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8 集 當臺灣遇見疫情 (下)之一 (文字版)
我們應該努力讓自己不只把注意力只放在疫情數字的控制上,以免見樹不見林。而要更關注一些根本的問題。
上一集我們已經談過一些課題,這一集我們先來談政府的角色與作為。
1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教授,去年曾經寫過一本書,
談疫情時代的一些關鍵詞。
這次我問她,過了這段時間,會不會再加新什麼關鍵字。
劉教授說她會加「專家」這個關鍵詞。
為什麼?
劉紹華教授說:每天疫情指揮中心向大家提出報告,也說他們有個決策委員會。但是她問我:「你知道是哪些人嗎?」
這些人到底是誰,媒體要不到資料,法律學者也要不到資料。
她說:在我們所知道的世界許多民主國家裡,這是不會發生的事。
即使在臺灣也一樣。
在這一次疫情爆發之前,我們政府的運作也沒有這樣。
這麼重要的一個單位在決定這麼多重大的事情,裡面有所謂的決策委員會,但其中有哪些專家、委員,卻沒人知道,這樣的事情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我問劉教授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她說這就是因為一旦我們把控制疫情的數字放在一切事情之首的時候,當然其他的事情都會放到其次,不受注意。
這麼重大的事情,決定的專家卻隱形了 ,這不是民主社會的常態。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李建良教授,也有同樣的觀察。
他說:現在防疫權力這麼集中的情況,稀釋了法規上的一些正當性。
衛福部部長究竟是根據什麼法源來代行閣揆的職掌?
真正的指揮官是誰?
真正出了重大的問題,誰要來負責?
都是不清楚的。
疫苗的分配也是。到底有哪些科學基礎、價值選擇、政策衡量?
打疫苗的順序,又實際上是由誰來決定的?出了問題,如果要追究決策環節的時候,到底是誰要負責?
決策的透明度、決策的過程,到底是根據什麼標準跟流程做出來的?
這些目前也都是不清楚的。
所有這些,都是當政府在一切以疫情控制為最優先的時候,所忽略的事情。
2.
另外,當然還有公民權益的倒退。
劉紹華教授指出:去年疫情爆發之後,只禁止滯留湖北的臺灣人返臺;從別的地方返台的人卻沒有這種限制。
一個民主國家,把公民的基本權益做這種限制,是不該有的情況。
劉教授說:在這個過程裡,提出質疑,就會被要求團結;有不同的意見,又很容易被打成中共的同路人。
她說:從去年開始,中央的政策都在喊全島一致,一直到最近,所謂的要不要解封這樣的事情,才交由地方政府來決定。
她認為,這是因為亞洲經過威權文化洗禮的地方,都容易就以為團結就是整齊劃一。
但她說,看教宗這本書就會知道,像教宗講的團結, 就比較像是禮運大同篇裡面所講的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如果不能容納多元的聲音,那到底怎麼形成一個社會的共識?怎麼形成真正的所謂生命共同體呢?」她問。
政大公共行政學系杜文苓教授也說:在一個社會裡面怎樣調節不同的意見,互相尊重,讓不同的意見可以創造出新的思考和解方,是極關重要的。
杜教授說:教宗在這本書裡面講 「不同意見 可以保留高音處的和弦」。這樣才可以使得社會的聲音更繽紛,更豐富,不落俗套。
此外,李建良教授也指出:就是疫情期間很多會議都採取網上會議的時候,視訊時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會減弱,重要的決策很容易就被輕鬆通過。
