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時代?】歷年政府十大縱容地產商壟斷行為
現時北京指需要整改香港發展商的「壟斷行為」,但「壟斷行為」的出現,與香港政府過往的房屋土地政策息息相關。那麼房屋土地政策會否來一場有意義的大改革?恐怕言之尚早。
現時政府放風的數個最新措施,非但不是劍指,甚至是鼓勵壟斷行為。這個弔詭之處,暫時被主流公共論述所忽略。以下十個香港政府助長發展商壟斷的行為,是否亦需要一併「整改」?
◾助長發展商加速圈地
多年來各種類型土地的發展管制,有維護城市景觀、保障生活質素與不同群體的權利,更有避免發展商全面壟斷土地資源的政策功能。但近日最新報導消息,傳出林鄭放風要大肆為發展商發展「起釘」,除放寬早已被發展商割據的濕地的發展地積比,亦打算向發展商視為「豬頭骨」的祖堂地開刀,鬆綁出售限制,預期發展商將能在新界加速囤地。
今次全方位的發展鬆綁,亦劍指市區土儲。自2010年起林鄭將強拍條件由9成收購門檻放寬到8成,十年後,今日有放風林鄭政府將舊樓強拍條件再降至7成。強拍底線似乎容許「無限後退」,在法例上不斷合理化發展商壟斷式收樓行為,相信「田牲式」收樓手法會更加放肆,而舊樓小業主及租戶的議價空間卻退無可退。
有趣的是,早前外投行的數據分析,在今次中央施壓下,估計恒基的地產謀財策略(農地王及私人市區收樓)將受最大影響。然而,今次放風的強拍放寬卻令市區舊樓最多土儲的恒基最受惠。政府跟發展商之間捆綁利益關係,在現時中央針對發展商壟斷行為下,更顯弔詭及複雜。
◾散播土地「荒」言
由2002年「孫九招」起,政府將香港房屋政策「定性」為集中土地供應,減少公營房屋供應,將私人房屋供應交由市場決定,是其後樓價飆升的重要因素。歷經20年,政府房屋大方針卻不見有大改變,繼續盲目催谷覓地,甚至不斷提倡天價人工島開,只為「做大個餅」,卻不全面收回棕地、發展商土儲及潛在違規丁地等其他土地選項。只講土地供應的政策論調背後,正配合著發展商動員打手發功,聯手在公眾輿論上背書式輸入「土地荒」的幻象,最後發展商圈地囤地等壟斷行為卻以「公共利益」之名變得合情合理。
林薪最近轉口風表示香港短期「搵夠地」,但劍指官僚「卡關」要加速審批,跟現時發展商指控回應香港房屋問題源自覓地到建屋速度「唔夠快」,明顯口徑一致,更顯政府貫徹親發展商的立場,不斷為發展商釋放土儲,助長由發展商主導香港土地供應。
◾「土地共享」度身訂做兼送基建
作為政府近年重點推銷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本身已被詬病為發展商「度身訂做」。政府以提供基建為由,幫助發展商釋放其偏遠、或有客觀條件限制(如位於濕地旁)而不適合發展的土儲,而公眾因而額外獲得的單位,往往只佔整個發展小部分(*額外*樓面面積的六成作公營房屋用途),發展商甚至能申請將官地納入發展範圍,將計劃稱為「共享」,實在是一個搵笨的公關表演,最後只會助長發展商繼續壟斷香港規劃主導權。
由發展商決定土地共享的選址,會否出現規劃錯配的社區?單從最新一宗共享申請中,恒基建議在林村杜山村鄉郊地區興建近40層高「公屋」,足見其潛在規劃災難。
可能發展商政府觀望政府會否進一步放寬發展限制,亦正與政府討價還價中,過去兩年土地「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只接到三宗申請,就土地供應速度而言,又是另一種「搵笨」。而昨天有發展商接受文匯報專訪就表示,在土地供應方面發展商可扮演更積極角色,表示可以提供多個「公營房屋單位」,參與「土地共享先導計劃」可能是發展商心目中應酬北京施壓的其中一個成績表,能否真的解決房屋問題或壟斷問題只是一個大問號。
◾傾向避開發展商土儲收地
若政府真的動真格應付發展商壟斷及囤積行為,運用過去數十年在法院未嘗一敗的《收回土地條例》(土收)就最適合,將高度集中的業權復歸公有作公共用途,亦能夠增加租住公營房屋供應,舒緩基層居住困境。
