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奶v.s.配方奶,育兒沒有最好的規則,只有最適合!】
昨天帶漢堡去打預防針,等待看診的過程物中陸續有2-3個懷孕中的媽媽問我:「你的寶寶怎麼養的?養得很好呢!」
其實漢堡從出生到現在大概有90%的時間都是喝 #媽媽牌母奶,其他10%的時間媽媽出門不在身邊,會給他喝 #配方奶,漢堡完全不挑品牌,有奶就喝。
說實在,不論是餵母奶還是配方奶各有優缺點。
餵母奶最辛苦的地方當然就是媽媽要注意自己的飲食,油炸、容易塞奶和退奶的食物要盡量避免,美食當前要克制口慾是我目前覺得最痛苦的;
而最大的好處,當然就是外出不用大罐小罐帶奶粉熱水瓶,兩顆奶就能餵飽嬰兒一整天,不怕奶粉帶突然不夠而發生斷奶的窘境。
而配方奶對我來說也是不可或缺,因為一直掛奶有時候真的很煩,有配方奶爸爸也可以幫忙餵奶,長輩幫忙顧小孩時也方便,餵奶可以多培養祖孫感情;
也有人說配方奶消化比較慢,嬰兒不會頻繁討奶,媽媽可以有比較好的休息品質,所以我也嘗試過幾次刻意餵配方奶,測試看看漢堡能不能撐久睡過夜,結論是套用在消化快速的漢堡身上效果沒有很顯著,時間一到,大胃王漢寶仍然吵著要進食。
基於上述優缺點,我目前仍然持續採取 #混餵模式,也覺得這樣對媽媽、對寶寶、甚至對家庭關係都挺好的!
成為新手媽媽的這幾個月來,我逐漸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育兒沒有一定的規則,每個寶寶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個性、習性、營養狀況,套用在A寶寶身上的方式,不一定B寶寶也適用,所以身為媽媽的我們,也只能一邊摸索、一邊前進,沒有最好的方法,卻能用愛心及耐心找出最適合寶寶得照顧模式。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100的網紅Have fun with your kid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母乳+配方混餵的馬麻, 外出絕對少不了隨身帶奶粉。 ★法國Beaba三層奶粉分裝盒★ 一次一格好方便↓↓↓ http://lavida.me/86488 💟靈活運用,最多可存放三份奶粉 💟螺旋圈蓋,開關容易,緊密不外漏 💟指緣凹槽,窄口漏斗,好倒不亂灑 💟尺寸適中,可當零食罐或收納盒 誰不想優雅...
「混餵」的推薦目錄:
- 關於混餵 在 營養師愛碎念-孫語霙營養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混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混餵 在 護理師媽咪。凱薩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混餵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混餵 在 貓與香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混餵 在 [寶寶] 親餵?瓶餵?混餵?如何選擇-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能使親餵之路走得更長久feat. 雀巢1000天營養計畫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母乳] 混餵想轉親餵,從月中返家後如何餵奶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寶寶] 混餵(瓶餵+親餵)可以持續多久?-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寶寶] 同餐混餵配方跟母奶PTT推薦- 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混餵模式的分享,PTT、FACEBOOK和網紅們有這些文章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混餵模式的分享,PTT、FACEBOOK和網紅們有這些文章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寶寶] 全親餵轉混餵請益 的評價
- 關於混餵 在 分享混餵轉全親餵膚色變化- 親子板 的評價
混餵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能只有我知道》
生小孩就是翻山越嶺
登上這座山之後
以為可以好好坐下來欣賞風景
殊不知
還有一座更高更陡峭的山壁
在前方等著我
那就是—塞奶石頭山⋯⋯
第一胎我就是在一個毫無防備的情況下
走了一趟塞奶地獄
懷這一胎時
事隔五年多
生產的痛我早就忘記
但是塞奶的恐懼、無助、疼痛、憂鬱⋯
我是記憶猶新、歷歷在目
我知道不可能靠自己再面對一次
還好這次有神隊友— 思庭國際泌乳諮詢
我要先說!思庭真的神救援我的雙峰!
拜託妳們這些正在懷孕的、剛生完小孩的
一定!一定要找思庭來讓妳海闊天空!
