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件事是他可以左右的】明成皇后之子、大韓帝國末代皇帝 #李坧
經典韓劇《#明成皇后》,從末代皇帝 #純宗 的母親 #閔妃 的視角,折射出朝鮮王朝末年、面對列強進逼、權鬥不休的無奈歷史。其中有一個存在感低落的角色,就是純宗 #李坧。
他的父親是朝鮮 #稱帝 的第一人 #高宗,朝鮮王朝519年的國祚,在高宗手中終於擺脫清朝、成立大韓帝國,稱號也改為皇帝。然而,「帝二代」李坧為什麼無法延續帝王霸業?
身為高宗唯一一個活下來的嫡子,#李坧 9歲就被安排與母親閔氏家族的女孩成婚,藉此鞏固閔家權勢,成為外戚政爭的棋子。1875年又發生了日本入侵的「雲揚號事件」(日本稱「江華島事件」),讓實際的掌權者、李坧的爺爺 #興宣大院君 原本採取「與日本有限度往來」的鎖國政策劃下終點,在被威脅的情況下簽訂條約、開放門戶⋯⋯
3年帝王命,軟禁到死 👉 https://bit.ly/3ddsfXz
清朝 國祚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扯淡的康乾盛世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陳路
中國朝廷似乎免不了被滅亡的命運,宋太宗得知日本天皇是萬世一系的時候,表達了自己的羨慕之情。
在傳統的歷史敘述中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往往經歷初創、發展、繁榮、衰落四個階段。其實,這就是積累充足和不充足的區別而已。在前兩個階段,尤其是第一個階段,往往大家都很窮,這種窮是超越階級的普遍貧窮。到後來積累充足了,因分配問題開始走下坡路。拋開日本天皇和中國皇帝在政治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日本之所以「萬世一系」,很可能和他們一直貧窮有關。
探花不值一文錢
經歷了晚明大變局後,清朝初年是十分貧窮的,葉夢珠、呂留良都曾記載,「今日之窮,為羲皇以來所僅見」,「四海之內,日益窮困」。但滿清並沒有與民「休養生息」,在清朝初年,順治皇帝接納朱國治的意見,還搞了偷稅漏稅的普查。
這本無可厚非,一個政權即便對社會寬鬆,但還是需要一定的資金來維持正常運轉,但剛剛從東北過來的清朝皇室的做法,顯然太過野蠻。他們制定了剛性規定,只要是欠稅的,不管官職大小,也不論數量多少,當官的一律降兩級,有功名的,從秀才到進士,一律革去功名。如果什麼都沒有的,請君入獄。就有這樣一個倒霉蛋,他叫做葉方靄。他是順治十六年的進士,還高中探花。朝廷按照規矩,讓他當了翰林院編修,官職品等為正七品。
他家世代為讀書人,土地並不多,官府清算之後,發現他少繳了一文錢。由於當時的政治氣氛,數量雖然微不足道,也被報送到朝堂之上。要知道,那時候清廷已經急紅了眼,奏銷案牽扯了一萬多人,多他一個也無妨。於是,葉方藹便被革去了功名,好不容易得來的探花也丟掉了。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順治皇帝本人也駕崩了,新登基的是年僅八歲的康熙。葉方藹藉著新皇登基的契機,自己上表陳清,表示確實欠了一文錢,也願意補交,希望能得到開恩。可是,這個請求卻被無情的駁回。
消息傳到老家,苦中作樂的百姓將此事作為茶餘飯後的談資,到處流傳有「榜眼不值一文錢」的笑話。從這裡,我們不禁產生一個疑問,滿清在草創初期,為何會如此敲骨吸髓式的盤剝,還波及到了算是統治階層的葉探花呢?
康乾盛世怎麼來的?
