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鳥推薦::
《山之生:一段終生與山學習的生命旅程》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這趟京都之旅,我帶了新上架的《山之生》,從山進入書中,書裡分成不同篇章深入山的世界,我先來分享雪柏德形容的睡眠,她說「入睡前這些靜默感的瞬間,是一天中最有價值的時刻之一。卸下所有執著,我和天地間再無阻隔。仲夏時分,午夜早已消逝,北面的光依然閃亮,放眼望去,天光傾瀉在穹頂下默然聳立的群山,山的稜角更加清晰,直到其中柔軟一些的線條漸漸變得虛幻,彷彿只剩下光芒本身。」
記得那晚在合歡山北峰的「滑雪山莊」,我和幾位隊友睡在日式的大通舖裡,五床棉被鋪在榻榻米上,現今回想真是既溫暖又有同甘共苦之感。
逼近零度的低溫,每人擁有一舖電毯,睡在其上讓身體不致失溫,我一邊讓身體回暖,一邊思緒飄揚到雪柏德在雪地裡,她曾說在凱恩戈姆山上有回遇見狂風暴雪,她在霧茫茫的山間緊急的挖出一個雪洞,整夜睡在裡頭。
想到書中此景,此刻我身上包裹著白色的厚棉被,仍然不時顫抖,心想若是沒有電毯的景況會是如何呢?心神隨著冷冽感而身體的溫度搖擺不定。睡在一旁的女隊友和我們都相互以為對方熟睡,刻意調低呼吸聲,隔著窗戶的屋外狂風聲反倒呼嘯顯得巨大無比,我屏氣凝神與天地共存。
雪柏德也是在巨大的聲響中入睡嗎?或許天地為伴,孤冷也不孤獨吧。山之生:「滑入夢鄉的過程中,大腦會趨於平靜,身體漸漸融化,只剩知覺尚在運轉。思緒、欲望、記憶一律停止,整個人就這麼沈浸在與有形世界的深入接觸中。」
隔天醒來和隊友相互問安才發覺,原來我們都沒有入睡,都在那一個夜晚在想書裡的情境,深夜裡以為孤獨卻不寂寞。
—#青鳥文化制作執行長.Shan Shan Tsai—
#講座推薦
山之生──山教會我們的那些事
#詹偉雄:山是活的。人若是敞開感官去感受,就會知道山是活的。
|時間|4/14(日)14:30~16:00
|地點|文心藝所書店|青鳥
|講者|詹偉雄X李取中
|報名|https://forms.gle/EgK3F2Q44js4Zzmn9
▼地址 : 北市內湖區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 交通資訊:google地圖搜尋「文心日日」正後方
|開車導航到民權東路六段180巷,進巷後轉10弄,6號
1樓書店就在左手邊。(停車場)
|搭乘公車214至內湖行政大樓、三軍總醫院站,步行約5分鐘
|搭乘公車284至上灣仔、湖興、福華商場站,步行約3分鐘
滑雪山莊 電 毯 在 無價鳥生活(歐呦詩心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日的孩子》
到滑雪山莊沙發衝浪~
在合歡山松雪樓工作的阿伯阿姨,一聽到我們攝式零度還要在外面搭帳篷,一邊笑我們瘋傻,一邊遞上碗筷邀請一起搭伙,阿伯順便鋪好電毯,看我們累了就乾脆睡在這裡。
晚上圍爐吃飯,阿伯阿姨其實很開心,不斷端出自釀藥酒,兩頰喝得紅通通的,開始細數說自己的兒子多麼有為,小孫女多麼傑出,言談透露出對孩子的思念。
拌著阿姨的家常飯菜,我不禁問阿伯
「小孩有曾經上合歡山來看你嗎?」
阿伯瞬間緘默,又倒了一杯藥酒,才淡淡的搖頭。
我不方便細問阿伯和小孩的故事,但瞬間能夠體悟,阿伯阿姨待我們這麼好,多多少少把我們當作孩子的投射。
我們能做的也只是聽他們說話,陪他們聊天。總覺得下次再路過合歡山,一定要再來看看他們,帶一些他們喜歡吃的,再一起爬山。
旅行很多時候很有趣,愈無牽無掛的關係,反而愈能夠善待彼此。
喔!對了~這裡的阿伯阿姨其實滿酷的,根本以山為家,爬山就像走灶腳,跟他們聊天倒是會打聽到不少秘境或山岳知識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