思庭是物理治療師
她從前是服務燒燙傷、癌症病人
用溫和不刺激的方式
舒緩他們身體的疼痛
用這樣的原理來疏通乳腺
達到所謂的無痛疏乳
好,她跟我諮詢的流程是這樣
產前我們先約一次見面
她先了解我想要哺乳的目標
我要混餵(親餵、母乳瓶餵、配方奶)
目的是只要可以讓女兒吃飽、
我們有親密的關係,還有,
我要找到哺乳的節奏跟好心情
目標明確了,思庭就會幫助我達成目標
當然,產後塞奶的大魔王我還是經歷了
她說不用擔心
這座山,每個媽媽都要爬
只是有人爬得輕鬆,有人爬得吃力
我本來根本不相信有「無痛疏乳」這件事
都已經石頭奶了
一碰就痛,一想就悲
塞一遍教人老了好幾十歲🎤🎤🎵
怎麼可能無痛疏通?
但吼吼吼
思庭真的厲害👍
我們邊聊天她邊按
真的一點都不痛
我的乳腺就通了
跟我過去被其他人用蠻力硬按的恐怖經驗
(我相信很多人都是這樣走過來的)
完全不同
疏乳的過程中間有好幾次
我們甚至開心大笑
同一時間
乳汁就像綻放的煙火一樣噴發
(大概50公分那麼高)
我深層的堵塞乳汁
全部被釋放出來
胸部又回到柔軟澎彈的狀態
後續的擠奶也輕鬆很多!很多!
她還根據我的目標
幫我擬定計畫
將來我可以按照我舒服的方式跟時間擠乳
一方面提供女兒從母乳來的營養
另一方面我可以睡得飽、輕鬆擠乳
我有限的言語
無法完整形容思庭帶給我的海闊天空
你們一定要自己去體驗看看
絕對!絕對值得!
#無痛疏乳
#輕鬆哺育
#專屬女兒的珍奶
混餵 在 護理師媽咪。凱薩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週我們來說說 #副食品
2015 年「美國過敏、氣喘與免疫學會」
提早開始副食品寶寶未來對食材過敏機率小
我大概將以往陸續收到的問題列在下方
我想,整理好也可以提供給新讀者媽咪參考❤️
▪️選擇粥派、還是一開始就是嬰兒主導斷食法(baby-led weaning,BLW ) ?
BLW學派主張,當寶寶開始「坐得挺」,並且會用手抓東西放嘴巴的年齡,也大概是六個月~
家長就可以把各式各樣的天然食物,餐桌上任何的食材,放任給寶寶吸、玩、舔。
但其實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寶寶沒有真的吃進多少食物,只是啃啃咬咬、嘗嘗味道,這樣就夠了,不需要刻意計算吃進去的量。
一歲以前的主食還是奶。
大人餐桌吃什麼,就能撥一點分給寶寶
食材也盡量準備長條狀,不過小的形狀,方邊抓握也避免噎到。
舔吸食物的過程中,寶寶除了可以少量多樣化的接觸食物蛋白之外,同時也等於在訓練舌頭肌肉、咀嚼肌肉,以及整體吞嚥的協調。
有30%曾經發生過嗆到的小插曲,雖然大部分都沒事,但請家長不能放任寶寶一個人在餐桌上,必須隨時在旁邊陪伴,且要先學習小兒哽塞排除法,以免臨時出狀況。這也是為什麼BLW的原則,還是希望先吃比較軟性的食物,太硬的食物必須要先煮軟,再拿給寶寶玩。
粥派,是傳統上最常見的餵食法
大人準備各式各樣蒸熟後打泥狀的食物去混餵
我們是用湯匙給稀稀的十倍粥餵食,或者是把米精加到奶瓶裡,就完全無法訓練到上述複雜的口腔運作。
餵食也容易讓家長煩躁緊張
孩子越大越坐不住,孩子難餵、擔心營養不足
只想快點把碗中粥菜、飯菜餵完了事
現在台灣的醫師甚至會建議折衷方式
餵粥+讓孩子自家抓部分食物吃
這樣的方式既可以安撫父母擔心BLW營養攝取不均衡、也可以讓孩子練習吞嚥
我自己覺得如果「孩子可以接受,就是好方法!」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吃是天性,#每個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個性
媽咪喜歡準備粥泥孩子也願意吃當然是最好
飯量好抓、食材可控制,這個方法很屬於控制型媽媽😄
BLW孩子普遍自主性高,有可能想要自己選擇,爸媽心臟也要夠強,整家人的忍耐度都要蠻高
兩者一起的進食法,孩子可以就可以~
餵食真的沒有對錯,父母首先要先嘗試,切記勿跟風。
主要當時豆寶不吃粥泥,我才轉換成BLW ~不然我是很愛搞粥泥這種食物😆
▪️蠻多人說BLW 孩子會營養不足以及長不高?