順治時期稅收收入,和萬曆晚期差不多,而遠高於崇禎時期。剔除徵稅能力不考慮,這說明一個什麼問題?說明實際上在清代初年經過長時間的戰亂和80%的人口損失,中國家庭仍然能保有一定財富。
一直到滿清統治者沒有下限的勒索,才變成全國性貧困。經過大亂,還能禁得起滿清統治者勒索,也能反證明末的中國家庭是相當富裕殷實的。更別說達官貴人。大明公司最後一位董事長朱由檢,為了軍餉問題,頭疼不已,甚至把故宮大門上的銅釘都拿去熔作貨幣。
當時的一條解決方法就是以皇帝的名義去借,史料有記載,有人提議讓崇禎皇帝去跟京官和商人借錢,少則五百,多則一千兩千。「俟皇上財用有餘還之」,結果無人肯借。崇禎皇帝只能大發感慨,說跟那些達官貴人借錢,他們不肯借。真要等流寇來了,照樣被搶光,真是愚蠢至極。等到大明這個公司沒有了資本公積,沒有了法定公積,沒有了利潤盈餘,最後就只能山窮水盡破產清算。朱董事長的結局值得我們同情,但那些不肯借錢的人是不是就很可恨呢?
要知道在古代賺取財富,獲得資產積累就必須通過儲蓄。這就得靠一代又一代守財奴對家產的守護,通過時間來完成原始積累。不能怪他們拎不清大勢,我們也只是站在新世紀開上帝視角罷了。而中國最後的帝制王朝,秉承了老百姓錢太多不太好的思路,玩命把民眾往死裡盤剝,也不知道是誰發明的康乾盛世的說法。朱由檢征不上稅,也代表了人家是要臉的,儘量不擾民,跟滿清比起來,他吃相好看得很。無怪乎,人們都懷念明朝。
崇禎如果不顧吃相會如何?
拋開東林和閹黨忠奸的問題,假設崇禎沒有誅殺魏忠賢,利用閹黨制衡東林,是否能征到稅,讓明朝免於滅亡呢?古代中國王朝的統治,高度依賴於由文官構成的職業官僚系統。
無論是對資源的汲取還是分配,這套系統都遠較其他文明的政治系統要高效合理的多。但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等價交換才是世間的真理。古代王朝在享受這這套系統創收的同時,也必然要承擔維繫這套系統所需要的成本。而汲取與分配能力的高效,意味著需要具備相應的規模和專業性,自然這套系統的維繫成本也就遠較日本、西歐那種封建化的治理系統要高的多。
而且,這套系統本身並非固定不變的。人類社會的各種組織體系其實也如人一樣,有著強烈的自我壯大的傾向。與官僚體系的壯大相伴隨的,是資源與分配能力的擴大。但是社會上所能夠被汲取的資源是有限的,官僚體系的自我增殖是無限的。這有限的資源汲取一旦不再能滿足不斷自我增殖的官僚體系的需求,這個體系的第一反應就是削弱社會救濟來維繫組織自身的存在,由此便會形成亂源,從而導致王朝的崩潰。
閹黨的成員,很大一部分也是文官,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層面,和東林並無不同。但是你別看崇禎天天哭窮,當時官僚系統的汲取能力卻是空前的強悍。如果顧炎武所言屬實的話,當時明末地方所收繳的稅賦,已經有九成被解送朝廷,地方所留不過一成,可以說幾乎所能汲取的資源都已經完全被轉移到中央去了。滿清比大明佔便宜的地方在於,明末改朝換代的大規模戰亂,實際上相當於給社會整體來了一場徹徹底底的格式化,特別是對官僚體系的格式化。
清朝初期官僚機構的規模是很小的,有時在編的官員數量甚至不超過萬人規模,這與明末十幾萬的龐大編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船小好掉頭」,所以滿清才有精力對欠一文錢的葉探花進行懲處,換到乾隆後期,你試試?
