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防疫政策快報🇦🇺6月12日
▶聯邦政府政策
→總理莫里森重申敦促人們不要參加抗議活動,這是“不安全的事情”,人們應該尊重他們的澳洲同胞。
→澳洲總理明確表示,保持邊界封閉的狀態有可能錯過放寬對國際學生限制所帶來的任何好處。我想在今天向各州和地區非常清楚地說明一件事,如果你不能允許人從雪梨到你的州,那麼沒人會從新加坡來你的州。如果您想為國際學生開放邊界,那麼您需要為澳洲人開放邊界。
→國家內閣已同意取消大多數州和領地應於下個月放寬限制第三階段所規定的100人聚會上限。取代的是室內聚會(包括婚禮、葬禮和場所或朝拜活動)將受四平方公尺規則限制,這意味著每個人必須擁有四平方米的空間。在體育場等座位少於40,000的地方可以進行戶外聚會,但只能有25%的容納觀眾。音樂節也可能重新開始,但依新規則,任何戶外活動都必須就座併購票,來確保保持社會安全距離。但不要指望很快就能去最愛的夜店-澳洲總理明確表示這些場所需要關門更長的時間。
→澳洲總理表示,他認為下個月不會重啟邊界的唯一司法管轄區是西澳。但有義務繼續研究這個問題,不管西澳總理的決定如何,經濟預測都是在所有邊界開始開放的假設下做出。我可以向你保證,在我們制定未來12個月的財政和經濟政策時,財政部的假設是我們都將在7月進入第三階段。
→首席醫學官布表示,澳洲採取的“抑制”策略正在奏效,在某些地區已經消滅這種病毒。在此時,我們已經在澳洲許多地區有效地實現消除病毒,這真是太神奇了,但這不是我們的目標,因為我們知道將有海外旅客回來,我們知道隔離安排不會一直都是100%完全安全的。我們已經做好充分準備來應對任何情況下的病例或疫情爆發,這就是國家內閣決定提前調整放寬限制第三階段的部分原因。
→國家內閣將取代澳洲政府委員會,將成立包括澳洲農村、地區、技能、基礎設施、運輸、人口與移民、能源與健康在內的多個小組委員會,所有這些小組委員會都將重點放在推動非常快速的工作議程上。
→澳洲聯邦政府正在與各州和領地密切合作,來製定計劃,使國際學生能在非常可控的環境中返回澳洲。坎培拉的澳洲國立大學表示,它期待著歡迎學生回來。
▶地方政策
⬛昆州
→新增1例,共1,064例,死亡6例。
→目前4個活躍病例,新病例來自海外感染,是名來自布里斯本南部的2歲男孩,在維州進行飯店檢疫,然後飛回昆士蘭,沒有嚴重不適。
→預計7月10日開放邊界。
→7月20日將開放州立學校體育活動。
→昆士蘭的航空業將以增加500萬澳幣起步,為昆士蘭15個機場提供支持,來確保新的國內航班。
→昆士蘭中部的道路基礎設施項目正在使數百名當地工人重新就業。Rockhampton北部通道升級將創造425個就業機會,並使社區更加安全。
⬛新州
→新增3例,共3,115例,死亡50例。
→經過進一步測試後,刪除先前5個確認病例。單日測驗數字達最高峰,24小時內檢測數字為9746次。新病例中的2例來自海外旅遊,目前在隔離飯店,另有1例歷史病例,為郵輪上乘客,目前已恢復。可能正在調查的第3例病例是在雪梨玫瑰灣公立學校工作者,調查進行中,學校將關閉。
→新州健康局再次敦促任何感覺不適的人,即使有輕微症狀,例如流鼻涕或喉嚨癢,也要與他人隔離並接受檢查。
→新州最高法院禁止在星期六進行第二次抗議。
→新州總理敦促抗議者在周五的抗議活動,以防疫安全的方式表達您的觀點,並支持警察盡可能和平地解決問題。
⬛維州
→新增4例,共1,703例,死亡19例。
→新病例其中2例為海外返國,正在隔離飯店,其中1例為常規檢測,另1例為墨爾本郊區幼兒園的一名兒童,學校將關閉至少到星期六,來進行深層清潔和追踪接觸者。
→維州警方已對上週末在墨爾本舉行的Black Lives Matter抗議活動的三名組織者處以罰款,每人因違反冠狀病毒限制規定而被罰款超過1,600澳幣。