研究上因為蠻多家庭採取混餵的方式,所以這方面的基本面就不太準,數據研究上也是沒辦法說的很準!但長不高目前在豆寶身上是沒有的感覺,他的生長曲線一直都是在85%-90%🙂
▪️BLW導致挑/偏食的孩子?
沒有正相關!國外數據上大部分BLW baby 也沒有挑/偏食狀況, #每個孩子有屬於自己的個性
▪️十倍粥要循序漸進到乾粥要花多久時間呢?
如果是採取粥泥,以前都是說三天一種食物,三天後再增加新的,但是這樣實在沒有很理想,那麼多種食物要試到的話要吃到幾個月?
所以像是十倍粥這種我兩天跳一次、很快就固定在有顆粒的粥~而去還是回到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豆寶就是從小不愛粥啊泥的,有顆粒的他比較能接受,所以在副食品之路沒有一定,把握原則就可以了!
可以先從米糊、蔬菜泥、紅蘿蔔泥、少量的澱粉開始食用,用一個小湯匙餵食,初期一天嘗試一種,每種嘗試一次,並觀察嬰兒情況(如皮膚是否發癢、起疹子?)若無任何異狀,就可慢慢增加副食品的量。
▪️到底先吃蛋白還是蛋黃?
蛋黃
蛋白有蛋清,大數據來看較多過敏案例
豆寶一開始也是對蛋白過敏,試了三次,最後還是等到一歲才吃成功
蛋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也不要過多的攝取,很容易導致寶寶出現消化不良
▪️如何得知過敏呢?
#過敏 過敏原進入體內,免疫系統就會迅速反應,產生抗體,而形成不必要的發炎反應及過敏症狀。
一般最常判斷因為副食品的過敏就是皮膚起紅疹、肛門口紅疹一圈。
但也有伴隨嘔吐、呼吸困難的個案,這種情況建議到醫院就診評估。
只要父母沒有食物過敏的病史,或嬰兒的兄弟姊妹未曾有過食物過敏的前例,其實,都不用刻意「限制」或「延遲」哪一類食物。
原則只有一個✍🏻 未滿一歲的寶寶,千萬不可食用蜂蜜或含蜂蜜的食物,堅果也不行
大概是我想到的問題,如果有沒解惑的
可以直接留言給我,不好意思的話私訊也可以🙂
下週會更新如何面對三口組階段喔!
想了解之前幫豆寶準備的菜單可以善用標籤功能 #豆寶blw日記 #豆寶副食品 #精選動態
#副食品的選擇 #護理師媽咪 #blw #blwbaby #副食品紀錄 #副食品之路 #副食品 #媽媽寶寶 #寶寶副食品 #親子 #mommyblogger #mommybaby
混餵 在 Have fun with your kid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母乳+配方混餵的馬麻,
外出絕對少不了隨身帶奶粉。
★法國Beaba三層奶粉分裝盒★
一次一格好方便↓↓↓
http://lavida.me/86488
💟靈活運用,最多可存放三份奶粉
💟螺旋圈蓋,開關容易,緊密不外漏
💟指緣凹槽,窄口漏斗,好倒不亂灑
💟尺寸適中,可當零食罐或收納盒
誰不想優雅育兒?
