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舊文重推/練美娟當初點解入行?】
改編朝日電視台劇集《大叔的愛》(おっさんずラブ)的香港史上首套同名BL連續劇,將於本周五(16/7)在ViuTV播出最後一集,此劇於過去兩個多星期掀起全城追劇熱潮,每逢播映期間或者播放完畢之後,相關討論和劇情截圖都在社交網絡瘋狂洗版,討論度完全將無綫電視的《刑偵日記》、《聲夢傳奇》徹底比下去,在同溫層效應低下,甚至有理由相信,觀眾追看谷德昭主持《納米無名火》的意欲,較前《刑》和《聲》更高。再看看收視,《大叔的愛》一樣成績亮麗,第二周平均獲得6.9點,較第一周的6.4點上升7.8%,成為ViuTV開台五年以來,獲得最高收視的自製劇,反觀同時段於翡翠台(81台)播放的《刑偵日記》,第二周收視創新低,僅得15.5點,較第一周的17.5再跌兩點,差得令人眼凸。外界預測,今個星期《大叔的愛》結局篇,有力再將收視推高,相信極容易升穿8點水平,但10點這個「關鍵雙位數」似乎會有阻力。
受惠於「大叔熱潮」,劇中所有主要演員皆人氣急升,兩位主角 ── 「阿田」呂爵安(Edan)與「阿牧」盧瀚霆(Anson Lo)的火熱程度,固然勁過Anson Lo大熱天時穿冬裝,而「KK」黃德斌以及「Francesca」簡慕華(Rachel)也令人另眼相看,很多網民都大讚他倆演技了得,後者更得到「簡慕華真係靚咗好多呀」的評語;就連飾演「油尖旺小廚神」的「情深Louis」邱士縉(Stanley)亦愈見順眼,身邊有不少朋友都話:「我睇咗《大叔的愛》之後,終於都覺得大表哥佢個樣唔再普通,仲要OK靚仔!」至於「黑面神Darren」陳子豐(Colin)入行10年,因為這套劇,令他的IG粉絲成功破萬,值得高興。而今次要講的,是在劇中飾演集癲喪、八卦、為食於一身的Carmen姐 ── 「娟姐」練美娟,每次見到她與「阿卵」(飾演平哥的楊偉倫)走在一起,就會忍不住大笑,第11集〈KK愛之反擊〉裏,阿牧當場拒絕承認與阿田拍拖時,Carmen姐上前恥笑阿田,肢體超級誇張:「阿田,乜原來你玩單戀呀?呀唓~~!」我反覆看了數次,依然大笑。而她與平哥野餐(第10集)期間徒手撕開雞髀那一刻亦相當「性感」。
到底「娟姐」當初如何入行?2018年我曾因為《Girls’ Talk》的名義邀請她受訪,並刊登於第257期《100毛》,今次趁機會跟大家分享。(原文標題:娟來娟去之誓要入行No Regret! ─ 練美娟(Florica))
�Q:你有冇睇電視呢?
F:當然係睇《Girls’ Talk》啦。有啲人佢拍完個節目就算,但我集集都會追番㗎! Even有時出咗街,可能成班Friend飲緊嘢或者食緊飯,去到11:15我就會(用手機)開嚟睇,朋友問點解唔返屋企先睇,我話想第一時間睇吓自己表現成點。
Q:聽講《Girls’ Talk》並唔係你第一個喺電視亮相嘅節目喎?!
F:讀大學嘅時候參加咗now TV嘅節目叫《18/22》,主持係「黑人」陳建州,請咗10個大學生,每集就唔同Topic講吓感受。點解會做到呢個節目呢,因為當年我係讀傳理系,接觸嘅人都係呢行發展,有朋友知我平時表演慾都強又多嘢講,覺得好適合,就叫我去試吓。
Q:既然係咁,點解要隔咗咁多年先入行做全職藝人呢?
