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道人生:帝制 (李怡)
中共中央宣佈,中國要在2025年前全面復興傳統文化。中國民運人士王丹表示,全面復興傳統文化的「核心」就是兩個字「帝制」。
講到帝制,中國人總覺得這是制度上的倒退,大逆不道。其實從歷史和政治文化來看,帝制並非沒有可取之處。
首先,在權力繼承方面,帝制是世襲制,即父傳子的制度。在指定哪一個王子擔任繼承人方面,爭奪雖然激烈,但都只在宮廷範圍內惡鬥,並沒有牽連到社會,以發動群眾的鬥爭去實現最高權力的爭奪。宮鬥無論多麼血腥,大致不會擾民,不會造成整個社會的災難。世襲的權力繼承,有它的穩定性,因此中國的歷代皇朝,由盛至衰,多有兩三百年的壽命。
其次,中國的皇帝權力並非沒有制衡。漢朝董仲舒提出「尊君」以鞏固王朝統治,卻也提出「抑君而尊天」,就是說,在君主的絕對權力之上,還有「天」在監察着「君」。所以皇帝稱天子,要定期祭天,若遇天災要視為天譴,皇帝往往要下罪己詔以改善施政。「天」是對皇權的制約。皇帝的權力絕對比不上「與天鬥,其樂無窮」的無神論的掌絕對權力者。
對帝制皇權的另一制約是儒家的道統。董仲舒提出「獨尊儒術」,道統是指儒家讀書人「士志於道」。在知識人心目中,道統是與專制權力抗衡的思想源泉。知識人的直言犯諫、「寧鳴而死,不默而生」的道統,一直平衡着皇權的政統,「使任何專制之主,也知道除了自己的現實權力以外,在教化上,在道理上,另有一種至高無上,而使自己也不能不向之低頭的人物存在」。帝制下的文字獄頂多把批評時政的知識人處死,但不會像沒有「道統」制約的絕對權力那樣把知識人「鬥臭」,進行精神和人格的凌辱。
中國歷朝皇帝儘管也有荒淫腐敗的,但絕大多數不是中國現代宮廷劇所描繪的那樣,整天與後宮佳麗胡混。皇帝奉天命而統管國事,必須非常勤奮。皇帝短命多不是因為沉迷酒色,而是過勞。他們的作息有嚴格的時刻表,以清朝皇帝來說,每天5點起床,先讀兩小時書;7點上早朝,接見機要大臣,聽取報告,交代事務。9點吃早飯,飯後批閱奏摺。下午2點用餐,接着批閱奏摺,直到晚上9點,必須就寢。每天只吃兩餐。雍正皇帝在位13年,留下了1,700多萬字的親筆批錄,一年100多萬字,平均一天寫三、四千字。
皇帝每天見了甚麼人,說了甚麼話,都有史官記為起居注。史官據實而錄,皇帝沒有權力要求史官修改。
除此之外,制約皇權的還有科舉制下的官僚體系,特別是御史、諫官的監察。所謂文臣死諫,國之大幸。一代明君唐太宗因從諫如流,故成就歷代楷模的貞觀之治。有一個縣丞,上書激烈批評皇帝,唐太宗有點生氣,想以「訕謗」治罪,諫官魏徵對唐太宗說:「自古上書,率多激切。若不激切,則不能起人主之心。激切即似訕謗,惟陛下詳其可否。」唐太宗頓悟,於是下令賞賜這位縣丞。
君主制的統治依靠的是榮譽。重榮譽和有制衡的帝制,絕對勝於所有非民選、無制衡的專權體制。當然,歷朝帝制均難免衰敗,因此,也許世上最穩定的是君主立憲制度。英國的君主有權,但絕對不能使用。自13世紀《大憲章》開始實行君主立憲以來,英國六七百年都沒有發生過內戰,是世上政治最穩定的國家。美國的共和體制原本也穩定,但少了君權的榮譽感,遂有點難敵「有錢使得鬼推磨」的外來侵蝕。
清朝在位最短的皇帝 在 中時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只當了短短1天的皇后就去世了...😢😢 (#MM編)
#康熙帝 #皇后 #清朝 #短命 #後宮 #嬪妃
清朝在位最短的皇帝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真的
歷經太陽花後
其實一直在等著醫界的團結
因為「不造反,下一個就會被搞死」
臨床醫療工作過勞的根本原因不消
再多的變革跟疲於奔命只會更多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10207996751733292&id=1133119129&ref=m_notif¬if_t=group_activity
DRG事件大概會是臺灣醫療史裡面一個很重大的分水嶺,這個事件宣告了醫療界與健保署零和博奕的開始。
健保署相關人員大概到今天都還在想:以前醫界不都是嘴巴很硬,喬一喬就開辦了,怎麼這次從上到下這麼快速地整合,同時驚動了數十位新科立委連署暫緩實施?以往醫界的確跟龐組長說的一樣,有時說話不見得好聽,但常常摸摸頭就接受了,這次為什麼不一樣?