妳可以從美美der奶粉分裝盒開始,
熱銷補貨,今天下單明天收到。

混餵 在 貓與香菜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訂閱『貓與香菜』,發現更多貓咪知識
https://goo.gl/s9XVwN
更多『哆啦、鬆鬆、鯛魚、內卜』的耍廢日常在Facebook
https://goo.gl/C4sL9v
貼近香菜和喵星人的生活就去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uhsiang1997/
歡迎大家在影片下方留言,跟香菜一起分享貓咪的大小事!
喜歡我們的話,不要忘記按讚、訂閱、分享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新時間〉
每週四18:00 準時上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次跟獵宴合作
跟習慣吃乾糧或是乾濕混餵的朋友介紹一下如何挑選貓食!
又發現了一個用料實在而且理念很棒的好品牌!
快來看影片了解一下~
專屬優惠連結:
http://bit.ly/32L9CDd
獵宴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TasteoftheWildtw/?ref=bookmark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貓咪實戰教學》養貓經驗在這邊
▶️ https://goo.gl/DRVq1K
《貓咪吃什麼?》貓咪健康長大的秘訣!
▶️ https://goo.gl/c2ok7s
《貓與香菜番外篇》一起參與我們的生活!
▶️ https://goo.gl/DeMckZ
《你適合養貓嗎?》養貓新手必看!
▶️ https://goo.gl/ev3b3v
《貓咪都市傳說》傳說中貓咪的各種行為?!
▶️ https://goo.gl/xYqJCM

混餵 在 [母乳] 混餵想轉親餵,從月中返家後如何餵奶 的推薦與評價
我打算之後混餵→親餵為主(看起來仍需要補配方奶一段時間...) 1.盡量用貝親SS奶嘴頭2.確定討奶時(排除尿布濕、不舒服、想睡)就隨時親餵,不要馬上給奶瓶3. ... <看更多>
混餵 在 [寶寶] 親餵?瓶餵?混餵?如何選擇-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原本第二胎生產前看很開,想說直接全配方也沒關係
但現在小孩出生15天了,看著可愛的寶貝媽媽還是陷入母奶漩渦啊啊啊
本身屬於少奶媽媽,第一胎瓶餵母奶跟配方奶3個月就因為越擠越少無痛退奶
所以這胎在月中很認真每3小時擠奶1次,相比同時期第一胎奶量也有些微提升,目前3hr/80
但對於下禮拜出月中後該如何選擇哺餵方式陷入兩難
選擇1:白天1打1全親餵,下午4點接完大寶後擠出來瓶餵。
優點:晚上可以讓爸爸參與餵奶(但爸爸常加班),我比較好兼顧大寶,也不用洗那麼多次擠奶器跟奶瓶。
缺點:白天會需要掛奶一陣子,白天供需平衡後晚上擠奶量可能會降低?
選擇2:一整天全親餵
優點:不用洗一堆奶瓶跟擠奶器,寶寶自己會幫忙追奶。
缺點:如果二寶掛奶很難兼顧大寶,且爸爸餵奶的參與度比較低。
選擇3:一整天全瓶餵
優點:最好調整作息(不夠就補配方),媽媽比較好安排自己的時間,比較好找後援(常常需要回婆家,婆婆很熱心會幫忙照顧小孩)
缺點:要洗的瓶瓶罐罐最多,沒有寶寶的吸吮刺激可能容易退奶(?)
對於這三種方法我真的陷入苦惱
在兼顧大寶的感受、親餵的親密感及爸爸參與度又希望可以餵得長久的之下~
該如何抉擇 希望大家給我一點建議。
謝謝大家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4.213.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36105015.A.BD9.html
※ 編輯: tzuyen45 (114.34.213.73 臺灣), 11/05/2021 18:14:00
※ 編輯: tzuyen45 (114.34.213.73 臺灣), 11/05/2021 18:22:51
※ 編輯: tzuyen45 (114.34.213.73 臺灣), 11/05/2021 18:26:13
※ 編輯: tzuyen45 (114.34.213.73 臺灣), 11/05/2021 18:27:53
※ 編輯: tzuyen45 (114.34.213.73 臺灣), 11/05/2021 18:30:43
※ 編輯: tzuyen45 (114.34.213.73 臺灣), 11/05/2021 18:42:09
※ 編輯: tzuyen45 (114.34.213.73 臺灣), 11/05/2021 21:47: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