F:做《18/22》嗰陣都未知自己鍾意做呢行,而我細細個就已經係好鍾意睇電視,好鍾意睇香港、台灣同埋大陸嘅綜藝節目,然後之後我就去咗電影公司、廣告公司,仲有娛樂公司做幕後。2016年ViuTV開台,當時有個節目叫《SE7EN》問過我有冇興趣做,但當時我剛剛先咗去一間娛樂公司打工,我又剛剛搬出嚟住,生活上有好多限制,我自己又唔知自己想點,推咗呢個節目後,我一直都後悔。去到2017年,之前識落嘅朋友問我有冇興趣做《Girls’ Talk》,佢哋想搵啲新面孔做主持,當時就覺得,我都後悔咗成年,咁今次又有機會,係唔係要去馬呢?咁就決定辭工。
Q:你喺《Girls’ Talk》入面做主持,其實有啲咩做?呢個節目不經不覺都播咗差唔多一年,你覺得自己嘅表現係點?
F:節目入面,有十幾個女仔做MC,都係閒談吓,Gossip吓咁,講扮靚、旅行、煮嘢食,仲有拍拖經驗。我喺入面負責……你當無厘頭、搞笑吓,搞吓氣氛呀,我覺得我都算係一個氣氛帶動者嚟嘅。呢個節目做咗就快一年,我自己睇番都幾滿意,因為每次做節目,唔係話就咁嘻嘻哈哈就算,我會諗成個Flow點樣帶動,點樣令成個拍攝過程順利,可能我之前做過幕後,知道我哋要做啲咩,點樣先會Smooth啲,我都會定一個角色畀自己。
Q:節目日日出街,你話起碼一星期都要開一次廠拍4集,絕對係一個好密集嘅訓練,你覺得相比開初,你進步得最大嘅係邊方面呢?你又鍾意做咩主題內容?
F:雖然話節目錄影係Free Flow,但有陣時要背稿,例如Beauty產品有咩用途就要背。我以前係背唔到嘢,講出嚟好生硬,而家做咗一年後,我覺得自己去背嘢方面唔再生硬,識得消化,再融入自己嘅講嘢風格,聽落會舒服好多。我自己比較鍾意Go Out呢個Item,因為有得出外景,可以周圍去,咁樣可以表現多啲我嘅個性。
Q:拍外景有冇咩難忘經歷呢?
F:有集係要玩繩索、飛索,真係行成個鐘先行到上山,當日只係得一個教練,睇住我哋,喺啲石度掛吓掛吓然後再飛落黎,呢個我好深刻,如果只得我一個人去,我唔會做呢件事,第二就係,原來拍外景都係幾辛苦,我自問都算幾捱得苦,但果次拍完返到屋企之後真係好攰,但係又拍出來效果好好。嗰一集我仲要跳埋瀑布,但我唔識游水嘅,佢哋問我想唔想跳,我當然想啦,因為我想觀眾有嘢睇,想佢哋見到我都夠膽跳,我就真係就咁戴住個頭盔,着救生衣,就跳落去一個高10米嘅瀑布,證明有啲嘢只要跨出去就會做到。
重溫《Girls' Talk》「郁啦! Girls」:
https://bit.ly/3wF6urs
*******
第一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qFrxsv
第二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juCxar
第三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wgUkVx
第四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hwXy1T
第五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jDXfVD
第六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r1O6rG
第七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2SXpFyY
第八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2UzUDxi
第九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edhnds
第十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r8fm7R
第十一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i8e3S2
第十二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xHkCSq
第十三集劇情預告:
https://bit.ly/3wFic5p
《大叔的愛(香港版)》系列報道 ──
港版《大叔的愛》正式開鏡:
http://bit.ly/3ulwo3u
港版《大叔的愛》陣容落實:
http://bit.ly/3aI6X4z
「大表哥」邱士縉《大叔的愛》再演地產經紀:
https://bit.ly/35ixKAE
大叔的愛「阿卵」跟Asha演兩兄妹?
