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很大,總有看不完的山、海
壯闊的景致、清新的空氣,常常令人流連忘返
也是許多人想要遠離塵囂,喜歡沈醉的世外桃花源。
位於中部光復鄉,馬錫山山腳下的馬太鞍濕地
世代為阿美族的漁耕之地。
在漫長的歲月中,他們在這裡種植紅米
即使栽培管理不易,產量又低
被譽為「坐月子的米」仍是年年保有一次的收成。
而潺潺的溪流,不時湧出的清澈活水
更孕育了當地特有的「巴拉告」(palakaw)
利用樹枝、竹筒等自然素材製成的捕魚方式
亦成了這裡獨有的美麗。
欣綠農園老闆朱進郎每當有遊客走進來
總以充滿了興奮的語氣訴說著關於馬太鞍的點點點滴滴。
朱進郎不是原民,從小生長在這
看著這片土地上的春夏秋冬,四季繁衍
他比什麼人都還在乎。
唸完書沒多久,才二十幾歲他就選擇回到馬太鞍
「那個時候,大家遠遠看到我,都叫我阿伯。」
說到這,黝黑的臉龐大笑。
民國八十年初,當地根本沒有年輕人會回鄉種菜
從事傳統產業,而他卻是這麼做了。
而且,一做就是二十幾年。
隨著一天天過去,他跟著阿美族人學習在地所有的一切。
樹豆是阿美族人最愛吃的食物之一
族語「vataan 」,也是「馬太鞍」地名的由來。
他常指著黃色花朵,成對生長的嬌美姿態
笑說,「果實都收成了,只剩下花,恁誰也很難知道它是甚麼,
讓人很難和樹豆聯想在一起吧!」
一旁長相看起來「兇惡」,表面根根突起的刺則是黃藤。
藤心可以煮湯外,去除刺
加以處理後則是原住民最常使用的日常生活用品
舉凡各種編織用品、簍筐等,用途十分廣泛。
走在馬太鞍的步道上,朱進郎總是不時回過頭
向跟在他身後的遊人,一個個仔細地介紹著。
突然,一個宛如身披紅黑色衣衫的飛鳥掠過
駐足枝頭,他的語氣也不禁飛揚了起來
「看到沒,那是花蓮縣縣鳥朱鸝……」聲量卻下意識放低。
名列國家二級保育的台灣原生種野鳥朱鸝
是馬太鞍的嬌客,也是他心中的驕傲。
二十幾年來,馬太鞍溼地從剛開始的耕地、捕魚
慢慢地,日漸豐富的自然生態吸引了愈來愈多的鳥類前來。
粼粼波光中,造型獨特優美的粉綠狐尾藻裡
一大一小的紅冠水雞輕巧地來回踱步著
牠們悠閒地穿梭在一片綠意中
絲毫無畏於觀景台上人類好奇的目光。
「牠們已經定居在這裡了,成了留鳥。」
他臉上帶著明顯的笑意。
莫氏樹蛙、古氏棘蛛、左旋栗蝸牛等
在「紅米樂活館」中
馬太鞍溼地的一切,從自然生態到人文
都具體而微地陳列其中。
而且,為了加深所有人的印象
在另闢的種子館裡,還有手作diy的樂趣。
讓人驚訝於台灣豐富的植物生態
原生的橡實家族竟多達四十幾種
電影「冰原歷險記」中那隻松鼠老是垂涎的青剛櫟果實
台灣亦佔有舉足輕重的位置。
「可千萬不要小看了台灣呢!」
他的語氣裡滿是驕傲。
馬太鞍溼地裡,處處有美景、處處有動人的故事。
屋簷下、綠草邊,阿美族人愉快地聊著天
圍著篝火,仔細翻動著冒著騰騰熱煙的石頭。
等到時間剛好,小心夾起石放入
以檳榔葉鞘,巧手編織而成的天然鍋具裡。
溪流中捕獲來的魚,從自然中摘取的野菜
就這樣成了最天然的美味。
大家吃著、笑著
在蔚藍的天、翠綠的樹蔭中
過著猶如「翠湧青圍別有天」的純樸淡雅生活
人生,夫復何求?
濕地松種子 在 島內散步Walk in Taiw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揭開城市的面貌,發現招潮蟹淡水的家】
你看過水筆仔的胎生苗直直插進泥土裡的樣子嗎?
