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陰翳禮讚 ]
本來它應該屬於《知埞》其中一個篇章,因為篇幅及照片問題沒有收錄。
後來才知只是時機未到。主教山配水庫重見天日,也把這個翻出來好好地寫,丹麥地下儲水庫The Cisterns。
超越古蹟與藝廊,關於怎樣透過藝術去尊重城市空間。
全文貼這裡,節錄版另刊於PMQ設計號外。
—————————————
陰翳禮讚
隨著深水埗主教山配水庫破土而出,百年建築保留下來,它將會,或者應該變成甚麼?
專家紛紛回顧成功個案——巴塞隆拿大學圖書館Dipòsit de les Aigües,布里斯本地底歌劇院Spring Hill Reservoirs,悉尼休憩花園Paddington Reservoir,伊斯坦堡地下水宮殿Basilica Cistern等,前身曾經都是儲水池,後來換個角色,有了新的功能,繼續服務城市。
我曾經到訪其中一個,位於哥本哈根的The Cisterns,腓特烈堡皇宮(Frederiksberg Palace)範圍內,隱藏在綠油油的公園裡。
外面陽光普照,然而當你往地底鑽,明媚之下,有著另一個暗黑宇宙。
先說歷史。
The Cisterns建於1856至1859年間,原為露天設計的開放式水庫,容量1600萬公升,為哥本哈根市內供應乾淨食水。
後來避免水源受污染,1891年以混擬土將水庫完全覆蓋,鋪上草坡,豎起一座噴水池,自此長埋公園下。
直到1933年,市內供水系統更為完善,於是The Cisterns停止運作,獲評為文化遺址,之後開始丟空,繼續不見天日。
事情在1996年有了新的發展。
那一年丹麥獲選為歐洲文化之都,部分古蹟獲研究重新使用,結果The Cisterns於2001年正式成為現代玻璃藝術館,2013年納入為腓特烈堡博物館一員,不同展覽開始在那兒發生。
必須留意的是,The Cisterns並不是另外一座因古蹟活化而來的藝術館,建築結構的奇異,意外地給予藝術家一個具挑戰性的試驗場地:陽光透不進,濕度100%,溫度介乎4°C至16°C,迴音長達17秒——那可以讓它成為怎樣的美術館?
答案是,這裡的展覽,都考慮到儲水庫的特色而刻意設計,透過藝術去呈現暗黑、濕冷、魅惑、神秘莫測等氛圍。
甚至可以說,無論展品為何,儲水庫始終是主角,它本身就是最偉大的一個展覽。
2018年夏天,我曾親身見證過The Cisterns的厲害,其時正值丹麥藝術家Jeppe Hein的破格展覽,IN IS THE ONLY WAY OUT。
那是詭異地刺激的一段旅程,被刺激的是感官:由公園走進水庫,光明到昏暗,眼耳口鼻跟皮膚,一下子完全張開,不自覺地提高警惕。
地面處處水灘,空氣異常陰冷;近乎死寂的空間,包圍你的是一根根石柱,沒半點顏色,剩下一種灰白。
來自地面的水份,長年累月滲入儲水庫天花,形成滴石(這裡是丹麥市內最有名的滴石洞穴),看上去更顯荒涼。
赫然傳來一陣火焰燃起的聲音,看不見火頭,聽覺是熱的,身體感覺依舊冰冷。
沒有燈火通明,每走一步都得小心翼翼;而前方是一面又一面圓鏡,懸在半空,後路照成前路,身在其中,更易迷途。
而鏡子懂得自轉,鬼鬼祟祟地難以察覺,一不留神便被鏡中的自己嚇壞,然後失笑。
雙眼已經忙,耳朵亦不能鬆懈。
場內放了好些頌缽,有人經過就會啟動感應裝置,小球滾下,從而敲響頌缽;愈多人走動,不同角落便會奏出聲音,聰明地利用水庫內的迴音效果,創作觸動毛管的交響樂,而創作者是前來的每一個人,一切隨機,不能複製。
真正的高潮,在於穿越一排牢房般的鐵籠後,遇上最大的一面鏡子,慢慢靠近,再靠近——冷不防鏡後噴出一團烈火,熱空氣襲面而來,整個空間照亮了,身體登時感到暖意,反差強大。
當下如夢魘,然而這一刻最是真實。
種種神秘安排,不為驚嚇,背後寓意讓人感動:冒過寒流,自會珍惜溫暖;經歷過黑暗,才能透徹懂得光明的好。
Jeppe Hein希望用展覽去提醒人們,不要懼怕漆黑,因為那是黎明前的必經階段,只需擁抱之,誠實面對它。
IN IS THE ONLY WAY OUT,勇敢地走進去,前面自有出路。
The Cisterns曾經舉辦過話劇、演奏會、錄像展等,未來還會有更多實驗。
今年的特設展,大膽地把水庫還原,注入清水,放進大型球體藝術裝置,參加者必須乘坐小艇,在水上摸黑看展!