政府亦會在收地政策上處處配合發展商。近數年有無數案例顯示,政府會選擇性利用土收針對一般農民、非原居民村甚至小地主,如橫洲、馬屎埔等,而巧妙地被避開發展商土儲,例如屏山北的棕地發展選址,以維護發展商的「私人業權」。「土地共享先導計劃」亦容許政府利用土收收回選址內小業主的業權,為大業主的土地共享申請開路,位於林村的「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正屬此例,申請文件建議政府利用土收收回申請範圍內某些道路的業權,為發展項目興建接駁道路。
單單看林鄭於2019年提出收回十組私人地興建公屋,兩年後現時只能夠收回三組地塊,另外有三組地塊因屬發展商而放棄收回。而宣布收回的三組地塊中,其中一組更是新鴻基地產無法獲得當中位置關鍵的「祖堂地」業權而未能發展,屬「豬頭骨」地,政府收地屬收拾殘局。而發展商和政府亦能分別在收取「壯士斷臂」及「果斷收地」的公關之效,但諸如此類選擇性收地的做法只是在助長發展商壟斷市場的行為。
◾助長囤地自肥兼送發展權
過往新市鎮發展模式,主要是政府收回土地並重新規劃,部分土地再行公開拍賣,沙田新市鎮便是一例。而新界東北新發展區,卻開始加入「原址換地」等概念,(「加強版」的新市鎮發展模式),逐漸將規劃主導權拱手相讓予發展商-發展商可以保留土地的發展權,早年聞風而一湧囤地的發展商大有斬獲,亦能夠決定能在那個位置起樓。
在新界東北發展公佈前,現任財政司陳茂波被涉嫌利益衝突,搶閘新界東北囤地,最後更逃過廉署起訴。連政府官員亦「其身不正」參與囤地等壟斷操作,怎能期望政府會大力遏止囤積堆奇?「加強版」新市鎮發展模式為發展商度身訂造,「獎勵」囤地行為,誰囤地囤得最多,誰就更能有能力壟斷市場。
◾批准無底線開則
回歸早年的發水樓、屏風樓,到近年納米樓,卻是一直導致香港房屋「貴、細、擠、焗」的一大推手。往往政府給予發展商樓面面積的優惠豁免,放寬這些建築物法規時,卻縱容發展商鑽政策空子,可以「無底線」開則,賺盡每一呎,而政府一向少有適時作出管制,卻稱將問題交予市場決定及解決,造就一個個三尖八角的「怪則」單位。除了樓價貴生活成本高,連市民的居住空間也被收縮及改造。今日,上有夏寶龍聲稱要解決劏房問題,下有繼續造就恒基成為「納米地產王」,更顯政府無心解決香港房屋問題。
◾放任樓市縱火
面對發展商囤樓囤地以及熱錢流入炒賣樓市,政府只講土地供應,將需求管理置於不顧,更故意忽視壓抑樓市炒賣的房稅政策改革,才是香港房屋問題「貴、細、擠」多年來一直未能妥善改善的關鍵。
上年年頭大肆宣揚的一手樓空置稅,林鄭已經不敢再提,資產增值稅亦再不考慮。而早幾年政府為「應對」熱錢炒賣物業投資樓價飆升而推出的買家及特別印花稅(「辣招」),原來可以透過公司股權轉讓業權形式避開, 所以公眾不時驚訝某高官、富商或明星竟能夠「首置」買樓,才猛然醒覺這些「辣招」實質上只係用來「做下樣」,向公眾顯示已經「做咗嘢」,實質上繼續「馬照跑、舞照跳、樓照炒」。
◾卸膊公營房屋予私人參建
除了政府每年公營房屋供應長期不足外,現時林鄭自稱「重建置業階梯」一大措施首置樓,更是政府將公營房屋供應責任交予私人參建的「卸膊」發展模式。在首置樓的官方定義上卻一直彈出彈入,一時形容為「公」,一時又「私」,變相可以「捽數」,成為林鄭公私營「七三比例」達標的最大「公因數」,根本地影響原作公營房屋(公屋/居屋)的潛在土地供應數目。
當政府推銷土地共享計劃的前身「以公私合營釋放發展商農地土儲」時,強調需要在地皮提供公營房屋,但沒有明言是是哪一種(公屋/居屋),時至今日,公營房屋部分成為了「公營房屋/首置樓」。首置樓「名公實私」,作為私人發展商作出「社會貢獻」的一大賣點,讓夾心階層可以首置「可負擔」的單位,但定價上所價不菲,舉例說最新由長實發展的安達臣首置樓,定價已不考慮申請者負擔能力,而是重新與市價掛鈎,往往比居屋更加昂貴,這正是政府卸膊公營房屋的必然後果。