而線上型式的利弊就是,一方面有利於資訊的傳播、記錄,
但不利的一點就是公共政策會如此決定。
李建良教授也特別提醒:數位足跡的資訊掌控跟使用,事後如何還權於民,或者說是如何還私於民,這些事情也都是政府應該事先就清楚說明的。不能等到人民要求說明一點,政府才做一點。
3
除了政府的角色之外,公民社會的課題也非常關鍵。
清大通識教育中心的林文源教授,這一年多來一直在密切觀察臺灣在疫情時代所發生的種種現象。
他說:就像世界經濟在疫情爆發之前重視全球化的長練,而疫情爆發之後開始注意各地區的短練,台灣對疫情的關注和因應,也有長練和短練。
林教授說:臺灣的疫情,其實可以分成前後兩個階段。
今年五月之前,很容易讓人覺得台北就是全台灣,非常中心化,也像是重視的是長練。
而今年五月之後的第二階段,才開始更注意各地當地的現象,在地化的討論和因應。
林文源教授觀察上半場的另一個現象是 :大家的討論都好像參加政論節目,而下半場則出現比較多的個人化的行動,實質考量。
假新聞很多,但是主動對抗假新聞,補資訊漏洞的人也多起來。
「臺灣跟中國的較量,從過去政府之間好像是長程飛彈的較量,改為現在民間的巷口的肉搏戰。」他說。
當萬華茶室事件爆發後,固然有很多人在污名化,但是也很多 NGO 的從業人員在關心這些弱勢者,為她們發聲。
所以他說看到民間很多人在主動論述,幫我們釐清社會的樣貎,因而可以準備未來可以做什麼事情。
因此,林文源教授說他看到很多人像是在日常生活裡進行個人的社會運動。
許多其他學者也有相同的觀察。
杜文苓教授說:如果只看主流媒體,會只看到對立立場的相互指責,看不到社會有什麼其他自主性的力量。
但事實上,杜教授說,像社會出現對萬華茶室的污名化之後,出現很多自主性的草根力量在行動,協助街友、性工作者。
她說,這是我們社會可貴而重要的力量,也是我們面對未來挑戰的靭性力量。
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的趙恩潔教授提醒要注意兩大結構性的問題。
第一是要注意資本的不平等。
她提出所謂 COVID 難民這個概念。
她說,這一次疫情的傳播,全世界皆然,都是因為有些人可以搭飛機在空中到處旅遊 , 所以造成了快速的全球性蔓延。
然後等疫情爆發之後,以臺灣為例,很多人就因為臺灣安全,就回到了臺灣;可是等到臺灣的疫情爆發,疫苗又短缺的時候,這些人就又馬上又離開臺灣,
再到其他可以打疫苗,他們認為更安全的地方。
趙教授認為這是一種資本的不平等。
有些人有條件一直這樣飛來飛去,不但造成了病毒的傳播,又能夠這個及早找到自己認為安全的避風港。
相對之下,社會裡比較弱勢的人,沒法像他們這樣移動的人,居於非常不利的情況。
趙教授提醒的第二點,是大規模農業和養殖動物的問題。
養殖動物從以前開始就是很多傳染病的起源,目前當然更是我們要小心的源頭。
而她看到現在許多人因為這次疫情,已經改變自己的注意,
改為開始注重在地的生活圈,發展農業自主。
她認為這也是公民社會裡大家在實踐勇敢夢想的行動。
4
在一個公民社會裡,溝通當然是非常重要的。
劉紹華教授說,所謂觀察問題,並不光是說「看」到問題就可以。
光是「看」,也可能會「睜眼說瞎話」。
她說:觀察問題,需要有一段距離,才能需要「景深」。有了景深,才會觀察得立體化。
劉教授說,但是臺灣的人口密度很高,大家都很貼近,所以討論公共議題的時候,經常難以產生必要的「情緒距離」和「眼光距離」,也就難以產生「景深」。
她說:這一點是需要我們注意的。
對於如何溝通,台北醫學大學林益仁教授提出一個觀點。
林益仁教授長期觀察原住民文化,參與原住民的活動。
他說:台灣的地理很特別。從海平面上升,到亞熱帶、溫帶,甚至到高山是寒帶。 所以我們的植物生態非常多元。