明與暗,冰與火,乾與濕,地上與地下,善用與荒廢,藉由一個儲水庫,頃刻接通——不用聲嘶力竭,毋須大力爭取,一切源於丹麥人對歷史、對建築的一種尊重,而這是常識。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濕地挑戰展覽廊 在 管碧玲 (kuanbil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十年非常不容易,給花媽拍拍手,花媽加油!
//
市長就職10周年
陳菊回首過去十年
盼築夢未來百年
【高雄訊】高雄市長陳菊今(23)日就職滿10周年,她感謝市民對市府團隊堅定的支持與肯定,讓高雄度過各種災難及艱鉅挑戰,也相信高雄必能夠轉型成功,成為世界一流的港灣城市。記者會中播放施政10年回顧紀錄片,陳菊並從區域特色、環境改善、防洪治水、交通運輸、藝術文化、產業轉型、城市定位等面向,一一細數政績,並承諾剩下的兩年任期內全力以赴,以不辜負市民的期望。
陳菊說,十年前剛當選高雄市長時,就瞭解市民託付的任務非常艱鉅。由於長期發展重工業,河川、空氣都被污染;中央重北輕南,缺乏資源投入,建設嚴重不足。因此,她認為高雄必須創新改變,從重工業城市轉型成為一個有多元的就業機會,又有優質生活環境的「宜居城市」。她說,這是一個鉅大的社會工程,也是作為高雄市長,時時刻刻不敢忘記的目標。
陳菊接著細數十年來的政績,在區域特色方面,高雄於縣市合併後幅員增加了18倍,城鄉差距大。市府團隊努力讓各區域能夠發揮其特色,平衡發展。例如在東高雄的旗山、美濃、大樹地區,利用其山城風貌,將精緻農業、休閒觀光、宗教聖地,串聯成為獨特的優勝美地;在濱海地區的茄萣、永安、彌陀、梓官,到旗津、林園,整治海岸、復育海灘、再造漁港、推動休閒觀光漁業,讓高雄的海岸更多彩多姿。
此外,在北高雄,開發橋頭新市鎮、努力超過15年將捷運紅線向岡山路竹延伸、擴建路竹科學園區,逐步營造北高雄副都心;在鳳山地區,鐵路地下化的實現、曹公圳的整治、眷村的改造,讓人口稠密的舊社區獲得嶄新的生命力,並建設約5公頃的五甲公園,讓地區風貌煥然一新;在都會核心區,從巨蛋到凹子底、美術館、中都濕地公園,十年的投資發展,以中都地區來說,透過公辦土地重劃,取得12公頃、投資超過300億、開闢36條道路,藉由願景橋連結美術館,該區已經成為高雄最優質的住宅區與商業區。
陳菊指出,經過市府團隊十年的努力,高雄的轉變已經處處可見。環境改善方面,愛河、幸福川、後勁溪、前鎮河,經過整治後都變乾淨了,高雄重新變成親水的城市。高雄的公園、綠地,面積高達2200公頃,是六都中的第一名。凹子底森林公園、阿公店森林公園、洲仔濕地、中都濕地、以及鐵路地下化後,上面長達15公里的綠色廊道,都將大大增加這個都市的肺活量,提升市民的居住品質。
防洪治水部分,市府在容易淹水的地區開闢了許多滯洪池。譬如,寶業里、本和里滯洪池保護了三民區,典寶溪滯洪池守護著岡山地區,永安滯洪池則使永安地區與路竹科學園區擺脫了水患之苦,讓滯洪量提升了292萬噸。
