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冷 成為戰犯的他們──二戰時期的臺籍翻譯
日前美軍撤出阿富汗,不過撤離的只有美軍,過去長期協助美軍或是北約各國的在地協力者,都不在撤離名單內:包括各國使館的阿籍雇員或是協助美軍的阿籍翻譯等,他們只能受困在當地,在躲躲藏藏中,試圖逃避可能會面臨清算的命運。
說到翻譯,臺灣人也曾在二戰時期受命成為翻譯。
二戰期間,超過20萬名臺灣人被日軍徵召前往中國、東南亞各地及太平洋地區工作。戰爭結束後,各地陸續召開軍事法庭審判戰爭犯罪嫌疑人。根據日本統計,一共有21名臺籍戰犯遭到處決,而在這21人當中,或許出乎意料的有11人在戰場上的任務是通譯(通訳;つうやく)。另外10人中有5人是戰俘營監視員,3名軍伕,2人是警察,1位生意人。
在戰犯審判時,臺籍戰時通譯可以分成兩類,一種是擔任正式通譯工作,他們的工作職務始終都明定為通譯,主要為憲兵隊服務;另一種則是非正式通譯,他們的身分原本不是翻譯,只是因緣際會被指派出任臨時通譯。
這些具有正式通譯身分的臺灣人大多為憲兵隊服務。在佔領區的憲兵隊為了維護當地的社會秩序,往往會以不當的手段來面對占領區民眾。在英國的戰犯審判紀錄中,臺籍戰犯就是被指控虐待和刑求民眾;在荷蘭的紀錄中則是以「非人道手段」、「疲勞訊問平民」、「不當對待嫌犯」、「製造恐慌」等。這群正式通譯之中,固然有些人是歷經相當的培訓過程後成為通譯,但也不乏臨時接到命令而被徵召擔任通譯的。在戰爭結束以後,和當地民眾有密切且直接接觸的臺籍翻譯因為容易留下印象,很容易就被受害者指認出來。
另外一群非正式通譯,他們本來可能是擔任軍伕或是守衛,主要是因為語言能力而臨時被交付通譯任務。他們後來的確是因為擔任非正式的通譯工作遭到起訴。在1943年殺害中國戰俘案中,一共有兩名日籍士兵和七名臺籍守衛被起訴。
臺灣人之所以會參與其中是因為日本人不諳中文,於是找來通曉「中文」的臺灣人協助翻譯以及監視中國戰俘。這群中國戰俘來自四面八方,中國方言林立,臺灣人能夠掌握的不外乎閩南語或客語,究竟該如何翻譯呢?根據學者透過當事人回憶考證,臺灣人應該是將日文翻譯成閩南語,再透過福建籍的戰俘協助轉達給其他非福建籍的戰俘。
不過,完成翻譯這件事改變不了臺灣人夾在日本士兵與中國戰俘之間尷尬的命運。作為通譯的臺灣人,由於頂著華人的外貌協助日本人,因此常常連帶成為飽受日本人欺凌的中國戰俘所憎恨的對象。
臺籍翻譯在某些場合中甚至還被迫參與了戰爭犯罪。日本軍人在殺害中國戰俘時,為了能夠順利傳遞訊息,臺籍翻譯也得全程在場。曾經發生臺籍翻譯在日本士兵的威脅下,被迫槍殺了生病的中國戰俘的案例。參與殺害中國戰俘讓臺籍翻譯在戰犯審判時面臨了被起訴的命運,最後遭到處刑。這就是為什麼有11位任務是通譯的臺灣人最後因為被控戰爭犯罪而伏法。
單純的擔任通譯不會造成犯罪,只是在擔任通譯的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各種原因而涉入戰爭犯罪,無論是正式通譯協助憲兵隊,或是非正式通譯被日本士兵逼迫殺人。或許對一些利用翻譯身分投機的人來說是「罪有應得」,但無法否認也有被迫當翻譯、被迫殺人的人存在;對他們來說,這些經歷或許是突如其來的無妄之災。
順帶一提,戰犯的意思應該是「在戰爭中因犯下嚴重罪行而接受審判的人」,根據過去大多都是由戰勝國審判非戰勝國人,不過現在臺灣無論是輸球或是事情出錯時,大家往往在自己的群體中找「戰犯」,或許跟原來的意思不盡相同了。
清算人職務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Patreon堅離地國際日報🇦🇫🇺🇸】至於曾直接協助美軍、曾擔任某種職務的阿富汗人,據統計過去20年間,多達約九千至萬六人。塔利班一旦捲土重來,他們肯定會被當作內奸清算,而且根據塔利班往績,很可能代表處決。雖然拜登曾承諾不會放棄這些人,但他們要取得赴美移民簽證,需要經過冗長、繁瑣的審批手續。那他們可以怎麼辦?......
