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日、國家戲劇院外面廣場見喲💪💪
台灣科學節十大科普基地
1700場活動估湧入52萬人
第一屆台灣科學節推出大型科學藝術舞台劇「星空的立法者 - 克卜勒的一生」,6個場次、2萬多張票,已被索取一空。教育部今天(22日)聯合十大科普基地共同宣布,為期16天的台灣科學節共將舉辦約1,700場次的活動、展覽和科學市集,預計將吸引52萬人次參與。
台灣科學節這次動員全國五大科學館,並邀請中央氣象局、台電、國家太空中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等10個單位,成為首屆科學節的「十大科普基地」,22日由教育部次長林騰蛟一一致贈「科普基地」牌匾。
林騰蛟:『我們十大科普基地都是在先進的科技,或者是在保育的研究,或者是在企業經營上面,都是在國內裡面都是佼佼者,這次也特別邀請十大科普基地一起來共襄盛舉。』
台灣科學節將於10月31日到11月15日舉行,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表示,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將在科學節期間舉辦森林療育等活動。蔡明哲:『因為我們森林療育是用我們科學驗證的基礎,來推廣的一個科普的活動,比如說我們走一條步道,裡面是沿溪步道,那裡面有不同的樹,那我們會引導他們去抱不同的樹,體驗到樹的感覺是什麼,讓人跟樹的距離更接近,再親近樹,進而去愛樹,然後進而愛我們這個大自然,這就是也把環境教育融入在裡面。』
首屆科學節強打的大型科學藝術舞台劇「星空的立法者 - 克卜勒的一生」,在北、中、南三地將演出6場,日前開放線上免費索票,2萬多張票現在都被索取一空,演出當天將另外架設大螢幕轉播。
演員王柏森、羅美玲、陳彥廷等人22日在聯合記者會上,演出精彩片段。克卜勒(王柏森 飾):『蘇珊娜,我不是告訴過妳了嗎?哥白尼是我思想上的導師,第谷是我實際上的導師,他們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是很孤獨的。』
教育部表示,首屆台灣科學節為期16天,共規劃1,099場次活動、314場次的影展與論壇、155場次的科學市集及工作坊,還有百場科學演示與科學競賽,估計將吸引52萬人次參加,響應全民科學教育。
採訪撰稿編輯:陳國維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2851
#星空的立法者 - 克卜勒的一生
#台灣科學節 #王柏森 #羅美玲 #杜滿生 #陳彥廷 #羅香菱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溪頭 沿溪步道 在 王柏森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科學節十大科普基地
1700場活動估湧入52萬人
第一屆台灣科學節推出大型科學藝術舞台劇「星空的立法者 - 克卜勒的一生」,6個場次、2萬多張票,已被索取一空。教育部今天(22日)聯合十大科普基地共同宣布,為期16天的台灣科學節共將舉辦約1,700場次的活動、展覽和科學市集,預計將吸引52萬人次參與。
台灣科學節這次動員全國五大科學館,並邀請中央氣象局、台電、國家太空中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及台大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等10個單位,成為首屆科學節的「十大科普基地」,22日由教育部次長林騰蛟一一致贈「科普基地」牌匾。
林騰蛟:『我們十大科普基地都是在先進的科技,或者是在保育的研究,或者是在企業經營上面,都是在國內裡面都是佼佼者,這次也特別邀請十大科普基地一起來共襄盛舉。』
台灣科學節將於10月31日到11月15日舉行,台大實驗林管理處處長蔡明哲表示,溪頭自然教育園區將在科學節期間舉辦森林療育等活動。蔡明哲:『因為我們森林療育是用我們科學驗證的基礎,來推廣的一個科普的活動,比如說我們走一條步道,裡面是沿溪步道,那裡面有不同的樹,那我們會引導他們去抱不同的樹,體驗到樹的感覺是什麼,讓人跟樹的距離更接近,再親近樹,進而去愛樹,然後進而愛我們這個大自然,這就是也把環境教育融入在裡面。』
首屆科學節強打的大型科學藝術舞台劇「星空的立法者 - 克卜勒的一生」,在北、中、南三地將演出6場,日前開放線上免費索票,2萬多張票現在都被索取一空,演出當天將另外架設大螢幕轉播。
