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6 (一)
昨天跟家人一起去濕地公園野餐,搭起天幕擺上野餐墊,矮桌,露營椅。小孩玩泡泡、直排輪還有弟弟新買的撞柱遊戲,不得不說撞柱真的超好玩^^ 姪女說她是小戴,要我陪她練習,穿著拖鞋的教練姑姑我只好捨命陪君子,累死我這把老骨頭。
因為上週烏咪開學,導致我曬太陽的時間變多了,雖然物理防曬一定會做,但總有疏漏的地方,依照以往的經驗應該會黑一階才對,結果並!沒!有!
深深覺得這段時間錢花得很值得! 錢真的沒有不見,只是變成你(白)喜(白)歡(白)的事物而已!
去過韓國旅遊的朋友應該都在路邊看過一袋袋透明袋子裝著紅色石榴汁的攤販吧,路過的人隨手一袋邊走邊喝補充營養素(膳食纖維、維生素ACE、花青素、鉀、鈣等,紅石榴的效用估狗都查的到資料,所以我就不多說了,因為不能說到療效,或者點進連結 https://gbf.tw/3gkao 自己看)。為什麼大家(尤其是女性)愛喝紅石榴汁? 因為喝了可以...(你懂的)
可是我今天要推薦的不是紅石榴汁而是 #紅石榴果凍! 紅石榴汁喝過好多個牌子,對我來說味道其實不會差太多,所以剛入手紅石榴凍的時候我有點好奇,到底差在哪裡? 還有一點,就是跟一般的果汁比起來,她好小條(才20g)...
一試我就呆了,就是超濃縮石榴汁果凍阿,味道超濃,吃下去有種拳拳到肉的感覺(這種形容可以懂嗎? 就是很實在打到你心裡的感覺),除了紅石榴以外,還有滿滿的膠原蛋白阿~~~ 真的必須說,活到這個年紀,膠原蛋白就是一天天的流失,沒有膠原蛋白的皮膚就沒有光澤以及彈性,拜託請補,必須補!!!
簡單的說,這被我嫌瘦小的紅石榴青春凍,她不只讓我恢復紅潤氣色還給我柔嫩光澤以及彈彈感。 然後最基本的這一小條絕對不加一滴水,沒有任何糖,沒有防腐劑也沒有合成添加物。膠原蛋白也是天然的(從明太魚鱗片提煉),吃起來沒有怪味道,是一種乾淨的感覺(就是沒有雜味啦)。
整條果凍吃起來就是QQQ,有口感但是不會過軟或過硬,算是軟硬適中的Q彈口感。吃起來也很方便,撕開後,由下往上一推,就可以咬著吃了,吃的時候也不會滴來滴去的,不管是在家、辦公室還是外出旅遊攜帶都很方便。我喜歡冰冰的吃,所以是整盒剪開蓋口放在冰箱,每天要吃的時候就跟睡美人一起拿,先吃青春凍再喝睡美人。
應該不少人從我的文章中知道我是個很晚睡,然後又不容易入睡的人;明明已經很累了,但是躺在床上腦子還是不停的運轉想事情,有時候會躺一兩個小時才睡著。雖然換了枕頭以後有好一些,但有時還是要借助藥物才能快速入睡。
但,我超討厭吃藥。
其實一開始我對於睡美人是存疑的,因為我覺得不就是濃縮果汁嗎? 哪那麼厲害? 有點誇張了吧!
一盒14包,依照個人狀況可以每天一包或兩包。我覺得我算重症,所以我早晚各喝一包,一天兩天過去了,我發現躺在床上時腦子想事情的時間沒有那麼長了,然後就安穩了,然後起床精神不錯,重點是除了睡美人還加贈白雪公主>>>這樣可以明白嗎? (不能寫療效還要用隱晦的方式跟大家講效果,我容易嗎/// ) 我那天問大爺,怎樣,有沒有發現老娘的臉有什麼變化? 大爺仔仔細細看了一下說,好像更白了(是透明感),看的到血管捏...說完還戳一下
結論 #老公看的到老婆的變化才是真有效!
因為不能寫療效,所以能跟大家說明的部分有限,真心希望大家可以點連結 (https://gbf.tw/3gkao)進去仔仔細細看說明。
這兩種產品都是一盒14條,依照個人狀況可以每天一到兩條,因為蘇菲想要測試效果,所以我是早晚飯後各一條(一天兩條),所以短時間效果就出來了,但是這樣比較傷荷包... 如果覺得一天兩條太傷的朋友,一天一條也可以。
提醒一下,雖然飯前飯後食用都可以,但蘇菲個人覺得飯後食用比較好!
