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 #新北土城 #大安圳 再現風華
當土城的生活機能越來越好,就是開始追尋在地文史的時候❗️
我們土城溪頭路,有處大安圳的引水口,是開鑿於1736年的水利渠道,從清朝時期,就灌溉著土城、板橋的農田,一旁還有工人休憩的圳寮、守護著水圳的海新宮、以及大安圳橋。
這是先人開土闢地的重要軌跡,也是我們土城人的重要回憶。以往的溪頭路,就是土城大安圳發源地的象徵,過去的碼頭就在這裡。
百年歷史,將在祖田里里長呂惠美、新北市土城區社區總體營造協會、善息寺李堂主、土城區公所、新北市城鄉局的努力之下重現, #拼貼馬賽克側欄、#整修圳寮古厝⚒,並收集歷史照片規劃為展覽園區,預計在十月底完工。未來將結合步行數分鐘的三鶯線媽祖田站,希望成為土城的觀光歷史重點😊
很高興我也協助爭取到部分經費,這是土城邁向文化城市的重要里程碑,在以刮刀取代金鏟的動工典禮,很高興迎接如此盛重時刻的來臨,期待土城大安圳引水口再現風華!
清朝 水圳 在 林碩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容許碩彥補充一下:
從探討六家地區水圳,進而了解口耳相傳六張犁、六家庄的文化歷史背景,過去先人祖先開墾,兩百多年來是新竹穀倉,位於兩河流域(鳳山溪、頭前溪)沖積平原的中心地帶,在老天爺的眷顧之下,有充足的水資源,其中東興圳(六張犁圳)、舊港圳造就了當時富庶的農村社會。
至今,儘管耕田早已無法養家糊口,六家仍然是新竹地區水田耕作最積極的地區。耕田已經由早年維繫生計的基本勞動,演變成為一種文化認同的象徵,
早在清朝乾隆年間,大陸移民進入六家開墾,就積極地展開水資源的開拓工程。完工之後六家人以「林根德」,作為六家水圳的「名譽創建人」,事實上林根德不但從未來過台灣,而且是六家林家來台祖十四代之前的開饒平始祖。
六個來自饒平原鄉的不同來台祖後裔,透過灌溉水圳重新凝聚在共同遠祖的名下,以「共飲一條水」宣稱彼此為團結一致的生命共同體。這條水圳初名「六張犁圳」,又稱「東興圳」,水源頭在竹北與芎林交界的五座屋,複雜卻又有條不紊的灌溉系統像人類身體的血液輸送脈絡,水頭是心臟,農田是微血管,而大小水圳就是大小動脈了。
身為竹北人自覺很幸福,我們有很好的工作機會,重劃區的完整都市發展,縣政一、二、三期、高鐵特區等良好的規劃,這些都仰賴過去公部門領導,尤其老縣長 林光華主席在任內推動「璞玉計劃」等大型的都市規劃,從現在發展的規模,不得不佩服林老縣長的高瞻遠矚、深謀遠慮。
地方公民記者 愛美麗魚余姐,非六家在地人,但對六家區文化、林姓祠堂這般見解,碩彥感謝之餘,希望能在享受經濟發展果實之外,也能維持良好的居家環境,保護生態、永續經營。一代一代的傳承下去。台北有天母大安,竹北有六家,我六家我驕傲。
清朝 水圳 在 走讀世界遺產 About World Heritag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齊東街日式宿舍、樹、光影與詩
齊東街53巷是清朝時的米道,周遭曾是水田、埤塘、水圳,帶學生走讀時,我要他們去想像當年的樣貌。
抬頭看所有的樹都比日式宿舍還高!赫然發現圍欄上白萩的詩:
「這世界只剩下你在守候 ~樹。」
彷彿是這些樹守候著這些房子。
我們坐在屋內的地板上或榻榻米上,我要他們望向庭院去感受日式房子與庭院、樹的緊密連結以及木造房子上的光影之美。
後來發現圍欄上也有一句詩
「陽光從樹間滴落...」
不知是館方刻意挑選這些詩來呼應情境?還是我個人詩意的想像呢?
#日治時期齊東街區建文官宿舍,歷經破敗、居民保存、修復、成立齊東詩社,全區修復完成後,2021更名為台灣文學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