https://bit.ly/3glwtPW
《大叔的愛》記者會呂爵安造型有心思:
https://bit.ly/3eZO3bN
《大叔的愛》今秋反攻日本市場:
https://bit.ly/2T4WtWW
《大叔的愛》首播收視開紅盤:
https://bit.ly/2UP2dEF
《大叔的愛》首播與《蘋果娛樂》消失:
https://bit.ly/3hgimMf
「阿卵」跟Asha演兩兄妹?
https://bit.ly/3hL3Yur
90年代亞視小生羅頌華驚喜客串:
https://bit.ly/3xEv5xJ
(15072021)
#游大東 #游大東影視筆記 #大叔的愛 #練美娟 #呂爵安 #盧瀚霆 #陳子豐 #邱士縉 #楊偉倫 #簡慕華 #黃德斌 #港劇 #VIUTV
娟姐 Florica Lin 香港OL民 - 香港大叔的愛同好會 Ossan's Love Hong Kong Fan Club 做乜膠睇電視 港人講電視 港女講劇 William on the way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Highway Recordi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訂閱 迷離公路 Highway Recording https://goo.gl/jSkXmD 逢星期二、六出片 ░ 節目、影片預告,請瀏覽 迷離公路 facebook 專頁 https://goo.gl/yFWhCu ░ 警告 特此聲明本影片只是報導香港傳聞事件。目的在於紀錄、教學、...
瀑布圖用途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Cyberpunk瀑布流中的阿基拉】#葉郎電影徵信社 #舊文重貼
33年前1988年7月16日上映的《阿基拉》開啟了Cyberpunk歷史性的新一頁,但往前追溯Cyberpunk這個類型轟然而生的真正「原爆點」則是1982年:
這一年,英國導演Ridley Scott剛剛完成他命運多舛卻立刻成為經典的電影《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美國科幻小說家William Gibson剛剛開始寫那部破天荒的Cyberpunk經典小說《Neuromancer 神經漫遊者》,日本漫畫家大友克洋剛剛開始在講談社「週刊Young」連載他的漫畫《阿基拉》。
「基本上所有的電影都是其他電影的副本。」《Ghost in Shell 攻殼機動隊》導演押井守說過。漫畫《阿基拉》、電影《銀翼殺手》、小說《神經漫遊者》之間互為副本的複雜關係更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 Cyberpunk革命的第一槍:《銀翼殺手》
1982年6月在美國首映、7月在日本上映的《銀翼殺手》是1982年這場科幻革命的第一聲槍響。
科幻文學史上非常有名的公案是:1982年科幻小說家Williams Gibson買了張票去電影院看《銀翼殺手》,開演20分鐘後他就嚇得逃出電影院。因為他發現自己已經寫了三分之一的小說《神經漫遊者》基本上就建構在幾乎一模一樣的世界觀中,自己的小說出版之後一定會被認定是《銀翼殺手》的副本。
Gibson立刻手刀衝回家裡,先後改寫了十二次,才在兩年後推出這本讓自己得到「Cyberpunk教父」封號的小說處女作。
多年後Gibson和Scott終於有機會碰面聊聊各自的靈感來源,才發現他們的世界觀「撞衫」的真正原因:他們都深愛法國漫畫大師Moebius筆下的未來世界。