→維州衛生部長表示我們非常清楚,參加任何集會的人都有公共衛生風險,從現在到下週的任何時候,因抗議活動引起的病例增加有可能變得明顯,我們將保持絕對的警惕。任何考慮在任何問題上進行抗議的人,無論是在本週末還是在接下來的幾週內,儘管法律規定仍存在,但我對那些活動和抗議組織者說,現在進行抗議是非常不負責任的。
⬛北領地
→新增0例,共30例,死亡0例。
→41天沒有新病例。
→本週末在達爾文舉行的“黑人生命重要”抗議的組織者說,他們已經獲得北領地政府的確認,該活動可以繼續進行。
→烏魯魯國家公園從6月19日星期五開始,公園內的步道以及日出和日落觀賞區將開放。
→卡卡度國家公園從6月19日開放,重新開放的第一階段不允許在卡卡杜過夜露營。
⬛首都領地
→新增0例,共108例,死亡3例。
→5天沒有新病例。
→從下週五開始,競爭體育運動將恢復;電影院、劇院和室內遊樂中心將重新開放,最多可以容納100個人。
⬛西澳
→新增1例,共602例,死亡9例。
→新病例為海外返國者,正在隔離飯店。
→西澳活躍病例18例,5例是西澳人,13例是科威特牲畜船的船員。
→牲畜船仍停在西澳港口,不能在週六前離開。上船的西澳當地港口工人幾乎已完成家中隔離,到目前為止,測試結果均為陰性。
→西澳政府敦促組織者延遲抗議活動,但預計週六將有數千人在伯斯蘭利公園舉行的黑人生命重要的抗議活動。
→西澳總理表示,只要跨州社區持續病毒傳染,將不會重新開放邊界。根據西澳專家健康建議,我們的邊界很牢固。它使我們在放寬限制方面比其他任何州都走得更遠,並幫助在西澳產生更多的經濟活動,東部某些州持續存在社區傳播,邊界仍將保留,來保護西澳人。
→西澳財政部長表示COVID-19病例,目前令人擔憂,這也是該州尚未追隨南澳開放邊界的部分原因。也許南澳對維州的看法比西方國家更為自信。很明顯,維州仍有社區傳播的尾巴,他們似乎無法跨過。
→西澳當地華人社區已經捐贈超過11,000個口罩給抗議者,並敦促抗議人員手部消毒和保持社會安全距離。
→西澳大學擔心國際學生流失到澳洲東部各州。
⬛南澳
→新增0例,共440例,死亡4例。
→連續14天無病毒病例,連續第6天為零活躍病例。
→預計7月20日開放邊界,將不受限制地進行國內旅行,已經州際隔離的人則無需在14天內自行隔離。
→南澳目前場地(包括酒吧、餐館和體育館)的80名顧客上限也將從6月19日起增加到300名顧客,每間客房的20名顧客的上限將提高到75名顧客。
→南澳第三階段的放寬限制將於7月3日提前到6月29日。
⬛塔斯
→新增0例,共226例,死亡13例。
→塔斯28天沒有新病例。
→第一次沒有活躍病例。
→從下週三中午開始,塔斯將允許80人參加室內和室外聚會,該規則適用於體育館、酒吧、飯店、婚禮和葬禮。
★聯邦政策和各州政策詳細內容,請自行到政府官網查詢。
★如果你在澳洲發現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請勿自行到診所或醫院,請打電話給你的家醫或打電話到政府的24小時防疫專線1800 020 080,如需翻譯請打131 450。
★如果遇到緊急醫療情況,請致電000。
★如果你也是在海外防疫面臨到homeschooling的爸媽,感到焦慮、不知所措、想得到一些創意想法,歡迎申請加入Una最近創立的"海外防疫爸媽home school社團"。此社團僅限海外的爸媽入社,不接受以粉絲專頁名義加入,需回答問題和同意遵守社團規則,才能加入。目前已經有澳、紐、歐、亞、美、加的爸媽加入此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06749232970528/
