ~ 蛋好香牛奶味 菇類都配上蒜香 ! 總捨黎講依度係一個唔錯可邊依邊chill 仲好好chill 嘅cafe ~ 又chill 完可以去整下皮革< 唔錯唔錯
地址:Cafe Sausalito
深水埗大南街201號地舖
深水埗衣服配件 在 HOCC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詩與胡說(四十)
《來翻滾一下吧,快患上關節炎的我們!》 http://hk.apple.nextmedia.com/entertainment/art/20150714/19218279
我極不能悶。
年少時,隱約感覺到自己無法做單一的工作,每天重複一樣的事宜,腦筋不流動,只會令人慢慢枯萎,故此早就立志從事創作行業。若是沒有那贏了新秀的意外,應該就進了廣告行業。
後來當了歌手,進了這個看似滿是創意的環境,還是發現,喂呀,會悶的。那個悶,來自這裏的太多規限,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限制,媒體有媒體的慣例,所謂的創意工業往往只剩下工業,沒了創意。空氣不流通,就連帶裡面的人們,開始時候的滿腔熱忱,經過這圈子長久的洗磨,血液亦漸漸凝固,齊齊患上各種痛症。
最近回歸音樂人,又多了一個投資者的身份,兩者加在一起,創意vs計數,有點矛盾,要顧及和學習的事情不是一般的多。從前不需理會的各種行政步驟,現在統統要靠自己去處理,單是做一首歌,什麼作曲作詞版權費平台抽成支出費用,燈油火蠟一籮籮,要在這個唱片已經不再盛行的時代思考如何回本,基本上是mission impossible。
打個岔講個題外話,之前看見有人質疑做一首歌為何要那麼貴,火都嚟。告訴你,一首歌一張唱片背後要養一村音樂人,除非什麼都只是在家中DIY,若要有品質的音樂,就要有相對的人才和器材,這些器材不會從天上掉下來,要用錢買,人才也是。有對音樂的熱情就不用交租吃飯嗎?當然現在什麼聲音都可sampling,但對音樂有要求的人,還是希望歌曲中的樂器是有靈魂的。本菇專輯從來都堅持真人彈奏,可惜大家聽到歌曲時,都會自動省略這些背後的人力物力,看不到歌曲的真正價值,這算是我們教育的失敗。
回正題。上回講到,我是痴線的。所以impossible歸impossible,還是任性地試試看。最近除了製作新歌,也在努力籌備「十八種香港」八月伊館,首站啟動演唱會,。 第一次自己主辦大型演唱會,又是經歷了多重轉變後的第一次,當然有很多想嘗試的。香港演唱會文化從八十年代開始,到了今天,除了科技有所進化外,整個格式也幾乎從未改變過。那種你進場當觀眾,我穿珠片飛天遁地地唱歌跳舞的娛樂大家模式,運行了三十幾年還是一成不變。大佬,你不悶,觀眾也都看膩了。
然後我會想,到底有沒有辦法不一樣?不只是說加入更多爆破更多高科技配件的變化,而是說,那套表達方式,有沒有辦法不一樣?真的需要三小時換八套衣服嗎?不露肉可以嗎?更有內容可以嗎?製作模式有沒有可能不一樣?有沒有可能不只是一班工作人員襯托一個歌手,而是從台上到幕後,歌手樂手燈光舞台設計以至影像設計都是一個團隊,一起說出共同想法?有沒有可能連帶觀眾也能包含在這個團隊當中,台上台下一起說出我們對這個地方的期望?
港式娛樂就是愛低估觀眾的消化能力,常常會把事情都描繪到一清二楚,結果消除掉一切想像空間。人的腦袋是有潛能被激發的------你把一切填到滿,讓他們從A看到Z,然後畫上句號另加一條腸,他們就永遠只會待在這套模式裡面;但若能留點白,停在一個冒號上,who knows? 也許久而久之他們還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另一套語言出來。
現在的我們,不止樂壇悶,娛樂圈悶,就連整座城市也很悶。你不覺得嗎?腦筋和血液都好像停止轉動了,整個環境快患上關節炎,動彈不得。但,有危便有機,什麼都說不可以的時候,其實就是什麼都有可能的時候。
訪問時我說:「現在我的可能性,就是我連走到深水埗打個筋斗也可以。說不定還會有一群人跟著我一起打。」原諒我的自信,但我是真心相信跟我一樣瘋狂而且願意一起試試看的人,多的是。而且我一貫的利誘方式,是自己先跳下水,濕曬身一股勁的游啊游,游到接近抽筋遇溺之時,就會有看不過眼的義氣仔女張開雙臂跳下水來為我接力,然後一起癲狂衝浪。
還有傻勁的人們,來來來,一起跳下來跟我在水中翻滾韻律泳吧!
p.s. 自資四場伊館,今天城市售票網開售,請多多支持!
深水埗衣服配件 在 Kimfamily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綠在深水埗 簡介
環境局發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 2013 - 2022》中,提出全港市民必須合力實踐「惜物、減廢」的環保新文化,共同珍惜地球資源,讓綠色生活紥根社區,以應對當前的廢物管理問題。為此,政府將在全港 18 區設點(前稱「社區環保站」),資助非牟利團體營辦,透過環保教育加強推廣,同時為更多市民投入減廢回收活動而提供所需的支援。
而「綠在深水」便是其中之一。環境保護署經過公開招標後,現由保良局營辦。
「綠在深水」主要功能:
(i) 推行環保教育: 為社區內不同階層、背景的深水埗居民,提供多元化的環保教育活動,從不同角度將綠色生活文化注入社區。並藉連結深水埗居民,成為環保義工,攜手打造綠色深水埗。
(ii) 支援地區減廢回收工作: 提供回收車,到深水埗各屋苑收集可回收物料供本地進行循環再造,讓市民可親身參與回收減廢活動和推行其他源頭分類的措施等。歡迎屋苑、團體聯絡回收安排。
「綠在深水埗」恆常回收種類:
1. 乾淨玻璃樽
2. 電器、電腦、電腦相關配件(不論好壞)
3.充電池、慳電膽、光管
4. 乾淨塑膠樽、金屬、廢紙
「綠在深水埗」按季度回收種類(請事前致電了解回收期限):
1. 二手衣服、鞋、袋
(床單、被舖、睡衣、內衣褲等個人貼身用品 除外)
2. 日常用品
3. 廚具用品
4. CD /VCD /DVD
5. 書藉 (教科書除外)
歡迎深水埗各屋苑、機構、學校參加「綠在深水埗」的回收支援服務及環保教育活動。
地址
深水埗通州街339號
開放時間
0800-2000(一至日)
辦公室服務時間/惜物有禮回收獎勵計劃服務時間/環保教育報名時間
0800-1800(二至日)
回收服務時間
0800 – 2000(一至日)
網址
https://www.wastereduction.gov.hk/tc/community/cgs_intro.htm
專頁
綠在深水埗 Sham Shui Po Community Green Station
查詢
2522 4388
(以上資料更新至文章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