演員王柏森、羅美玲、陳彥廷等人22日在聯合記者會上,演出精彩片段。克卜勒(王柏森 飾):『蘇珊娜,我不是告訴過妳了嗎?哥白尼是我思想上的導師,第谷是我實際上的導師,他們在科學研究的道路上,是很孤獨的。』
教育部表示,首屆台灣科學節為期16天,共規劃1,099場次活動、314場次的影展與論壇、155場次的科學市集及工作坊,還有百場科學演示與科學競賽,估計將吸引52萬人次參加,響應全民科學教育。
採訪撰稿編輯:陳國維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82851
溪頭 沿溪步道 在 森林療癒:從一座森林找到健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健康小旅行-溪頭森林療癒】
台大溪頭實驗林於10月27及28兩日舉行「森林療育見習營」,此次活動屬於實驗林與社區的共榮計畫之一,透過積極地吸引鄰近社區居民了解森林療癒的概念與實際操作,期盼為台灣的森林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工作坊的講師除了國內致力於研究與推廣森林療癒的台大森林系余家斌老師外,更邀請日本森林療癒首屈一指的上原 巖教授親自講授與示範。
第一天的活動在溪頭的初秋微風中拉開序幕,一大早學員們陸續報到並進行簡易身心理壓力指標的前測,包含心跳、血壓以及唾液澱粉酶等。首先,由余家斌老師主講:「森林療癒:從一座森林找到健康」,余老師從森林療癒的基本定義開始介紹,並提出近幾年許多實證研究做為佐證,傳達接觸自然有益健康的概念,最後分別提到德國的克納普療法與韓國的森林療癒等參訪經驗,期許台灣也能加快腳步跟上世界森林療癒的潮流。
在余老師為學員勾勒出森林療癒的輪廓後,日本上原老師接著為學員講述森林療癒的實際案例以及操作上的建議。老師提到許多不同狀態與年齡的個案,如失智症的老年人、罹患憂鬱症的學校職員、創傷後症候群的青少年、身心障礙的孩童以及壓力過大的上班族等。雖然這些個案有不同的身心困擾,卻能透過上原老師的引導在森林環境中逐漸恢復身心的健康,為深受健康問題困擾卻未能獲得改善的人們帶來新的希望。另外,上原老師特別提到,一位良好的森林療癒師應從評估個案和森林狀態開始,並建立與個案和環境良好的溝通管道,接著根據評估與溝通的內容設計適合的方案,在操作之後進行評量與回饋,作為下次方案的改進依據。最後,上原老師認為台灣擁有美麗的森林,具備發展森林療癒的潛力,勉勵學員從自已開始體驗森林的療癒力。中午用餐時間,實驗林為學員特別準備了豐盛的有特色的森林療癒便當,選用當地當季食材,並使用既環保又實用的木製餐盒,不僅讓學員吃得健康,更能把健康帶回家。
下午,上原老師實際帶領學員走出教室,進入溪頭蓊鬱的森林中體驗森林療癒,首先他先詢問大家這次出來體驗的目的,學員們表示希望能了解實務操作的方式以及獲得身心的放鬆。老師帶著學員沿著遊客較少的「沿溪步道」,一開始他要我們在進入步道前的大馬路閉眼傾聽,接著在走入步道一小段距離後,再次聆聽聲音,學員們紛紛表示原來只要稍微進入自然環境,就可以大幅降低噪音,並接收到更多宜人悅耳的自然音。接著,上原老師身手矯健地爬上一個斜坡進入自然的竹林地,學員們也手腳並用地進入竹林地後,老師要大家尋找一處舒服可以放鬆的地方獨處一下,他也讓學員感受這片未經整理的竹林帶給人的感受,他提到稍微地整理林地可以讓人更容易進入,也有助於林地的健康。從竹林山坡走下後,老師又走下溪谷,讓大家感受山裡的清澈與冰涼的溪水。接下來,他請學員兩兩一組,大家輕鬆地坐在溪床的大石頭上,互相分享在這裡所憶起的往事,學員們就在涼爽的溪谷石頭上彼此專注地傾聽與訴說,學員們表示這是一個很特別很享受的經驗。
傍晚,學員們結束四個小時的戶外森林療癒活動後,在吃完晚餐後由實驗林的導覽志工老師為學員帶來精彩的夜間觀察導覽。接著,主辦單位特別安排放鬆身體的蒸腳與全身按摩體驗,消除學員們一整天的疲憊。翌日清晨,瑜珈老師帶領學員拿著瑜珈墊一齊走入森林中,老師帶領學員舒展筋骨,想像自己像一棵樹向上和往外伸展,學員們在清晨新鮮的空氣與寧靜的氣氛中,讓身心舒展並靜下心來與大自然同在。
結束森林瑜珈課程後,學員們享用早餐後,由導覽志工老師帶領園區內的導覽,走訪有名的景點如大學池、神木、天空步道等等。活動來到尾聲,學員參加身心壓力檢測後測,比較前後測的身心狀態變化,雖然數值僅供參考,仍可做為自我評估的參考指標,期盼透過量化的數據喚醒學員對身心健康的覺察。2018溪頭森林療癒工作坊順利圓滿落幕,感謝學員的參與、實驗林的協助、兩位老師的用心以及這片茂密的森林,期盼森林療癒的種子能在溪頭和附近社區開花結果,為居民和森林帶來健康。
文/小樹
圖/台大實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