今天澳洲新增9例,共7,288例,死亡102例,世界病毒感染第68名。今天只有維州有境內感染病例,昆州發現最年輕的海外感染病例2歲男童。有些州的城市明天還是有黑人抗議活動,請大家小心防疫安全。澳洲聯邦政府今天記者會提了幾項重點,包括讓國際學生返回澳洲、第三階段放寬限制改變、開放邊界、國家內閣將取代澳洲政府委員會、不要舉行抗議活動等。目前抗議活動算是澳洲防疫的最大隱憂,只希望澳洲能平安度過這一關。一方面很高興看到澳洲7月將進入第三階段的放寬限制,也即將解除鎖國,另一方面多少也會擔憂是否會因此引起第二波病毒感染。不過澳洲已經疫情控制得差不多後,的確就是要努力拼經濟,如果這次抗議沒引起第二波社區病毒感染,澳洲真的又安全。
住澳洲的朋友除了享受各州放寬限制的自由,防疫和衛生習慣還是要注意。澳洲冬天小心保暖以免生病,有需要也可以預約打流感疫苗。
如果你喜歡Una的澳洲防疫政策整理,歡迎給個支持點讚和留言🤗,祝福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過這次疫情,記得吃好、睡好、運動,然後少抱怨,看一下澳洲政府的努力,讓我們繼續為澳洲和世界禱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澳洲4,650港紙入住隱世獨立屋酒店 海陸空玩盡卡卡杜國家公園 澳洲北領地的卡卡杜國家公園(Kakadu National Park)面積超過1.9萬平方公里,比香港大近17倍,同時被列為聯合國世界自然及文化雙遺產。作為澳洲境內最大的國家公園,擁有超過五萬年歷史的原住民壁畫及雕刻遺蹟,集歷史自然文...
澳洲達爾文移民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素人」父母: 精油當疫苗>
有留意香港醫學或科學界臉書的朋友,都應該會知道有一個專頁,叫做「素人父母的自然育兒法」。
這專頁多是宣揚「薑水精油能醫百病」、「自然或順勢療法比西醫可信」等等。不過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個專頁中有一個封閉的group,叫做「對素人父母說讚的朋友」,有近 2,700 個會員 (舊文, now 1183)。
嘿嘿,其實筆者已經加入了這個封閉小組有一段時間 (舊文, 已被 kick)。但近來看見的一些討論,也不禁令筆者暗暗一驚,原來香港某些家長的行為已慢慢令香港兒童的健康帶來危險。
有家長在小組中問其他家長,會否讓其小孩接受破傷風、百日咳與小兒麻痺疫苗。其中一個回答不會,但會選順勢療劑口服,並表示順勢療劑都可以預防疾病:
// 原理好似疫苗,不過已去除所有毒素而且無水銀等既毒物,只有記憶左天花百喉等等既療癒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
筆者很久以前已經寫過,如果水有記憶力,可以記住什麼治病的什麼細菌,蛋白質形狀,那為什麼水偏偏會記住細菌病毒,而不是天上的塵埃,或別人膀胱內的尿酸,或幾十世紀之前的恐龍屎呢?
好,就當你神奇聖水大發神功,那當順勢療劑聖水進入身體後,它又會不會記住你的腸內細菌,抑或是在胃中被強酸強制「清洗記憶」呢?
當然,有人相信以高價買糖水飲能醫百病,那是他們的事,有人會說這是達爾文進化論的現實版,筆者只會形容這是 tax for the stupid people 。但繼續讀下去,有家長問學校要打疫苗紀錄怎麼辦,竟然有回覆:
// 照交俾學校話無打針,但用口服,如果係順勢療法度用小朋友買疫苗既療劑會有紀錄,因為唔同西醫,順勢係要你自己餵小朋友所以係家長簽名就 ok //
什麼意思呢?即是學校拿著家長給的疫苗紀錄,紀錄上會有家長自己簽的順勢療法疫苗。假設家長會在旁邊寫著是「順勢療法藥物」,但你想想校方職員會不會察覺到呢?幾十年後,當這些家長的小朋友長大成人,拿著自己的疫苗紀錄,有可能用作報讀醫療課程、不同工種,甚至移民,他們都很可能會以為自己已經在對打針卡上的疾病有免疫力,而不知是他們的父母當年冒簽!
那麼這跟竄改醫療紀錄有什麼分別呢?