⏺全文見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posts/53554148
▶️美國之音任敬揚:解讀拜登政府「200日維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7RtJ6V5HI
清算人職務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警察升官心情沉重,港人反抗鬥志高昂
- 顏純鈎
林鄭剩下一年時間,急急在七一中共百年黨慶前任免官員。看林鄭率李家超﹑鄧炳強和蕭澤頤出來見記者,四個人都臉色凝重,毫無歡顏,說幾句官話後急急腳溜走,看得出來,升官的人心情沉重,而林鄭對未來這一年的施政,也憂心忡忡。
林鄭的任免,當然不是她的主意,她現在只是扯線公仔。提名的不是她,一定是中聯辦駱惠寧,駱惠寧說一,林鄭豈敢說二?
為何只剩一年,還要調整主要官員?很簡單,下一屆一定輪不到林鄭,林鄭要走人,李家超鄧炳強未必能留任,更不必指望有機會升官。這一年多來,李鄧二人指揮警隊和執法部門鎮壓香港人的反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擔了萬千罵名,如果不能論功行賞,給一點好處,那不但打擊他們兩人的積極性,也會使萬千警察心灰意懶。
李鄧升官,證明特區政府已成為警察政府,未來施政重心仍放在鎮壓香港人的抗爭。李家超說他的工作重點是協調行政立法關係,證明他對工作毫無頭緒。政務司的工作,不是為香港整體的經濟民生作長遠規劃,不是解決急迫的疫情和經濟,解決住房和就業,竟是解決行政和立法關係!
香港還有什麼行政和立法關係需要解決?立法會清一色建制派,直屬中聯辦領導,中共強調立法與行政要互相配合,還有什麼問題需要李家超去操心?日後最容易處理的,就是立法與行政的關係,李家超連這也不懂,出來見記者說幾句話還要讀稿,此人之工作水平,未免太小小學雞!
一個警察出身的人,全無政務經驗,夾硬把他升到政務司長的位置上,未來特區政府的施政,就可想而知了。
本來,升官加薪是好事,但從林鄭到升官的三人,都沒有「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感覺,反而四個人臉色灰敗,心事重重,神色凝重。中共建黨百年在即,明年有北京冬奧,中共二十大,有香港立法會和特首選舉,都是大事,都可以出大事。
反送中運動剛鎮壓下去,蘋果日報剛被強迫解散,只看蘋果最後一夜市民的反應,就明白民意一面倒,日後從集體抗爭轉入化整為零,從公開活動轉入不合作運動,香港人永不會放棄。新官上任,上要奉承中共,下要應付市民,這條路不好走,心虛膽怯寫在臉上。
反觀香港人,雖然手足被捕被判刑,但多數市民仍同仇敵愾,年輕人一點都沒有放棄抗爭做順民的意思,反而依舊群情激奮。蘋果日報最後一夜,報館內掌聲歡呼聲不斷,報館外市民呼應,排長龍買報紙,好像不是在經歷一次滅門慘狀,倒像是在慶祝抗爭運動進入另一個新階段。香港人情緒高昂,恰與政府官的情緒低落形成尖銳對比。
中共慶祝建黨百年,大陸風聲鶴唳,如臨大敵,根本不像是一個欣欣向榮的偉大的黨,正在迎接萬紫千紅總是春的大節日,倒好像末日臨近,強顏歡笑,吹口哨壯膽。
全世界視中共為敵對勢力,單為蘋果日報被鎮壓一事,世界各大媒體﹑各社會組織甚至各國政要,都挺身而出甘為蘋果日報的後盾,美國議員甚至呼籲國會頒獎給蘋果員工。在這樣預後很不妙的形勢下,李家超鄧炳強之升官,實在夠諷刺,直情有被架到火爐上烤的感覺。
香港人目前受壓,但國內外形勢正一步步向好。中共正在吃老本,老本總有吃完一日,等到總清算日子到來,不但李家超鄧炳強,連同林鄭等一班建制,都會被押上歷史的審判台。換作是我,此時不溜更待何時?可惜,李鄧和林鄭,現在想溜都溜不成了。
人都有第六感,做好事如此,做壞事也如此。看習近平率政治局委員宣誓,也是神色凝重,看他視察時說那些悲觀慘淡的話,意味著他們的第六感也很不妙。林鄭與李鄧諸人升官發財心情惡劣,其根源也是一樣的,就是未來日子將很不好過。
香港人不必悲觀,像蘋果日報員工們那樣,讓我們彼此鼓氣,保持鬥志,情緒昂揚去迎接未來。未來不會太遠,世界每天都在變,只會越變越好。
*******
沈旭輝
今晚,好幾位一段時間沒有聯絡的香港朋友不約而同傳來訊息。
絕望的訊息。
不是因為《蘋果日報》被攔腰斬殺,而是因為蘋果死亡後,本來以為已經是最盡的終極一步,卻又傳出「新香港」「管治班子」的人選。而從這名單,一般人都會得出一個結論:the worst is yet to come。
目前名單還未公佈,但從不同陣營的放風,都有一個鐵膽:保安局長,會由警務處長鄧炳強升任。而鄧炳強升為一哥,不過是2019年11月理大圍城之時,可見他的「政績」備受肯定,而且不少人據說視他為未來特首黑馬。