從「公營房屋」定義的變樣,明顯見到政府房屋供應政策放軟手腳,鬆章於發展商。如日後首置樓恆常化為公營房屋供應的話,將延續香港房屋供應由私人發展商主導的命運。
◾讓地產利益滲入城規會
董建華時期,首次委任過半數有發展商背景的人進入城規會,將城規會審批土地發展的把關角色,慢慢被日益摻雜的發展商利益弱化。現時單靠城規會本身利益申報機制以及避席做法,已經未足夠釋取公眾對於官商勾結的質疑,例如現時城規會 「鄉郊及新市鎮規劃小組委員會會議」,已有五個委員有發展商背景,公眾對於城規會能否發揮公正審議發展申請的觀感已經大打折扣。
◾增加發展商土儲的「活化」政策
除了慣常賣地強拍舊樓,近年的活化工廈政策亦給予發展商增加土儲的機會。由初時2010年的整幢工廠改建優惠、2018年第二輪工廈重建免補地價,再到近日的工廠改契標準補地價,除了很有可能為發展商日後農地改契補地價標準化試水溫外,一連串加快重建工廠措施,據傳媒報導亦助長發展商過往十年囤積甚至炒賣工廠單位,直接導致工廠區的呎價急升。
所謂「活化」,不止助長發展商的壟斷行為由土地房屋重建,延伸至平民工廠區,在加快重建同時,卻少有安置及補償小租戶的措施,租戶愈搬愈遠/細。單是靠虛有其表的劏房租管,根本不足以解決香港中低層生活工作空間日漸收縮的問題。
◾小結
回顧過往十多年政府縱容史,縱使近日中央點名發展商壟斷行為,然而,最新一份施政報告,香港政府很有可能進行土地發展鬆綁大手術,短期內繼續甚至加劇這場壟斷遊戲。而未來這個利益纏繞的聯盟究竟會不會被清算/替代?或是中央施壓只是「雷聲大雨點小」?長遠仍需繼續觀望香港土地利益版圖變動、未來中央施政方針以及下一任政府班底之間如何互動。
-
研究有價 月捐撐起土地研究工作: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戶口號碼:匯豐銀行 640-198305-001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HK) COMPANY LIMITED)
義工招募:https://bit.ly/2SbbyT3
清算人未向法院聲報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427 BBC中文
*【南海爭議:英國新航母首次遠航,將訪問亞洲半年並作聯合演練】
英國駐日本大使館證實,英國新入役的大型艦空母艦伊利沙白女王號(HMS Queen Elizabeth)戰鬥群將會駛往日本和韓國等作一連串訪問,並與兩國部隊進行聯合演練。大使館4月26日聲明透露,除了伊利沙白女王號,整個戰鬥群還包括另外六艘戰艦,隨行還有一艘潛艇。美國和荷蘭會各自派出一艘戰艦隨行。聲明又引述英國國防大臣Ben Wallace說,這個戰鬥群還會訪問印度和新加坡等,整個訪問航程需時約28星期。Ben Wallace形容,任務將會彰顯英國的影響力,並強調英國決心解決今後地區安全問題的挑戰。。這是伊利沙白女王號2017年正式開始服役後,首次大型駐外行動,英國軍方沒有公佈這個戰鬥群的具體航線,但分析留意到它訪問新加坡和韓國等地時,無可避免將會接近南海和東海等局勢緊張的地區。
https://www.bbc.com/zhongwen/simp/world-56898349
*【美國移民執法局被控強制女性接受婦科手術:「我對自己身體沒有發言權」】
數十名女性稱,她們被關押在美國移民拘留中心時,在未經完全同意的情況下接受了不必要的婦科開刀手術。2020年12月,40多名婦女提交了證詞,試圖提起集體訴訟,其中34人指控自己進行了不必要的侵入性婦科手術。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883554
*【5G與華為:英國情報機構負責人警告西方國家不應再犯類似錯誤】