《銀翼殺手》導演Ridley Scott不僅仰慕Moebius,事實上還和Moebius合作過。Scott先前已經延攬Moebius為《異形》擔任美術設計(劇本還是出自於Moebius名作《The Long Tomorrow》同一名劇作家)。本來《銀翼殺手》的美術也會由Moebius操刀,雖然最後因為檔期因素未能付諸實現,但《銀翼殺手》裏頭那些影響電影美學三十年的城市景觀和視覺風格仍然無處不是Moebius的影子。
另外一名大受《銀翼殺手》震撼的是大洋另外一岸的漫畫家大友克洋。電影在日本上映時大友克洋已經開始構思幾個月後要開始連載的《阿基拉》,許多視覺元素的重疊使得幾年後《阿基拉》電影在美國推出時被宣傳為「足以和《銀翼殺手》相提並論的霓虹城市夢魘」。
大友克洋不僅僅因為《銀翼殺手》而間接受到Moebius影響,事實上他早就是Moebius鐵粉,而且還和Moebius成為莫逆之交,一直都想改編Moebius的作品。《阿基拉》漫畫中那些有別日本漫畫傳統的誇張的線條構圖、陰暗的未來城市景觀、寫實的角色設計都深受Moebius的影響。2012年Moebius過世時,大友克洋還文情並茂地發文紀念他,說拜託Moebius先在天上等一會兒,以後天上重聚時哥兒倆再來把酒言歡話家常。
所以《銀翼殺手》或許是1982年Cyberpunk第一聲槍響,但顯然法國漫畫大師Moebius才是扣板機擊發子彈的那個藏鏡人。
▇ 失控生長的科技力量:《阿基拉》
「漫畫連載的時候我必須用每一期的內容去拓展城市的尺度和深度。但拍電影的時候就可以一次把這些元素結合起來,看起來更真實可信。」大有克洋回憶。《阿基拉》被拍成動畫時裡頭的東京已經比漫畫中更像《銀翼殺手》中的洛杉磯Cyberpunk景象,更多霧霾,更多霓虹燈,更多全像投影廣告的科技元素。
有別於《Star Trek 星際爭霸戰》那種明亮樂觀的科幻電影傳統,《銀翼殺手》和《阿基拉》的共同背景都是陰暗殘破的反烏托邦城市。
《阿基拉》的核彈末日景像尤其令人怵目驚心。
身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過核武攻擊的國家,失控的科技力量一直都是日本動漫的熱門主題。大友克洋正是從他的兩個前輩身上取經:橫山光輝的《鐵人28號》和手塚治虫的《原子小金剛》都是在講科技在戰爭中的濫用以及在和平時代的其他用途。「28」這個關鍵字出現在《阿基拉》中不是意外,就像「ATOM」這個關鍵字出現在他另外一個漫畫《Fireball ファイヤーボール》中一樣。
日本一方面在戰爭期間成為核彈的受害者,戰後經濟奇蹟也受到核能發電的助益(然後多年後又因為核電再次成為核能的受害者)。戰後經濟奇蹟替日本帶來用不完的現金,連帶使得無論應用科技和城市建築都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瘋狂生長。
事實上史上最貴的動畫電影《阿基拉》也是這個幾乎病態的經濟奇蹟副產品,等到大友克洋下一次再為同樣造價高昂的《Steamboy 蒸氣男孩》找投資人時日本經濟已經泡沫化,募資已經是難上加難。
這種失控的生長之下,東京成為全世界最Cyberpunk的城市。
少為人知的小故事是:大友克洋在製作《阿基拉》電影期間邀請了「Cyberpunk教父」William Gibson從美國飛到到東京參觀他的工作室。
比《The Matrix駭客任務》早了15年就寫出虛擬神經網絡戰爭情節的William Gibson其實過著非常低科技的生活,連電腦長什麼樣子都還沒見過。他的高科技小說都是用最低科技的打字機完成的。他後來津津有味地回憶當年在大友克洋的東京辦公室親眼見到人生第一台傳真機透過電話線傳送圖形的不可思議,以及在任天堂公司參觀了最新的個人電腦的驚奇。在Gibson眼中,東京就是Cyberpunk大觀園。
