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泰國學生領袖Parit Chiwarak 被告煽動顛覆罪,雖然現在能夠保釋外出,但仍然甚為傷感。我在兩年前一個在南韓光州舉辦的亞洲民主論壇認識他。短短相處十天,還記得當初他介紹自己的時候,說他因為身形肥胖所以朋友都會叫他「企鵝」(Penguin) 。當時只知道他比我年輕兩年,但已經是學運常客。還記得Penguin有點渴睡症,隨時隨地都能睡着,可是當他說起泰國的情況便能夠抖擻精神,跟我們娓娓道來談泰國的「冒犯君主罪」有何問題,例如有案例是有人在fb轉貼關於泰國新國王瓦吉拉隆功的報導,就被「冒犯君主法」起訴判處5年徒刑。在泰國如此高壓的政治氣氛下,他還能保持勇氣對抗軍政府實在令不少人佩服。
或許泰國對很多香港人的印象停留在旅遊勝地,然而泰國近年人權自由不斷收縮,近期再度形勢惡化,數名泰國運動領袖相繼被捕,我們能夠如何快速地理解泰國局勢?
1. 泰國憲法法院解散反對黨
受年青人支持的未來前進黨被當地法院裁定違反政治獻金相關法律而被勒令解散。其後不少大學發起遊行集會,抗議法院的判決,然而武漢肺炎疫情嚴重,學校被迫關閉,連帶遊行集會暫停。
2. 流亡海外民運領袖「被失蹤」
流亡柬埔寨的民運領袖Wanchalearm Satsakisit被人拐走,留下一句「我無法呼吸」便失去蹤影。柬埔寨當局出面澄清沒有綁架,令人懷疑此事與泰國政府有關,就如當年瑞典藉的桂民海在泰國「被失蹤」,「自願」到中國投案自首。
3. 泰國政府假封關
一名埃及士兵和蘇丹外交官家屬確診武漢肺炎,而兩人因其身分而豁免進行部分病毒測試措施,令泰國人心生不滿,恐怕會再一次出現疫情,令經濟大受打擊。其後兩名泰國人向總理巴育抗議政府抗疫不力時遭受警暴,隨即引起新一輪示威。
4. 民眾3大要求
是次泰國的示威並非單單反對政府,而是不滿整個制度,泰國人甚至提出改變泰國皇室的地位,進一步限制其權力。當中有3大要求,分別是解散國會,停止威脅人民和制定新憲法,對應總理巴育領導下的軍政府抗疫不力和不斷打壓人權自由的狀況。要知道泰國皇室地位超然,任何人不得冒犯皇室,早前有傳媒報導泰皇前往德國躲避疫情,享受酒池肉林而被逼道歉。泰國人民決心改變現時制度中的種種不公。
5. 拘捕學運領袖激起民憤
一星期前學生領袖Panupong Jaadnok和人權律師Anon Nampa在上週被捕,被控煽動叛亂,違反緊急法等罪名。昨天,另一名學生領袖Parit Chiwarak 在大街被當地警方拘捕,不少泰國群眾相當憤怒。現時#SaveParit也成為了泰國網絡上的熱門。
泰國的軍政府明顯是為了保護皇室的地位和憲法中賦予軍方在國會中的優勢而打壓爭取民主自由的泰國人民。泰國作為奶茶聯盟的一員,曾經為香港人發聲,香港人亦應該繼續聲援爭取民主的泰國人。踏入二零年,世界不少地方再起干戈,當中或者都有跟香港相近的地方,眼見不同地方的人都面對暴政而反抗並受苦,還希望大家能夠守望相助。德不孤,必有鄰。
希望世界的未來能夠像Parit 所講:
Long live democracy.
Photo: Reuters
渴睡症測試 在 健康快訊 Health Expres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隱世兇手──微睡眠 (編:Anson Watt)
您知道嗎?禍延千年的切爾諾貝爾核災難,是因為核電廠人員進入了微睡眠狀態,大意關掉冷卻閥所致;空難很多時都是因機師進入微睡眠,忽略警號燈所致;在美國,由司機微睡眠釀成的交通意外每年導致數以萬計的死傷。微睡眠,雖然不是人能所察覺,但卻無聲無色地製造悲劇。
所謂微睡眠,就是臨時性間歇性的睡眠,時長數秒到三十秒不等。人進入微睡眠時,通常眼瞼下垂,眼瞼閉合緩慢,而且有輕微點頭。此時,人雙眼張開,但意識不到自己正微睡眠,只是發呆。人恢復過來後,會驚覺幾十秒已經過去。微睡眠大多是因單調的活動,如注視墻壁、聽一節沉悶的課而生。這種微睡眠並不構成危害。
可是,當人在要時刻保持警覺時進入微睡眠,便極度危險。在微睡眠狀態裡,腦部自發一種腦電波,壓抑基底核解讀視覺信號的功能,造成意識、專注力暫失,偵測不到周遭危機;當人從微睡眠中恢復時,腦部負責決策的部位又不能馬上甦醒,令人縱使察覺到危機也不能及時反應。若果一個司機遇上了這種情形的話,便很大可能看不到交通燈轉紅或者道路拐彎,導致撞車。
微睡眠也跟一系列的病症相關。首先,微睡眠是失眠症的其中一種症狀。一個人積累睡眠債越多,微睡眠出現的次數便越多。微睡眠最多發於人體生理時鐘擬定的睡覺時間,如黎明前、中午後一兩小時。
其次,睡眠窒息症、渴睡症、睡眠過度、精神分裂症患者也是日間微睡眠的高發人群。
再者,微睡眠也可能是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一些治療柏金遜症的藥物如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藥物、普拉克索、羅尼匹羅等容易導致突發微睡眠。
現在,偵測微睡眠的方法很多。簡單的方法有反應時間測試、言語測試、眨眼測試;複雜、較昂貴的方法有腦電圖、磁力共振、動眼電波圖、睡眠多項心理檢查。醫學界迄今對於哪個方法最能有效識別微睡眠仍沒有共識。不過,如果我們對病人同時進行多項測試,將能更準確地檢測微睡眠。
微睡眠並非無藥可治。因藥物副作用而出現微睡眠者,可服用莫達非尼;因在疲勞下進行單調工作而出現微睡眠者,可採取“少量,多杯”的策略,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如茶、咖啡。
微睡眠雖然在你進行靜態活動時無傷大雅,可是它到了你需要極高警覺性的時刻便可能成為隱形殺手。因此,微睡眠是一個大家應正視的問題。大家不應該只靠喝咖啡,治標了事,反要直指問題之本──缺乏睡眠。從今以後,請大家做好時間管理,避免“開夜車”,令自己睡眠充足,從根本上降低微睡眠頻率。這是保障自己安全的最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