英國一位情報首長日前警告稱,在中國等國家在科技與安全領域構成的威脅面前,西方國家目前正面臨「清算時刻」。英國情報機構「政府通信總部」(GCHQ)主任Jeremy Fleming表示,西方世界面臨著一個威脅,即他們所依賴的關鍵技術或將不再由西方塑造。政府通信總部負責收集來自全球的情報,以識別並破壞對英國帶來的威脅。該組織與美國國家安全局關係密切,同時與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及紐西蘭的情報機構共同組成「五眼聯盟」。Jeremy Fleming指出,在情報方面中俄兩國均是英國的關切所在。而在科技領域,中國的影響更為長遠。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6886372
*【H&M與新疆棉:遭到過抵制的西方品牌能否在中國市場復活】
多年來,在中國經營的外國公司一直面臨社交媒體推動的消費者抵制行動,有時是因為文化上的不敏感,有時是因為政治爭議。「任何冒犯中國人民的人都應該凖備付出代價,」一些西方公司因對新疆侵犯人權的指控表示關注而遭到中國消費者抵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最近被問及此事時直白表示。H&M是此次抵制的主要目標,但耐克、阿迪達斯和彪馬也受到了影響,它們都是良好棉花發展協會(BCI)的成員,這是一個促進可持續棉花生產的非盈利組織。H&M在中國主要電商平台上遭到屏蔽,其實體店也從一些電子地圖上消失了。20家H&M門市至今仍然關閉。中國歐盟商會主席Joerg Wuttke表示,外國公司與中國的敏感點發生衝突很常見。這是一個長期的挑戰,隨著中國經濟上的重要性增強和歐洲態度的轉變,這個挑戰也在增大。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886998
*【冤案:英國郵政局電子會計系統如何導致數十人誤遭判罪】
2021年4月23日,英格蘭和威爾士上訴法院(Court of Appeal of England and Wales)推翻39名郵政支局長(sub-postmasters and sub-postmistresses)的刑事犯罪判決,,郵政局監守自盜案自此成為英國迄今已知最嚴重的一起冤案。這些案件源於英國郵政局公司(Post Office Ltd)在2000年引入的日本富士通(Fujitzu)「地平線」(Horizon)電子會計系統。因其連番出錯,多達736名郵政支局長被郵政局公司起訴。許多人被判有罪,輕則罰款,重則入獄。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6884312
*【印度疫情:得不到氧氣的病人「像動物般死去」】
印度疫情嚴峻,德里的情況尤其糟糕,那裏的重症監護室已沒有牀位。那些有能力的家庭正在僱用護士和在網絡遠程諮詢醫生,幫親人保持呼吸。印度已連續幾天報告超過30萬個確診病例,每日刷新2021年新冠單日確診記錄,這種急劇上升的趨勢已使印度許多城市的醫療系統不堪重負。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886303
*【新冠疫情:印度情況繼續惡化,家屬不得不求助黑市】
包括德里在內的許多印度城市的大多數醫院床位已經告罄,迫使人們想方設法在家裏為病人治療。但由於黑市上氧氣瓶、製氧機和基本藥物的價格暴漲,即使在家治療也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6886078
*【奧斯卡最佳導演趙婷:從曾經的「中國驕傲」,到如今全網封鎖】