▇ 城市神經網絡的資訊瀑布流:《神經漫遊者》
「現代日本就是一個Cyberpunk之都。日本人不僅深知這個特質,而頗樂在其中。我永遠記得我對澀谷的第一眼,某個年輕的日本記者帶我去那裡,他的臉沐浴在來自數以千計的廣告看板的陽光之中——那些高聳入雲、不斷爬行的廣告資訊流中,他興奮地說:『你看看!你看看!這就是《銀翼殺手》的城市啊~』真的就是,實在太顯而易見了。」Gibson回憶起他受大友克洋邀請前往東京的那個夏天。
他後來稱之為「Cyberpunk之夏」。
Gibson自己的小說《神經漫遊者》的故事開始於一個位於地底下的未來日本城市「千葉市」。「對我來說城市本身就是最具典型的科技。你要有足夠的物資和科技才能興建並維持一個城市,只有這時候我們才夠格稱為一個值得注意的物種,因為這時候我們的文化才真正變得多元化。」
《銀翼殺手》中2019年的洛杉磯是以東京、香港這些1970~1980年代正在爆炸性瘋狂生長的人造巨獸當成樣板。
《阿基拉》中2019年的新東京則來自大友克洋在1960~1970年代在東京街頭所見所聞。高中畢業就來到東京的大友克洋親眼見證了1964東京奧運過後東京經歷的激烈轉變,於是將學生示威、飆車族、政治運動、幫派份子、無家可歸的青少年以及另外一次誤打誤撞猜中的東京奧運放進2019新東京裡頭。詭異的是類似的事情其實也發生在2008年奧運前後的北京,如今輪到北京也成為一個病態生長的Cyberpunk之都。
這些新舊並陳、雜亂生長、社會緊張無所不在的城市孕育了1982年的《阿基拉》、《銀翼殺手》和《神經漫遊者》(雖然後者還要改寫12次才在兩年後出生),構成Cyberpunk 1.0的世界觀基礎。
好萊塢主流還要花十幾年時間消化、繼承這三個超前時代的作品中的世界觀,以及環境崩潰、身體改造、意識潛流、人類進化、人工智慧、托拉斯極權等等Cyberpunk議題,才終於產出好了萊塢自己的「副本」:Cyberpunk 2.0電影風潮的另一聲槍響——《駭客任務》。
---------------------------------------------------
《阿基拉4K》線上看:https://pse.is/3bd6gm
myVideo 影音隨看另外還收錄了今敏、宮崎駿、新海誠等經典作品。
立即加入會員:https://pse.is/3afttw
瀑布圖用途 在 半瓶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yberpunk瀑布流中的阿基拉】#電影冷知識by葉郎
電影《Akira 阿基拉》今天滿30歲了!1988年7月16日上映的《阿基拉》開啟了Cyberpunk歷史性的新一頁,但往前追溯Cyberpunk這個類型轟然而生的真正「原爆點」則是1982年:
這一年,英國導演Ridley Scott剛剛完成他命運多舛卻立刻成為經典的電影《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美國科幻小說家William Gibson剛剛開始寫那部破天荒的Cyberpunk經典小說《Neuromancer 神經漫遊者》,日本漫畫家大友克洋剛剛開始在講談社「週刊Young」連載他的漫畫《阿基拉》。
「基本上所有的電影都是其他電影的副本。」《Ghost in Shell 攻殼機動隊》導演押井守說過。漫畫《阿基拉》、電影《銀翼殺手》、小說《神經漫遊者》之間互為副本的複雜關係更不是三言兩語說得清楚的。
▇ Cyberpunk革命的第一槍:《銀翼殺手》
1982年6月在美國首映、7月在日本上映的《銀翼殺手》是1982年這場科幻革命的第一聲槍響。