林教授說我們的社會也是一樣。人口有非常有多元的各種背景,和澳洲一樣也是墾殖社會,但是擠在一個小很多的土地上。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我們社會的對話,可以參考原住民的這個方式。
他說,泰雅族裡面有句話話叫「 sbalay」。
「balay」就是真相,「sbalay 」就是找尋真相,和解。
所以當泰雅族碰到他們族裡面出現爭議的時候,就會把大家找來,都坐在一起 ; 你把你看到的講出來,我把我看到的講出來,他把他看到的講出來 。
林教授說,通常大家把自己所看到的東西都講出來,轉了一圈之後,
大家大致就會有一個答案出來了。
所以,林益仁教授認為:這是我們可以向原住民借鏡參考的一種溝通跟對話的模式。
我們談過了疫情時代為什麼不能只是關注每天確診人數、死亡人數這些表面上、結果性的指標,卻不注意其他更根本、更原由性的課題之後,下面最後一集,我們來談一下疫情時代,我們為什麼需要勇敢地夢想、有一個美好的夢想,以及台灣想要進入國際社會所該有的準備。
謝謝大家。
我們最後一集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470的網紅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爸媽做什麼 #物理博士 #車庫創業 #物理 #爸媽做什麼 做了這麼多集, 這是Lara第一次採訪爸爸🙂也是我第一次採訪斜槓創業者😎 認識CJ是從 #行行出老母 podcast的節目聽到的, 當時後邊聽邊點頭, 感覺每句話都好認同啊!雖然CJ的理科背景跟我這個文科人完全不一樣, 他是清大物理系...
清大借書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廣編企劃 |一站式服務,打造未來AI智慧園區
坐落於新竹縣的AI智慧園區,因地利優勢有望未來連結工研院、交大、清大,吸引緯創資通、義隆電子、智邦科技及普生等企業進駐。
為了讓縣民也能享受繁榮與進步,縣府全面投入智慧科技產業價值,包括自駕車、圖書館行動借閱APP、科技指揮報案系統等創新,讓民眾輕鬆以科技駕馭生活,樂活又便利。
#文化科技智慧城 #新竹縣 #2021未來城市 #AI #通訊 #醫療 #生技
清大借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創造與漫想: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親述,從成長到網路巨擘的選擇、經營與夢想》(分享抽新書3本)
★ 上市即空降 Amazon TOP 1
★ 華爾街日報暢銷書
★ 甫出版即售全球18國版權
★ 收錄1997~2020貝佐斯CEO任內完整24封股東信
★ 後貝佐斯時代來臨前,一本書洞悉他27年來的長期思維與商戰歷程
由貝佐斯本人親自撰述,24封致股東信全文、講稿、採訪第一次集結
《賈伯斯傳》作者艾薩克森以近二萬字專文,解析貝佐斯獨樹一幟的領導風格與經營手法
★「如果你抵抗趨勢,你很可能是在抗拒未來。擁抱趨勢,你才能順風而行。」——傑夫.貝佐斯
★ 沒有含著金湯匙的出身、認清大學主修不如人立即轉系、辭退有著大好前途的華爾街工作、30歲創業時才剛新婚一年,曾經也從基層努力起的貝佐斯,他如何思考未來、選擇人生志向?
★ 也不過短短二十多年,貝佐斯帶領亞馬遜,連續破壞、顛覆多個產業。他如何做到「創辦人即公司」,從零開始創業,成就今日的亞馬遜?上市23年股價漲超2300倍,創造破兆元的市值,啟動零售、資訊服務革命,讓我們日夜離不開亞馬遜!