滿清為何沒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康乾盛世雖然是吹出來的,但是整個社會趨於穩定也是事實,只要不出現大的動亂,人們的財富還是能越來越多。
當滿清走到王朝的一般規律時期,為何又延長了那麼久的國祚?農業社會,積累普遍充足時期,必然面臨兩種道路選擇。一是原有通道的擴大,二是新通道的開闢,比如工商業。因為工商業的效率要高於農業。這世界,永遠是高效率行業吸收低效率行業的過剩產能。這就是為何富士康當年出現了那麼大的新聞,那些年輕工人為何不會義無反顧回家種地的原因。同理,可以解釋為何某知名人物會喊出「996是福報」的口號,拼夕夕員工的淒慘絲毫不影響它的股價躥升。
就目前社會而言,互聯網行業的效率算是最高的。可發展工商業,需要一個工具,那就是槓桿,也就是負債經營。崇禎跟人借錢都不行,說明了在農業社會搞這個是太難了,因大夥兒的思維慣性接受不了。就跟改革開放沒多久,很多人下海一樣,當時可是銀行主動給人貸款,人都不敢借。滿清到了晚期,也遇見了晚明同樣的問題,但他們卻沾了全球化的大便宜。
那就是西方列強的到來使得過去封閉的經濟體系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滿清不再依賴於傳統的農業稅收來維繫系統的運作,而是可以通過關稅以及找西方列強借債來維繫系統的運作。所以滿清不但扛過了太平天國這個大劫,又續了幾十年,還能砸錢搞洋務搞近代化。如果沒有每年上千萬兩收益的關稅和抵押權益換取的各項巨額貸款,這些大動作幾乎都是難以想像到的。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知史 #歷史 #中國歷史 #長知史 #康乾盛世 #探花 #繁榮 #衰落 #朝代 #唐朝 #順治時期
清朝 國祚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保釣50年不變的訴求:贓物必須歸還原主!
劉源俊/台灣釣魚台光復會理事長(台北市)
一九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整整五十年前的今天,台灣的七位留學生在美國發起「保衛釣魚台運動」。這一運動終於鼓動風潮,在翌年四月十日華盛頓近三千人的遊行時達到最高潮。
當年留學生參加保釣最主要的理由是:反對美、日霸權,贓物必須歸還原主!五十年來,這一理性的訴求始終沒有改變。
查釣魚台列嶼及附近海域本是宜蘭地區漁民的傳統漁場。該列嶼在清朝明確歸屬福建省台灣府噶瑪蘭廳,卻因國祚積弱於一八九五年為日本竊占畫歸「沖繩縣」。而根據文獻,釣魚台列嶼屬於中國台灣,無可爭辯。
有些人昧於史實,又懾於強權,以為該列嶼屬於日本沖繩。其實只要從各方對該列嶼的命名就不難明瞭。查釣魚嶼(釣魚台)、黃尾嶼及赤嶼的名稱在明、清的中國古籍中經常出現。琉球古籍中,從沒有一份文獻把這些島說成是琉球的。法國傳教士宋君榮一七五一年手繪《琉球諸島圖》,在基隆到琉球的航路上明確標有Tiaoyusu(釣魚嶼)、Hoanoueysu(黃尾嶼)等嶼(閩南語發音)。
復查日本一八九四年前的所有沖繩地圖,都不含釣魚台列嶼。
日本是自一九○○年起才有人稱該列嶼為「尖閣列島」──取譯自一八八四年英國海軍海圖中的Pinnacle Islands,原指其中南、北兩小島。因而別的不說,從日本或琉球對該列嶼但稱剽竊來之名,已足以證明該地屬竊占。今年石垣市復將之改名為「登野城尖閣」,更加自曝該列嶼的贓物性質。
一九四五年日本宣布戰敗投降並接受《波茨坦公告》。釣魚台列嶼作為台灣附屬島嶼,本應根據《波茨坦公告》和《開羅宣言》歸還中華民國,但美國卻仍占領沖繩並將黃尾嶼、赤尾嶼作為海軍靶場,政府為保台默許。然迄一九七○年前,台灣漁民仍能自由前往釣魚台海域捕魚。
美國政府原本打算在一九七一年的五月十五日將釣魚台列嶼連同琉球群島送給日本,換取日本的輸誠。然而由於保釣運動的激烈抗爭,在當天簽署的《沖繩歸還條約》中,美國只將釣魚台列嶼的行政管轄權而非主權交與日本。可見「做賊心虛」。
簡言之,日本及美國當年之擁有釣魚台,甚至二○一七年「美日峰會」聲稱《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於釣魚台海域,都是霸占贓物的行為。
我們保釣,是為台灣而保釣,是為台灣漁民而保釣,是理性的決定。希望台灣年輕一代看清楚,不要為強權與媚外的當局蠱惑。贓物必須物歸原主!此乃天經地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