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不要在最好的年紀活得最窮,
不要用數字來標籤一個女人,因為每一個階段都是最好的,但我想告訴大家珍惜你現在擁有的年紀,在年輕的時候活得有品質。
女人最花樣的年華25~30歲,少了20歲涉世未深的稚嫩,多了些許韻味,35歲的女人,世故、柔情,風情萬千,她們淬鍊了社會的文化,薰陶出都會女性的幹練。
40歲就不更不用說,她們非常清楚自己的定位,有著不惑的魅力,她們的美已經有了經濟能力的基礎,她們可能在年輕時就已經累積了自己的能力才幹。
他們可以隨時訂一張商務艙機票,給自己一頓豪華的晚餐,上瑜伽、去攻博士、去學語言,昂貴的學費對他們來說不是壓力。
我曾經在26歲時候達到人生的巔峰,極盡鋪張的生活,當然如果迷失金錢不好,但那時候的揮霍,也造就了我對金錢的冷靜,現在年過30,錢擺在我面前我不被誘惑;
有些女生很容易被感動或被騙,因為她們沒有看過更大的世界,以至於被男人遊說幾句就信以為真。
如果你在最美的年紀,把自己照顧得不好,你很難散發女人味,我當然不是說要有錢才會美麗,不是的,女人的氣質,更是錢砸不出來的,
但我想說的是,一個女生從小養尊處優,她散發的味道一定不一樣(這和公主病話題不同不要混為一談喔~)
你也可以看見有些女生很漂亮,身材都很好,可是看得出來那些錢不是自己賺的,她們周旋在男人之間扭腰擺臀,雖然也是有錢做頂級護膚、做醫美、做指甲,但散發的質感不一樣,因為她們很少會把錢花在學習。
一個女人可以靠自己,把自己照顧得很好,想必有一定的智慧與才華,還有健康的金錢觀,有宏觀的思想,那樣的女生看起來都頗有魅力。
如果妳連吃一頓燭光晚餐的錢都沒有,每天只能慌張地去便利超商抓一個飯糰或茶葉蛋,給人洗個頭都嫌貴,油頭垢面,或是自己吹頭髮也很毛躁,房租到期得時候和房東說再延期幾天,又或者上課的學費都籌不出來,那你怎麼展現自己的美麗?
投資自己都是需要費用的,買一本書也要錢、坐一趟高鐵去看展覽、博物館,逛累了買杯咖啡都要錢,去一場講座、去看一場電影、泡一杯花茶,都需要錢,如果你是月光族,你很難有多餘的花費放在這樣的提升。
更別說女人的保養,妳只有300預算,你只能買屈城室的保養品,妳有3000預算,可以買原物料比較天然的成份,這世界上一分錢 一分貨是不變的真理。
你只有80元的預算,你可以吃便當,配上油膩膩的冷凍三色菜,或四海遊龍,
你有8000元預算,你可以吃渡邊師傅為你特製的鮑魚佐肝醬海膽,又或者來一餐米其林,
如果只會嫌東西貴,表示配不起這價錢,但如果你能懂貴的價值,你吃到的見識。
而且你在年輕的時候,擁有過你想要的東西,經歷過品質的生活,你不會容易被一些事物動搖或影響,
你也不會因為生活拮据,而降低自己的條件和低層次的男人交往,
或是為了金錢的妥協和不喜歡的人結婚只為了長期飯票。
談錢很粗俗,但它卻實實在在落在生活當中,也確實影響了你整個人生的方向。
我不是鼓勵愛慕虛榮,因為我談的也不是名牌與珠寶,我談的是理想,是提升,是對自己的疼惜,女人的青春很有限,我們應該在最美年紀活得最好最豐富,那也會使你有一顆尊貴的靈魂。
#歡迎轉發
#女人自己是豪門
渡邊美優紀冷凍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945年的5月31日,美軍對臺灣展開猛烈的「臺北大空襲」,造成3000餘名台北居民當場死亡,負傷及因此家園焚毀者更達數萬人以上。台北城內許多官民建築設施均遭到嚴重破壞,損失無法估計。
臺灣鐵道飯店當時位於表町二之七,以現在的地址來看,就在忠孝西路與館前路口,南到許昌街,西到南陽街的範圍,換句話說,如果沒有被炸毀,從被拆除前的忠孝引橋下來,首先遇見的台北市建築就是這家極盡豪華能事的歐陸德國風頂級飯店。
現在,這兩者都已走入歷史,然而這塊土地上的故事則不能不留存下來。
臺灣鐵道飯店英文名為Railway Hotel, Formosa,日文是「臺灣鐵道ホテル」,總面積3,069坪,建地620多坪,樓高3層,由鐵道部委託大倉組興建,由野村一郎、福島克已、渡邊萬壽也、服部藍一郎與松崎萬長5人共同設計監督。松崎主導旅館外觀的設計,而內部的規畫則為服部。
松崎萬長是日本培養赴歐學習建築技術中的德國歐陸派,風格顯現得較為嚴謹,一開始擇定仿英國17世紀宮殿,講究非凡的氣派,入口大廳挑高,懸掛繁複華麗的吊燈,面向今之館前路,兩側各一「表門」,車子從表門進入到達玄關前的「車寄」,玄關之後為一般會客的大廣間(Lobby),約45坪,玄關右邊為事務室與電話室,即今之飯店中的concierge;