👉這次團購一次買四盒的優惠本來是限定單一種類四盒,不能混搭(睡美人就四盒睡美人;紅石榴就四盒紅石榴)。我跟廠商說,如果一天兩包,一盒只能喝一個星期,對於兩種都想要試的朋友,這樣負擔太大了。加上廠商真心想讓大家都可以輕鬆的嘗試Mealite,所以就決定開放任選! 蘇菲也是受惠者,因為我想要補三盒睡美人+一盒紅石榴阿^^
還是要自己對自己好啊!
★韓國Mealite>>> https://gbf.tw/3gkao (09/06-09/10)
📣請注意
✔ #紅石榴靚顏青春凍是果凍狀
✔ #睡美人酸櫻桃精華飲是濃縮果汁,不是果凍喔!!
祝大家週一愉快^^
= = = = = = = = = = = = = = = = = =
★Follow my Instagrams → https://www.instagram.com/umimama_sofia/
#舒適生活就是不斷的調整調整到最適合當下的樣子 #Mealite #我要白 #我要睡好覺 #給我Q潤彈
濕地公園怎樣去 在 小北斗的夜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生離死別】
凌晨12:30,雨後的深夜,我在公園目睹一個生離死別的場面.....
一隻蝸牛緊靠著一隻被踏碎身亡的同伴,另一隻正緩緩移動到牠倆身旁.....
我蹲下來望著牠們三個,正想著應怎樣做才好?
一位戴鴨舌帽的老伯路過,開口問我:「有乜嘢睇?」
我:「有隻蝸牛俾人踩死咗.....」
老伯:「蝸牛咋嘛!周圍都係啦!」
我:「仲有兩隻未死,我宜家諗緊點做好?一隻黐住死咗嗰隻,仲有一隻爬緊埋去佢哋身邊.....」
老伯輕佻笑說:「攞返去煮嚟食囉!」
我絲毫不覺得好笑!不想再理會這個老伯!
此時,第三隻蝸牛爬到擁著屍體那隻身旁,慢慢爬到牠身上,盡量伸長身體,又縮又伸;直覺告訴我,牠正安慰牠的同伴,同時想拉牠離開這個危險的地方!
雨後的公園,遍地蝸牛,過去我曾救過數百隻;曾有一晚救了卅多隻!我把牠們輕輕拿起放到草叢,這是肥媽以前教我的!可惜,這次我來遲了一步.....
我從袋裡拿出一個保鮮袋,套著右手,伸手輕輕拿起那兩隻叠在一起、彼此扶持的傷心同伴.....
老伯又開聲:「啊!原來係情侶合唱團!」
我把牠倆拿起,輕輕放到旁邊的草叢.....
老伯:「呢個世界係咁㗎啦!弱肉強食,適者生存!講起蝸牛,我又有故事講呀.....」
我沒再理會他,接著拿出一張紙巾,把貼在濕地那堆破碎的屍體拾起來包好.....
老伯:「哎呀~地下嗰堆就由得佢啦!」
我把屍體包好,掉進附近的垃圾桶;可以做的,我已盡做了;希望蝸牛平安,死了那隻能夠安息!
看見別人身陷困境或哀傷,有些人會伸出援手、有些人會落井下石、更多人會冷眼旁觀!
看著自己的摯愛飽受病痛折磨甚至離世,不是箇中的主角,永遠不能體會對方的痛苦、恐懼、絕望和哀傷!
我,曾為了陪伴和照顧病危的肥媽,請假一天缺席會議,結果被留難和訓話!
自從那道刀傷之後,每次開這個會議,碰巧有不同同事請假缺席,我的鼻就很酸,眼淚很易流下來.....
雖然肥媽現在已飛往天國,但這道淌淚滲血的傷痕將永遠刻在我內心深處!
願這世界能多一點同情和同理心就好!
我盼望.....
我衷心盼望.....
濕地公園怎樣去 在 Knowhe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陰翳禮讚 ]
本來它應該屬於《知埞》其中一個篇章,因為篇幅及照片問題沒有收錄。
後來才知只是時機未到。主教山配水庫重見天日,也把這個翻出來好好地寫,丹麥地下儲水庫The Cisterns。
超越古蹟與藝廊,關於怎樣透過藝術去尊重城市空間。
全文貼這裡,節錄版另刊於PMQ設計號外。
—————————————
陰翳禮讚
隨著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破土而出,百年建築保留下來,它將會,或者應該變成甚麼?