並不是因為DRG相較於先前的跨院所重複領藥、三高及中樞神經用藥管控、鎮靜安眠類藥物VPN系統更不合理、更誤國誤民,實務上,DRG的好處許多念過醫管、公衛的前輩朋友們都有論述,在設定好的狀況下,DRG不見得是壞事,那麼,為何反彈會這麼大呢?
答案只有四個字:「民力已窮」。
早在八仙塵爆前臺灣的醫療系統就已經超限運轉了,在臨床超限運轉的狀況下,每一個品質指標、每一項品質改善措施都會加重現行醫療人員的血汗狀況,而衛政單位對於這些品質指標的獎勵給付幾乎完全無感甚至沒有獎勵(舉今年初的ICD-10,多少醫師下班、放假日還在工作,就是為了把診斷碼完全轉換過去,請問有加班費嗎?只是便宜了管控的單位,還做了他們的業績),在這樣的狀況下,未來要再增加任何的指標,不論立意多麼良善,勢必都會造成臨床人員強力的反撲。
隋煬帝在位時,由於前朝積累,幾個大糧倉都還米糧豐盈,甚至黎陽、回洛等糧倉儲量之豐沛吃到唐朝貞觀年間都還沒吃完,為什麼短短十幾年內,隋朝的天下就被玩完了?答案是「濫用民力」,今天征塞北,明天征高麗,後天修運河,這些事情重不重要?運河到清朝還在用,高麗、塞北都是唐朝的經略重鎮,都很重要,但史書記載當時征夫三有其一,三個人就得要有一個人去搞隋煬帝的功業,到後期「民力已窮」,大家發現不造反早晚有天被這天才皇帝搞死,這個朝代焉能不亡。
憑良心說,健保署並非沒有提出過好的政策,但是病患端就醫不加以限制、轉診沒辦法落實,不把別人的工時當工時,不把別人的成本當成本,不斷進行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管控,今天搞雲端藥歷、明天搞ICD-10,後天你再來個DRG,醫療不斷超限運轉的狀況下,誰還有那個心思願意配合?大家也都知道JCI評鑑對醫療品質幫忙很大,現在你跟全國醫師說,我們都來推JCI看看?那還不翻過來?往後這類政策要推動會變得越來越困難,但又各有本位,最後就是零和博奕,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是好事嗎?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越來越多醫師覺得:不造反,早晚有天被搞死。
清朝在位最短的皇帝 在 [心得] 林爽文之變[下] PTT推薦- Warfare 的推薦與評價
清軍攻克集集埔時收繳了敵方大小砲二十六位、鳥鎗一百九十七桿、刀矛九百 ... 我兵」 、「聞賊匪最短火藥,蓄心搶奪,我兵存貯火藥處所尤宜防護」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