交通運輸方面,捷運紅線、橘線的通車,使高雄邁入公共運輸的時代。高雄沒有台北那樣多的資源,但是窮則變,變則通,透過輕軌電車與捷運銜接,將來還有地下化的台鐵電車,再加上六大公車轉運站、區區有公車以及公共自行車的接駁,交織形成多元的路網,就像京都或其他大都市一樣。現在六都皆有公共自行車,其實它的原型C-BIKE是在高雄誕生。高雄也有長達800公里的自行車道,成為週末親子活動的最愛。明年開始,市府將引入共享電動車以及無人電動公車,高雄將以最新的科技來建構低碳、綠能的公共交通系統。
藝術文化方面,高雄過去被視為文化沙漠,現在沒有人這樣認為了。市府將駁二特區的舊倉庫轉變為藝術基地,吸引觀光客每年超過450萬人以上。高雄捷運雖然只有紅橘兩線,但每個車站的建築各具特色,尤其是美麗島站的光之穹頂,更被廣為傳頌。市圖總館被稱為一生必去至少一次的圖書館,市府更於各區每年加蓋一座圖書館,讓高雄成為愛閱讀的都市。
陳菊說,史上最成功的世界運動會,就在高雄舉行。市府在資源缺乏、不被看好的情形下,透過動員6000名以上志工及全民參與世運,至今仍讓人感動不已。高雄也是音樂的都市,要看國際級的演唱會,一定要來世運主場館。兩年之內,衛武營的國家藝術文化中心,以及愛河旁的海洋文化流行音樂中心,將陸續啟用,這些都是高雄的文化地標,也象徵高雄是文化多元、有內涵的城市。
最重要、最困難的產業轉型部分。她指出,傳統的石化業與鋼鐵業,提供高雄人大量的就業機會,但也是高雄污染的源頭。過去十年,市府不斷加強污染管制的標準,大量減少工廠排放量,五輕也關廠了,空氣品質雖有改善,但還不夠理想。將來我們將進行空間轉型,讓居住區域與生產區域分開,降低對健康的影響。同時加速傳統產業的升級,朝向高值化和循環化。高值化才能創造更高的利潤,提供高薪工作並且能夠承擔更高的環保標準。循環化就是要將廢料循環利用,變成產品,而不是隨便排放出去。
陳菊強調,最近林全院長親自來到高雄,傾聽大林蒲/鳳鼻頭地區長期受到污染民眾的心聲,並且承諾如果他們願意,將協助遷村。另一方面,蔡總統也將循環經濟列入「五加二」產業政策之中。循環經濟是傳統產業升級的關鍵,也是高雄兼顧就業與環保的唯一道路,未來兩年,一定要強力推動。
展望未來,市府將把高雄港重新定位。水深22公尺的第二港口,將成為台灣最有競爭力的國際貨櫃港。第一港口則經過多年的努力,市府將與港務公司合作開發港區的土地,打造亞洲新灣區,包括港口、展覽館、商業中心、旅運中心、圖書館,輕軌電車穿梭其間,必將成為高雄的新亮點。
陳菊說,很多人說:「高雄變漂亮了」。一句漂亮,包含了很多層次的意義,包含高雄的水岸變乾淨、建築變漂亮,捷運與輕軌很有現代感,高雄愈來愈有文化氣息,高雄是台灣族群最多元豐富、平等尊重的城市。因為高雄的不同,外地人開始尊敬高雄,高雄人對自己的土地有了自信,近幾年的民調,高雄人的光榮感都高達八成。高雄市民並不是不知道轉型的困難,但他們看到市府團隊努力將河川城市變得乾淨漂亮,綠地與公園就在住家附近,捷運與輕軌開始運行。五輕終於關掉、後勁截然不同,覆鼎金和澄清湖一帶,風貌將大幅改變。市府未來將持續與市民攜手合作,為實現城市願景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