專家紛紛回顧成功個案——巴塞隆拿大學圖書館Dipòsit de les Aigües,布里斯本地底歌劇院Spring Hill Reservoirs,悉尼休憩花園Paddington Reservoir,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等,前身曾經都是儲水池,後來換個角色,有了新的功能,繼續服務城市。
我曾經到訪其中一個,位於哥本哈根的The Cisterns,腓特烈堡皇宮(Frederiksberg Palace)範圍內,隱藏在綠油油的公園裡。
外面陽光普照,然而當你往地底鑽,明媚之下,有著另一個暗黑宇宙。
先說歷史。
The Cisterns建於1856至1859年間,原為露天設計的開放式水庫,容量1600萬公升,為哥本哈根市內供應乾淨食水。
後來避免水源受污染,1891年以混擬土將水庫完全覆蓋,鋪上草坡,豎起一座噴水池,自此長埋公園下。
直到1933年,市內供水系統更為完善,於是The Cisterns停止運作,獲評為文化遺址,之後開始丟空,繼續不見天日。
事情在1996年有了新的發展。
那一年丹麥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部分古蹟獲研究重新使用,結果The Cisterns於2001年正式成為現代玻璃藝術館,2013年納入為腓特烈堡博物館一員,不同展覽開始在那兒發生。
必須留意的是,The Cisterns並不是另外一座因古蹟活化而來的藝術館,建築結構的奇異,意外地給予藝術家一個具挑戰性的試驗場地:陽光透不進,濕度100%,溫度介乎4°C至16°C,迴音長達17秒——那可以讓它成為怎樣的美術館?
答案是,這裡的展覽,都考慮到儲水庫的特色而刻意設計,透過藝術去呈現暗黑、濕冷、魅惑、神秘莫測等氛圍。
甚至可以說,無論展品為何,儲水庫始終是主角,它本身就是最偉大的一個展覽。
2018年夏天,我曾親身見證過The Cisterns的厲害,其時正值丹麥藝術家Jeppe Hein的破格展覽,IN IS THE ONLY WAY OUT。
那是詭異地刺激的一段旅程,被刺激的是感官:由公園走進水庫,光明到昏暗,眼耳口鼻跟皮膚,一下子完全張開,不自覺地提高警惕。
地面處處水灘,空氣異常陰冷;近乎死寂的空間,包圍你的是一根根石柱,沒半點顏色,剩下一種灰白。
來自地面的水份,長年累月滲入儲水庫天花,形成滴石(這裡是丹麥市內最有名的滴石洞穴),看上去更顯荒涼。
赫然傳來一陣火焰燃起的聲音,看不見火頭,聽覺是熱的,身體感覺依舊冰冷。
沒有燈火通明,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而前方是一面又一面圓鏡,懸在半空,後路照成前路,身在其中,更易迷途。
而鏡子懂得自轉,鬼鬼祟祟地難以察覺,一不留神便被鏡中的自己嚇壞,然後失笑。
雙眼已經忙,耳朵亦不能鬆懈。
場內放了好些頌缽,有人經過就會啟動感應裝置,小球滾下,從而敲響頌缽;愈多人走動,不同角落便會奏出聲音,聰明地利用水庫內的迴音效果,創作觸動毛管的交響樂,而創作者是前來的每一個人,一切隨機,不能複製。
真正的高潮,在於穿越一排牢房般的鐵籠後,遇上最大的一面鏡子,慢慢靠近,再靠近——冷不防鏡後噴出一團烈火,熱空氣襲面而來,整個空間照亮了,身體登時感到暖意,反差強大。
當下如夢魘,然而這一刻最是真實。
種種神秘安排,不為驚嚇,背後寓意讓人感動:冒過寒流,自會珍惜溫暖;經歷過黑暗,才能透徹懂得光明的好。
Jeppe Hein希望用展覽去提醒人們,不要懼怕漆黑,因為那是黎明前的必經階段,只需擁抱之,誠實面對它。
IN IS THE ONLY WAY OUT,勇敢地走進去,前面自有出路。
The Cisterns曾經舉辦過話劇、演奏會、錄像展等,未來還會有更多實驗。
今年的特設展,大膽地把水庫還原,注入清水,放進大型球體藝術裝置,參加者必須乘坐小艇,在水上摸黑看展!
明與暗,冰與火,乾與濕,地上與地下,善用與荒廢,藉由一個儲水庫,頃刻接通——不用聲嘶力竭,毋須大力爭取,一切源於丹麥人對歷史、對建築的一種尊重,而這是常識。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