既然他升級,現任保安局長、積極執行國安法的李家超,也自然得到高升。一說他是政務司司長(特首休假時他就是特首了),另一說他會成為國安委員會某港方實質一把手職務。順帶一提,現任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實在不懂中國官場的套話(之前已經分析過),但觀乎李家超過去一年表現,似乎他懂。
鄧炳強既然升遷,一哥位置由副處長蕭澤頤接替,而為了平衡,另一名副處長郭蔭庶會獲委任為新成立的「公務員學院院長」(這是D6級別的高職),也就是說未來公務員將會由武裝部隊統領作出紀律培訓,而不是根據文官傳統培訓。
如果以上一切屬實,訊號很簡單:一眾武官「平暴有功」,獲中央肯定,全面升遷,而且都以和國安體系結成直線聯繫。
林鄭月娥的傀儡色彩更加明顯,她如果能安排嫡系聶德權出任特首辦主任,已經是勢力範圍的極限。而港英時代的政務官傳統,可能出現根深蒂固的改變(也就是思想改造)。
如果這個班子上場,很難相信不是北京授意,也很難相信他們會在一年後新特首上場時被辭退。也就是說,無論新特首是誰,路線都已大定。
那些國安體系的人眼見「大sir」高升,自然要繼續發掘「大案」,要香港進一步與大陸完全趨同,可能主菜還未出現。本來大家以為不會出現的網禁、凍結離港人士資產等,就可能成為新班子的「見面禮」。
雖然特首沒有實權,但假如下一任人選是李小加、陳智思甚或陳茂波,起碼會令內外感覺他們會搞經濟,不那麼喜歡鬥爭。而不少溫和建制其實早就受不了這樣的氣氛,憧憬著新特首會「釋出善意」,大舉特赦搞大和解。但看見了這個名單,就知道連那一絲希望,都要絕望。
假如北京真的很欣賞這批武官,恐怕國內其他地方,也是武官掌權,戰狼外交也會改頭換面地延續下去。而中美關係不會好,台海局勢不會步不緊張,香港自然也被認為不會平靜。誇張一點,假如北京真的提拔鄧炳強當下任特首,也不是不可能。
假如是這樣,就代表連梁振英那種動員輿論、有策略地改造社會的路線也被嫌「太慢」,未來這幾年,可能更難挨。
總之,除了可以讓國企走錢,南深圳的一切,會和北深圳完全一樣,而在過渡期,「軍政府」主政、「東西廠」臨朝,會比北深圳更窒息。
於是,某幾位朋友看見名單,本來還苦苦支撐他們的專頁,都立刻決定封筆,拒絕再浪費時間。某些政府內部殘存的黃絲朋友,終於立下決心部署離開。某些本來心存幸運的反對派區議員,也終於覺得是時候了。
*******
- 張崑陽
明顯地,張建宗是權力洗牌下的犧牲品,但至於港共政權內部究竟發生什麼丶官員間有什麼角力其實都不是焦點。基於情報和資訊差,我們也不可能探究。
重點是,隨着李家超這位一輩子都在服務警政體系的人擔任政務司,已經證明了香港軍法統治時代的來臨。
這不是代表港共政權未來不重視民生發展,恰恰相反,這只是代表香港政府將會如實貫徹中國共產黨的鬥爭思維,將鬥爭帶到香港內部管治的每一個領域。尤其政務司的主要職能必然是帶領和協調香港政府旗下各局的事務。從政治丶民生經濟到文化,一一都是政務司要顧及的領域。可以想像由李家超擔任政務司,他必然會用他國家安全至上的思維審視其下每一個部門發生的事情。
值得提的是,數日前李家超才說要提防反對勢力的「軟性滲透」。數日後,他便被任命為政務司。
我們可理解在政權眼中,他的職能和中共統戰部部長如同一樣,都是要「組織貫徹執行中央關於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檢查統戰政策執行情況,協調統一戰線各方面的關係。」這樣才可以全方位地扼殺香港社會不同領域的民主陣營反抗力量。這判斷亦都吻合近來香港文化界丶教育界等不同領域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的現象。
今次權力洗牌,意味着全面統戰必定來臨。檢舉丶檢查的風氣亦會盛行。各行各業將會被波及,形勢將會更加艱難。商界和資本家會被清算和統戰,教育界也會被嚴密監察。甚至在威權時代下文化界各種的「擦邊球」和隱蔽文本(hidden transcipt)做法亦會受到進一步的箝制。
大家如何活得真實,在社會製造顯性的圖騰,創造被看見的政治行動,但又要取巧地保存公民社會的力量不被政權馬上鎮壓,將會是香港公民社會未來一大挑戰。真的值得各位有志之士思考。
清算人職務 在 #裝睡的人叫不醒#公司法第8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本法所稱公司 ... 的推薦與評價
在執行 職務 範圍內,亦為公司負責人#公司之清算,以董事為 清算人 #未完成合法清算#裝睡的人叫不醒#公司法第8條第1項及第2項規定:本法所稱公司負責人,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