而這些潛伏在社區的「偽疫苗人」對將來社區傳染病會有什麼影響,大家可以在幾十年後拭目以待。
_________________
最令筆者覺得恐怖的,是最後有人問:「有冇家長 0 針入到幼稚園?係咪神校就一定唔收?咁面試可以點應對呢?」
有人像邪教上身式作答:
// 無論幾神的幼稚園,要你個小朋友打齊針先收,嗰間都是一間魔鬼同無知的學校,小朋友的健康,應該放在第一位吧! //
也竟然有人寫: // 零針入,兼唔鼓勵打 //
唔鼓勵打?這到底是不是想測試群體免疫的邪惡臥底生物學家?
群體免疫 (herd immunity) 是指人或動物群體中的很大一部分因接種疫苗而獲得免疫力,使得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因此受到保護而不被傳染。群體免疫理論表明,當群體中有大量個體對某一傳染病免疫或易感個體很少時,那些在個體之間傳播的傳染病的感染鏈便會被中斷。
擁有抵抗力的個體的比例越高,易感個體與受感染個體間接觸的可能性便越小。相反,擁有抵抗力的個體的比例越低,其他沒有免疫力的個體就會失去保護而容易被傳染。
直接地解釋,如果一間幼稚園越少小朋友接受疫苗注射,那就愈大機會會出現傳染病爆發。假設一間幼稚園有 50 個小孩。只有一個沒有打針。其實其餘 49 人會已經因為群體免疫效應。令該小孩受到相當的保障。但如果五十人中有 20 人未有打任何兒童疫苗針,而當中有小孩本身患有其他疾病,例如免疫系統虛弱的話,那就非常危險,因為其餘未有打針的小孩,其實就是「隱形的生化武器」。
未有打疫苗針的小孩自己受感染發病,可能沒有什麼大礙,但當傳給其他本身健康有問題的兒童,則足以致命。換句話說,你以為不掃走自己門前雪,只是有機會令自己絆倒,是你自己的選擇冒的風險。但你的老婆婆鄰居,老態龍鍾,卻相對容易地可以因你的門前雪失足致命!
_________________
法律上,很多國家都不會在這種個案要任何人負上責任,因為人權,人身自由嘛.. 我們又不是住在北韓,當然不可能強制任何人接受疫苗。
不過事實上,其實各地政府有見疫苗注射率降低,早已經立例催谷注射率。例如在沒有合理原因下沒有注射疫苗的兒童,不能入讀當地的小學,以此間接「懲罰」拒絕讓子女注射疫苗的家長(目的當然是要保護學校其他的兒童)。
- 美國和澳洲有法例要求小孩上幼兒班前,必須注射指定的疫苗。
- 在法國,所有由 2018 年起出生的小孩,由出世至 18 個月大,必需要根據安排注射共 11 種疫苗。
- 德國法例要求家長帶他們的小孩到幼稚園註冊時,必須帶同疫苗注射證明。
- 在澳洲,低收入的家長如果能夠證明他們的小孩注射了所有疫苗,就可以得到額外減稅 (so-called "no jab, no pay" policy) 。
_________________
結語:
不要把順勢療劑當做疫苗,
唔鼓勵家長打疫苗的幼稚園非常危險。
這些恐怖的做法,不但對現今的香港兒童健康構成威脅,甚至對未來幾十年也埋下了各種傳染病的計時炸彈。
懇請你能夠花一分鐘的時間,按下「分享」鍵再「留言」分享你的看法,好讓有更多的市民能夠看到這篇文章,為香港兒童的健康著想,請各位讀者把文章廣傳!