上月初,她還是中國官媒口中的「中國驕傲」,但如今,她歷史性斬獲奧斯卡獎的消息卻在中國面臨著嚴格審查和全網性的封殺。39歲的華人女導演趙婷憑電影《遊牧人生》(Nomadland,《無依之地》/《浪跡天地》)成功獲得2021年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她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非白人女性。但這個消息已不再讓北京的政客們感到開心。當局甚至對這一消息採取了封禁措施。在微博上,「趙婷」、「無依之地」和「奧斯卡」等似乎都成為了敏感詞,相關網絡帖子被大面積移除。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885536
*【新冠疫情:香港新加坡計劃重啟旅行氣泡 期盼振興旅遊業】
香港與新加坡宣布,兩地將於5月26日開始實施雙向免隔離的航空旅遊氣泡(Air Travel Bubble, ATB)。如果這一計劃順利實施,將成為亞太區域第二條實施旅行氣泡的主要航線。此前澳洲和紐西蘭之間已經通過這種方式恢復了通行。新港兩地原本計劃在去年11月開始實施旅行氣泡,但由於此後香港疫情重燃而擱淺。此次公布的旅行氣泡計劃加上了更嚴格的條件,香港居民須完成接種兩劑疫苗最少14日後,才能參與,對前往香港的新加坡居民則未有此要求。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business-56887724
*【中國抵制澳洲進口不果 「殺雞儆猴」效果成疑】
中國和澳洲的關係隨著一連串政治紛爭變得緊張,中方從去年開始針對澳洲不同進口貨物加徵關稅、徵收保證金等懲罰性措施,至今已經差不多一年。BBC中文翻查過去一年兩國的貿易數字,發現雙邊貿易量大減,但許多澳洲出口商成功找到替代市場,確保出口量仍能保持平穩。另一方面,中國為了填補減少澳洲進口後留下的缺口,改從其他國家採購,當中不少都是與澳洲友好的國家,更不乏「五眼聯盟」的成員。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833622
*【紐西蘭重申對華友好政策:中國表示歡迎,「五眼聯盟」下一步動向引發關注】
紐西蘭外交部長馬Nanaia Mahuta上周在該國政府成立的「紐中關係促進委員會」發表演講時闡述了紐西蘭的對華政策,並稱對「五眼聯盟」擴大職權範圍的作法感到「不安」。此番講話引起印太地區議論,新中關係也引發國際媒體關注和審視。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6860521
清算人未向法院聲報 在 沃草 Watchou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假倒閉 #真投共 中國滲透臺灣半導體產業新步數來了!
.
半導體產業是臺灣的護國群山,2015年馬政府差點開放中資投資臺灣的 IC 設計,如果當時沒有一小群有遠見、不畏壓力的學者專家和公民出來大力反對,臺灣 IC 產業今天已經是「中國隊」馬前卒,也不會有現在各國來拜託我們供應晶片的風光地位。但現在中國聯合部分台灣人,以「假倒閉,真投共」閃躲法規禁令的烏賊戰術來滲透我們的 IC 產業,甚至有工研院投資的 IC 公司已經中招,把人才和技術打包送往中國!
(#沃草2015/12/10製作「當聯發科變成中國公司」懶人包👉https://waa.tw/8Mbgmr)
.
近日《財訊》雜誌報導,工研院投資的半導體新創企業「瀚薪科技」在今年 2 月無預警宣告解散,然後,在中國上海就出現了「上海瀚薪」,公司團隊就是臺灣的瀚薪科技原班人馬。(https://waa.tw/ZyOz7S)
.
瀚薪科技在 2018 年已經準備好新的碳化矽技術、準備在 2019 年上市,如今竟然忽然解散,而工研院昨(18)日發出聲明,表示終止並收回非專屬專利之授權,並說瀚薪科技是因為一直無法取得更多資金,股東會才決議於2021年2月清算並解散公司(https://waa.tw/8QUd7P)。這份聲明令人感到詫異,因為這一兩年,熱錢不斷流入臺灣股市、多支科技股創下股價新高、金控公司紛紛推出科技股組成的 ETF,怎麼會說無法取得資金呢?