★ 本書內容含括貝佐斯撰寫的獨一無二、極具原創性的股東信,以及許多演講和訪談文稿,從中能認識到他的成長背景和工作生活,以及他的想法如何一路演變——從局內人的觀點,了解貝佐斯的成功原因和祕訣。
★ 全書從創新、客戶至上,到氣候變遷、外太空、新冠肺炎疫情的啟示,談及各式各樣的商業和公共政策議題,有如參加一堂傳授商業價值、策略與執行力的大師課,沒有任何一本書可以代替。
★ 貝佐斯親身向你訴說,哪些核心原則與哲學,指引他創造、領導、改造亞馬遜及藍源公司。在亞馬遜業務高速成長的背後,貝佐斯有長期效忠他的資深主管團隊(S-team),有堅定信守的長期主義,有專注顧客優先的信念,有大膽下注、無懼失敗的動態發明與創新構想,有鼓勵員工漫步思考的餘裕。
★ 以上這些能使貝佐斯在預備卸任執行長一職後,留下一套繼續傳動不停的管理引擎,這套商業模式將讓亞馬遜的飛輪永動運作,為這家已經運轉27年的企業,不斷注入系統活力,使得不管日後貝佐斯在或不在,對公司都影響有限。
★ 不管你是企業執行長、剛剛起步的新創業者,或是使用亞馬遜產品與服務的買家及賣家,你都將從本書直觀了解貝佐斯的成功方程式,以及領導管理的核心原則和人生哲學。同時洞見其獨特和原創的想法如何誕生,以及他所描繪的人類大未來。
★本書特色
◎本書彙編亞馬遜自成立以來各年的股東信,以及貝佐斯本人的重要講稿、採訪稿,讓你全面、有系統地掌握原汁原味的商業運作邏輯與思維。
◎直接閱讀貝佐斯真正的經營思想歷程,不受各類間接寫就的相關書籍、文章曲解,效法他的經驗與做法,解鎖自己在工作與人生方面的成就,獲得雙贏。
◎借用貝佐斯的概念,例如:長期主義、飛輪效應、自由現金流等等,幫助個人進行選擇、判斷、優化日常決策。
願善良、紀律、智慧與你我同在!
❤️ 2021/5/21(五) 20:20之前在粉絲頁上對此貼文按讚、分享者,將抽出3位獲各獲得新書一本!
#創造與漫想
#團結抗疫
清大借書 在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爸媽做什麼 #物理博士 #車庫創業 #物理
#爸媽做什麼 做了這麼多集, 這是Lara第一次採訪爸爸🙂也是我第一次採訪斜槓創業者😎
認識CJ是從 #行行出老母 podcast的節目聽到的, 當時後邊聽邊點頭, 感覺每句話都好認同啊!雖然CJ的理科背景跟我這個文科人完全不一樣, 他是清大物理系、交大物理所畢業、英國杜倫大學博士還入選英國基金會30位30歲以下優秀科學家....以為這樣的👨🎓物理博士講話應該會像Sheldon Cooper一樣摸不著邊際, 但是沒想到他卻在podcast裡面大聊孔子😆 薛丁格的貓😻這個例子也被CJ講得很有趣~
.
Lara不禁想到, 其實小時候我是非常喜歡💫天文、物理的。小三的暑假我幾乎是三天兩頭就到當時家附近的長安圖書館借天文科學書📚, 8,9歲的我即使啃著生硬的文字, 也覺得黑洞是一個好夢幻的世界, 希望有一天自己可以成為科學家或是天文學家~但是, 我的美夢就在國二的時候就硬生生的被當時的物理老師給剝奪了👨🏫🙅♂️....因為這位老師覺得, 班上只有兩個人, 那兩位資優同學才能與他對話....🥺
.
不過如果只是物理博士的單一身份, 可能還不足以讓Lara動機強烈到主動要求認識對方😌😂因為除了物理的專業外, CJ 有不同的創業, 從將老房子裡做現代手搖飲、再改造成有米其林三星甜點師傅進駐的餐廳; 還經營文創市集、更繼續延伸專業創做APP, 最重要的還是第一次的APP得獎、第二次的APP則得到科技公司全額投資!(在創業的人都知道, 有好的idea很容易、想辦法開始製作也不難、但是要募資還得到全額投資, 根本比登天難啊!) 因為有許多 #車庫創業 的經驗, 而且在不同的行業, 就讓Lara馬上產生了一個 #一定要介紹給我們的大小朋友們 的念頭!