澳洲達爾文移民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專訪】這是早陣子《蘋果日報》財經版的訪問,概念曾在其他地方介紹,深入討論似乎尚待機會,但此刻百花齊放,當拋磚引玉。
以下為原文:
「年青時不願留在英美,曾經天真相信香港屬於我們,以為真的能夠一同建立這個家。」畢業後,回到中文大學執教鞭、當信報國際版主筆、成立智庫、加入李澤楷旗下的盈科拓展集團任高級副總裁、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不知從何時起,理想成了妄想,「一切都是一場夢,兩制是一場騙局。」
不再是「發夢」的年紀,但沈旭暉仍有想像力,期盼有天真的能夠光復香港,「假如海外有幾個小型新香港,保存元氣,一個像東印度公司、香港文化協會鞏固身份認同,只要國際形勢改變,總有一日可以光復香港。」
記者:孫樂祈
政權不見讓步迹象,上周科大生周梓樂重傷不治、大搜捕泛民議員,無力感充斥每個香港人。經歷過2014年傘運,最令沈旭暉恐懼的是散水,「再一次重演,會好傷。2014年後好多人好down,咩都唔理,繼續搵錢算數。」
更可悲的是無散水黨,全因警暴令港人髮指。他反覆強調不能鬆懈、不能絕望,「今次爭取到,都唔等於贏,一國兩制侵蝕繼續不斷發生;雨傘時爭取唔到,都唔等於失敗,唔係一無所獲。」
黃色經濟圈雛形已成
梁天琦2016年提出的「時代革命」,今天就真正發生,「今次咁多人響應,係香港人嘅創意,呢個時代喺bottom-up方向去諗。身邊好多朋友都搞緊黃絲經濟體,背後係去中心化,減低對政府、大財團的依賴,社會唔再top-down咁控制。一班目標一致的朋友,互相支持去打這場持久戰。」
今次不論政府會否讓步,黃色經濟圈的雛形已長成,經濟圈由罷食吉野家、支持大班麵包西餅開始,逐漸生出黃藍店名單、黃色招聘平台、網購平台,試圖擺脫靠攏內地的生意模式。
其實藍色經濟體早已建立並連結內地,至於遲來的黃色經濟圈,自然連往世界,「呢個外國勢力唔係政治,純粹係做生意,黃絲在能力、語言、價值觀都容易plus in去國際,文宣組甚至連藍絲都讚。加上100萬海外香港人,佢哋更加唔易受壓,有極大潛能未釋放。」
擺脫「人血饅頭」關口
內媒取笑香港人不自量力,沈旭暉以數據反駁,「200萬香港人,每人用1萬蚊去支持、消費,已經200億,係好大生態鏈,都未計滴漏效應。唔一定真金白銀,你放工寫文宣都有價值,係生態鏈一環。」事實證明,過往多次眾籌登報都能夠迅速達標,甚至有人說今次運動最不缺的就是錢。
不過要打仗,先要擺脫心理關口,五個月以來,無數香港人犧牲前途,為抗爭流出鮮血,這個環境下標榜自己是黃店圖利,是在吃「人血饅頭」、發國難財,沈旭暉提醒要擺脫這種思維,「要提供誘因,先可以令人持續參與,唔可以永遠靠捐錢,總需要自給自足。」
目前的黃絲經濟圈仍相當初步,但沈旭暉認為一旦有系統處理捐款,就能生出更多可能性,「只要做多一步,有個App可以俾人做prepayment(預付),就可以產生穩定現金流,亦可以串連到海外資金。」網購平台「光時」於訪問之時剛成立,平台設立的禮品卡功能,以實現預付的說法。
去中心化成世界潮流
在沈旭暉的沙盤推演下,發展下去甚至能取締銀行,為黃店提供借貸周轉,協助它們生存,「去中心化的世界潮流下,唔一定要大銀行。例如穆罕默德.尤努斯憑microfinance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佢喺孟加拉借出小額貸款畀當地人做小生意,成功幫助好多人脫貧。香港本身金融體系成熟唔需要,但呢個環境下,好多人有心支援,又有批人經濟上有需要。」談到去中心化,不能避開加密貨幣,「假如發展更成熟,可以提供更保密的交易工具,同樣是去中心化一環。」
比起看不見的金融系統,香港人最關心的始終是地產,「唔少地方已經好似sim city(電腦遊戲模擬城市)咁起樓,用3D打印出嚟再砌,成本、時間都慳咗,基建唔係以前門檻咁高。」香港買地成本以億計,沈旭暉出身國際關係,想法不局限香港,他大膽建議在海外建立新香港,「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omer教授其中一個概念,就係Chartered City(特設城市)。佢講當初香港俾英國管治,使用完全不同附近環境的法律,由零開始建立城市,其實模式可以複製;今日世界上大國依然有好多荒地,可以複製同一樣嘢,咁點解唔可以海外複製香港部份功能,等我哋有一條生路?完全複製香港梗係唔容易,但其實BVI都係幾萬人,已經喺國際金融佔一席位,香港人冇理由做唔到。」