科幻文學史上非常有名的公案是:1982年科幻小說家Williams Gibson買了張票去電影院看《銀翼殺手》,開演20分鐘後他就嚇得逃出電影院。因為他發現自己已經寫了三分之一的小說《神經漫遊者》基本上就建構在幾乎一模一樣的世界觀中,自己的小說出版之後一定會被認定是《銀翼殺手》的副本。
Gibson立刻手刀衝回家裡,先後改寫了十二次,才在兩年後推出這本讓自己得到「Cyberpunk教父」封號的小說處女作。
多年後Gibson和Scott終於有機會碰面聊聊各自的靈感來源,才發現他們的世界觀「撞衫」的真正原因:他們都深愛法國漫畫大師Moebius筆下的未來世界。
《銀翼殺手》導演Ridley Scott不僅仰慕Moebius,事實上還和Moebius合作過。Scott先前已經延攬Moebius為《異形》擔任美術設計(劇本還是出自於Moebius名作《The Long Tomorrow》同一名劇作家)。本來《銀翼殺手》的美術也會由Moebius操刀,雖然最後因為檔期因素未能付諸實現,但《銀翼殺手》裏頭那些影響電影美學三十年的城市景觀和視覺風格仍然無處不是Moebius的影子。
另外一名大受《銀翼殺手》震撼的是大洋另外一岸的漫畫家大友克洋。電影在日本上映時大友克洋已經開始構思幾個月後要開始連載的《阿基拉》,許多視覺元素的重疊使得幾年後《阿基拉》電影在美國推出時被宣傳為「足以和《銀翼殺手》相提並論的霓虹城市夢魘」。
大友克洋不僅僅因為《銀翼殺手》而間接受到Moebius影響,事實上他早就是Moebius鐵粉,而且還和Moebius成為莫逆之交,一直都想改編Moebius的作品。《阿基拉》漫畫中那些有別日本漫畫傳統的誇張的線條構圖、陰暗的未來城市景觀、寫實的角色設計都深受Moebius的影響。2012年Moebius過世時,大友克洋還文情並茂地發文紀念他,說拜託Moebius先在天上等一會兒,以後天上重聚時哥兒倆再來把酒言歡話家常。
所以《銀翼殺手》或許是1982年Cyberpunk第一聲槍響,但顯然法國漫畫大師Moebius才是扣板機擊發子彈的那個藏鏡人。
▇ 失控生長的科技力量:《阿基拉》
「漫畫連載的時候我必須用每一期的內容去拓展城市的尺度和深度。但拍電影的時候就可以一次把這些元素結合起來,看起來更真實可信。」大有克洋回憶。《阿基拉》被拍成動畫時裡頭的東京已經比漫畫中更像《銀翼殺手》中的洛杉磯Cyberpunk景象,更多霧霾,更多霓虹燈,更多全像投影廣告的科技元素。
有別於《Star Trek 星際爭霸戰》那種明亮樂觀的科幻電影傳統,《銀翼殺手》和《阿基拉》的共同背景都是陰暗殘破的反烏托邦城市。
《阿基拉》的核彈末日景像尤其令人怵目驚心。
身為世界上唯一一個遭受過核武攻擊的國家,失控的科技力量一直都是日本動漫的熱門主題。大友克洋正是從他的兩個前輩身上取經:橫山光輝的《鐵人28號》和手塚治虫的《原子小金剛》都是在講科技在戰爭中的濫用以及在和平時代的其他用途。「28」這個關鍵字出現在《阿基拉》中不是意外,就像「ATOM」這個關鍵字出現在他另外一個漫畫《Fireball ファイヤーボール》中一樣。
日本一方面在戰爭期間成為核彈的受害者,戰後經濟奇蹟也受到核能發電的助益(然後多年後又因為核電再次成為核能的受害者)。戰後經濟奇蹟替日本帶來用不完的現金,連帶使得無論應用科技和城市建築都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瘋狂生長。
事實上史上最貴的動畫電影《阿基拉》也是這個幾乎病態的經濟奇蹟副產品,等到大友克洋下一次再為同樣造價高昂的《Steamboy 蒸氣男孩》找投資人時日本經濟已經泡沫化,募資已經是難上加難。
這種失控的生長之下,東京成為全世界最Cyberpunk的城市。
少為人知的小故事是:大友克洋在製作《阿基拉》電影期間邀請了「Cyberpunk教父」William Gibson從美國飛到到東京參觀他的工作室。