廣間之後是中庭,靠近今南陽街為後側,是為75坪大餐廳,一樓其他的配置尚有客室、喫煙室、讀書室、玉突場(撞球場)、理髮室、各式食堂、廚房以及支配人(總經理)辦公室等等;
最貴的房間在二樓左右兩側稱為「景隅套房」,這是附有客廳的特等室,地板和傢俱均為檜木,與一樓之間有臺灣第一部電梯相連;全館共計27間房,住宿費依等級從16日圓到3日圓不等,在當時是有錢人才能進駐的昂貴價格,但三樓反而只是較為平價的客房,有些還需利用公共衛浴設備。
鐵道飯店內的設備極其奢華,從餐廳的刀叉到房間的瓷製馬桶,全都是精挑細選的英國舶來品,當然不只日本權貴可以進出而已,臺灣富商乃至文人雅士都經常在此現身,所以館內情景也可以經由富家子弟如板橋林家的「阿舍子」林衡道(他也是受人尊敬的歷史學家)和煤礦鉅子後代張超英(外交官)等的隻字片語來想像其間的榮景,比如林衡道說:
吃西餐,水果端出來時,還附有洗手的小碗,一切仿英國維多利亞王朝的派頭。
張超英也說:
小時候跟著祖母,總是有好事情。像祖母常帶我去鐵道旅館,那裡古色古香,咖啡杯好小,有稀奇的布丁可以吃。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官邸的宴席採正式法國料理,能供應者唯鐵道飯店而已,所以委由神戶MIKADO西式飯店的團隊來經營,1909年進口美國雷明頓機械公司製造的冷藏設備,還得從東京聘來專門的技師才能裝設,設備一部份供保存牛肉鮮魚,另一部份則為庫藏紅酒,在中華民國沒有成立以前的臺灣,已經在飲食文化裡由日本引進重大的衝擊。
當時「臺北女子高等學院」的女學生畢業前都必須來此實習,而前總統李登輝先生的夫人曾文惠女士就是畢業於該校。
如此先進豪華的飯店,當然也曾歷經許多重大事件,舉其與台灣人較有關係的犖犖大者:
1914年,明治維新功臣與民權運動家板垣退助來台並下榻鐵道旅館,為的是與「霧峰林家」的林獻堂共同創立「臺灣同化會」,並於鐵道旅館發表演說。
1926年,台灣銷往日本新品種的白米請總督伊澤多喜男命名,4月24日那天,殖產局長片山三郎在飯店布置的米穀大會主席台上,手握著日式布包,站上米穀大會的主席台,打開布包,拿出一封命名書,謹慎開封後,大聲念了兩遍「蓬萊米、蓬萊米」,台灣米從此有了個響亮的名號。
1927年,石川欽一郎、李石樵、藍蔭鼎等人於鐵道旅館成立「臺灣水彩畫會」。
1931年,嘉農棒球於甲子園賽取得亞軍,回台於鐵道旅館舉辦歡迎茶話會。同年,美國扶輪社傳入台灣,臺北扶輪社於鐵道旅館成立,當時台籍會員包括新象負責人許博允的祖父許丙、台泥前董事長林柏壽等人。
1933年,中華民國駐臺總領事館(1931年設立),新總領事鄭延禧和他的法國籍夫人走馬上任,10月10日中午辦了一次層級最高的雙十節酒會。
1934年(昭和7年)臺陽美術協會在此成立,創始會員還有陳澄波、 廖繼春、 陳清汾、 顏水龍、 李梅樹、 李石樵、 楊三郎等。
1936年(昭和11年),畢業於東京帝國大學的中國小說家郁達夫訪台下榻鐵道旅館,並於旅館內發表演講。
1938年2月19日晚上6點,接任辜家龐大家業的辜振甫,正式在此邀宴總督府高官等政商名流50餘人,首度把自己推介給高層社會。
鐵道飯店在1908年(明治41年)10月趕在縱貫線貫通之前落成,由臺灣總督府遞信部直營,所以第一位客人是來臺灣主持「臺灣縱貫鐵道全通式」的閑院宮載仁親王,經營著起初交由神戶的後藤二郎,以總督府補助的方式經營。
1921年找來了專業經理人有「旅館經營鬼才」之稱的福島篤出任總經理,福島來臺前,先後服務於墨爾本、橫濱、京都、朝鮮等地的一流旅館,接手後約1920年代開始,名聲逐漸遠播;
1927年美國一大型觀光旅遊團共395名旅客即是由鐵道旅館接待,而且在他任職的15年之內,還在臺南火車站二樓設立「臺南鐵道飯店」(1936),且增設鐵道食堂車(餐車),臺北、高雄驛餐廳等,以及諸如乘車優待摸彩活動等,行銷手法比現在台灣的鐵路局還要先進許多。
1945年的長達3個小時的臺北大空襲,從老照片上看,鐵道飯店被炸成一顆花椰菜,僅剩一小部份建築;
戰後收拾殘局,國民黨政府來台後,先是由臺灣旅行社接管改名為「臺灣鐵路飯店」,旅館內用品從最小的銀製刀叉到最大的先進冷凍庫,均被陳儀的警備總部大量「借用」,再也沒有歸還,其行為有如潛入富貴人家的貪婪宵小。
1963年,金華飯店(後被希爾頓大飯店併購重建,今為台北凱撒大飯店)與新光人壽在館前路成立,遂將鐵道飯店一併拆除,自此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