看似天馬行空的想法,早於1989年已有人提過,而且今日比當年更迫切,「當年如果蘇格蘭西岸搬遷計劃成事,中國政府可能會在自由問題讓步,亦能刺激蘇格蘭的經濟發展。其實當年也有北愛爾蘭、達爾文等地的方案,並非天馬行空,關鍵是有沒有人具體執行而已。」
他指英國脫歐、配合BNO議題,是另一個海外建港的機會,加拿大有國際非政府組織正在倡議,英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四國國民相互自由入境、並在任何一國就業的簽證限制,最終達成類似歐盟內部人口自由流動的格局,「四個國家共同消化持有BNO的港人,比全遷往英國更可行。」
強調自己非鼓勵移民
向外國勢力租地,外交部、黨媒豈不馬上跳出來,指責外國勢力粗暴干預乜乜乜?沈旭暉說新香港其實是多贏局面,與北京保持適當距離,關係可能反而更好,「須知特設城市背後的國家,不可能完全不顧中國態度,因此北京更毋須擔心港獨;有了距離,香港人釋去切身憂慮,得到真正的一國兩制,更容易與北京保持良好關係,對各方其實都是多贏。」
他同時強調自己絕非散水黨,不是鼓勵移民,「要移民的人你不用鼓勵也會走,假如真的要走,也依靠網絡維繫香港人社區,把資金、能力去中央化,化整為零,繼續支持留在香港的真香港人,大家才能構成一個整體。別像上一代消極地到溫哥華成為唐人街廢老。」願意留下來的固然很好,像投資移民平均要購買最少500萬港元的房子,一萬人這就是500億,「這些經費,用來做一個主權基金,甚麼也能達成了,到了最後,才能有國際能量,光復香港。」
作為中間派,竟建議海外建立新香港,訪問近乎無底線,沈旭暉嘆口氣指,「不論黃、藍,正常一個人,當然明白香港發生咩事。老一輩想安享晚年、想湊孫可以理解,但我哋呢個年紀,未退休,又易流動,咁都無反應,就成個社會都無反應。」
蘋果日報 2019年11月11日
澳洲達爾文移民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澳洲4,650港紙入住隱世獨立屋酒店 海陸空玩盡卡卡杜國家公園
澳洲北領地的卡卡杜國家公園(Kakadu National Park)面積超過1.9萬平方公里,比香港大近17倍,同時被列為聯合國世界自然及文化雙遺產。作為澳洲境內最大的國家公園,擁有超過五萬年歷史的原住民壁畫及雕刻遺蹟,集歷史自然文化與一身,假如你打算深度旅遊,相信一星期時間也不夠。今次記者介紹海、陸、空三種不同玩法,基本上兩日一夜已經足夠。
從達爾文前往卡卡杜國家公園最少花上三小時的車程,回程時途經另一個面積較小的瑪麗河國家公園(Mary River Region) ,當中不可錯過風扇艇(Airboat)體驗。風扇艇由船後一個500匹馬力的大風扇推動,感覺像特務007的快艇。船身較狹窄,沒有防護欄,記者有一刻猶豫鱷魚究竟會不會撲上船。45分鐘的體驗,在濕地上穿梭,目測看到五條鹹水鱷及各種鳥類。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澳洲 #瑪麗河國家公園 #風扇艇 #卡卡杜國家公園 #世界自然遺產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8gnOojLTgVI/hqdefault.jpg)
澳洲達爾文移民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升旗易得道-強國生還者 2016年9月15日 主持:Win,MJ,八奇
第一節:周六福~周大福?六福? 翻版明目張膽反攻香港 / 毛澤東40年低調慶祝 文革與國家功不抵過乎
第二節:中港電影時代變遷的意義 / 到處都有發哥 周潤發影子 / 本地電影點五步
第三節:續談中港電影 / 移民澳洲有岐視嗎? / 悉尼墨爾本布里斯本阿德萊德珀斯達爾文
網址 : http://www.tuesdayroad.com/
Facebook: facebook.com/cannonhit2/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InX6q219v9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