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哈佛大學談判學程的部落格上看到一篇文章:如何與朋友和親人談判?
真是個大哉問啊!尤其當這篇文章聚焦的不是家庭親子關係之類的協商,而真的是如何和親友間做生意及進行交易行為,我想很多人直覺的選擇是:千萬不要進入談判模式,因為實在太傷感情了!
假如你把談判侷限在狹隘的討價還價,當然不如不談,因為這樣的談法的確傷感情。但正如我經常強調的,談判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問題,萬一能替雙方兩造都找出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何必要視談判為洪水猛獸?
且容我循著哈佛這篇文章所提出的情況及架構,順便分享一些我的看法:
1. 生意上的買賣:那篇文章舉的例子很生活化也很簡單,假如你要把你現在開的車轉賣出去,你會賣給陌生人,還是賣給自己的朋友?
或許,也可以把問題簡化成這樣的陳述:賣給陌生人或自己的朋友,哪種做法可以獲得最高的賣出價格?
我跟文章的看法在這點上是相同的,作為賣車者,假如你追求的是賣出最高的價格,很可能賣給陌生人更容易以較高價賣出
文章另外舉了一個研究調查的結果來證明它的論點,只是交易物在研究中被換成音樂CD,結果發現,若是向自己的朋友買東西,多數人不希望付更多錢(overpay)
聽起來很符合常情,但仔細想想,若真的是如此,誰願意向自己的朋友買東西?作為賣家,我們通常不好意思賺朋友的錢;做為買家,即使交易對象是自己的朋友,但我們卻一毛錢也不想多花?
我之前曾經接觸過許多自行車產業的客戶,我眼見台灣一年內新開了上百家的中高檔自行車行,但也很快地眼見了另一年內有近百家的自行車行關門大吉
為什麼?因為很多車行都是車友來光顧,即使原來不是老闆的朋友,買完零件或部品後沒事來聊聊天,週末老闆和顧客沒事再一起出去騎個車,很快地大家就變成感情很好的車友了
接下來呢?既然大家都是朋友了,當車友化身為顧客來買東西時,不是要求老闆多給些折扣,就是希望老闆工資不要收、順便沒事再送些小東西;甚至,有的時候是車友根本沒開口,老闆就自己心裡過意不去,堅持要送些東西好證明自己不從朋友身上賺錢。結果呢?撐不了兩、三年就關門大吉
我那時負責的自行車業客戶橫跨不同國家,所以我有很多機會觀察不同國家的自行車行。以澳洲來說,它們的買方和台灣的情況相近,只是賣方讓步的空間不那麼有彈性,經常會看到賣方的老闆兩手一攤跟顧客說,「我真的沒賺你太多啊」、「我總要有一定的利潤才能生活啊」,接著買賣雙方甚至一起上網查其他地方的零售價,來協商出一個老闆願意接受的低利潤賣價,也因為如此,澳洲的零售市場價格競爭很激烈,開自行車行的老闆也苦哈哈
在日本,從售價到工資都很明確,多數的買方也不太好意思用交情來殺價。但賣方要怎麼展現出朋友間的交情呢?它們運用的比較接近下面第2點的方式,不是給予特別的折扣或贈品,但是會提供最新的情報、或是幫忙優先保留限量品項做為給朋友的特殊待遇
中國大陸呢?情況很兩極,有像台灣那種用交情換價錢的,也有堅持(起碼在工資上)不二價的。我曾經在廣州遇到一家門庭若市的店,它周遭的同業都是在工資上有折扣或甚至免費,但這家店即使商品買多了有折扣,但在工資上卻是天王老子來了都照收不誤,而且一毛不少;乍聽之下不盡人情,但在老闆不分親疏彼此的堅持工資不二價下,反而贏得了顧客的信賴,也建立了自己的專業地位
回到汽車那個例子。做為賣方,要賣出自己所有的二手車,一般人期待的可能都是脫手的價格愈高愈好;反倒是買方,要買一台屬於朋友的二手車,期待的真的應該是遠低於市場上的購買行情嗎?還是也包含要迴避與二手車商交易的風險?或者只是單純要省事怕麻煩?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會發現,買方的需求或問題,其實不只有追求最低價這一項,但買賣雙方在價格談判上的期待,卻彷彿賣方假如多賺一塊錢就不是朋友
在這個情況下,正如哈佛那篇文章的小結,賣方必須要認知一個事實:把車賣給陌生人,可能會得到更大的收益
我自己在生活上也落實了這一點,我很少向有交情的人買東西,我在與銀行或各個公司接洽個人事務時,我也總不找認識的人、甚至不透露我認識那家公司的那些人,理由不是我不想攀關係,恰好反過來,我很難不在商言商地進入談判模式以追求最大利益。既然如此,就省得折騰熟人朋友們了吧
還有兩點,明日待續
澳洲二手車行情 在 關於某二手交易網的HONDA FIT 只要8萬,為啥這麼便宜? 的推薦與評價
因為小弟剛從澳洲回來~在澳洲是買二手的HONDA FIT 2010年的車換算台幣大概要10萬~滿好開的~想說回來之後二手代步車 ... 每個國家的二手車行情不同。 ... <看更多>
澳洲二手車行情 在 澳洲二手車買賣交易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塔斯不需要驗車所以車價相對便宜、但是車況好的在塔斯反爾價格更貴。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