河水與海水交會處的特殊地形,造就了超級奇妙的小世界,這裡的每一種生物樣貌都獨具特色,身上的每種特徵都與生存有關,例如單爪特別巨大的招潮蟹,以及全身滑溜的彈塗魚。
曾經淡水的紅樹林濕地被認為是全世界緯度最北的紅樹林自然分布地點,直到被在日本九州南端離島種子島和沖繩發現的大面積水筆仔林打敗,不過就算如此,在都會叢林的大台北地區擁有這樣一大片濕地景觀,依然是相當難得的事情。
從淡水線關渡捷運站轉搭紅13公車,造訪水筆仔和螃蟹們的家「挖尾仔自然保留區」,拋開日常生活中累積的壓力,跟著生態環境專家梁老師走入受到高鹽分海水潮汐沖刷的河口潮間帶,一起看看,在一般動植物都活不下去的艱困環境中,這些小小的生命如何夾縫求生!
#揭開城市的面貌 #發現自己的故事
台北城市散步Taipei Walking Tour
▼【看螃蟹也如此療癒?來了就不想動的挖仔尾】▼
活動時間│6/3 (日) 14:00-16:00
行程介紹│goo.gl/FMkp1s
快速報名│goo.gl/4bMyVR
▼【更多 淡水的100種玩法】 ▼
所有行程│goo.gl/gKdcQF
快速報名│goo.gl/4bMyVR
│5月│
05/05 (六) 《淡水福佑宮媽祖聖誕遶境》張靖委
05/13 (日) 《穿越時空 走讀電影中的淡水》陳睿穎
05/19 (六) 《一生愛台灣 淡水馬偕之路》蔡以倫
05/20 (日) 《快消失的淡水夕陽 不斷擴建的景觀第一排》蕭文杰
05/26 (六) 《丹下健三與聖心女中》徐明松
05/27 (日) 《在淡水的日本人─淡水日式建築》凌宗魁
05/27 (日) 《清法戰爭 改變北台灣的1884滬尾之役》吳峻毅
│6月│
06/02 (六) 《編織城市的樣貌 從觀光之外看淡水》黃瑞茂
06/03 (日) 《看螃蟹也如此療癒?來了就不想動的挖仔尾》梁蔭民
06/09 (六) 《我淡水人我驕傲 只用黑白照拍七彩的淡水》程許忠
06/10 (日) 《淡海新市鎮都市傳說 石滬、埤塘、綠蠵龜》李又如
06/18 (一) 《淡水大拜拜:淡水清水巖清水祖師廟暗訪》張靖委
濕地松種子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30+/東大嶼/新界北】
雖然係假諮詢,都記得要表態呢
今晚截,電郵致 : enquiry@hk2030plus.hk
民間聯署反對《香港2030+》
《香港2030+》有別2007年發佈的《香港2030》,不設規劃年份,反而提出多項大型基建,盡快與珠三角和大灣區接橋鋪路,似乎把2047年後香港的規劃權拱手交讓至區域層面,而不是把香港城市規劃看作為內部事務。《香港2030+》提出,繼續助長基本工程儲備基金虧損,長遠埋下基建超支轉嫁民生的問題。
政府也沒有提出具體政策如何改善現有經濟、社會和環境設施,反而借用東大嶼和新界北兩個策略增長區,把個別地區的「宜居」、「具抗禦力」、「創造經濟機遇」美好想像,硬說是全港性空間規劃,也隱瞞政府部門各自為政,根本無法處理《香港2030+》跨部門的協調工作,已預料出現目標性誤差,把這次每十年一次的全港性規劃檢討,更加脫離市民日常生活的關係。民間聯署提出反對,原因見如下︰
原因一︰基建超支,市民承擔
政府提出發展東大嶼和新界北策略增長區,涉及發展1,720公頃發展土地,東大嶼都會的成本最保守也要4,000億元以上。年前發展局曾提出新界東北新發展區需耗資1,200億元,成為香港歷來已啟動最大型的基建項目;若加上對外交通設施的基建成本,新界北發展的成本相信最保守也要2,000億元以上。換句話說,《香港2030+》提出的兩大策略增長區,合共將耗費高達逾6,000億元、相當於目前特區政府財政儲備的三分二以上,也是2016年學者提倡設立「全民退保」種子基金的6倍金額。
同時,發展出一個「資本旋轉門」的現象:與土地有關的收益撥入上述基金,而基金內的公帑再度投放予土地有關的工務工程,形成一個恆常不斷開發環境、製造土地、興建基建工程的循環系統。既興建鐵路催谷租金樓價,亦協助不少新界地產項目造渠鋪路,三十年間不斷的賣地與基建投放,不但並未有解決房屋等問題,反而成為加劇土地房屋投機的共謀。
原因二︰擴充容量與解決房屋問題沒有直接關係
現時香港人口為730萬。根據政府統計處的估計,到2043年將上升至822萬,2064年則回落至781萬。至於住戶數目,2014年的數字為243萬,預計高峰將為2044年的293萬,並於2049年回落至291萬。但兩個發展區落成之期,已錯過政府預測的人口高峰期(2043年),發揮不到分散人口的作用。