比《The Matrix駭客任務》早了15年就寫出虛擬神經網絡戰爭情節的William Gibson其實過著非常低科技的生活,連電腦長什麼樣子都還沒見過。他的高科技小說都是用最低科技的打字機完成的。他後來津津有味地回憶當年在大友克洋的東京辦公室親眼見到人生第一台傳真機透過電話線傳送圖形的不可思議,以及在任天堂公司參觀了最新的個人電腦的驚奇。在Gibson眼中,東京就是Cyberpunk大觀園。
▇ 城市神經網絡的資訊瀑布流:《神經漫遊者》
「現代日本就是一個Cyberpunk之都。日本人不僅深知這個特質,而頗樂在其中。我永遠記得我對澀谷的第一眼,某個年輕的日本記者帶我去那裡,他的臉沐浴在來自數以千計的廣告看板的陽光之中——那些高聳入雲、不斷爬行的廣告資訊流中,他興奮地說:『你看看!你看看!這就是《銀翼殺手》的城市啊~』真的就是,實在太顯而易見了。」Gibson回憶起他受大友克洋邀請前往東京的那個夏天。
他後來稱之為「Cyberpunk之夏」。
Gibson自己的小說《神經漫遊者》的故事開始於一個位於地底下的未來日本城市「千葉市」。「對我來說城市本身就是最具典型的科技。你要有足夠的物資和科技才能興建並維持一個城市,只有這時候我們才夠格稱為一個值得注意的物種,因為這時候我們的文化才真正變得多元化。」
《銀翼殺手》中2019年的洛杉磯是以東京、香港這些1970~1980年代正在爆炸性瘋狂生長的人造巨獸當成樣板。
《阿基拉》中2019年的新東京則來自大友克洋在1960~1970年代在東京街頭所見所聞。高中畢業就來到東京的大友克洋親眼見證了1964東京奧運過後東京經歷的激烈轉變,於是將學生示威、飆車族、政治運動、幫派份子、無家可歸的青少年以及另外一次誤打誤撞猜中的東京奧運放進2019新東京裡頭。詭異的是類似的事情其實也發生在2008年奧運前後的北京,如今輪到北京也成為一個病態生長的Cyberpunk之都。
這些新舊並陳、雜亂生長、社會緊張無所不在的城市孕育了1982年的《阿基拉》、《銀翼殺手》和《神經漫遊者》(雖然後者還要改寫12次才在兩年後出生),構成Cyberpunk 1.0的世界觀基礎。
好萊塢主流還要花十幾年時間消化、繼承這三個超前時代的作品中的世界觀,以及環境崩潰、身體改造、意識潛流、人類進化、人工智慧、托拉斯極權等等Cyberpunk議題,才終於產出好了萊塢自己的「副本」:Cyberpunk 2.0電影風潮的另一聲槍響——《駭客任務》。
瀑布圖用途 在 Highway Recordi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訂閱 迷離公路 Highway Recording https://goo.gl/jSkXmD
逢星期二、六出片
░ 節目、影片預告,請瀏覽 迷離公路 facebook 專頁
https://goo.gl/yFWhCu
░ 警告
特此聲明本影片只是報導香港傳聞事件。目的在於紀錄、教學、以及討論事情的用途。當中並無任何意圖慫恿或宣揚暴力或危險行為。以及並無任何意圖慫恿或宣揚任何有關吸毒、未成年人飲酒和吸煙,炸彈制作,又或者模仿任何片中的舉動以及所發生的事情,更不鼓勵任何靈異探險的行為,敬情留意。
░ 都市傳說 香港都市傳說 瀑布灣 靈異傳聞
都市傳說 (Urban Legend) 有著不同的名稱,例如 都市怪談、又或者民間傳奇等。傳說內容充滿荒誕,獵奇,並不限於鬼怪題材,亦會包含各種不可解釋的神秘現象,如UFO,奇人異事,各地怪物、時光旅行等等。當中部份故事更是取自真實發生的事件或不尋常的案例。
░ credits
https://pixabay.com/
https://www.videezy.com/
フリー音楽素材サイト「PeriTune」 http://peritune.com/