.
中國早已在經濟政策中,把半導體產業列入發展重點,把發展半導體產業列為「國家與國防安全」的重點項目,,因此獲得官方支持中資企業在全球大手筆又不惜血本的收購半導體公司,想要建構完整的半導體產業與技術鏈,2015 年時從北京清華大學校辦企業起家的「#紫光集團」在併購了幾十家公司、和 Intel 取得合作案後,一度將魔爪伸向了臺灣重要的半導體設計公司 #聯發科。(https://waa.tw/zGSKFf)
.
當年,經歷了千驚萬險,在憂心台灣半導體未來可能遭中國劫騎的學者、專家以及公民努力之下,才擋下了紫光要入股聯發科的併購案。(https://waa.tw/b9FRja) (https://waa.tw/C9iKUI)
.
不料,今年年初,傳出聯發科將旗下的驅動 IC 設計公司「奕力」賣給擅長經營兩岸公司買賣的「東博投資」,遭人懷疑是要借道轉手,把奕力賣給中資 OPPO。(https://waa.tw/OtglLU)
.
而本月初,也才爆出中國北京「比特大陸」公司在 2017 年掩飾中資身分,來台成立智鈊、芯道 2 家公司,暗中高薪挖角台灣 IC 設計高階人才,為中國母公司研發晶片,公司負責人遭到新北地檢署約談。智鈊、芯道 2 家公司在 3 年內,從聯發科、#台積電 等大廠挖走數百名工程師。(https://waa.tw/qx1WeS)
.
昨天,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也在立法院質詢時指出,中資雖然無法直接併購臺灣的半導體公司,但如果併購臺灣企業在中國的工廠,就沒有法規限制,只要事後報備即可。(https://waa.tw/Ah7Cmq)
.
半導體產業不只帶動臺灣經濟發展、領軍臺股,更為臺灣大幅提高國際能見度和重要性,因為以台積電為首的產業鏈非常完整、在全球有著高市佔率,臺灣的安全也受到了國際重視。可是,中國出於對臺灣的野心、也出於對佔據半導體產業的渴望,不斷在對我們的護國神山挖牆腳,即使我們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大陸地區人民來臺投資許可辦法》等等相關法規想要規範、阻止,但仍有許多的漏洞,讓中國有可趁之機,因此臺灣人更需要重視半導體產業、要了解這個為撐起臺灣出了非常大力氣的產業,並睜大眼睛監督我們的政府去修補、去防堵所有給中資可趁之機的法規漏洞。
.
引用資料:
《財訊》獨家揭露》工研院最強獨角獸「瀚薪」為何一夕變中資?
https://waa.tw/KpcOUw
.
工研院對瀚薪議題說明
https://waa.tw/8QUd7P
.
《自由時報》昔狂言想併台積電、聯發科 紫光今印堂發黑?
https://waa.tw/zGSKFf
.
《蘋果日報》台積電、聯發科都受害! 北京「比特大陸」滲透台灣挖角IC工程師遭搜索約談
https://waa.tw/qx1WeS
.
《沃草》民進黨立委高嘉瑜:中資併購臺灣半導體中國廠僅需事後申報 暗藏嚴重法律漏洞
https://waa.tw/Ah7Cmq
.
------
#沃草需要你 #定期定額募集中
每月 199 元,留下守護台灣的力量! https://waa.tw/fRm7DF
FB/IG_watchout.tw|TG/YT_WatchoutTW|TW_watchoutTW
清算人未向法院聲報 在 [新聞] 館長指控「修冷氣不付錢」 忽必烈:陳之 的推薦與評價
陳之漢團隊預計在2022年3月31日盤點清算點交三重館資產,在清算日前,所有 ... 會員恐慌,本公司已提起偽造文書等刑責告訴,交由新北地方法院審理中。 ... <看更多>
清算人未向法院聲報 在 清算人應於就任後向法院聲報並催告債權人於三個月內申報債權 的推薦與評價
【苗栗地方法院徵詢清算人】 ※何謂「清算程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