即使沒有東大嶼都會,政府也能達成建屋目標。根據房協於2015年發表的報告,香港現有267萬住屋單位。政府2015年12月公布的《長遠房屋策略2015年周年進度報告》提出要在未來10建造46萬個新單位,將總住屋單位數目增加至313萬。新建單位中,10.6萬是為目前身處惡劣居住環境的住戶而興建,9萬個輪候公屋單位也可以滿足。新單位將分佈於古洞北、粉嶺北、東涌、洪水橋、元朗南及將軍澳的新發展區及重建區,以及多個將改變法定用途成為發展用地的地方,完全可以滿足2044年高峰期的293萬戶住屋需求。
原因三︰樓價泡沫同步形成
港英政府制訂了首份《全港發展策略》,當時的主要建議是,推動北大嶼山一帶發展的「港口及機場發展策略」。其後演化出赤鱲角新機場「玫瑰園計劃」,成為回歸前香港最主要的大型基建項目,而當年的地產泡沫亦同步出現,形成了1997年前後的樓市狂潮。及至2006年《香港2030最後報告》發表,2007年曾蔭權宣佈十大建設計劃,新一輪的大型基建潮又告展開,近十年的樓市泡沫則同步形成。由基建投資帶來的乘數效應,客觀效果是刺激經濟的總體需求,以及為各階層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因此亦為樓價的持續向上構成了「實質」支持。
原因四︰棕土擴張,引發環境危機
近年熱錢流入,樓價飛升,政府未有對症下藥,反而透過大量改劃「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及「綠化地帶」作發展用途,更進一步考慮發展郊野公園,令環境變差。事實上,過去5年,已有合共98幅「政府、機構或社區」、「休憩用地」及「綠化地帶」用地改劃作房屋或工商業用途,約為120公頃。
鄉郊農地的棕土化近年有惡化趨勢,隨著政府不斷開發新市鎮及堆填區收取傾倒泥頭費,令新界農地地主肆意破壞鄉郊環境,收費入場費供給平價在農地傾倒泥頭,到處出現泥頭山。《香港2030+》未正式上馬,反而提供了囤地的誘因。
原因五︰製造離散城市,生活質素倒退
政府以換湯不換藥的新市鎮發展模式,硬套於兩個發展區。問題的核心在於,第二代的新市鎮(大埔、粉嶺、元朗) 比第一代的新市鎮(荃灣、葵涌、沙田),與市區的距離普遍愈來愈遠,這個趨勢一直延續至現時洪水橋、古洞及新界北新發展區的選址,令香港逐漸進入「離散城市」的狀態。而且作為一個金融中心,香港的相關工種及工作機會高度集中於市區,尤其金融、保險、地產、飲食、酒店、進出口貿易以至零售批發等行業。由於區內工種嚴重缺乏多樣性,製造「孤島效應」,於是居住於新市鎮的市民唯有到市區尋找工作機會,同時製造大量的跨區工作需求與交通流量。
原因六︰人口遷移和人口大洗牌的迷思
新界北需先耗費數以百億計的公帑作收地補償,相當部分將直接進入囤積土地的地產商口袋裡,而長期居住在該區的基層居民,則面對失去家園的厄運。
諮詢文件中又提及另一條「發展軸」:「北部經濟帶」,便主要由七個港深邊境口岸,以及毗連的洪水橋、新界東北和新界北新市鎮串連而成。曾預料新界東北規劃人口為17萬,而區內就業職位就提供不到4萬。洪水橋規劃人口也跟新界東北相同,但就業職位卻大幅提升至17萬,幾乎是全民就業。現在《香港2030+》揚言,新界北人口25-35萬,職位供應也可達21萬。不過,回望過去第一代和第二代的新市鎮經驗,均未曾做到「自給自足」和「均衡發展」的初衷。未知政府是否高估了新界北和東大嶼的就業預測,還是考慮將來大規模開放跨境工作人口。如是,未來香港人口和人力有機會出現洗牌,不會存在港人優先的城市規劃政策。
原因七︰「低效益,高成本」的土地利用
為了貫穿和連接新發展區與其他區域的交通連接,政府估計預留700 公頃土地作為道路興建。參考過往經驗,香港道路的總面積為40平方公里(即4000公頃土地),相關道路興建及維修成本正日漸上升,過去20年的道路維修開支,已經大幅增加59.1%。推算香港道路的總面積,幾乎可以容納香港所有的公營房屋和私人住宅用地(16+26=42平方公里)。
數年前,發展局將新界東北規劃稱為「香港人的新市鎮」,公眾焦點難免落在住宅供應。當大家以為新界東北發展是為了解決房屋問題,但發現僅有90公頃土地(佔612公頃的發展範圍不足15%)留作公營房屋。差不多300公頃的土地卻用作綠化、休憩和市容美化,也就是接近新界東北總面積的一半。