.
這一集我們在一個連隔間的水泥牆都還沒砌好的空屋裡錄製, 回音真的比較大, 要請大家包涵!但是選擇這個地點是有原因的。採訪的這一天, Lara特地帶著兒子一起去, 因為我希望他能認識 #真實的世界。這個場地是CJ 家的50年眷村老屋, 正在裝潢成米其林甜點餐廳。是想一下, 如果有一天朋友約你去一家裝潢精緻的餐廳吃飯, 走進去的時候有人會驚嘆、有人覺得燈光柔和很舒服, 但是沒人會想到, 在這一片絢麗之前, 也是鋼筋水泥。我希望孩子能親眼看到從零到有的過程, 而不是將周遭的一切當成理所當然, Before/After的照片出現時, 大家只會著眼在結果的美麗, 而忽略了一切都是從水泥開始的....
.
如果願意容忍一下較大的回音, 這一集絕對會讓你對 #物理 有不同的認識喔~跟孩子一起看影片吧~🤗🤗
**********************************
🎯🎯🎯
從多語繪本到國際視野, Lara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希望他們能與世界的連結越來越多。課堂上的時間有限, 每週一次把複雜的國際時事簡化成5歲小孩都能聽得懂的文字!
**
🌎在台灣跟世界接軌的兒童國際觀課程招生中
🔥#5月23日台中講座暨北歐神話故事工作坊
🔥#6月26日台南俄羅斯文化體驗工作坊
.
📺YOUTUBE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http://yeslara.com/yt
.
🎙podcast『 5歲都要懂的國際觀 』
想從哪一個平台聽podcast? 自己選:
👇👇
https://yeslara.com/podcast_平台
清大借書 在 邱靖雅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記者/邱昱甯報導
歡迎收聽亞太地方新聞,選戰進入倒數計時階段,竹北街頭出現了許多部載著黃色小鴨玩偶的腳踏車拜票車隊,他們親切的笑容與問候,讓許多民眾印象深刻,還有許多小朋友看到他們經過,總會高興地叫著"黃色小鴨來了",這是參選新竹縣議員邱靖雅的團隊,這群形象清新的助選員,有許多是媽媽志工、竹科上市公司主管,也有邱靖雅清大的學弟妹,大家都是因為認同邱靖雅的政治理念而義務來幫忙的。
靖雅說:「其實有很多比較年長的老人家,他看到我們就非常的熱烈,甚至流淚擁抱,其實這個都給我很大的支持與鼓勵,我想目前我感受到最熱情的應該是很多小朋友,他們遠遠看到我就會跟家人喊說『邱靖雅要來了!邱靖雅要來了!』。其實現在的選舉好像小孩子不知道什麼是當選,他也會喊當選,但是其實我真的很希望我們能夠給孩子一個真正的民主示範,因為我曾經有個朋友的孩子唸十興國小,他問我說:『為什麼我在路上到處都看得到妳,妳為什麼要把照片放那麼大』我說:『因為我要選舉啊!』他說:『那為什麼要選舉,選完是什麼』我說:『如果我有選上,我希望你們學校裡的圖書館,都能借到書,我希望你們的教室不會那麼熱,我希望你們上學走路都可以很安全。』
一個一年級的小朋友極興奮地馬上回頭跟他年紀大的哥哥們說:『那我們要來選邱靖雅!』即便是對於孩子,我們在跟他們溝通很多的事情,也希望能夠讓他們理解到,政治到底對於各個階層各個年齡層,可以提供什麼樣的服務。從跟每一個人的接觸,我都希望能夠讓他們瞭解到。」
...
(更多相關報導)http://joinus.tw/campaign/?p=8900
新竹縣議員候選人(竹北選區)13號邱靖雅競選官網:
www.joinus.tw(加入我們.tw)
邱靖雅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joinus.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