另外,政府預留超過310公頃土地作為堆填區擴充。堆填區屬於不可持續的地景設計,即使修復,土地重用性低。香港有一半已關閉的堆填區長期閒置,年份長達22至42年。政府反而持續加強堆填區的依賴,而不是考慮連結農業地景,分擔堆填區壓力,把廢棄資源轉換為堆肥及其他附加增值的產品。不過,政府似乎有意淡化農地作為地景系統的討論,在規劃署公佈的「藍綠資源」文件裡,農地在官方的景觀和綠色資源分類上被剔除,只包括郊野公園、公園、海港、河流、濕地、水塘等。惟具備人為干預特質的休憩用地和康樂空間,則榜上有名。
另外,政府也打算預留土地作為建築及拆卸物料處理設施(30公頃)和為廢物管理及處理設施(40公頃),但工程預料會發生在農地和綠化帶,觸及國際土壤保育的問題。優質土壤形成的時間漫長和過程複雜,估計一釐米厚可供耕作的土壤需要最少1000年形成,故跟石油和煤等資源一樣,有存庫上限,故聯合國把土壤定性為不可再生的資源 (non-renewable resources)。
原因八︰加劇本地空氣污染
近年香港車輛數目,尤其私家車數目有增無減,而市區土地有限,道路擴展的幅度和速度均遠遠趕不及、亦無可能追得上車輛的增長。領牌車輛數字(即是在路上行走)由2012年的653, 010輛增至2016年的745, 677輛,4年間增加92, 667輛(14.2%)。領牌私家車由2012年的454, 697部增至2016年的536, 025部,4年間增加81,328輛(17.9%),按年有3-4%增長,比人口按年只有0.8%增長更多。反觀由2003年至2013年,香港整體公共道路總增長大約是0.8%,而政府估計由2014年至2020年,道路總增長只可達0.4%。從數字可見,私家車增長不合比例地佔總車輛增長近九成(87.8%),比人口增長多好幾倍,即是愈來愈多比例的市民擁有及使用私家車,爭奪非常有限的道路資源。
以2016年空氣污染超標日數為例,一般監察站錄得微細懸浮粒子(PM2.5)的超標日數最高地區達到173天(屯門),而路邊監察站更高達227天(銅鑼灣),全年超過一半日子的空氣污染物超標,危害市民身體健康,情況令人憂慮。但政府沒有檢討過時的空氣質量指標 (air quality objectives),反而採用舊指標作為環境評估,已有環保團體發現本港路邊廢氣問題比珠江三角洲區嚴重。香港的兩個子站,包括東涌和荃灣的NO2均超出安全標準,分別是43和64微克/立方米,幾乎比中山和深圳等地高出60%至2.5倍,其路邊污染較佛山和肇慶等較差的地方更嚴重NO2含量更為急切。
原因九︰挑戰生態穹頂
發展兩個新策略增長區,須啟動鄉郊收地程序,並在生態敏感的地方造城。在東大嶼都會區的項目,政府需要在交椅洲和喜靈洲一帶興建超級人工島,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建造多條柱躉,連接多個島嶼的運輸網絡,將摧毀周遭一帶的海岸生態。
除了因為填海和人口眾多城市化的結果,影響中央水域,大嶼山、交椅洲和喜靈洲的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此外,東大嶼都會是建立在海平面上,位置是在海中距離陸地三到五公里,是處於極其危險和脆弱的境地。世界上沒有一個有70萬人口的海平面上城市,位於海中,在全球暖化情況之下,溫室氣體濃度上升,天氣將會加劇熱和極端, 變得不穩定,並加劇風暴潮等威脅,海水平面上升。根據中國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到本世紀末,海平面可能在珠江三角洲上升達1.2米,可能對香港和澳門造成災難性泛滥影響, 在香港的夏季暴雨和颶風, 這個問題變得更嚴重。
原因十︰無歷史輪廓的城市規劃
《香港2030+》只提出「棄舊迎新」,未有重視民間歷史,報告沒有保育的願景,亦無策略回應近年社會對保育的期望與要求。當非法定古蹟以外的建築物遇上新發展或市區重建,很可能會遭拆毀。為何城市的建築保育,不可像發展藍圖般,就不同的保育對象:如歷史建築物、現代建築物、社區地標等,配合不同的建設類型——例如住宅、學校、招牌等,有不同的保育框架和處理方法(譬如原址保留、非原址重置、活化改造等),並每隔一段時間作全面檢討和公眾諮詢?《香港2030+》似乎活生生地終斷民間歷史。
聯署團體(按筆劃排名)︰
土地正義聯盟
守護大嶼聯盟
姚松炎立法會議員辦事處
健康空氣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